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象而弗宰。
唐开元皇帝《道德经序》曰:昔在元圣,强著玄言
唐吴筠《玄纲论·道篇》曰: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
唐陆希声《道德经传序》曰:大道隐,世教衰,
道君曰:元气于眇莽之内,幽冥之外
◎劫运<
◎道教所起
寻道家
◎道教三洞宗元
原
◎道教相承次第录
老君念
第四十代
今道门以经箓授受,所自来远矣。其昭
真人许翙,字道翔,小名玉斧。父穆,晋护军长史
中岳道士,前有天师,次称潘先生。先生
《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
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应用分三。皆以诱
◎三洞品
右是太上之道。行此真道,得为太上之真位,为
《黄老八道九真中经》
右
右中真之道。总而行之,则为上清中道真人。
《丹景道精隐地八术》
《绛绿黄道玉目龙书众文》
右下真之道。总而行之,则为上清下元真人也
夫七部者,盖乃总道化之教方,统玄门之正典,包罗群
夫十二部道义,通于三乘。今就中乘为释,余
《道门大论》曰:一者阴阳初分,有三
太上道君于南丹洞阳上馆,为学士王龙赐
《本行经》云:道言昔禅黎世界,队王有女,字絓音
《金根经》云:太上大道君以《大洞真经》付上相青童君,
皇清洞真道君曰:皇清,乃上清三仙皇之真人
皇上四老道中君曰:皇上四老真人,在日中无
玉晨太上大道君曰:道君保形景于法化之内,回
太清大道君曰:太清天中有山名浮绝,三天
太极大道元景君曰: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
△
◎释《太上大道君洞真金玄八景玉箓》
<◎释《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金玄八景玉箓》
太上大道君次乘二景之舆,驾七素绛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四景之舆,驾五素青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五景之舆,驾四素黄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六景之舆,驾三素绿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七景之舆,驾二素紫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八景之舆,驾一素灵云,摄
太上大道君又乘洞景玉舆,驾太霞紫烟玄景
◎释
七转七变之道,上皇紫晨君受于九天父母,修行
◎释《回元九道飞行羽经》
回
青童君请问太上道君曰:“治心入道,科术参罗,各
太上道君曰:李山渊德合七圣,为金阙之
◎释《洞真中黄老君八道秘言经》
太虚
◎释
◎释《洞真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一名《藏天偃月经》
道学七经。经者,径也;由也;常也
七曰道经。常乐长存,腾泰无上。上德不
凡人学道,共修七经。经有所明,各有多少
道者,谓太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
夫道为三一者,谓虚、无、空。空者,
夫守道之法,当熟读诸经,还自思惟我身
夫道,得三乃成,故言三合成德。自不
夫道者有三
夫道当晓知
夫得道者,但能已得。夫人耳目,听有声
夫真
夫守神之人不能知晓道本空静,但自信有不信无,以故自
