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文子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文子
查询
1回 ,不闻其声,吾强为之名,字之曰
道
。”夫
道
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
1回 卑取尊,以退取先。古者三皇,得
道
之统,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
1回 盗贼不行,含德之所致也。大常之
道
,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万物
1回 动,聪明不损,而照明天下者,执
道
之要,观无穷之地。故天下之事不
1回 d%90">老子
曰:执
道
以御民者,事来而循之,物动而因
1回 无不应也,百事之变无不耦也。故
道
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
1回 粹素朴,此五者,
道
之形象也。虚无者
道
之舍也,平易
1回 者
道
之素也,清静者
道
之鉴也,柔弱者
道
之用也。反者
道
1回 之常也,柔者
道
之刚也,弱者
道
之强也。纯粹素朴者
道
之干也。虚
1回 之治也,弃其聪明,灭其文章,依
道
废智,与民同出乎公。约其所守,
1回 思虑平,筋骨劲强,耳目聪明。大
道
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远者,往而
1回 而在乎和,知大己而小天下,几于
道
矣。故曰:“至虚极也,守静笃也
1回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
道
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
1回 纯粹素朴,不与物杂,至德天地之
道
,故谓之真人。真人者,大己而小
1回 滑和,不以欲乱情,隐其名姓,有
道
则隐,无
道
则见,为无为,事无事
1回 ,知不知也,怀天
道
,包天心,嘘吸一阴阳,吐故纳新
1回 卷舒,与阴阳俯仰,与天同心,与
道
同体;无所乐,无所苦,无所喜,
1回 是以其寝不梦,觉而无忧。孔子问
道
。
1回 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
道
将为汝居。瞳子,若新生之犊,而
1回 而动,变生于时,无常之行。故“
道
可
道
,非常
道
也,名可名,非常名
1回 生也,言出于智,智者不知,非常
道
也;名可名,非藏书者也。“多闻
1回 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夫情,故通于
道
者,反于清静,空于物者,终于无
1回 ,以漠合神,即乎无垠,循天者与
道
游也,随人者与俗交也;故圣人不
1回 以治国则乱,以治身则秽,故不闻
道
者,无以反其性,不通物者,不能
1回 民自朴。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
道
之用也,虚无恬无形大,有形细,
1回 于无名,无名者有名之母也,天之
道
有无相生 也,难易相成也。是以
1回 圣人执
道
,虚静微妙以成其德,故有
道
即有
1回 即有功,有功即有名,有名即复于
道
,功名长久,终身无咎,王公有功
1回 者,即饥虎可尾也,而况于人?体
道
者佚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夫
1回 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循
道
理之数,因天地之然,即六合不足
1回 五味定矣,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
道
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故一之理,施
1回 放准循绳,曲因其常。夫喜怒者,
道
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
1回 无所不逮。天下莫柔弱于水,水为
道
也,广不可极,深不可测,长极无
1回 执玄德于心,而化驰如神。是故不
道
之
道
,芒乎大哉 ,未发号施令而
1回 %90">老子
曰:夫得
道
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志
1回 唱者穷之路,后动者达之原。夫执
道
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何
1回 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守清
道
,拘雌节,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
2回 列星朗,阴阳和,非有为焉,正其
道
而物自然。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
2回 ,神明接,阴阳和,万物生矣。夫
道
者,藏精于内,栖神于心,静漠恬
2回 令虽明不能独行,必待精诚,故摠
道
以被民弗从者,精诚弗包也。 <
2回 %90">老子
曰:夫人
道
者,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
2回 形乎内,而外喻于人心,此不传之
