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有译无本大乘经律论阙本目录)
第十九卷(大乘经律论入藏目录)
沙门竺大力(一部二卷经)
大方便报恩经一卷(见吴录)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初出与宝积弥
八大人觉经一卷(见宝唱录)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或一卷或无守意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二卷(或四卷亦云
道地经一卷(初出或加大字是修行经抄元外国略本道安注解
月灯三昧经一卷(出大月灯经第七异译见长房录)
大十二门经二卷(或一卷出长阿含安
大摩耶经一卷(或无大字或二卷初出与摩诃摩耶经同本房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初出与宝积大乘方便
般若波罗蜜神咒经(出大品经) 功德庄严王八万四千岁
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二卷(亦直
大本藏经一卷说阿难持戒经一卷阿难
大般涅槃经二卷(第二出略大本前数
第十四卷(有译无本大乘经律论阙本目录)
第十九卷(大乘经律论入藏目录)
沙门竺大力(一部二卷经)
大方便报恩经一卷(见吴录)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初出与宝积弥
八大人觉经一卷(见宝唱录)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或一卷或无守意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二卷(或四卷亦云
道地经一卷(初出或加大字是修行经抄元外国略本道安注解
月灯三昧经一卷(出大月灯经第七异译见长房录)
大十二门经二卷(或一卷出长阿含安
大摩耶经一卷(或无大字或二卷初出与摩诃摩耶经同本房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初出与宝积大乘方便
般若波罗蜜神咒经(出大品经) 功德庄严王八万四千岁
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二卷(亦直
大本藏经一卷说阿难持戒经一卷阿难
大般涅槃经二卷(第二出略大本前数
大灌顶经十二卷(或无大字录云九卷未详房云见杂录)
大孔雀王神□经一卷(见竺道祖录及
大鱼事经一卷阿难七梦经一卷(或直
大神母结誓□经一卷伊洹法愿神□经
龙王结愿五龙神□经大将军神□经(上二经出灌顶)
大般泥洹经六卷(经记云方等大般泥
着王衣裳象上击鼓。大声唱言。如来在世四十五年。说法
大智度经四卷(第五出与支谶道行经
大乘方便经三卷(元熙二年译第三出
大乘经阙本右二部三卷。长房等录东
比丘尼大戒一卷(亦云十诵比丘尼戒第二出
大方等无相经五卷(亦名大云经或四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亦云摩诃大明□经初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云说不
大智度论一百卷(或云大智度经论亦云摩诃般若释论或七十
从此下阙大善权经二卷(与宝积大乘方便会等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或加新字或二十四卷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与法护等出者同
君可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婆罗门心
佛问阿须伦大海有减经(出中阿含)
太子须大拏经一卷(出六度集第二卷异译于
菩萨本行经一卷大珍宝积惟日经一卷堕迦罗问菩萨经
大宝积经一卷(今编入宝积当第四十
大悲分陀利经八卷(亦云大乘悲分陀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经一卷(第六出二经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大周录云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或无大字一名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一名大善权经一名慧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或三十六卷第五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或直云大集经第三出
大方广三戒经三卷(初出与宝积三律
悲华经十卷(第四出与大悲分陀利经等同本见竺道祖河西录
我以亲而葬之。并不违大义。何为见怒。傍人为之寒心。其
大丈夫论二卷(提波罗菩萨造见翻经
入大乘论二卷(坚意菩萨造见唐旧录亦
长者法志妻经一卷大爱道比丘尼经二卷(亦云大爱道受
大五浊经一卷(旧录云大五浊世经群录云伪今亦编之)
大方广十轮经八卷(初出与唐译地藏
调伏众生业经(出大集经)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第二出与宝积胜
大方广宝箧经三卷(第四出或二卷与
大法鼓经二卷(东安寺出见道慧僧佑
大意经一卷(房云见别录)
谏王经一卷(初出亦云大小谏王经与唐译胜军王经及胜光天
佛大僧大经一卷(二儿名房云见别录)
大力士出家得道经(亦云力士跋陀经
法灭尽经一卷甚深大回向经一卷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或云大沙门
大姓家主叩书不经一卷。提谓经一卷
升依伯休所计推。至大唐开元十八年庚午之岁。合得一千
大乘十法经一卷(初出与元魏觉定所
阿育王经十卷(或加大字第二出与西晋安法钦育王传同本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云维摩儿经与西
大乘起信论一卷(初出与唐实叉难陀
阿咤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阿咤
陀罗尼杂集十卷大乘五阴论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见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第五出与罗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十卷(或加受记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一卷(初出与觉定
大乘宝积经论四卷(第一译与宝意出
摄大乘论二卷(普泰元年于洛阳出与陈
涅槃论一卷(或云大般涅槃经论婆薮盘豆菩萨造略释大
大乘同性经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
十八空论一卷摄大乘论三卷(无着菩萨造第二出与元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世亲菩萨释亦云释
金刚般若论一卷大般涅槃经论一卷(或无般字第二出
大乘宝雨藏八卷(第二出与梁世曼陀
隋杨氏都大兴。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开皇
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十卷(或十二卷或十五卷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开皇五年正月出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一名文殊师利神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大集第十六分第四出与虚空藏经及虚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五卷(或六卷题云大方等
大集譬喻王经二卷(或无大集字是大
大方等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方等大云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一卷(第二出与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开皇十二年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开皇十五年
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见内典录)<
大方等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四卷(第七
笈多乘机专主传译。从大业初年终大业末岁。译大方等善住
总括群经录上之八大唐李氏都长安。自高祖神尧皇帝武
(大唐)沙门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三部三
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或十五卷无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见翻经图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见内典录今编入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见内典录是大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见内典录初出与决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见内典录无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见内典
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见内典录护法
摄大乘论本三卷(见内典录无着菩萨造
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见内典录贞观二
大乘成业论一卷(见内典录世亲菩萨
大乘掌珍论二卷(见内典录清辩菩萨
大乘五蕴论一卷(见内典录世亲菩萨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见内典录世亲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见内典录五百大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