夫为太虚无之道,得无象无声教。无思想,都无识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
△肺部章
△常念章第
治生之道了不烦无为清简,约以守志,但修
高奔日月吾上道吾,道君也。《上清紫文吞日气法
仙人道士非有神修学以得之也,积精累气
紫清上皇大道君亦名玉晨君也,太玄太和侠侍端
作道优游深独居隐身藏形,与世绝逾。
伏于志门候天道志门,玄门也。候天道,守玄白,
天回道气,八道运精;三五应期,九祚代
△长存之道章第六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长存之道因专志若不专不志,则难通于圣理
九行空门至真路,大道不与人争怒,动息能持勿暂停,阴
道言昔于蕊珠宫中,听黄庭妙义、《
△胆脏图
◎黄帝<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自然之道,无
夫成败之道未形,死生之机未发,小人能见,
夫道不为万物而生春,万物感春气而自
胜,浸长也。天地之道,各自浸长。天则长阳也,地则长
至圣之道,窈然无为。无为则无机,无机则
大道虽无心,可以有情求。伫驾空洞中
老君曰:从道受生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
老君曰
老君曰:道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以言传口受而得之,当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为本
老君曰:道
老君曰:道不能得者,为见有心。既见有心,
清心清镜
经曰:上上太一者,道之父也,天地之先也。乃在九天之
经曰:道君者,一也;皇天上帝中极北辰中
经曰:吾者,道子之也。人亦有之,非独吾也。正
大道鸿涬鸿涬,天节之日,万兆魂魄皆
鸿涬鸿涬,某受大道之恩,太清玄巅,愿还某甲去岁之
经曰:子欲为道,当先历藏皆见其神,乃有信。有
△第
经曰:子审欲为道,神仙不死,当先去三虫,下伏尸
天道天道,愿得不老,寿比中黄,升天
老君曰:万道众多,但存一念子丹耳。一,道也
△第
经曰:道士练水银,消沙液、珠玉、八石,
经曰:道者,吾也,上上中极君也。兆常以
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光壬甲好道,愿得长生
△第四十
△第
太上大道君告北极真公曰:吾昔游于北天,
天真行道,步景藏形;七元焕落,九晨齐并
道合三微,玄虚举真,出常入空,逃
凡学上仙之道,志登玉清,奉礼帝尊,而不知三
《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曰:日,阳之精,德之长
三奔之道,当按奔景之神经。经中节度,晓
右奔日月隐道,太上、上清、太极、九皇四真人
存奔日月道者,任意所便行尔,不必尽为之也
兆卧
◎服日月
求仙之道,当以夏至之日夜半,入室南向,
◎双景翼形隐道
鸡鸣时东方天
兆若学道期仙,通神达圣,告请天之司空第
太上大道君曰:空常者,天地之魂魄,阴阳
次
凡上学之士,服日月之道,当修七曜之妙法。每以人定之后
夜半清静,坐
△飞登木星之道
岁星员镜,木
△飞登火星之道
火星玄镜,丹
△飞登金星之道
太白星员镜,
△飞登水星之道
辰星员镜,水
△飞登土星之道
镇星员镜,土
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
第十
第一地
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至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