道
也。圣人在上,怀
道
而不言,泽及
2回 气相应,微矣,此谓不言之辩,不
道
之
道
也。夫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
2回 接于远方之外,是谓坐驰陆沉。天
道
无私就也,无私去也,能者有余,
2回 d%90">老子
曰:夫
道
之与德,若围之与革,远之即近,
2回 不闇,辅佐公而不阿,田者让畔,
道
不拾遗,市不预贾,故于此时,日
2回 而不章其功,不扬其名,隐真人之
道
,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即
道
德上通
2回 吐陽而与万物同和者,德也。是故
道
散而为德,德溢而为仁义,仁义立
2回 而
道
德废矣。
2回 而外婬于世俗之风,是故圣人内修
道
术而不外饰仁义,知九窍四支之宜
2回 ,不为而成,怀自然,保至真,抱
道
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影之
2回 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
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此言精
2回 地,神踰方外,令行禁止,诚通其
道
而达其意,虽无言,天下万民、禽
2回 d%90">老子
曰:大
道
无为,无为即无有,无有者不居也
2回 “绵绵若存”,“是谓天地根。”
道
无声,故圣人强为之形,以句为名
2回 天地之
道
。大以小为本,多以少为始,天子
2回 二德之美与天地配,故不可不轨大
道
以为天下母。
2回 无所立其功。故至人之治,含德抱
道
,推诚施无穷之智,寝说而不言天
2回 下莫知贵其不言者,故“
道
可
道
,非常
道
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2回 ,异路而同归,末世之学者,不知
道
之所体德之所摠要取成事之迹跪坐
2回 :心之精者,可以神化,而不可说
道
。圣人不降席而匡天下,情甚于□
2回 可强立,功可强成。昔南荣畴耻圣
道
而独亡于己,南见
3回 之生,故静漠者神明之宅,虚无者
道
之所居。夫一精一神者所受于天也
3回 ,骨骸者所禀于地也,“
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回 ,五星失行,州国受其殃。天地之
道
,至闳以大,尚由节其章光,爱其
3回 者德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
道
之过,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3回 无所亲,抱德炀和,以顺于天,与
道
为际,与德为邻,不为福始,不为
3回 天下为影柱,上观至人之伦,深原
道
德之意,下考世俗之行,乃足以羞
3回 90">老子
曰:古之为
道
者,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
3回 以适,乐
道
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
3回 失其性命哉!永若然者,可谓能体
道
矣。
3回 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不达此
道
者,虽知统天地,明照日月,辩解
3回 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
道
矣。若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藏无
3回 才不遇其时,身犹不能脱,又况无
道
乎。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闻雷
3回 次尚贤,其下任臣,任臣者危亡之
道
也,尚贤者痴惑之原也,法天者治
3回 天地之
道
也,虚静为王,虚无不受,静无不
3回 持,知虚静之
道
,乃能终始,故圣人以静为治,以
3回 ,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是谓天
道
也。
3回 飘风暴雨,不可长久。是以圣人以
道
镇之,执一无为而不损冲气,见小
3回 ,不可自轻,自轻则功名不成。夫
道
,大以小而成,多以少为主,故圣
3回 人以
道
邪天下,柔弱微妙者见小也,俭啬
3回 能成其大,见少故能成其美。天之
道
,抑高而举下,损有余奉不足,江
3回 d%90">老子
曰:天
道
极即反,盈即损,日月是也。圣人
3回 敢自满,日进以牝,功德不衰,天
道
然也,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恶下,好
3回 为而成,弗执而得,与人同情而异
道
,故能长久。故三皇五帝有戒之器
3回 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服此
道
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弊不新
3回 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
道
浮沉,如此则万物之化无不偶也,
3回
曰:所谓真人者,性合乎
道
也。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治其
3回 已而往,如光之耀,如影之效,以
道