竟十八日无敢问者。王大嗟赏施金钱一万银钱三万上毡衣一
王重请暂住观七十五日大施场相。事讫辞还。王□所部递送
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
大唐内典录十卷(见内典录麟德元年
后大慈恩寺翻经堂中。壁画古来传译缁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右一
总括群经录上之九(大唐传译之余)
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二卷(亦云阇
大乘显识经二卷(第二出与宝积贤护
大方广佛9回 %8f">华严经阙文见大周录垂拱元年于西太原寺归宁院译
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戏第四
证契大乘经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卷(第三出
大方广师子吼经一卷(第二出与如来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第二出即与
大乘四法经一卷(初出见大周录永隆
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罗尼经一卷(初出与金刚
大乘密严经三卷(见大周录)
造塔功德经一卷(见大周录永隆元年于东太原寺译)
大乘广五蕴论一卷(安慧菩萨造或无
及西京弘福寺译大乘显识经等一十八部。沙门战陀般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右一部十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右一部
大方广佛9回 修慈分一卷(天授二年于大周东寺译见大周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或一卷天授二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于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第二
大方广普贤菩萨所说经一卷大乘入<
大乘四法经一卷(与前日照三藏出者
十善业道经一卷大乘起信论二卷(第二出与真谛出者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经一卷(神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经一卷(亦云所得
大孔雀□王经三卷(第八出与梁僧加
善夜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
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
妙色王因缘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大域龙菩萨造第二出与奘法师译者同
八无暇有暇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从西国还
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从西国还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一卷(见大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神
大陀罗尼经一卷(长寿二年于佛授记
无迦略曳菩萨造广大摩尼秘密善住经一卷(长寿二年于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开
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封金满郡公。而立性淳
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一卷(第二出与日照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第
续大唐内典录一卷(同前十八年撰)<
大小乘不判录第六(一百七十四部一
大乘经目录一(二百一十四部)
大乘论目录二(二十九部) 大乘
大乘未译经论目录四(二十三部)<
集三藏缘记第一(出大智度论)
大乘毗尼藏录三(六分合五十部八十
大乘阿毗昙藏五(六分合六十八部三
历代三宝纪第十三(大乘录入藏目五百五十一部一千五百
大唐内典录十卷(麟德元年甲子西明
大乘经单重译本并译有无录(合三百
大乘律单重译本并译有无录(合二十
大乘论单重译本并译有无录(合七十
贤圣集录通大小乘(合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二
大乘经一译(二百四部六百八十五卷
大乘论(七十四部五百二卷九千一百
大乘经正本(二百五十四部七百九十
大乘律本(二十部三十二卷四百三十
大乘论本(六十三部四百四十五卷八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天后天册
大小乘经律论及贤圣集传(合三千六
大乘重译经目之二卷第三(一百六十
大乘重译经目之三卷第四(一百八十
大乘重译经目之四卷第五(一百六十
大乘律大乘论目卷第六(一百六十二部七百
大小乘失译经目卷第十一(三百七十
大乘经(四百六十二部一千九百六十
大乘律(二十三部四十九卷五帙)<
大乘论(八十八部五百二十卷五十一
大集经新旧译(二十四部一百四十二
五大部外诸重译经(二百七十二部五百
大乘经单译(总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
大乘集义论(七十六部三百六十三卷
大集部中阙本(一十三部九十七卷)
大乘经单译阙本(总二百八部三百一
大乘论阙本(二十部四十八卷)
大乘释经论阙本(四部一十一卷)
大乘别生经(二百九部三百二十八卷
大集部中别生(五十一部五十八卷)
诸大乘经别生(一百二十五部一百二十
大乘律别生(七部七卷) 大乘论
大乘经旧译(五十九部六十九卷)<
大乘律旧译(二部二卷)
大乘论旧译(三部四卷)
新译大乘经(六十一部三百三十六卷)<
新译大乘律(一部一卷)
新译大乘论(一十三部一十九卷)
大唐内典录中伪经(二十二部八十七
大周刊定录中伪经(八十部一百一卷
右为第十八卷大乘入藏录上(大乘经律论总六百三
大乘经(五百一十五部二千一百七十
大乘律(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帙)
都计大小乘经律论及贤圣传见入藏者。总
四百八十帙(此入藏中大乘经部数与前广录部数不同者前以
菩萨藏者。大乘所诠之教也。能说教主则法身常
大乘经重单合译(四百三十二部一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六十帙大
右新译重本。与旧大品放光光赞般若同本异译。从四百
右三经。与大般若第二会同本异译。其光赞般若
大明度11回 ">无极经四卷(亦直云大明度经或六卷) 吴月支优婆塞
右四经。与大般若第四会。同本异译(其西晋三
右一经。与大般若第六会。同本异译。
右二经与大般若第七会曼殊室利分同本异译。
右一经。与大般若第八会那伽室利分同本异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四译)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一十二帙)<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等译(新编
右新译重本。与旧大方广三戒经同本异译。从第一卷至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十一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三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右新译
第九大乘十法会一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三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勘同编入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二译)
大唐三藏义净译(勘同编入) 右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第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二译)<
第二十二大神变会二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三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右新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右新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二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右新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三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三译)
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兼前三卷)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三译)<
右旧译重本。是旧单卷大宝积经。新改名普明菩萨会。与摩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 右新译
右旧译重本。与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及众铠所译文殊般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三译)<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译(第二译)<
大方广三戒经三卷。
大乘十法经一卷(初云佛住王舍城)
右一经。与宝积第九大乘十法会同本异译。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或一卷)
