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日知录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日知录
查询
3回 姓而后异姓;丧服之纪,重本属而
轻
外亲。此必有所受之,不自周人始
3回 凿,以遵师为非义,意说为得理,
轻
侮道术,浸以成俗,呜呼!此学者
4回 以远财之义者乎?以此坊民,民犹
轻
礼而重货。
4回 而后世因之。所以取胜于敌者、益
轻
益速,而一败涂地,亦无以自保,
4回 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
轻
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
5回 母则书,葬妻则不书,所以别礼之
轻
重也。隐见存而夫人薨,故葬不书
6回 服期,曾孙之妇尚存,缠缌麻,近
轻
远重,情实有疑。’喜答曰:“有
6回 元初,补阙卢履冰尝进状,论丧服
轻
重,敕令佥议。于时群议纷拿,各
6回 。由近而及远,称情而立文,差其
轻
重,遂为五服。虽则或以义降,或
6回 情之明例也。《记》不云乎:‘毋
轻
议礼。’”时玄宗手敕再三,竟加
7回 一卷之中言“此”者十有九。语音
轻
重之间,而世代之别从可知已。<
7回 之前固未有行之者矣。是以君子无
轻
议礼。
7回 节而杀其恩也。大宗重则长幼之节
轻
,故殇之服而有时不异乎成人,不
7回 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
轻
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
8回 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
轻
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明此
8回 天下之贤士。而战国之君遂以士为
轻
重,文者为儒,武者为侠。呜呼!
9回 者制邑居民,则壤成贼,岂有大小
轻
重不同若此之甚哉。且以所辖州县
9回 州县官皆置诸法。然自是里老之选
轻
而权亦替矣。
9回 为乡,乡有大夫。其间大小相维,
轻
重相制,纲举目张,周详细密,无
9回 梁五人,谓之五都令史。旧用人常
轻
,武帝诏曰:‘
9回 ,以季报之数类为岁报。凡府州县
轻
重狱囚即依律断决,不须转发。果
9回 ,则是吏之言胜于法,而朝廷之权
轻
于吏也。其言至于胜法,而其权至
9回 略小法,则不决于吏,而吏之权渐
轻
,吏权渐
轻
然后长、贰之贤者得以
9回 与夺之。如丞、薄以下,官小而任
轻
者,固未能人人而察之也。至于县
10回 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
轻
重不相准。请罢刺史,更置州牧,
10回 不可以久也,久则情亲而弊生,望
轻
而法玩,故一年一代之制,又汉法
10回 相维,内外相统之微意也,何病其
轻
重不相准乎?夫不达前人立法之意
10回 ,而
轻
议而邑志载之。变更,未有不召乱
10回 治,乃长官差遣,非由朝命,其体
轻
矣。本朝御史总属内台,奉命出按
10回 事,使名若不正、任若不久者,以
轻
其权。监当知榷税,都监总兵戎,
10回 惰哉,万事堕哉。”盖至于守令日
轻
,而胥吏日重,则天子之权已夺,
10回 辛雄上疏,以为郡县选举,由来共
轻
,宜改其弊。分郡县为三等,三载
10回 在丙科,始分铜墨。于是字人之职
轻
,而簿书钱谷之司一归之俗吏矣。
10回 宰相。今独重内官,县令、刺史颇
轻
其选。又刺史多武夫、勋臣,或京
10回 之政,而马周犹有此言,则知重内
轻
外,自古之所同患。人主苟欲亲民
10回 之建国,此诸侯之雄者。然皆唐为
轻
重,何则?假王命以相制,则易而
10回 王室为名。及梁祖举河南,刘仁恭
轻
战而败,罗氏内附,王请盟,于
11回 远郊,远郊,继代之新科也。故重
轻
殊也。
11回 之殊,牧守有能否之异所在徭赋,
轻
重相悬;所遣使臣,意见各异。计
11回 今后但告争者,宜依本部所奏,减
轻
起科,则例每亩科米三升三合,每
11回 余石,量加圆斛。元初田税比宋尤
轻
,然至大德间,没入朱清、张田
11回 至宣德三年,又复七年,拖欠折收
轻
赍亦不下数百万石。折收之后,两