为循,有待而然,廓然而虚,清静
3回 役使鬼神,一精一神之所能登假千
道
。使一精一神畅达而不失于元,日
3回 其所化者即化,此真人之游纯粹素
道
。
4回 ad%90">老子
曰:
道
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
4回 表里,洞同覆盖而无所?,是故体
道
者,不怒不喜,其坐无虑,寝而不
4回 者必生事,事生即舍公而就私,倍
道
而任己,见誉而为善,立而为贤,
4回
曰:时之行动以从,不知
道
者福为祸。天为盖,地为轸,善用
4回
道
者终无尽,地为轸,天为盖,善用
4回
道
者终无害。陈彼五行必有胜,天之
4回 好反自为祸。得在时不在争,治在
道
不在圣,土处下不争高,故安而不
4回 ,四言天下双也。贞信则不可穷,
道
德则天下宗,举贤德,诸侯雄,恶
4回 ,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即治
道
通矣。原天命即不惑祸福,治心术
4回 ad%90">老子
曰:
道
者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以未有,
4回 故“物或益之而损,损之而益”。
道
不可以劝就利者,而可以安神避害
4回 无祸不尝有福,尝无罪不尝有功。
道
曰芒芒昧昧,从天之威,与天同气
4回 离其域,不为善,不避丑,遵天之
道
,不为始,不专己,循天之理,不
4回 言同赂,事同福,上下一心,无歧
道
旁见者,退章于邪,开
道
之于善,
4回 善即观,劝即生责,观即生患,故
道
不可以进而求名,可以退而修身。
4回 者有不成,求者有不得,人有穷而
道
无通,有智而无为与无智同功,有
4回 同德,有智若无智,有能若无能,
道
理达而人才灭矣。人与
道
不两明,
4回 人爱名即不用
道
,
道
胜人即名息,
道
息人名章即危亡。
4回 日,是以君子不外饰仁义,而内修
道
术。修其境内之事,尽其地方,劝
4回 无罪,为利者不攻难得,此必全之
道
,必利之理。
4回 晦也,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至德
道
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4回 ad%90">老子
曰:
道
者直己而待命,时之至不可迎而反
4回 在我后,无去无就,中立其所。天
道
无亲,唯德是与,福之至非己之所
4回 不惊,自信其情,诚无非分,故通
道
者不惑,知命者不忧。帝王之崩藏
4回 者,乐德而忘贱,故名不动志,乐
道
而忘贫,故利不动心,是以谦而能
4回 天下之乱,而乐其身治者,可与言
道
矣。
4回 者所以通人于所也。既闻其聋,人
道
不通,故有闻聋之病者,莫知事通
4回 也,莫知所通,此闇聋之类也。夫
道
之为宗也,有形者皆生焉,其为亲
4回 故知不博而日不足,以博弈之日问
道
,闻见深矣,问与不问,犹闇聋之
4回 欲卑人者,先自卑,故贵贱尊卑,
道
以制之。夫古之圣王以其言下人,
4回 故知与之为取,后之为先,即几于
道
矣。
4回 其后必殃,夫大利者反为害,天之
道
也。
4回 ,有其才不遇其世,天也,求之有
道
,得之在命。君子能为善不能必得
4回 气顺,心乱则气逆,心之治乱在于
道
德,得
道
则心治,失
道
则心乱,心
4回 人,气逆则损人以自奉,二气者可
道
已而制也。天之
道
其犹响之报声也
4回 愚人亦同死生,不和利害之所在。
道
悬天,物布地,和在人,人主不和
5回 %ad%90">文子
问
道
。
5回 子
曰:学问不一精一,听
道
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
5回 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长久之。夫
道
者,原产有始,始于柔弱,成于刚
5回 始于把,百仞之台始于下,此天之
道
也。圣人法之,卑者所以自下,退
5回 ,退则先,俭则广,损则大,此天
道
所成也。夫
道
者,德之元,大之根
5回 之而生,待之而成,待之而宁。夫
道
,无为无形,内以修身,外以治人
5回 情,莫知其真,其中有信。天子有
道
则天下服,长有社稷,公侯有
道
则
5回 人民和睦,不失其国,士庶有
道
则全其身,保其亲,强大有
道
,不
5回 战而克,小弱有
道
,不争而得,举事有
道
,功成得福
5回 ,君臣有
道
则忠惠,父子有
道
则慈孝,士庶有
道
则相爱,故有
道
5回 则知,无
道
则苛。由是观之,
道
之于人,无所不宜也。夫
道
者,小
5回 王。故帝王不得人不能成,得人失
道
亦不能守。夫失
道
者,奢泰骄佚,
5回 及其身,深及子孙,夫罪莫大于无
道
,怨莫深于无德,天
道
然也。 <
5回 %90">老子
曰:天行
道
者,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巧,
5回 ,四者既修,国家安宁。故物生者
道
也,长者德也,爱者仁也,正者义
5回 ,无礼则下乱,四经不立,谓之无
道
,无
道
不亡者,未之有也。
5回 农乐其野,大夫安其职,处士修其
道
,人民乐其业,是以风雨不毁折,
5回 独治,圣人和愉宁静,生也,至德
道
行,命也,故生遭命而后能行,命
5回 ,智也。圣人尝闻祸福所生而择其
道
,智者尝见祸福成形而择其行,圣
5回 人知天
道
吉凶,故知祸福所生,智者先见成
5回 矣,好智,穷术也,好勇,危亡之
道
也,好与则无定分,上之分不定,
5回 多与,其数无有,故好与,来怨之
道
也。由是观之,财不足任,
道
术可
5回 文子
问曰:古之王者,以
道
邪天下,为之奈何?