大乘显识经二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亦直云胜鬘经)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
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十卷(或十五卷一帙第十
右一经与前大集经末日密分同本异译(日密文略
大集月藏经十卷(或十五卷一帙第十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第十三分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方广十轮经八卷。
大集须弥藏经二卷(第十五分)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五卷(亦直云贤护经或六
大集譬喻王经二卷(大集别品)
大哀经八卷(或云如来大哀经或六卷或七卷) 西晋三藏
右一经是大集经初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异译(
右一经是大集经宝女品异译(出第五卷半后至
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出内
右一经内典录云。是大集经别分(谨检前大集经中宝幢分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一卷(亦名
大方广佛11回 华严经修慈分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新
大方广普贤菩萨所说经一卷。 大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译) 右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四帙
大般涅槃经后译茶毗分二卷(亦云阇
大唐南海波凌国沙门若那跋陀罗共唐
右一经。是前大般涅槃经之余。憍陈如品之末。兼
右一经是大般涅槃经之前分尽大众问品同本异
五大部外诸重译经。 二百七十三部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大庄严经周录编为单译或有以普曜经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七译)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一名维摩诘子问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名维摩儿经)
隋大兴善寺沙门宝贵合出当第四本右二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名说不
大乘同性经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
证契大乘经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庐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解深密经五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今本再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十卷(或七卷或
大方等大云经六卷(亦名大方等无相经或四
大云轮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云经请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 隋天竺三藏
大方等大云谓雨经一卷(内题云大方等大云
大灌顶经十二卷(一帙或无大字录云
大唐三藏义净于大内佛光殿译(新编入录第四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六十帙唐
右一经出前大月灯经第七卷异译(第一别译单卷
大净法门经一卷。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第六译)<
太子须大挐经一卷(或云须达挐)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于西太原寺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重译(拾遗
右三经同本异译(大周录云与大方广宝箧经同本异译者
大乘伽耶山顶经一卷。 大唐天后
右三经同本异译(又大周录中别载制经一卷即安高译者异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三译)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大乘百福相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拾遗
大乘四法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于东太原寺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于弘福寺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一译)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新编入录
谏王经一卷(亦云大小谏王经)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三译)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一卷。
缘起圣道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六译)
右四经同本异译(缘起大同佛名稍异前后五译一译阙本)<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新编入录第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二译)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新编入录第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二译)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是前大经序品三藏流志先译一卷名不空□
大唐天后代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
大唐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拾遗编入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
大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拾遗编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新编入录第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三译)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录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宝思惟译(新编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
孔雀王□经一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经并结界场法具)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经一卷。
大孔雀□王经三卷。
大唐三藏义净于东都内道场译(新编
大唐中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出大周
第一卷佛部卷上(大神力陀罗尼释迦佛顶三昧陀罗尼品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单重合译
大唐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拾遗编入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大唐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新编入录
大唐朝散郎杜行顗奉制译(出大周录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拾遗编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于东都再译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五译)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新编入录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一译)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西域沙门弥陀山等译(新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
大乘经单译(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一名方等檀持
大唐罽宾沙门佛陀多译译(拾遗编入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十卷。
上二经十卷同帙(按大周录中其七卷报恩经云与汉代支谶
大法鼓经二卷。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失译今附
上五经十卷同帙(其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大周录云与大方
大乘密严经三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或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
