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三国志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三国志
查询
2回 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
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
'
,
4回 ,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舜戒禹曰
'
邻哉邻哉
'
,言慎所近也,周公戒
4回 从二人之言’。贾、马及肃皆以为
'
顺考古道’。以洪范言之,肃义为
4回 帝问曰:“太上立德,其次务施报
'
。为治何由而教化各异;皆脩何政
4回 悼栗。春秋之义,王者无外,而书
'
襄王出居于郑
'
,不能事母,故绝
4回 起,说‘会奸逆凶暴,欲尽杀将士
'
,又云
'
相国已率三十万众西行讨
5回 a4%bc">周礼
所谓
'
奏夷则,歌中吕,舞大濩,以享先
5回 妣
'
者也。诗人颂之曰:‘厥初生民,
5回 夫人之礼。齐桓誓命于葵丘,亦曰
'
无以妾为妻
'
。今后宫嬖宠,常亚
9回 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臣言
'
二祖亦属臣以后事,此自陛下所见
9回 ;万一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诏
'
。黄门令董箕等,才人侍疾者,皆
9回 之应也犹响寻声耳,犹垂谦谦,曰
'
待贤能
'
,此伊周不正殷姬之典也
11回 鳏寡高年,表异孝子贞妇。常谈曰
'
世治则礼详,世乱则礼简
'
,全在
11回 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
'
我必胜
'
,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
11回 澡身浴德,将以曷为?仲尼有言:
'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哉!
'
其命
11回 宁邻比,臣常使经营消息。贡说:
'
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
11回 夏时诣水中澡洒手足,闚於园圃。
'
臣揆宁前后辞让之意,独自以生长
12回 ;汲黯在朝,淮南为之折谋。诗称
'
邦之司直
'
,君之谓与!”在职数
12回 故传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
'
富足之田,在於不失天时而尽地力
12回 无日不为农事也。今诸典农,各言
'
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
13回 ‘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
'
此言尧当除蚩尤、有苗之刑,先审
13回 弥猥,而就时於吉馆者或甚鲜,明
'
百斯男
'
之本,诚在於一意,不但
13回 使罚金,文帝怪其轻,而释之曰:
'
方其时,上使诛之则已。今下廷尉
13回 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
臣以为大失其义,非忠臣所宜陈也
14回 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说
'
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
14回 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
'
。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
14回 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至乃相谓
'
今世何忧不度邪,但求人道不勤,
14回 知己矣,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
'
又闻或有使奴客名作在职家人,冒
14回 形太劳则弊。愿大简贤妙,足以充
'
百斯男
'
者。其冗散未齿,且悉分
15回 :“昔贾复请击郾贼,光武笑曰:
'
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
'
卿谋略
15回 出候寇钞。如此,兵不得解,所谓
'
一日纵敌,患在数世
'
也。“遂前
16回 令曰:“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
'
禹,吾无间然矣
'
。增秩中二千石
20回 奏,赐幹玺书诫诲之,曰:“易称
'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
,诗著
'
大
20回 车惟尘
'
之诫。自太祖受命创业,深睹治乱
20回 棣之作,嘉采菽之义,亦缘诏文曰
'
若有诏得诣京都
'
,故命诸王以朝
20回 ?已诏有司宥王之失。古人有言:
'
戒慎乎其所不睹,
20回 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焉。
'
叔父兹率先圣之典,以纂乃先帝之
21回 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
'
即鹿无虞
'
。谚有
'
掩目捕雀
'
。
21回 马德操拊其头曰:“孺子,孺子,
'
黄中通理
'
,宁自知不?”廙兄望
22回 名轻则易犯,实重则伤民。书曰:
'
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
易著劓、
22回 时,帝初莅政,群上疏曰:“诗称
'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
;又曰
'
刑
22回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
。道自近始,而化洽於天下。自丧
22回 ,后乃复作之;殿成,谓群臣曰:
'
锺离
22回 尚书
在,不得成此殿也。
'
夫王者岂惮一臣,盖为百姓也。今
22回 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人有言:
'
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
'
孙子曰
22回 :
'
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
'
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陇
22回 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云
'
脩橹轒榅,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
22回 后已
'
。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卒所
22回 接见而恩生,成妇而义重。故诗云
'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
22回 我心则夷
'
。又礼
'
未庙见之妇而死,归葬女氏之党,
22回 以未成妇也
'
。今白等生有未见之悲,死有非妇
22回 同牢合卺之后,罪何所加?且记曰
'
附从轻
'
,言附人之罪,以轻者为
22回 比也。又书云
'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
,恐过重
23回 小敌,军人数举,举而无庸,所谓
'
悦武无震
'
,古人之诫也。”
24回 王未必如一,而各以治乱。易曰:
'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
太祖随
24回 以崇显儒术,帅励怠惰也。孔子称
'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故楚礼申公
24回 ,欲就狱杀之。柔上疏曰:“书称
'