5回 富贵不离其身,禄及子孙,古之王
道
其于此矣。
5回 %90">老子
曰:民有
道
所同行,有法所同守,义不能相固
5回 一之。君执一即治,无常即乱,君
道
者,非所以有为也,所以无为也,
5回 为惠,可谓一矣。一也者,无适之
道
也,万物之本也。君数易法,国数
5回 %90">文子
问曰:王
道
有几?
5回 90">文子
曰:古有以
道
王者,有以兵王者,何其一也?曰
5回 :以
道
王者德也,以兵王者亦德也。用兵
5回 ,恣兵败,贪兵死,骄兵灭,此天
道
也。
5回 d%90">老子
曰:释
道
而任智者危,弃数而用才者困,故
5回 杀,所生不德,所杀不怨,则几于
道
矣。
5回 下,细万物,齐死生,同变化,抱
道
推诚,以镜万物之情,上与
道
为友
5回 ,下与化为人。今欲学其
道
,不得清明,玄圣守其法籍,行其
5回 90">老子
曰:御之以
道
,养之以德,无示以贤,无加以力
5回 割,廉而不刿,无矜无伐,御之以
道
则民附,养之以德则民服,无示以
5回 ,下怨其上则位危,四者诚修,正
道
几矣。
5回 文子
问曰:夫子之言,非
道
德无以治天下,上世之王,继嗣因
5回 业,亦有无
道
,各没其世而无祸败者,何
道
以然
5回 活有厚薄,天下时有亡国破家,无
道
德之故也。夙夜不懈,战战兢兢,
5回 ;纵欲怠惰,其亡无时。使桀纣循
道
行德,汤武虽贤,无所建其功也。
5回 夫
道
德者,所以相生养也,所以相畜长
5回 怀仁爱之心,祸灾何由生乎!夫无
道
而无祸害者,仁未绝,义未灭也,
5回 ,法也,民以受诛无所怨憾,谓之
道
德。
5回 善,而非其所恶。夫求是者,非求
道
理也,合于己;非去邪也,去迕于
5回 自虚者,此所欲而无不致。故通于
道
者如车轴,不运于己,而与毂致于
5回 千里,转于无穷之原。故圣人体
道
反至,不化以待化,动而无为。
5回 ,未之有也。故“功遂身退,天之
道
也。”
5回 0">文子
曰:吾闻子得
道
于老聃,今贤人虽有
道
,而遭一一
5回 d%90">文子
曰:夫
道
德者,匡衰以为正,振乱以为治,
5回 下之仪也,上美之则下食之,上有
道
德则下有仁义,下有仁义则无一一
5回 海,不积而能成者,未之有也。积
道
德者,天与之,地助之,鬼神辅之
5回 ,麒麟游其郊,蛟龙宿其沼。故以
道
邪天下,天下之德也,无
道
治天下
6回 ad%90">老子
曰:
道
以无为有体,视之不见其形,听之
6回 声,谓之幽冥者。幽冥者,所以论
道
,而非
道
也。夫
道
者,内视而自反
6回 ,舟浮江海不为莫乘而沉,君子行
道
不为莫知而愠,性之有也。以清入
6回 不采,国有贤臣,折冲千里,通于
道
者若车之转于毂中,不运于己,与
6回 可前规,物或不可预虑,故圣人畜
道
待时也。故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来
6回 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
道
然也。怒出于不怒,为出于不为,
6回 与死同病者,难为良医,与亡国同
道
者,不可为忠谋。使倡吹竽,使工
6回 观,无以接物。步于林者,不得直
道
,行于险者,不得履绳,海内其所
6回 驱之不进,引之不止,人君不以取
道
里。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
6回 同,君子用事,小人消亡,天地之
道
也。天气不下,地气不上,一陰一
6回 小人得势,君子消亡,五谷不植,
道
德内藏。天之
道
,损盈益寡,地之
6回
道
,损高益下,鬼神之
道
,骄溢与下,人之
道
,多者不与,
6回 圣人之
道
,卑而莫能上也。天明日明,而后
6回 长久,明其施明者,明其化也。天
道
为丈,地
道
为理,一为之和,时为
6回 之使,以成万物,命之曰
道
。大
道
坦坦,去身不远,修之于身,其德
6回 无不容,地势深厚,水泉入聚,地
道
方广,故能久长,圣人法之,德无
6回 陽一退,小人得势,君子避害,天
道
然也。一陽一气动,万物缓而得其
6回 所,是以圣人顺一陽一
道
,夫顺物者,物亦顺之,逆物者,
6回 一陽一,万物衰,故王公尚一陽一
道
则万物昌,尚一陰一
道
则天下亡。
6回 地,万物蕃息,公王居民上,以明
道
德,日入于地,万物休息,小人居
6回 谓计得。火上炎,水下流,圣人之
道
,以类相求。圣人偯一陽一,天下
6回 ,水致其深而蛟龙生焉,君子致其