上五经十卷同帙(其大乘造像功德经大周录云与造立形像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经一卷。<
大唐北天竺三藏宝思惟译(新编入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
大唐循州沙门怀迪共梵僧于广州译(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共沙门一行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新编入
(右此七佛神□经大周录中编为重译云与吴代外国优婆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
大七宝陀罗尼经一卷失译(拾遗编入
六字大陀罗尼□经一卷失译(拾遗编入今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清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北天竺三藏宝思惟译亦云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善夜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新编入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译(新编入录
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译(新编入录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有论七卷
(右德光太子经大周录中编为重译云与须赖经等同本
大意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
大唐天竺三藏那提译(出大周录拾遗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佛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寂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造塔功德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
大乘四法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新编入录
(右此灌腊经大周等录皆为重译云与盂兰盆经等同
甚深大回向经一卷。
右此长寿王经。大周录等云出阿含。谨按四阿含内并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三译)
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 隋天竺三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
大乘释经论。
大智度论一百卷(或一百一十或七十
大乘宝积经论四卷。
右释旧单卷大宝积经。即宝积第四十三会是。<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单本(出
(右论初记云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
大乘集义论。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重合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无着菩萨造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安慧菩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出内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圣天本护法释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无着菩萨造或
大庄严论经十五卷(马鸣菩萨造或十
摄大乘论三卷(无着菩萨造)
摄大乘论二卷(无着菩萨造)
摄大乘本论三卷(无着菩萨造)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三译)
摄大乘释论十五卷(世亲菩萨释或十二
摄大乘论释论十卷(世亲菩萨释一帙)
摄大乘论释论十卷(世亲菩萨释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三译)
摄大乘论释十卷(无性菩萨释一帙)<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三译)
大乘成业论一卷(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大域龙菩萨造)
大唐三藏义净译玄奘译(出内典录第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大域龙菩萨造)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二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第三译)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拾遗
大丈夫论二卷(提婆罗菩萨造)
入大乘论二卷(坚意菩萨造)
大乘掌珍论二卷(清辩菩萨造)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乘五蕴论一卷(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初
大乘广五蕴论一卷(安慧菩萨造与前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
大乘起信论一卷(马鸣菩萨造)
大乘起信论二卷(马鸣菩萨造)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
(右此发菩提心论大周录中经论二录俱有其名今以菩萨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坚慧菩萨造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
都计大乘经律论见流行者。总六百八十六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右
四泥犁经一卷(或云四大泥犁)
大爱道般泥洹经一卷。
五蕴皆空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右
三转法轮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右此三摩竭经大周录云出增一阿含检彼中无且编于
(右此正法念经大周录中编为重译云与善时鹅王经同
(右此佛本行经大周录中编为大乘重译云与七卷本行
本事经七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兴
(右此兴起行经大周录中编为重译云与木抢刺脚因缘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亦直云大安般经
(右大周等录更有大安般经一卷亦云安世高译勘其文句
大迦叶本经一卷(或无大字)
大鱼事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
佛大僧大经一卷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天请问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右贤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八无暇有暇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长爪梵志请问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譬喻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略教诫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右此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唐西太原寺沙门怀素依律集出(新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出十诵律)
大唐大开业寺沙门释爱同集(新编入录)
昙无德羯磨一卷(以结大界为首或二卷)
大唐崇义寺沙门释道宣集(新编入录
大爱道比丘尼经二卷(亦云大爱道受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二卷(亦云大僧威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尊者大迦多衍那造(迦多此云剪剃衍此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单本)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二十帙。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真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第二译)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右大周录编在大乘重译经中。云与六十卷佛本行集
道地经一卷(或加大字是修行经抄元外国略本)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新编入录
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大禅师佛陀蜜多撰)
右达摩多罗及佛大先所造(先罽宾人也彼国禅匠佛陀
阿育王经十卷(或加大字)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拾遗
