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最近查询记录

在《国语》查询“令” 在《国语》查询“楼” 在《国语》查询“仰” 在《国语》查询“田” 在《国语》查询“祥” 在《国语》查询“然其” 在《国语》查询“存” 在《国语》查询“之心” 在《国语》查询“第一” 在《国语》查询“敝” 在《国语》查询“亡” 在《国语》查询“舍” 在《国语》查询“文” 在《国语》查询“蒙” 在《国语》查询“良” 在《国语》查询“道” 在《国语》查询“体面” 在《国语》查询“洪” 在《国语》查询“门” 在《国语》查询“万物” 在《国语》查询“鄙” 在《国语》查询“国” 在《国语》查询“雾” 在《国语》查询“女儿” 在《国语》查询“空” 在《国语》查询“何” 在《国语》查询“菜” 在《国语》查询“雅” 在《国语》查询“须” 在《国语》查询“亲自” 在《国语》查询“敢” 在《国语》查询“音” 在《国语》查询“阁” 在《国语》查询“刑” 在《国语》查询“轻” 在《国语》查询“盛” 在《国语》查询“王” 在《国语》查询“死于” 在《国语》查询“大” 在《国语》查询“不可思议” 在《国语》查询“名” 在《国语》查询“字” 在《国语》查询“问” 在《国语》查询“屈” 在《国语》查询“铁” 在《国语》查询“天地” 在《国语》查询“枝” 在《国语》查询“不为” 在《国语》查询“虽然” 在《国语》查询“宝” 在《国语》查询“金” 在《国语》查询“然” 在《国语》查询“不及” 在《国语》查询“而得” 在《国语》查询“拜” 在《国语》查询“不就” 在《国语》查询“圣” 在《国语》查询“可不可” 在《国语》查询“为之” 在《国语》查询“贫” 在《国语》查询“劳” 在《国语》查询“传” 在《国语》查询“温” 在《国语》查询“很可能” 在《国语》查询“白衣” 在《国语》查询“非我”

1回 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有文告之辞。布陈辞而又不至

7回 也!不顺必犯,犯王命必诛,故出不可不顺也。之不行,政之不立

9回 少,诸侯避之;治民恶事,无以赋。且无故而料民,天之所恶也,害

13回 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列之,为闻嘉誉以声之。犹有散、迁、懈慢

14回 ,节度不携。若民不怨而财不匮,不偷而动不携,其何事不济!中能

15回 德者,故能光有天下而和宁百姓,闻不忘。王其不可以弃之。”王不

15回 旧。然则民莫不审固其心力以役上,官不易方,而财不匮竭,求无不

16回 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

21回 ,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21回

   “先王之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

21回 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也。

21回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

22回 上任事而彻,下能堪其任,所以为闻长世也。今夫二子者俭,其能足

26回 之守也。守终纯固,道正事信,明德矣。慎成端正,德之相也。为晋

26回 今再矣。襄公曰驩,此其孙也。而德孝恭,非此其谁?且其梦曰:‘

27回 动,和于民神而仪于物则,故高朗终,显融昭明,命姓受氏,而附之

27回 以名。若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

27回 为隶,下夷于民,而亦未观夫前哲德之则。则此五者而受天之丰福,

27回 飨民之勋力,子孙丰厚,闻不忘,是皆天子之所知也。 <

28回 者,广裕民人之谓也。万年也者,闻不忘之谓也。胤也者,子孙蕃育

29回 之,则何以经国?国无经,何以出之不从,上之患也,故圣人树

30回 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以为宪,而布诸民,正之以度量,民以心

30回 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出不信,刑政放纷,动不顺时,民无

31回 贰也;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德,示民轨仪也。为之六间,以扬

31回 所以厉六师也。以太蔟之下宫,布于商,昭显文德,底纣之多罪,故

36回 法,使无陷于恶。其为后世昭前之闻也,使长监于世,故能摄固不解

36回 以久。今先君俭而君侈,德替矣。”公曰:“吾属欲美之。

36回 ”对曰:“无益于君,而替前之德,臣故曰庶可已矣。”公弗听。

42回 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三

50回 《緜》,则两君相见之乐也。皆昭德以合好也,皆非使臣之所敢闻也

53回 不可。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

55回 家曰:“楚,大国也;公子围,其尹也。有执戈之前,不亦可乎?”

65回 。公父氏之妇智也夫!欲明其子之德。”

68回 、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

71回 :“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

71回 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

71回

   “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

71回

   “夫工,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辨

71回

   “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

71回

   “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

71回 速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可以寄政。”桓公曰:“为之若何

71回 ?”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焉。”桓公曰:“善。”

71回 ;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

71回 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勿使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

72回 不长悌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

72回 桓公官长期而书伐,以告且选,选其官

73回 不长悌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

75回 桓公问曰:“夫军则寄诸内政矣,齐国寡甲兵,为之

76回 诸侯莫敢不来服。遂北伐山戎,■支,斩孤竹而南归。海滨诸侯莫敢

79回 子曰:“苟无死,吾以子见天子,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辞曰:

80回 有宠,立以为夫人。公饮大夫酒,司正实爵与史苏,曰:“饮而无肴

82回 敬,敬顺所安为孝。弃命不敬,作不孝,又何图焉?且夫间父之爱而

85回 逃之。君得其欲,太子远死,且有名,为吴太伯,不亦可乎?”太子

87回 孺子惧乎?衣躬之偏,而握金玦,不偷矣。孺子何惧?夫为人子者,

87回 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死,犹有名焉。”果败狄于稷桑而反。谗言

88回 情,不反谗,谗行身死可也。犹有名焉。死不迁情,强也。守情说父

88回 “重耳、夷吾与知共君之事。”公阉楚刺重耳,重耳逃于狄;贾华

88回 。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国无公族焉。

90回 疾其态,天又诳之;大国来诛,出而逆;宗国既卑,诸侯远己。内外

101回 秦饥,公河上输之粟。虢射曰:“弗予赂地

102回 公御秦师,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

102回 狃。一夫不可狃,而况国乎!”公韩简挑战,曰:“昔君之惠也,寡

103回 ,乃使郤乞告吕甥。吕甥教之言,国人于朝曰:“君使乞告二三子曰

104回 志,君失其刑,后不可用也。”君司马说刑之。司马说进三军之士而

104回 数庆郑曰:“夫韩之誓曰:失次犯,死;将止不面夷,死;伪言误众

104回 ,死。今郑失次犯,而罪一也;郑擅进退,而罪二也

112回 尹子玉曰:“请杀晋公子。弗杀,

112回 惧之?楚不可祚,冀州之土,其无君乎?且晋公子敏而有文,约而不

116回 公子济河,召狐、臼衰、桑泉,皆降。晋人惧,

117回 于袪,而无怨言,佐相以终,克成名。今君之德宇,何不宽裕也?恶

121回 文公伐原,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

122回 尹子玉使宛春来告曰:“请复卫侯

124回 对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信于事。”公曰:“然则若何?

124回 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

125回 广德也。德广贤至,又何患矣。请衰也从子。”乃使赵衰佐新上军。

133回 天罚,将惧及焉。”公许之。乃发于太庙,召军吏而戒乐正,三军

156回 二三子之虐也。孤欲长处其愿,出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之不从,

156回 陷于大戮,以烦刑、史,辱君之允,敢不承业。”乃盟而入。

157回 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使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

158回 乎布命、结援、修好、申盟而还。狐文子卒,公以魏绛为不犯,使佐

158回 重寡人之过。”反役,与之礼食,之佐新军。

159回 择子莫若父。’午之少也,婉以从,游有乡,处有所,好学而不戏。

165回 毕适曲沃逐栾盈,栾盈出奔楚。遂于国人曰:“自文公以来有力于先

166回 吏执之,献诸公。公曰:“国有大,何故犯之?”对曰:“臣顺之也

166回 执政曰‘无从栾氏而从君’,是明必从君也。臣闻之曰:‘三世事家

166回 。’事君以死,事主以勤,君之明也。自臣之祖,以无大援于晋国,

172回 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175回 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楚尹子木欲袭晋军,曰:“若尽晋师

177回 虢之会,鲁人食言,楚尹围将以鲁叔孙穆子为戮,乐王鲋

177回 焉不予。赵文子谓叔孙曰:“夫楚尹有欲于楚,少懦于诸侯。诸侯之

178回 吾惧不免,何敢以告。”文子归,之勿砻也。匠人请皆斫之,文子曰

186回 而进,不能则退,不以安贾贰。”军吏呼城,儆将攻之,未傅而鼓降

186回 。中行伯既克鼓,以鼓子苑支来。鼓人各复其所,非僚勿从。

200回 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哀名之不,不哀年之不登。夫范、中行氏不

206回 ,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兴

208回 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

211回 还见尹子木,子木与之语,曰:“子虽

211回 若之何其遗之材也?”对曰:“昔尹子元之难,或谮王孙启于成王,

212回 子男为师旅。其有美名也,唯其施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敛民

215回 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也,若不言,是无所禀也。’武

215回 至于有畿田,以属诸侯,至于今为君。桓、文皆然,君不度忧于二

218回 尝,家于是乎尝祀,百姓夫妇择其辰,奉其牺牲,敬其粢盛,洁其粪

219回 鬬且廷见尹子常,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219回 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尹其不免乎。吾见尹,尹问蓄

219回 “昔鬬子文三舍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

219回 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名于四方。民之羸馁,日已甚矣。

226回 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焉。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

228回 今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其谋,舍其愆,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民所恶

230回 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曰:‘余而不违。’夫不违,乃违也。夫不

231回 高位重畜,备刑戮以辱其不励者,各轻其死。彼将不战而先我,我既

232回

  吴王昏乃戒,秣马食士。夜中,乃服兵擐甲,

232回   晋师大骇不出,周军饬垒,乃董褐请事,曰:“两君偃兵接好,

232回

  晋乃董褐复命曰:“寡君未敢观兵身见

233回 周王答曰:“苟,伯父女来,明绍享余一人,若余嘉之。

234回 吾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吾修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

234回 ”王曰:“可矣。”王乃命有司大于国曰:“苟任戎者,皆造于国门

234回 者以徇,曰:“莫如此不从其伍之。”明日徙舍,斩有罪者以徇,曰

234回 中军。明日将舟战于江,及昏,乃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右军

234回 ,亦中分其师,将以御越。越王乃其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

234回 赐越,孤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乎?”乃不许成。因使人告于吴王

235回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

235回 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壮者无取老妇,老者无取壮妻。

235回 娶,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235回 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

235回 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

236回 种亦不如蠡也。”王曰:“诺。”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236回 王曰:“诺。”大夫种为之。

243回 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