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第四十
第四十
上皇元年
第四漓沅
山季子先生学道飞仙。治在广汉郡德阳县东二十里
昔广汉马明生学道得仙,太上老君至此化形住此。治
第四稠粳治
第二
第二十五
又思道一内神,名逮无马、字道极生,形
存三一,
右九真之道毕矣,则泥丸镇塞,目童长存,五
回风混合,为帝一之道,以本命之日,若不知本命,当用
命门挑君孩道康,字合精延,一名命王,一名命
上玄元
脑神,名觉元子,字道都,形长一寸一分,色正白。
发神,名玄文华,字道衡,形长二寸一分,色玄。
皮肤神,名通众仲,字道连,形长一寸五分,色黄。
目神,名虚监生,字道童,形长三寸六分,衣五色。
项髓神,名灵谟盖,字道週,形长五寸,色白素衣。
膂神,名益历辅,字道柱,形长三寸,半白玉素衣。
鼻神,名冲龙玉,字道微,形长二寸五分,青白黄色衣。
舌神,名始梁峙,字道歧,形长七寸,正赤色。
喉神,名百流放,字道通,形长八寸八分,九色衣。
肺神,名素灵生,字道平,形长八寸一分,纯白。
心神,名焕阳昌,字道明,形长九寸,色赤。
<胆神,名龙德拘,字道放,形长三寸六分,色青黄绿。<
左肾神,名春元真,字道卿,形长三寸七分,数变白赤青五
右肾神,名象地无,字道生,形长三寸五分,色白或黑。<
脾神,名宝元全,字道骞,形长七寸三分,色正黄。
胃神,名同来育,字道展,形长七寸,色黄。
<胴中神,名受厚勃,字道虚,形长九寸一分,九色衣。
胸膈神,名广瑛宅,字道仲,形长五寸,色白。
<道一内神,名逮无马,字道极生,形
拂童之道,使彻见帝君、五神之法,常以甲
太上道君告普光真人曰:五种烟絜,聚而
太上道君告普光曰:五无相结,乃有烟絜
◎九真帝
《老君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
《黄老
《大有
《道机》曰: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
《
彭祖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
张道人年百数十,甚翘壮也,云:养性
青牛道士言:人不欲使乐,乐人不寿,但
皇甫隆问青牛道士青牛道士姓封,字君达,其养性
彭祖曰:人不知道,经服药损伤,血气不足,内理空
老君曰:凡人求道,勿犯五逆六不祥,有犯者凶。大
《服气经》曰: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
夫天道盈缺,人事多屯。居处屯危,不能
夫养性之道,勿久行、久坐、久听、久视,不
◎仙道忌十败
一勿好
◎仙道十戒
勿以八节
夫善用
凡行气
彭祖曰:至道不烦,但不思念一切,则心常不劳
夫守一之道,眉中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
第三时
第二候,超
今时之人,学道日浅,曾无一候,何得通灵?但守
正坐,以
凡入水,
◎
老君《西升经》曰:伪道养形,真道养神。通此道者,能亡
养生之家,有食炁之道。夫根植华长之类,蚑行蠕动之属
《孙氏传》
季春<
道教五戒: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
第一、《道门大论》云:上清斋有二法:
◎释斋
《八道秘言》云:正月、三月、四月、六
《三洞奉道科》云:正旦为献寿斋,七日为延
初
道士王纂,金坛人也。居马迹山,常
《无上秘要》云:昔有道士,持斋诵经。有一凡人,为赁作
第五戒者,不得毁谤道法,轻泄经文。
若见
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天人同其愿,缥缈入大乘。因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启。炼质入仙真
