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名号尧、舜、禹皆名也。古未有号,
○少师古之官有职异而名同者,“太师”、“少师”是也。
邶庸阝卫者,总名也。不当分某篇为邶,某篇为庸阝
○三正三正之名,见于《甘誓》。苏氏以为自舜以
或疑君氏之名别无所见。《5回 也,贬之乎?贬之者,人之可也,名之可也;至于名尽之矣,降其爵非
未葬而名,亦有不名者。《僖公九年》宋子。《定公四
○王贰于虢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列国官名春秋时列国官名,若晋之中行,宋
○谷伯邓侯书名“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郑忽书名“郑忽出奔卫。”传曰:“忽何以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疾名之不称,则必求其实矣
古人求没世之名,今人求当世之名。吾自幼及老,
《宋名》言:“宋时田制不立,川亩转
陶隐居《名医别录》曰:“古称惟有铢、两,
汉人以名为治,故人材盛;今人以法为治,
杜黄裳,元和之名相,而以富厚蒙讥;卢怀慎,开无
○糊名国家设科之意,本以求才。今之立
○恩科宋时有所谓特奏名者。开宝三年三月庚戌,诏礼部阅
名臣硕德之子孙,不必皆读父书;读
有失其名而公之者,《21回 故人吕公、茂陵守令尹公,皆失其名而公之,若郑君、卢生之比。本朝
○古人不以甲子名岁《21回 丑为十二辰。辰力阴。”此二十二名,古人用以纪日,不以纪岁。岁则
以甲子名岁,虽自东汉以下,然其时制诏章
地名割用一字,如“登莱”、如“温台
○史书郡县同名汉时,县有同名者,大抵加“东”
杜子美诗多取篇中字名之,如“不见李生久”,则以《不
今驿多用古地名者。洪武九年四月壬辰,以天下驿
州有二名。《舜典》“肇十有二州”,《禹
○社社之名起于古之国社、里社,故古人以乡
韩退之《辩讳》本为二名嫌名立论,而其中治天下之“治”
谢肇淛曰:“宋真宗名恒,而朱子于书中‘恒’字独不讳
○皇太子名不讳《册府元龟》:“唐王绍为兵
有明之制,太子、亲王名俱今回避,盖失之不考古也,崇祯
亲王之名尤不必讳,而亦讳之。正统十二年
○二名不偏讳二名不偏讳。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
梭唐明宗名嗣源,天成元年六月,敕曰:“古
○嫌名卫桓公名完,楚怀王名槐,古人不讳嫌名,
南唐元宗初名,避周信祖庙讳,改名景,是不
按嫌名之有讳,在汉未之闻,晋羊祜为为
明代不讳嫌名,如建文年号是也。
○名父名君名祖《金膝》:周公之祝辞曰:“惟
○同辈称名古人生不讳名,同辈皆面呼其名。《书》周公若
○以姓取名古人取名连姓为义者绝少,近代人命名,如
○回兼举名字史文有一人而兼举名、字,如子
○排行兄弟二名而用其一字者,世谓之排行,如德
单名以偏旁为排行,始见于刘琦、刘琮
○变姓名古人变姓名,多是避仇,然亦有无所为而变者
○主而日讳生曰名,死曰讳。今人多生而称人之名曰
○豫名《诗》:“鸟乃去矣,後稷呱矣。
○王三王之名,自後人追称之;而禹之为王,未
○快手快手之名,起自《25回 风俗通》:“舜禹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
○丁外人丁外人非名,言是盖主之外夫也。犹言齐悼惠
言非有名位之人,盖微者尔,如司马昭族成
《萧育传》:“鄂名贼梁子政。”名贼犹言名王,谓贼
○乐府乐府是官署之名。其官有令,有音监,有游徼。《
古之名士犹不肯与戚畹同列。魏夏侯玄为
○星名今天官家所传星名,皆起于甘石。如郎将、羽林,三
《一统志》:“登州府名宦”下云:“刘兴居,高祖孙,齐
瓜洲得名,本以瓜步山之尾生此一洲故尔。
汉以邹名县者五。鲁国有驺,亦作“邹”;
晋时县名多沿汉旧,按史《何曾传》:“曾
○劳山劳山之名,《齐乘》以为“登之者劳”,又
近时人好以魁命名,亦取五魁之义。古人以魁命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