11回 ,斟酌取舍,以宜于今者而税之,
轻
其重额,使民如期输纳。此则国家
11回 有
轻
税之名,又有征税之实矣。”
11回 之言,将湖州府官田重租分派民田
轻
租之家承纳,及归并则例。四年,
11回 州县之额,各视其所有官田之多少
轻
重为准,多者长洲至亩科三斗七升
11回 于四倍。廨田、官田、驿田等所税
轻
重,约与职田相似。”是则官田之
11回 五十里,余水六十里。沿流之舟则
轻
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
12回 皮”言“石”,亦互文也。凡细而
轻
者则以皮计,粗而重者则以石计。
12回 重二铢四萦。”积十钱重一两,得
轻
重大小之中。所谓二铢四萦者,今
12回 铜式,自一钱至十斤,凡五十一,
轻
重无准。外府藏受黄金,必自毫厘
12回 。今天下太平,请在所出滞积,变
轻
赍,内富京师。又悉天下义仓及丁
12回 功不成。臣尝反覆思之,实由谷帛
轻
而钱刀重也。夫籴甚贵,钱甚
轻
,
12回 足。故王者平均其贵贱,调节其重
轻
,使百货通流,四人交利,然后上
12回 邪?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逐
轻
重,故农人日困,末业日增。请一
12回 ,而一时所需则变而取之,使其直
轻
重相当,谓之折变。熙宁中,张方
12回 必不供之数也。昔者唐穆宗时,物
轻
钱重,用户部
12回 之时,所以然者,钱重而难运,银
轻
而易赍,难运则少取之而以为多,
12回 市门,民间所用之称皆准市称以定
轻
重。若重不五铢,或虽重五铢而多
12回 》:“高祖既受周禅,以天下钱货
轻
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
12回 ”文宗御紫宸殿,谓宰臣曰:“物
轻
钱重,如何?”杨嗣复对以当禁铜
12回 亦不能以空文行。今日上下皆银,
轻
装易致,而楮币自无所用。故洪武
12回 副使石璞累奏:“洪武初,钞重物
轻
,所以当时定律,官吏受脏枉法八
12回 十贯律绞。方今物重钞
轻
,苟非更革,刑必失重,乞以银米
12回 及知情买使者,各减一等。其法既
轻
,而又不必行,故民易犯。夫刑罚
12回 ,世
轻
世重,视其敝何如尔。汉时用黄金
13回 ○财用古人制币,以权百货之
轻
重。钱者,币之一也。将以导利而
13回 藏也。《食货志》言:“民有余则
轻
之,故人君敛之以
轻
;民不足则重
13回 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
轻
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使万室之
13回 永明五年九月丙午,诏:“以粟帛
轻
贱,工商失业,良由圜法久废,上
13回 。”而元和八年四月,敕以钱重货
轻
,出内库钱五十万贯,令两市收买
13回 中少廉吏。穆王之书曰:“爵重禄
轻
,群臣比而戾民,毕程氏以亡。”
13回 上,而但折俸钞,其数复视前代为
轻
,始无以责吏之廉矣。
13回 以银。于是粮之重者愈重,而俸之
轻
者愈
轻
,其弊在于以钞折米,以布
14回 ,用人有序,专务掩覆过失,未尝
轻
改旧章。考其成功,则日未至,以
14回 上舍者,朝廷将以不次升擢。于是
轻
薄书生矫饰言行,坐作虚誉,奔走
14回 虫为後科,故人崇劝让之风,士去
轻
浮之行。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操
14回 汉兴以来,股肱在位,身行俭约,
轻
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者也,位在
14回 及乎?有国者登崇重厚之臣,抑退
轻
浮之士,此移风易俗之大要也。侯
14回 数梁武帝十失,谓皇太子吐言止于
轻
薄,赋咏不出桑中。张说论阎朝隐
14回 则不固。”扬子《法言》曰:“言
轻
则招忧,行
轻
则招辜,貌
轻
则招辱
14回 ,好
轻
则招淫,”四明薛冈谓:“士大夫
14回 ,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罪无
轻
重,咸赦除之。官典犯赃不在此限
14回 官,而小小刑名反有凝脂之密,是
轻
重胥失之矣。盖自永乐时,赃吏谪
14回 承,溥天无事,人皆知禁刑,遂从
轻