太极真人曰:学升仙之道,当立千二百善功,终不受报。立
△妙林经
第一百十
第一
◎
第一
骂詈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
见
宣扬
能保
凡上学之士
凡上学之士
◎太上黄素
凡道士存思上法,及修学太一事,皆禁
三元上道,太一护形。司命公子,五神黄宁
凡道士受学长生法,不得称死事。称死
凡道士吐纳和炁,存神服霞,修求长生
凡身荷仙官
《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云:上学之士,服日月皇
八月二十二
道书云:凡道士理发将髻及沐头将散
凡道士浴身及洗手面之时,先临水叩齿
太极法师曰:道士女官,先无殗秽,哭亦不殗,唯
谨启太上大道高虚玉晨太素紫宫三元帝君,中央
太上大道玉晨君常以此日中登玉霄琳房,四
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某以思真愿仙,归心奉朝,伏
凡修上道,旦夕坐起卧息,常当存念,日在
太上大道高圣玉晨太素紫宫八灵三元君,中
读《高上虚皇君道经》,当思太微小童干景精,真气
读《上皇玉虚君道经》,当思太一尊神务犹收,真气
读《皇上玉帝君道经》,当思帝君延陵梵真气紫光郁
读《上皇先生紫晨君道经》,当思左无英公子玄元叔,真
读《太微天帝君道经》,当思右白元洞阳君,真气金
读《三元紫精君道经》,当思中央司命丈人君,真气
读《真阳元老玄一君道经》,当思命门桃孩君道康,真气
读《上元太素三元君道经》,当思泥丸天帝上一赤子,真
九道转对,五老各宁,洞阳衔籍,号曰
读《上清紫真精三素君道经》,当思绛宫中一元丹皇君,真
天有九魂,不可不分;道有三真,不可去身。帝一变景,万
读《青灵阳安元君道经》,当思命门下一黄庭元王,真
读《皇清洞真道君道经》,当思泥丸九真帝昌君上
读《高上太素君道经》,当思胆中八真含景君,真气
读《皇上四老道中君道经》,当思左肾七真玄阳君
读《玉晨太上大道君道经》,当思肺中六真上元素玉
读《太清大道君道经》,当思脾中五真养光君,
读《太极大道元景君道经》,当思肝中四真清明
帝室混身,一道万分,是曰帝一,白帝皓灵,金霞
读《皇初紫虚元君道经》,当思精血中三真元生君,真
读《无英中真上老君道经》,当思骨节二真坚玉君。真气
魂生无中,布在九重;道出三极,常游绛宫。三宫合化,是
读《中央黄老君道经》,当思心中一真天精君。真气
读《青精上真内景君道经》,当思九元之真拘制。真气五
读《太阳九气玉贤元君道经》,当思皇一之魂上归。真气玄
读《九皇上真司命君道经》,当思黄素中元君圆华黄刃,
读《太一上元禁君道经》,当思日中司命接生。真气三
读《元虚黄房真晨君道经》,当思月中桃君方盈。真气月
读《太极主四真人元君道经》,当思左目童子飞云。真气日
三素牢张上,老君神生道,固我魄逸游,保兆六合脑,忧苦
读《辰中黄景元君道经》,当思肺部童子素明。真气五
读《上清八景老君道经》,当思胞中黄气君祖明车、天
五道混回,七门始分,南和建节,白帝
△上玄
△存道宝第一
师曰:
见道宝竟,仍存玄台之里,在于太上之
△授《道德经》存三宫第五
△坐朝存
△夕出
流珠宫,
玉帝宫,有
四宫雌真一之道,高于雄真一。素灵所秘,是天元
夫学道而无太一,犹视瞻之无两眼;存念
九关魂,名绿回道,字绝冥。
天
凡行此道,当精心苦念,目瞻灵颜,仰希玄
道者,虚无之至真也;术者,变化之
夫生我者道,禀我者神,而寿夭去留不由于已
△明正一
受道之家或遭疾病,唯思愆悔过,不得
道士行法,为人治病,所受信物,分
凡人诣师受道,入靖启事,弟子皆应三叩头,抟
又曰:夫学道者,第一欲得广行阴德,慈向万物
《真诰》曰:夫得道者,常恨不早闻道;失道者,常恨
紫阳真
已上出《
《真诰》曰:求道要先令目明耳聪,为事主也。且耳