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
'
,此王
25回 荆州丰乐,国未有衅。仲虺有言:
'
取乱侮亡。
'
方今二袁不务远略而
25回 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诗云:
'
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
25回 以绥四方。
'
唯陛下为社稷计。”帝报曰:“二
25回 图。诸所缮治,务从约节。书曰:
'
九族既睦,协和万国。
'
事思厥宜
25回 多,若有不继,必违本图。传曰:
'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25回 。
'
徒使六军困於山谷之间,进无所略
25回 上欲,此伤本之甚者也。孔子曰:
'
苛政甚於猛虎。
'
今守功文俗之吏
25回 是饰,必有颠覆危亡之祸。易曰:
'
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
25回 人。
'
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
25回 bb%8f">孝经
曰:
'
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
25回 下。
'
臣虽驽怯,敢忘争臣之义?言不切
25回 bc%a0">易传
曰:
'
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
'
25回 又曰:
'
君高其台,天火为灾。
'
此人君苟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
25回 为,非圣贤之明训也。五行志曰:
'
柏梁灾,其后有江充巫蛊卫太子事
25回 。
'
如志之言,越巫建章无所厌也。孔
25回 子曰:
'
灾者脩类应行,精祲相感,以戒人
25回 君。
'
是以圣主睹灾责躬,退而脩德,以
25回 巢其上,帝以问隆,对曰:“诗云
'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
。今兴宫室
25回 略齐。民不堪命,皆有怨怒。书曰
'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
25回 明威
'
,舆人作颂,则向以五福,民怒吁
25回 者具为设课试之法。夏侯胜有言:
'
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
25回 紫如俯拾地芥耳。
'
今学者有能究极经道,则爵禄荣宠
25回 ,都城禁卫,用戒不虞。大雅云:
'
宗子维城,无俾城坏。
'
又曰:
'
25回 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
若逸于游田,晨出昬归,以一日从
26回 以慑。此为形实不必相应也。又曰
'
善动敌者形之
'
。今贼未至而移城
28回 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孔子曰
'
足食足兵
'
,食在兵前也。上无设
28回 ,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今掩其空
28回 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蹇繇曰:
'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
'
孔子曰:
28回
'
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
28回 其道穷也。
'
往必克蜀,殆不还乎!”艾怃然不
28回 ,言:‘颇疑锺会不?’我答言:
'
如今遣卿行,宁可复疑卿邪?
'
贾
29回 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
'
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锺君。
'
29回 吾时啁之曰:
'
惟当嫁卿阿骛耳。
'
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
32回 ,验应自远。谨案洛书甄曜度曰:
'
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
32回 。
'
洛书宝号命曰:
'
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
32回 不败。
'
洛书录运期曰:
'
九侯七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
32回 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
'
32回 f">孝经
钩命决录曰:
'
帝三建九会备。
'
臣父群未亡时,
32回 ,从西竟东,中天而行,图、书曰
'
必有天子出其方
'
。加是年太白、
32回 ,见在胃昴毕;昴毕为天纲,经曰
'
帝星处之,众邪消亡
'
。圣讳豫睹
32回 %8f">孝经
援神契曰
'
德至渊泉则黄龙见
'
,龙者,君之
32回 象也。易乾九五
'
飞龙在天
'
,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又前关
32回 。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
'
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
32回 ,四海不可以无主
'
。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
35回 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
'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者也。
35回 故兵法忌之,曰
'
必蹶上将军
'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
35回 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
'
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
35回 ,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
'
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
36回 伐叛以刑,称朕意焉。诗不云乎,
'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肇敏戎功,
36回 用锡尔祉
'
。可不勉欤!”
38回 庄周,非不广也,执竿不顾。易曰
'
确乎其不可拔
'
,夫何衒之有?且
38回 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
'
乃眷西顾。
'
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38回 ”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若其无
38回 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
'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
若其无足
40回 之意,意卒感激,颇以被酒,侻失
'
老
'
语。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主
42回 。世祖初入河北,冯异等劝之曰:
'
当行人所不能为。
'
遂务理冤狱,
42回 时降;陛下自临,颍川贼必即降。
'
遂至颍川,竟如恂言。故非急务,
42回 为,故帝者之欲善也如此!故传曰
'
百姓不徒附
'
,诚以德先之也。今
42回 之国有高贤卿者,问於伏愚子曰:
'
今国事未定,上下劳心,往古之事
42回 ,能以弱胜强者,其术何如?