阿育王传七卷(亦云大阿育王经或五卷) 西晋安息三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大唐天后代佛授记寺沙门释慧智译(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一卷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第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单本)<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单本)<
释迦方志二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出内典录
诸经要集二十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玄恽撰(新编入藏
大唐内典录十卷(一帙)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出内典录
续大唐内典录一卷。大唐西崇福寺沙门释智升撰(新编入
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大唐西崇福寺沙门释智升撰(新编入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大唐天后敕
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大唐翻经沙门释玄应撰(新编入萨出
新释华严音义二卷大唐净法寺沙门释慧苑撰(新编入藏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出内典录
东夏三宝感通录三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出内典录
集沙门不拜俗议六卷大唐弘福寺沙门释彦悰撰(出内典录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一帙。<
大唐西太原寺沙门释慧立等撰(新编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大唐三藏义
续高僧传三十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出内典录
辩正论八卷一帙大唐终南山龙田寺释氏撰(出内典录
甄正论三卷大唐天后代佛授记寺沙门释玄嶷撰(
广弘明集三十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出内典录
集诸经礼忏仪二卷大唐西崇福寺沙门释智升撰(新编入
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三藏义
大乘经阙本。四百八部。八百一卷。
大乘律阙本。二十二部。二十五卷。
大乘经重译阙本。二百部。四百八十
大智度经四卷东晋西域三藏只多蜜译
右三经与大般若第四会同本。前后八译。五本
右一经与大般若第八会同本。前后三译。两本
般若波罗蜜多那经一卷大唐天后代天竺。
右与大明咒经等同本。前后三译。两本在
右七经与大宝积第五无量寿会同本。此经前后
妙慧童女所问经一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或无菩萨字或一卷)
大善权经二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方等大集经二十七卷。后汉月支三藏支娄
般舟三昧经二卷(或加大字或一卷)后汉天竺三藏竺佛朔译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西晋清信士聂
大方广不生不灭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
大般涅槃经二卷曹魏外国三藏安法贤
大般泥洹经二卷吴优婆塞支谦译序品
右兼涅槃大本及新译后分前后七译。三本在藏
月灯三昧经一卷(出大月灯经第七)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
右一经与大净法门经等同本前后三译。二存一
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东晋西域三藏帛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一名佛藏方等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西晋河内沙门帛
大摩耶经一卷(或无大字或二卷)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
右四经同本异译并阙(大周入藏录中有净度三昧经三卷。寻
大乘经单译阙本二百八部。三百一十
摩诃精进经一卷(一名大精进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十二门大方等经一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小郁伽经一卷(与大郁伽经不同或作迦字)西晋三藏竺
大神母结誓咒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
大乘四法经一卷大唐永隆元年三藏地婆诃罗译(大周
大唐天后代三藏菩提流志译(大周入
智猛长者问经一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
那耶经一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
大陀罗尼经一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
无迦略曳菩萨造广大摩尼秘密善住经一卷。大唐天后代
大梵天王请转法轮经三卷魏吴失译。
大总持神咒经一卷(或无神字)魏吴
大珍宝积惟日经一卷。僧佑录云安公
大乘律阙本。二十二部。二十五卷。
大乘论阙本。二十部。四十八卷。<
大般涅槃经论一卷。陈天竺三藏真谛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大周入藏录有今寻本未获) 大乘
释般若六字三句论一卷大唐天后代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集量论四卷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都计大乘经律论阙本者总四百五十部八百
大十二门经一卷(或二卷安公注解房
河中大聚沫经一卷(或云水沫所漂经或云
大蛇譬喻经一卷(亦名大蛇经)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大七车经一卷魏吴失译。 八正邪
大十二因缘经一卷魏吴失译。
佛大衣经一卷。
四大天王经一卷。
大姓家主叩书不经一卷。 提谓经
释论经一卷(佑云疑是大智度论抄之一卷)
四大譬经一卷。
比丘尼大戒一卷(亦云十诵比丘尼戒)苻秦
大戒经一卷魏吴失译。
一百五十赞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单本)<
支派经者。谓大部之中抄出别行。大般若第二会之
大般若第二会经七十八卷(时俗题云
大般若第四会经一十八卷(时俗题云
理趣般若经一卷(是大般若第十会新编上)
第二会下五经并出大般若。
大智度16回 ">无极譬经或四卷或加大字)
大智度16回 极下四经隋众经录云并出大品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二卷(亦
大般若第二会经下一十部一百一十九
密迹下五经并出大宝积经。 菩萨奉施诣塔作愿经
佛入三昧以一毛放大光明经一卷(抄第一卷)
偈经一卷(僧佑录云抄大集经新编上)
已上四十八经并出大集。
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二卷(是旧
大方广如来性起经下一十部一十一卷
名字功德品经一卷(出大般涅槃经) 还国品经一卷(出
宝海梵志成就大悲经一卷(抄第七卷)
大悲比丘本愿经一卷。
大将军神咒经一卷。
大光明菩萨百四十八愿经一卷(佑录
大乘律别生七部七卷。
大乘论别生七部一十一卷。
大乘优波提舍论五卷(真寂寺录云是
大迦叶遇尼干子经一卷(陈录云抄第
大迦叶下五经并出长阿含经。
大迦叶遇尼干子经等一十四部一十四
佛问阿须伦大海有减经一卷(一名海有八事经出
大枯树经一卷(一名枯树经无大字一
四大色身生厌离经一卷(出第十二卷)
四食经一卷(出陈朝大乘寺等录出第十五卷新编上)
佛为比丘说大热16回 目连见大身众生燃铁缠身经一卷(出第十九
阿育王于佛所生大敬信经一卷(出第二十三卷)
大世主苾刍尼入涅槃经一卷(出第十
初诞生现大瑞应经一卷(出第二十卷新编上)
佛般涅槃行雨大臣告王经一卷(出第三十八卷新编
八大国王分舍利经一卷(出第三十八卷
右一经。亦是大集虚空藏品中别文抄出。诸录皆云
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二卷。
右一经。是大灌顶经第十一卷普广品。或有经本
右一经。是大灌顶经第十二卷。或有经本在第十
大般若第二会经七十八卷(时俗题云
大般若第四会经一十八卷(时俗题云
右一经。即大般若第六会与旧胜天王般若。同本
右一经。即大般若第七会曼殊室利分与旧文殊般
右一经即大般若第十会般若理趣分。 密迹
大世主苾刍尼入涅槃经一卷(出第十
大目连受报经一卷(出第十八卷)<
初诞生现大瑞应经一卷(出第二十卷)
降伏外道现大神通经一卷(出第二十六卷)
大药善巧方便经二卷(出第二十七二
佛般涅槃行雨大臣告王经一卷(出第三十八卷)
大方等大集经八卷。
右一经。唐内典录及大周录二录俱载。今捡其文即是合部
大安般经一卷(或二卷内典录云二卷
右一经与大安般守意经文句全同名广略异。群
右三经。大周入藏录中单本重译二处俱载者误
右一经。周入藏录大乘经中及大乘论二处俱载者误也。
谏王经一卷(亦名大小谏王经)
右一经。周入藏录大乘重译及集传内二处俱载者误也。
摄大乘释论十二卷。
新括出合入大部经五十二部一百四十一卷。
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辩陀罗尼经五卷续四卷本)周宇文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在第十二会。
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大唐三藏实叉难陀译。在第十五会。
大方等善住意天子问经四卷。隋三藏
大乘方便经三卷东晋外国居士竺难提
大宝积经一卷失译。在第四十三会(
三律仪经三卷(与旧大方广三戒经同本)在第一会。
大神变经二卷在第二十二会。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乘十法经一卷梁三藏僧伽婆罗译。