△青牛道
青牛道士口诀:暮卧存日在额上,月在脐
凡为道士,受三真品经雌一、洞玄、隐玄
凡道士存思上法,及修学太一之事,皆
三元上道,太一护形,司命公子,五神黄宁
凡道士修受上法,欲有所看省,诵读经
凡道士受学《洞经》,修行太一之事,
凡道士受经以后,常晨夕存祝太一帝君
凡道士独宿山林,而多为山精恶鬼所犯
凡道士隐迹山林,精思感灵,或读《洞
凡道士入室斋戒之时,临食当以左手持
二玄上道,四极清冷,太一帝君,百神黄宁
凡道士理发及沐头,将散发之时,先啄
凡道士入室烧香,有所修愿,皆先啄齿
太上大道君,具言其状,不过四五,则自消
凡道士行来独宿山林庙座之间,或有魔
凡道士临眠解衣之时,先啄齿三通,立
凡道士沐身,及洗手之时,先临水,啄
凡道士夜行之时,及有所畏恐震之地,
凡道士祝灭三尸之法,常以月晦、朔之
凡道士忽得不祥之梦,或梦与人斗争,
凡道士礼愿神明,精思上法,行诸隐咒
凡修行太一之事,真人道士,不得有所礼拜,亦帝君五神之
凡道士登斋入室,忽有灵感妙应,当有
凡道士入室斋戒,有存修而数有不祥之
《三洞奉道科》曰:凡梳头,先洗手、面,然
凡道士浴身及洗手、面时,先临水叩齿
道士闻耳鸣祝出《大有妙经·中卷》
凡道士临於盛馔,皆正心存一,目想一
◎道士三时食饭咒出《北帝经》
道士斋,入室有不祥之物者,常行北
◎行道见死尸法出《精要经》
<◎道士既见死尸上经解殗法出《四十四
凡道士见死尸、血秽之物,当以硃砂一
三元上道,太一护形,司命公子,五神黄宁
◎道士被天魔所试即诵拂魔咒出《消魔
老君曰:四规之道,必见尊神,非上士至真,勿以此
老君曰:
老君曰
老君曰:凡为明镜之道,上士为之七日;中士一旬;下土
老君曰:为此道者,春无伐木;夏无水灌灭火;四
老君曰:为此道者,春无食肝;夏无食心;四季之
老君曰:为此道者,长不怠。七日得者,七十日一
老君曰:此道可以还年却老也。
老君曰:为此四规之道既成,可握一规之道施之,不复用
老君曰:为此道,常当上硃鸟,高三尺;下玄武,
○誓法
夜半存神讫存道一竟,仍起坐为之,未可别行馀一
昔有摩镜道士,游行民间,赁为百姓摩镜,镜
拂童之道,彻见二十四神之法,常以甲子旬
◎服雾法
第八
《升玄经》太上告道陵云:汝昔所行,名为真一道者,
道士志学,山林隐静,久遁岫室,远
存一之道,使太上三素气见三宫中。三素者
凡临盛馔,
守一之法
守一之道,常存七星覆头上,柄指前。如此
玄丹宫在
凡合五宫之道,行乎世上,有真名者,遭值之矣
守玄丹太一真君之道,暮夕静寝,去诸思念,卧坐任意
凡学上真之道,而不知雌真之一内名,亦万不得
行玄丹之道,守三一之诀,当常存四宫雌真一
《八道命籍》,一名《八间》,一名《八
一道命籍,立春清朝北望,有紫绿白云
二道
三道命籍,立夏清旦北望,有紫青黄云
四道命籍,夏至清旦南望,有赤白青云
五道命籍,立秋清旦正西望,有白赤紫
六道命籍,秋分清旦南望,有素赤黄云
七道命籍,立冬清旦西南望,有绿紫青
八道命籍,冬至清旦正东望,有硃碧黄
右八道命籍之日月未至一二日,先沐浴烧
◎八道秘言
闲心静室
一道秘言曰:以八节日清朝北望,有紫
二道秘言曰:以八节日夜半东北望,有
三道秘言曰:以甲子上旬戊辰、己巳之
四道秘言曰:以甲戌上旬戊寅、已卯之
五道秘言曰:以甲申上旬戊子、己丑之
六道秘言曰:以甲午上旬戊戌、己亥之
七道秘言曰:以甲辰上旬戊申、己酉之
八道秘言曰:以甲寅上旬戊午、己未之
右八道秘言,见者当再拜自陈如上法。三
凡修此道,当以甲乙之日入室烧香,东向存
流金火铃,以太上大道君游宴之圆光,上激九天之威,下
凡行九真之道四十年,五脏自生,上登上清。若
凡行洞房道七年,除死籍,上生名,刻方诸府
◎
次存呼喉神百流放,字道通长八寸,九色衣,肺神素灵生,
次存呼胃神同来育,字道展长七寸,衣黄衣,穷肠中神兆滕
次存呼道一内神遁无马,字道极生长二寸三
元景大神,玄道回精,上节告始,万炁混生,九微