'
伏愚子曰:‘吾闻之,处大无患者
42回 偪於郎,欲弃还关中。邳肜谏曰:
'
明公西还,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
42回 主,而千里送公,其亡叛可必也。
'
世祖从之,遂破邯郸。今北兵至,
42回 南,势穷乃服,其祸必深。易曰:
'
亢之为言,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
42回 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
言圣人知命而不苟必也。故尧、舜
42回
或有讥余者曰:
'
闻之前记,夫事与时并,名与功偕
42回
余应之曰:
'
虞帝以面从为戒,孔圣以悦己为尤
43回 “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
'
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
43回 下尽情,是以先零之役,赵充国曰
'
莫若老臣。臣窃不自揆,惟陛下察
47回 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书载
'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孤岂不乐
47回 德也。朕以不明,何以臻兹?书云
'
虽休勿休
'
,公卿百司,其勉脩所
51回 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孔子言
'
三十而立
'
,非但谓五经也。授卿
52回 宜,犹或缅焉,未之能详。传曰:
'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
52回 %af%ad">论语
言
'
夫子恂恂然善诱人
'
,又曰
'
成人
52回 之美,不成人之恶
'
,豫章有之矣。
'
望之俨然,即之
52回 也温,听其言也厉
'
,使君体之矣。
'
恭而安,威而不
52回 猛
'
,丞相履之矣。学不求禄,心无苟
52回 ,各守所志,保其名好。孔子曰: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斯有
54回 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
'
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
54回 ,爰及苗裔
'
;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
54回 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
'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54回
'
。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
54回 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
'
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
54回
'
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
57回 误闻天下,失彰於后世,故孔子曰
'
为君难,为臣不易
'
也。温虽智非
58回 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是以诗叹
'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
。乞垂圣恩
58回 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书曰:
'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
而蕃等
59回 ,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臣闻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59回 也善
'
,故子囊临终,遗言戒时,君子以
59回 书杨融,亲受诏敕,所当恭肃,云
'
正自不听禁,当如我何
'
?闻此之
59回 ,大小惊怪,莫不寒心。里语曰:
'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
最近查询记录
在《三国志》查询“'”
在《三国志》查询“为之”
在《三国志》查询“菜”
在《三国志》查询“字”
在《三国志》查询“传”
在《三国志》查询“死于”
在《三国志》查询“鸡”
在《三国志》查询“温”
在《三国志》查询“王”
在《三国志》查询“大”
在《三国志》查询“天地”
在《三国志》查询“殿”
在《三国志》查询“拜”
在《三国志》查询“名”
在《三国志》查询“良”
在《三国志》查询“须”
在《三国志》查询“圣”
在《三国志》查询“劳”
在《三国志》查询“芳”
在《三国志》查询“问”
在《三国志》查询“道”
在《三国志》查询“空”
在《三国志》查询“屈”
在《三国志》查询“亲自”
在《三国志》查询“蒙”
在《三国志》查询“铁”
在《三国志》查询“盛”
在《三国志》查询“贫”
在《三国志》查询“音”
在《三国志》查询“轻”
在《三国志》查询“来自”
在《三国志》查询“楼”
在《三国志》查询“洪”
在《三国志》查询“阁”
在《三国志》查询“国”
在《三国志》查询“鄙”
在《三国志》查询“仰”
在《三国志》查询“不及”
在《三国志》查询“令”
在《三国志》查询“然其”
在《三国志》查询“门”
在《三国志》查询“宝”
在《三国志》查询“舍”
在《三国志》查询“枝”
在《三国志》查询“虽然”
在《三国志》查询“然”
在《三国志》查询“不离”
在《三国志》查询“田”
在《三国志》查询“存”
在《三国志》查询“文”
在《三国志》查询“金”
在《三国志》查询“不为”
在《三国志》查询“第一”
在《三国志》查询“长生”
在《三国志》查询“不就”
在《三国志》查询“不祥”
在《三国志》查询“刑”
在《三国志》查询“何”
在《三国志》查询“亡”
在《三国志》查询“上至”
在《三国志》查询“敝”
在《三国志》查询“娘”
在《三国志》查询“女儿”
在《三国志》查询“风尘”
在《三国志》查询“之门”
在《三国志》查询“技”
在《三国志》查询“第二”
在《三国志》查询“非我”
在《三国志》查询“万物”
在《三国志》查询“还可以”
在《三国志》查询“有方”
在《三国志》查询“雅”
在《三国志》查询“敢”
在《三国志》查询“一本书”
在《三国志》查询“之心”
在《三国志》查询“二三”
在《三国志》查询“广大”
在《三国志》查询“体面”
在《三国志》查询“而得”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