大集譬喻王经二卷隋三藏阇那崛多译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一卷大唐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大唐三藏地婆诃罗译。
菩萨修行四法经一卷大唐三藏地婆诃罗译。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地婆诃罗译。 最胜佛顶
造塔功德经一卷大唐三藏地婆诃罗译。 千手千眼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大唐罽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失译。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失译。
阿咤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失译。 大
大七宝陀罗尼经一卷失译。
六字大陀罗尼经一卷失译。
已上大乘经五十九部拾遗编入。
已上大乘律二部拾遗编入。
唯识三十论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
已上大乘论三部拾遗编入。
赞观世音菩萨颂一卷大唐沙门释慧智译。
大方广佛花严经八十卷大唐三藏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大唐
大方广普贤菩萨所说经一卷大唐三藏
大乘入17回 b%8f">楞伽经一卷大唐三藏实叉难陀译。 观世音菩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实叉难陀译。
百千印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实叉难陀译。 救面燃饿
大乘四法经一卷大唐三藏实叉难陀译。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一卷大唐婆罗门李无谄译。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弥陀山等译
六字神咒经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译。 金光明最
入定不定印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庄严王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善夜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大乘流转诸有
妙色王因缘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已上并于天后代译
浴像功德经一卷大唐三藏宝思惟译。
挍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大唐三藏宝思惟译。 观世音菩萨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一卷大唐
数珠功德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观自在菩萨如
大孔雀咒王经三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佛顶尊胜陀罗
拔除罪障咒王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集译。
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译。 广大宝楼
一字佛顶轮王经五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译。
金刚光焰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译。 大毗卢遮
苏婆呼童子经三卷大唐三藏输波迦罗译。
苏悉地羯罗经三卷大唐三藏输波迦罗译。
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金刚智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大唐沙门释智严译。
已上大乘经六十一部新译补阙编入。
十善道经一卷大唐三藏实叉难陀译。
已上大乘律一部新译补阙编入。
大乘起信论二卷大唐三藏实叉难陀译。
取因假设论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十善经下天后代译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成唯识宝生论
观所缘论释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观总相论颂一
止观门论颂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手杖论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已上大乘论十二部新译补阙编入。
无常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八无暇有暇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长爪梵志请问经一卷
五蕴皆空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三转法轮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譬喻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略教诫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已上小乘经八
一百五十赞佛颂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大乘修行菩萨
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大唐沙门怀素依律集。
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大唐沙门怀素依律集。
四分僧羯磨三卷大唐沙门怀素依律撰。
四分尼羯磨三卷大唐沙门怀素依律撰。
诸经要集二十卷大唐沙门释玄恽撰。
大唐内典录十卷大唐沙门释道宣撰。 续大唐内典
古今译经图纪四卷大唐沙门释靖迈撰。
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大唐沙门释智升撰。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大唐天后敕
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大唐沙门释玄应撰。
新译花严音义二卷大唐沙门释慧苑撰。
东夏三宝感通录三卷大唐沙门释道宣撰。
集沙门不拜俗议六卷大唐沙门释彦悰撰。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大唐沙门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大唐三藏义
续高僧传三十卷。大唐沙门释道宣撰。
辩正论八卷大唐龙田寺释氏撰。
破邪论二卷(或一卷)大唐龙田寺释氏撰。
甄正论三卷大唐沙门释玄嶷撰。
广弘明集三十卷大唐沙门释道宣撰。
集诸经礼忏仪二卷大唐沙门释智升撰。
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三藏义
别说罪要行法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受用三水要法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护命放生轨仪一卷大唐三藏义净撰。 右释迦谱下合
右一经大周录云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谨
右二部五卷大周录中编之入藏。寻阅文句亦涉人
弥勒下生遣观世音大势至劝化众生舍恶作善寿乐经一卷
大阿育王经一卷(云佛在波柰者)<
大阿那律经一卷(非是八念者)
觅历所传大比丘尼戒一卷(周录云异比丘尼戒
观世音十大愿经一卷(仁寿录云一名大悲观世
大法尊王经三十一卷。 十方佛决
小般泥洹经一卷(一名大法灭尽经)
右此经更有一本。题云大佛顶陀罗尼经。初云婆罗门三藏流
大那罗经一卷慧明正行经一卷天皇梵
诸佛下生大法王经六十卷(宣律师云余于汾部
五辛经一卷(周录云大乘般若五辛经) 初教经一卷(
大威仪请问论一卷(或云大威仪请问
右大法王经下。二十二部八十七卷。大
决疑经一卷不死经一卷大辩邪正法门经一卷佛性海藏经二卷
天地图像经一卷大乘无尽藏经一卷梵天王经二卷。
救度大劫烧三灾起经一卷一乘不假羊鹿经
十大段明义三卷(长房录云三阶别集三
根机普药法二卷(大周录中除此之外更有三阶集录二卷
大乘验人通行法一卷。
明大乘无尽藏法一卷。
大众制法一卷。 敬三宝法一卷(
十轮依义立名二卷(大方广十轮经学依义立名)
十轮略抄一卷(大方广十轮经入集录略抄出)
大集月藏分依义立名一卷(大集月藏
大集月藏分抄一卷(大集月藏分经明像法中要行法人集录
抄方等大集经一十二卷。
大海深崄抄经一卷(佑云上六经并是
合大小乘经律论及圣贤集传见入藏者。
大乘入藏录上(大乘经律论总六百三十八部二千七百
大乘经。五百一十五部。二千一百七
大乘论。九十七部。五百一十八卷。
大乘轻重单合译。三百八十四部。一
大明度19回 ">无极经四卷(亦直名大明度经或六卷)九十四纸。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亦云摩诃大明□经)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四十九会说合
大方广三戒经三卷四十六纸。
大乘十法经一卷(佛住王舍城者)二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或一卷或直云大善权
大乘显识经二卷二十五纸。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一纸。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亦直名胜鬘经或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三帙或二十九卷或三