元景上真,八道玄景,上治黄母,下治兆身,徘徊
明景道宗,总统九天,匡络紫霄,迅御八
◎太上丹景道精隐地八术一名紫霄飞灵八变玉符
八道隐方,藏地儛天,逃以六阴,显身
正一真人曰
正一真
正一
正
五星日月上皇高皇道君夫人,玉清太上上清上皇上帝,
夫道者,有形之父母也,寂然不动,至
夫在
《仙经》云
《仙经》云:阴阳之道,精液为宝,谨而守之,后天而老
夫圣凡所
《道德论》曰:大中之象,莫高乎道德
夫修无为入真道者,先须保道气于体中,息元气于
真人云
夫元
人能学
夫气与神,复以道为主,道由心,心由意,即知意为
夫气者,道之几微也。几而动之,微而用之,
凡服气,
大
凡欲得道不死,肠中无屎音滓,欲得长生,
◎服元
序曰:天道悠长,万品不齐;人生为贵,阴阳
◎神仙绝
经曰:夫欲学道神仙食气之法,常以春二月、三月
经曰:道者炁也,爱气则得道,得道则长生
凡人
◎申天师
夫人体
夫求仙道绝粒为宗,绝粒之门,服气为本,
夫至道无二,守之必成。但不错功,自然
夫先圣先真之道术,通载则理合于幽微,若不逢立
论曰:夫达士悟道,常畏于身。故吾有大患,为吾有
◎说
敢问常腰里气一道向上,又一道气向下;从开元十八
太上道法,遍满万物,但所学者,百不失
三、东方,青,卯木,道之本宗,阴阳父母,万物各禀一气
诀曰
金
元真
元真曰:善哉!吾道匡矣。金华复位。未几,而六宫宫
作金液还丹之道,其方用大铜筒开孔广三寸半,令
还丹不
又曰:长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在导引与屈
《岷山丹法》,道士张盖蹋精思于岷山石室中,得此
◎
△四黄
大道生吾真,阴阳运吾质。寄生天地间
△混
◎真元妙道修丹历验抄 ──草衣洞真子凝述
夫至道真旨,以凝性炼形,长生为上。所
鼎白炉
又葛洪曰:余学道三十余年,览诸经诀数万余卷,上
盖《道经》曰: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一名准中成,二号大道名。采续不断,添之自灵。
一名真源秋石,二名大道精魂。还丹采之合宜,离尘是真仙
余早年慕道,幸得传真,克奉仙师,亲承旨教
论大丹唯一阴一阳谓之道,即合天机也;一金一石谓之丹,
若釜
◎太上巨
昔巢居子奉
△道者炼云母法白云明彻者为上
吾见上仙真人学道,游山下,戏大海之滨,见一丈夫
论曰:余以至道幽玄,求之者寡,纵有好生君子,
◎
弟子葛洪曰:夫至道无形,机妙难论,神仙之事,诚非
于
妙哉元始道,五灵敷真文。上开龙汉劫,焕烂
《神仙真道混成图》上部第七真气颂
大道妙无像,运气凝高真。结空自然生
子欲求道法,先沐浴臭秽,当得《东井图》
子欲奉道法,当得《太清图》。
<子欲蹑大道,当得《九天图》。
子欲食道气,当得《导引图》。
<太上大道君、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
△三尸五道门
第一门名色
第二门名爱
第三门名贪
第四门名华
第五门名身
此五苦五道
落上尸之道,当青书《上玄灭欲斩尸变景流光
《解形遁变
△制六欲神
△治脾肾舌
△治鼻口
△治两手
《太上三尸中
凡道士医师,但按方治身,而不知伏尸
◎刘根
《道书》曰言:人身中有三尸虫,居三
溟洪先生
天道有常,改易故新。上帝吉日,沐浴
◎思念道诫去三尸法
老
夫尸解之道,如为小妙,既令希者情阻,闻者
◎水
《道迹灵仙记》云:代郡段季正,隐士
夫解化之道,其有万途。或隐遁林泉,或週游
◎徐弯
栾巴者,蜀郡人也。好道,不修俗事。太守诣与相见,屈为
◎水火荡
◎修九真中道
《上清九真中
◎许道育女真
许黄民
凡学道不能精立至洁于所行,则五府之神
举世人皆为好道修道,不知道是何物而修耶?凡人
《易》曰
◎养生辨
契真之道飘遥易,动不动中如有寄。那知有
冲和子云:余少学道,长乃尤益。天下名山,靡不寻览
