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
然计得下之情,将奈何可?故子13回 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何以知尚同一义之可而为政于天下也
今此何为人上而不能治其下?为人下而不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15回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15回 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
何以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将
处丧之法,将奈何哉?曰:哭泣不秩,声翁,缞绖垂
何以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将
处丧之法,将奈何哉?曰:哭泣不秩,声翁,缞绖垂
然则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下
然则何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
曰: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何以知兼
所谓小物则知之者,何若?今有人于此,入人之场园,取
何以知其然也?曰:先王之书汤之《
然则明辨此之说,将奈何哉?子35回 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35回 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
然则何以知命之为暴人之道?昔上世之穷
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50回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 国有余于地,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