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十卷(一帙题云大乘大方
大集月藏经十卷(一帙题云大集经月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一帙)一百六
大方广十轮经八卷一百九纸。
大集须弥藏经三卷(内题云大乘大集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五卷(或六卷题云大方等
大哀经八卷(或云如来大哀经或六卷或七卷)一百一十七纸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一十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一卷(亦名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七纸)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七纸。 兜
大方广佛花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或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四帙
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二卷(亦云阇
大般泥洹经六卷(记云方等大般泥洹
大悲经五卷八十七纸。
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戏或云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一名维摩诘子问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云维摩□经)一
大悲分陀利经八卷(亦云大乘悲分陀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名说不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一
大方广宝箧经三卷(或二卷)四十三
大乘同性经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
证契大乘经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
大方等大云经六卷(一名大方等无相大云经
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云经请雨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二十七纸。 大
大净法门经一卷(题云大净法门品上金光首女所问溥首童真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亦名文殊师利神
太子须大拏经一卷(或云须达拏)一十六纸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卷五纸。<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一卷(亦
大方广师子吼经一卷五纸。
大乘百福相经一卷七纸。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九纸。
大乘四法经一卷(与单本中实叉难陀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五纸。 说妙法决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一卷(或无王字)
孔雀王□经一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经并结界场法具)八纸
大金色孔雀王□经一卷五纸。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经一卷八纸。
大孔雀□王经三卷六十纸。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一十二纸。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或直云如来藏
一百九十二纸。 大乘经单译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三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二百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一名方等檀特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一百二十六纸。
大法鼓经二卷三十一纸。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二十四纸
大乘密严经三卷五十六纸。
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或一卷)二十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四十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经一卷一十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亦
大吉义神□经二卷(或四卷)三十九
阿咤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阿咤
大普贤陀罗尼经一卷三纸。
大七宝陀罗尼经一卷一纸。
六字大陀罗尼□经一卷二纸。
大意经一卷五纸。
大乘四法经一卷(与重译中日照出者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一卷(时有一本可八九纸文错
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三纸。 妙色
甚深大回向经一卷四纸。
八大人觉经一卷一纸。
大乘律。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帙
大智度论一百卷(或云大智度经论亦云摩诃般若释论或一百
大乘宝积经论四卷八十四纸。
涅槃论一卷(或云大般涅槃经论)一十纸。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二百五十
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一帙)一百九
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或十五卷一帙
大庄严论经十五卷(或无经字或十卷
摄大乘论三卷(真谛三藏译)五十九纸
摄大乘论二卷(佛陀扇多译)四十四纸
摄大乘论本三卷(三藏玄奘译)六十一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天亲释真谛译或十
摄大乘论释论十卷(世亲释笈多译一帙
摄大乘论释十卷(无性释玄奘译一帙二
大乘成业论一卷一十七纸。 因明
大丈夫论二卷三十四纸。 入大乘
大乘起信论一卷(真谛三藏译)二十
大乘起信论二卷(实叉难陀译)二十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题云大乘百法
都计大乘经律论见入藏者。总六百三十八
大乘入藏录上(大乘经律论总六百三十八部二千七百
大乘经五百一十五部。二千一百七十
大乘论九十七部五百十八卷。五十帙
大乘经重单合译三百八十四部一千八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十六会说
大明度19回 ">无极经四卷(亦直名大明度经或六卷九十纸)吴月支优婆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亦云摩诃大明咒经二
大方广三戒经三卷(四十六纸)北凉
慧上菩萨门大善权经二卷(或一卷直云大善权经
大乘显识经二卷(二十五纸)唐中天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一纸)安世高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三帙或二十九卷或三
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十卷(一帙题云大乘大方
大集月藏经十卷(一帙题云大集经月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一帙一百六十
大集须弥藏经二卷(内题云大乘大集
大方等大集菩萨佛念三昧经十卷(一帙题云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五卷(或六卷题云大方等
大集譬喻王经二卷(或无大集字大集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经一卷(亦名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七纸)元魏
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二卷(亦云阇
大悲经五卷(八十七纸)高齐天竺三
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戏或云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一名维摩诘子问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云维摩儿经一十
大悲分陀利经八卷(亦云大乘悲分陀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名说不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一十
大方广宝箧经三卷(或二卷四十三纸
大乘同性经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
证契大乘经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毗卢
大方等大云经六卷(一名大方等无相大云经
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云经请雨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三十七纸)隋天
