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玄道者,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
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於志,不在於富贵也。苟非
或得要道之诀,或值不群之师,而犹恨恨於
或曰:“得道之士,呼吸之术既备,服食之要又
又云,虽呼吸道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
又有岷山丹法,道士张盖蹋精思於岷山石室中,得此
或曰:“道德未成,又未得绝迹名山,而世不
或曰:“窃闻求生之道,当知二山,不审此山,为何所在
或问曰:“人道多端,求仙至难,非有废也,则事
或曰:“果其仙道可求得者,五经何以不载,周孔何
第五公诛除妖道,而既寿且贵;宋庐江罢绝山祭,
或问李氏之道起於何时。余答曰:吴大帝时,蜀
又汝南彭氏墓近大道,墓口有一石人,田家老母到市买
或问儒道之先後。10回 90">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
或问曰:“道之为源本,儒之为末流,既闻命矣
或曰:“圣人之道,不得枝分叶散,必总而兼之,然
夫道家宝秘仙术,弟子之中,尤尚简择
或问不寒之道。15回
或问隐沦之道。15回 90">抱朴子曰:“神道有五,坐在立亡其数焉。然无益於
或问坚齿之道。15回 或问聪耳之道。15回 或问明目之道。15回 > 或问登峻涉险、远行不极之道。15回 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龙蹻,二曰虎蹻,三
或问登山之道。17回 0">抱朴子曰:“凡为道合药,及避乱隐居者,莫不入山。
或问隐居山泽辟蛇蝮之道。17回 牙咬大竹及小木,皆即燋枯。今为道士人入山,徒知大方,而不晓辟之
或问:“道士山居,栖岩庇岫,不必有絪缛之
或问涉江渡海辟蛇龙之道。17回 %90">抱朴子曰:“道士不得已而当游涉大川者,皆先当
或问:“为道者多在山林,山林多虎狼之害也,
道经有三皇内文天地人三卷、元文上
遐览者,欲令好道者知异书之名目也。郑君不徒明五
世道多难,儒教沦丧,文武之轨,将遂
“盖天地之道,不能纯仁,故青阳阐陶育之和,
或人曰:“敢问全交之道可得闻乎?”38回 弘伟之士,履道之生,其崇信匪徒重仞之墙,其渊
“所以体道合真,嶷然特立,才远量逸,怀霜
昔者西施痛而卧於道侧,姿颜妖丽,兰麝芬馥,见者咸
盖修德而道不行,藏器而时不会,或俟河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