太上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言:吉凶祸福,窃冥中来。其灾祸
又告圣
道曰:凡人遇我以祸者,我当以福往
徐
《盟威经》云:道无不在,在师为师,在经为经,不
《黄老玄示经》曰:道者不可以言传,欲使学者述书以相
《老
海蚌未剖
万善之要者,道德孝慈功能也。万恶之要者,反道
理好
夫生死之道,弘之在人。生死常也,确乎在天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故
执道德之要,固存亡之机。无为事主,
从气
去不
道成四生,广育万物;性入万类,因
万筜
老君曰:古之道者,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
△守清第
△守盈第八
老君曰:天道极即盈,盈即损,日月是也。故圣
◎十三虚
六曰去妻离子,独与道游,谓之寡。
三者先身乐道,不惮苦寒,随师执役,唯劳为先
第二之伤:外形在道,皮好念真,而心抱阴贼,凶恶内
太上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言:吉凶祸福,窈寞中来。其灾祸
又告圣
又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
道曰:凡人遇我以祸者,我当以福往
徐
《盟威经》云:道无不在,在师为师,在经为经,不
《黄老玄示经》曰:道者不可以言传,欲使学者,述书以
《老
其次,
其次,
其次,
其次,
其次,
其次,
若乃性
其次,
其次,
其次,
其次,
其次,
放彼七
夫道无为无形,有情有性。故曰:人能
◎道性论
天尊告善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
◎
◎得道
夫道者,神异
◎道性因缘
海空智
◎求道二患
天尊告度
玄化本无迹,有迹生道宗。遨游九天际,息驾六领宫。道
◎《太上弘道颂》一章
太上
失道从死津,三魂迷生道。生生日已远
浪神九陔外,研道遂全真。戢此灵凤羽,藏我华龙鳞
昔涉玄真道,腾步登太霞。负笈造天关,借问
◎
◎
玄子少好至道,遵奉法戒,先世殃流,享年不永
题罢,
《道德经》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容成子,有道,知律者,女娲之后。初为黄帝造
◎太上道君纪
《洞玄本
道言:天元轮转,随劫改运。一成一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
《洞真大
于是高圣太上大道君初乘一景之舆,驾八素紫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二景之舆,驾七素绛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三景之舆,驾六素红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四景之舆,驾五素青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五景之舆,驾四素黄云,摄
太上道君次乘六景之舆,驾三素绿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七景之舆,驾二素紫云,摄
太上大道君次乘八景之舆,驾一素灵云,摄
太上大道君又乘洞景玉舆,驾太霞紫烟玄景
◎
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强为之容,则
夫大道处于无形,无形非凡所见。应感以
论曰:夫
以开
至道初,忽降言谓守真曰:“吾建隆之
乾德中,骊山白鹿观道士冯洞元朝礼之次,焚香虔告曰:
道士王德渊因游终南山,寓止宫中,
道士週务本尝诣宫奏词一通,乞降真
又尝降言诫辅道士曰:千人心不同,万人心皆错。
省表具知。夫妙道为大,本于若冲;至神无方,昭首
冲闲
穆王亲崇道教,以祈神仙,共策遗风之骏,日
◎太元真
真人
后授《
第三用《
君
道人支子元受蒋先生入室精思、存五
太素真人曰:为真不知道者,亦复多耳。要于乘光扬景,腾
夫守道者,及学道求仙者,修行至精,皆
青帝君授《紫微始青道经》一卷。
苍
后隐
△其
△其
◎鲍靓真人
◎务光<
稷丘君者,太山下道士。武帝时以道术受赏赐。发白再
主柱,不知何许人。与道士共上宕山,言此有丹砂,可得数
昌容,常山道人,自称汤王女。食蓬艹累根。往
◎
阮丘,睢山上道士。衣裘披发,耳长七寸,口中无
沈羲者,吴郡人也。学道于蜀中,但能消灾除病,救济百姓
◎张道陵
张道陵字辅
◎栾巴<
栾巴者,蜀郡人也。好道,不修俗事。太守诣与相见,屈为
◎龚仲阳
上黄先生者,修步斗之道,得隐形法。
长存子者,学道成,为玄洲仙伯。
◎童子先生
童子先生者,于狄山学道,修《浴契铃经》得仙。
谷希子者,学道得仙,为太上真官。东方朔师之,
◎西门君惠
西门君者,少好道,明诸谶纬,以开山图授秦始皇,
公孙卿者,学道于东梁甫山,一云滋液山。山宫中
敬玄子,修行中部之道,存道守三一。常歌曰:遥望昆仑
◎徐道季
徐道季,少
◎赵叔期<
◎毛伯道<
毛伯道、刘道恭、谢稚坚、张兆期皆后汉时人也
庄伯微者,少好道,不知求道之方,惟以日入时,正
◎刘道伟<
刘道伟,少入嶓冢山学道,积十二年,
卢耽者,少学道得仙。后复仕,为州治中,每时乘
傅先生者,学道于焦山中。精思七年,遇太极真人
◎王
◎
◎刘丱
◎昌季<
◎郭四朝
◎杜昺
吉宗老者,豫章道士也。巡游名山,访师涉学,而未
◎王
◎宋
◎王可
◎卢钧<
虬须客道兄者,不知名氏。炀帝末,司空杨
唐相李石,未达时颇好道。尝游嵩山,荒草中间,有人呻吟
汾生而慕道,常愧积习。及长,游历宦途,週
◎侯道华
侯道华,自
游及广陵,
明皇在宥天下,深好道术,徵诏承贞,到京留于内殿,颇
◎聂师道
聂师道,字通
其
师道便行,数里不见人家,悉是崖险,
驻
其后吴太
殷七七,名文祥,又名道筌。常自称七七,俗多呼之,不知
愔于亭侧,与缙云观道士数人,花时饮酒,日午,忽仆地
又一阴一阳,道之妙用,裁成品物,孕育群形,生
王母曰:夫养性之道、理身之要,汝固知矣,但在勤行
◎李奚
◎黄景华
◎丁淑英
花姑者,女道士黄灵微也。年八十而有少容,貌
景云中,睿宗皇帝使道士叶善信,将绣像幡花来修法事,
◎边洞玄<
叟问众曰;此有女道士,好行阴德,绝粒多年者何在?
夫妙道本于混成,至神彰于不测。经诰所
道之为用也,无言无为;道之为体也
文铢乃焚罗网之具,披道士天衣,于其处立殿,制所见之像
◎
是时
◎
左街道士张仁表,辩博多才。应内殿讲论
贾湘,累世好道,崇奉香灯。隶职计司,家颇富赡
吴兴沈莹,宿奉至道,常供养老君,于越州剡县市中有
成都杨闹兒,父母崇道,常奉事老君,精勤不怠。闹兒在
◎道士刘方瀛依天师剑法治疾验
天台道士刘方瀛,师事老君,精修介洁,
◎西
◎王道珂诵《天蓬咒》验
◎
◎僧法成窃改道经验
僧法成,
◎温江县太平观铸钟道士得道验
温江
◎眉州故
◎渝州南平县道昌观古钟奇巧验
驾驻成都,上知其道术,召对问以逆寇诛锄、宫城克复
◎吴韬
有郡人刘崧,幕师之道德,请于别地以致斋焉。师谓之曰
崔公玄亮,奕叶崇道,虽登龙射鹄,金印银章,践鸳鹭
翥还家,大修黄箓道场三日。第二日夜,时方响晦,中
苏州盐铁
◎相国
◎南康王韦皋修黄箓道场验
太尉、中
◎李约妻要黄箓道场验
李约者,
◎卢贲修黄箓道场验
卢贲者,
◎樊令言
樊
◎鲜于甫为解冤修黄箓道场验
鲜于甫者
◎马敬宣为妻修黄箓道场验
马敬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