大方等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方等大云
大灌顶经十二卷(一帙或无大字录云
大净法门经一卷(题云大净法门经上金光首女所问溥首童真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亦云文殊师利神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一卷(一十五纸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卷(五纸)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一卷(亦
大乘伽耶山顶经一卷(九纸)唐天后
大方广师子吼经一卷(五纸)
大乘百福相经一卷(七纸) 已上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九纸)唐中
大乘四法经一卷(与单本中实叉难陀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五纸)唐玄奘译。
谏王经一卷(亦云大小谏王经四纸)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一卷(或无王字二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
孔雀王咒经一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经并结界场法具八纸)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二卷(五纸)失译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八纸)失译
大孔雀咒王经三卷(六十纸)唐三藏
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七俱
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一卷(十六纸)唐南天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十二纸)唐天后代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三百九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二百六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二十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一百二十六纸
大法鼓经二卷(三十一纸)宋天竺三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二十四纸
大乘密严经三卷(五十六纸)三藏地
大乘造像功德经二卷(或一卷二十一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蜜陀罗尼经三卷(四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一卷(一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亦
阿咤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阿咤
大普贤陀罗尼经一卷(三纸) 大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一卷(二纸)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亦云随求
大意经一卷(五纸)宋求那跋陀罗译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一卷(时有一本可八九纸文错
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三纸)
甚深大回向经一卷(四纸)
八大人觉经一卷(一纸)汉世高译。<
大乘律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帙。
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一十三纸)隋
大智度论一百卷(或云大智度论亦云摩诃般若释论或一百一
大乘宝积经论四卷(八十四纸)
涅槃论一卷(或云大般涅槃经论一十纸)沙门达磨菩提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一百三纸)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亦呼为
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一帙一百九十
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或十五卷一帙
大庄严经论十五卷(或无经字或十卷
摄大乘论三卷(五十九纸)真谛三藏译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亦云释论或十二卷
摄大乘论释论十卷(一帙一百五十六纸
摄大乘论释十卷(一帙一百七十六纸)
摄大乘论释十卷(一帙二百十六纸)无
大乘成业论一卷(一十七纸)唐玄奘
入大乘论二卷(四十一纸) 上二经
大乘掌珍论二卷(三十三纸)唐玄奘
大乘五蕴论一卷(八纸)世亲造玄奘
大乘广五蕴论一卷(与前论异本或无
大乘起信论二卷(二十四纸)实叉难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六纸)唐提
大般涅槃经三卷(或二卷或云涅槃)
本相倚致经一卷(亦云大相倚致或作猗字)三纸。
大爱道般泥洹经一卷(或作涅槃)七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亦直云大安般经
大迦叶本经一卷(或无大字)五纸。
大鱼事经一卷二纸。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出十诵律或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二卷(亦云大僧威
道地经一卷(或云大道地经是修行经抄元外国略本)十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八十
阿育王传七卷(或加大字或五卷亦云大阿育王经)一百纸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
大唐内典录十卷(一帙)二百二十纸
续大唐内典录一卷二十五纸。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二百九十七
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二卷四十九纸。
上二集九卷同帙。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一帙)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三十五纸。
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八十七纸。
十法经一卷(加名大乘十法会)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 佛为难陀说
大方等善住意天子问经四卷。
大乘方便经三卷。
大宝积经一卷(改名普明菩萨会)
大方等大集经八卷(即是合大集经第六帙今
大安般经一卷(与藏中大安般守意经上卷文句全同)
摄大乘释论十二卷(或十五卷)
大方广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二卷(是旧
大世主苾刍尼入涅槃经一卷。
大目连受报经一卷。
初诞生现大瑞应经一卷。
降伏外道现大神通经一卷。
佛般涅槃行雨大臣告王经一卷。
八大国王分舍利经一卷(火生长者下三
大唐不空三藏新译众经论及念诵仪轨
大乘密严经三卷五十四纸。 大宝
大孔雀明王经三卷五十纸。
大云请雨经二卷二十五纸。
大圣文殊佛刹经三卷五十二纸。
金刚顶大教王经三卷三十七纸。
大随求陀罗尼经二卷三十纸。 十
大吉祥天女一百八名无垢经一卷(九
金刚顶降三世大仪一卷四纸。 大孔雀明王坛仪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仪一卷六纸。
大乘起信论二卷二十七纸。
大乘缘生论一卷十纸。
大般涅槃经三卷(或二卷五十一纸)
本相倚致经一卷(亦云大相倚致或作倚字二纸)汉世高译。
波斯匿王大后崩尘土坌身经一卷(三纸)西晋
四泥犁经一卷(或云四大泥犁经二纸)东晋竺昙无兰译。
大爱道般泥洹经一卷(或作涅槃七纸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亦直云大安般经
大迦叶本经一卷(或无大字五纸)
大鱼事经一卷(二纸)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出十诵律或
大爱道比丘尼经二卷(亦云大爱道受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或云阿毗达磨发
道地经一卷(或云大道地经是修行经抄元外国略十一本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八
阿育王传七卷(或加大字或五卷亦云大阿育王经一百纸)
分别业报略一卷(或云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经或云分业报略集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
大唐内典录十卷(一帙三百二十纸)
续大唐内典录一卷(二十二纸)唐释智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三百九十
新译大方广佛20回 f%9f%e8%ae%b0">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二百三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一帙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三十五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