道
而德泽流焉。夫有一陰一德者必有
7回 ad%90">老子
曰:
道
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
7回 知知之为不知,不知之为知乎!夫
道
不可闻,闻而非也,
道
不可见,见
7回 而非也,
道
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之不形
7回 ad%90">老子
曰:
道
无正而可以为正,譬若山林而可以
7回 一,一陰一一陽一不及和,和不及
道
。
道
者,“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7回 ,使有转力者,乃无转也。上下异
道
,易治即乱,位高而
道
大者从,事
7回 大而
道
小者凶。小德害义,小善害
道
,小辩害治,苛悄伤德。大正不险
7回 也,故善者以弱为强,转祸为福,
道
冲而之又不满也。
7回 所之,事知所乘,动知所止,谓之
道
。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
7回 ad%90">老子
曰:
道
者敬小微,动不失礼,百射重戒,
7回 90">老子
曰:凡人之
道
,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
7回 也,故知义而不知世权者,不达于
道
也。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伯任
7回 力,今取帝王之
道
,施五伯之世,非其
道
也。故善也
7回 与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即无以与
道
游。直志适情,即坚强贼之,以身
7回 役物,即一陰一一陽一食之。得
道
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知
7回 ,与物推移,万举而不陷,所贵乎
道
者,贵其龙变也。守一节推一行,
7回 以成满犹不易,拘于小好而塞于大
道
。
道
者,寂寞以虚无,非有为于物
7回 ,不以有为于己也,是故举事而顺
道
者,非
道
者之所为也,
道
之所施也
7回 陰一一陽一之所煦,雨露之所润,
道
德之所扶,皆词一和也。是故能戴
7回 知之乃不知,不知而后能知之也。
道
者,物之所
道
也,德者,生之所扶
7回 ,义者,比于心而合于众适者也。
道
灭而德兴,中世守德而不怀,下世
最近查询记录
在《文子》查询“道”
在《文子》查询“祥”
在《文子》查询“来自”
在《文子》查询“女儿”
在《文子》查询“然”
在《文子》查询“国”
在《文子》查询“空”
在《文子》查询“劳”
在《文子》查询“温”
在《文子》查询“楼”
在《文子》查询“不就”
在《文子》查询“敢”
在《文子》查询“虽然”
在《文子》查询“很可能”
在《文子》查询“雅”
在《文子》查询“贫”
在《文子》查询“音”
在《文子》查询“轻”
在《文子》查询“刑”
在《文子》查询“蒙”
在《文子》查询“盛”
在《文子》查询“洪”
在《文子》查询“文”
在《文子》查询“雾”
在《文子》查询“须”
在《文子》查询“笑话”
在《文子》查询“问”
在《文子》查询“为之”
在《文子》查询“死于”
在《文子》查询“字”
在《文子》查询“圣”
在《文子》查询“吾闻”
在《文子》查询“亲自”
在《文子》查询“阁”
在《文子》查询“第二”
在《文子》查询“芳”
在《文子》查询“令”
在《文子》查询“菜”
在《文子》查询“铁”
在《文子》查询“屈”
在《文子》查询“何”
在《文子》查询“王”
在《文子》查询“大”
在《文子》查询“名”
在《文子》查询“鄙”
在《文子》查询“天地”
在《文子》查询“拜”
在《文子》查询“鸡”
在《文子》查询“良”
在《文子》查询“春秋”
在《文子》查询“田”
在《文子》查询“第一”
在《文子》查询“技”
在《文子》查询“存”
在《文子》查询“殿”
在《文子》查询“金”
在《文子》查询“舍”
在《文子》查询“宝”
在《文子》查询“娘”
在《文子》查询“正坐”
在《文子》查询“亡”
在《文子》查询“不可思议”
在《文子》查询“门”
在《文子》查询“有情”
在《文子》查询“二三”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