。丧乱以来,廉耻者少,朕一临寰
14回 杖杀。’”读此敕文,明宗可谓得
轻
重之权者矣。
14回 九年九月壬戌,敕中外官吏,赃罪
轻
者诀杖,重者处死,”
14回 诗文,俨然与绅为宾主。名号之
轻
,文章之辱,至斯而甚。异日媚阉
14回 > ○南北风化之失江南之士,
轻
薄奢淫,梁、陈诸帝之遗风也。河
14回 庄,则人于释,疑圣人为未尽善,
轻
礼义为不足学。人伦不明,万物惟
14回 。”而《地理志》言:“蜀人敏慧
轻
急,尤足意钱之戏,小人薄于情礼
15回 言“陵庙玉册木主皆已刊勒,不可
轻
改”。事遂寝。不知陵中玉册所刻
15回 之所自立也。宗庙之礼,人臣不敢
轻
议。然窃以为两庙二主,非严敬之
15回 葬,既无定日;而已葬之後,变为
轻
服,则又三十六日。总而计之,则
15回 ”《正义》以为位尊恩重、位卑恩
轻
之等。《檀弓》曰:“公之丧,诸
16回 海王郎中令,以兄琅邪相忧,即日
轻
举。”《国令赵君碑》云:“司徒
16回 ,遭从兄沛相忧,笃义忘宠,飘然
轻
举。”则从父、从兄丧亦谓之忧也
16回 後就官之证。今代之人躁于得官,
轻
于持服,令晋人见之,犹当耻与为
16回 不得归者。是则钱粮为重,伦纪为
轻
,既乖宰物之方,复失使臣之礼。
17回 馆阁职事,不曾犯赃罪及私罪情理
轻
者,井许少卿监以上奏举,或自进
17回 明初三场之制,虽有先後,而无重
轻
。乃士子之精力多专于一经,略于
17回 年十月,大常博士倪思言:‘举人
轻
视史学。今之论史者独取汉、唐混
18回 白传》言:“初,陈彭年举进士,
轻
俊,喜谤主司。白知贡举,恶其为
18回 切,因上书言:‘自古贡士,未有
轻
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由此出,而有
18回 。今炫文之途已革,而入官之选尚
轻
,二者之弊其一尚存,似宜仍用唐
18回 之博士。否则学者无述焉,为下所
轻
,非所以遵道德也。丞相、御史其
18回 滥,其待之也大卑,而其禄之也太
轻
,无怪乎教术之不兴,而人才之难
18回 武学,用武举,是分文武为二途,
轻
天下无全才矣,古之学者,文武皆
18回 刻薄不知大体,用之任风纪,使人
轻
视朝廷。”遂黜秉等为序班,谕自
19回 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以为一世之患
轻
,历代之害重;自丧之恶小,迷众
19回 ○改书《东坡志林》曰:“近世人
轻
以意改书,鄙浅之人好恶多同,故
19回 文也。’自予少时,见前辈皆不敢
轻
改书,故蜀本大字书皆善本。”<
20回 非其人而与之者也。夫祸患之来,
轻
于耻辱,必不得己,与其与也宁拒
20回 ”少年未达,投知求见之文亦不可
轻
作。《韩昌黎集》有《上京兆尹李
22回 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前
轻
京之锵锵兮,後辎乘之从从。载
22回 “草不可不解,若施之于人,似相
轻
易,若与当家中卑幼,又恐其疑,
24回 如黄幡绰、云朝霞、镜新磨,罗衣
轻
之辈,皆载之史书,益信其言之有
25回 阎乐数二世称“足下”,遂以为相
轻
之辞,不知乃战国时人主之称也。
25回 >》评曰:“魏世事统台阁,重内
轻
外,故八座
25回 天威。”《羽猎赋》:“相公乃乘
轻
轩,驾四骆。”相公二字似始见此
26回 》称三晋之君,其时未有三晋。《
轻
重篇》称鲁、梁、秦、赵,其时未
27回 周语》。王弗听,卒铸大钱。此废
轻
作重,不利于民之事。班氏乃续之
27回 有功,则赐勋加赏。由是契丹不敢
轻
人寇。及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恃
28回 ‘草艾则墨’,谓立秋後也。刑无
轻
于墨者。今以纯阳之月断刑决罪,
28回 尝寇,而速去之”,“晋士会若使
轻
者肆焉其可”,误合为一事。注《
28回 若彼”,谓俗人之重富贵也;“其
轻
若此”,谓清士之
轻
富贵也。
29回 :“风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
轻
奇怪之服,故有服妖。”余所见五
29回 谓之行帣,言以裹脚,可以跳腾
轻
便也。”《
29回 绰。隋文帝诏诸司论属官罪,有律
轻
情重者,听于律外斟酌决杖。燕荣
29回 。始民间犹未知,及蔡京谢表有‘
轻
车小辇,七赐临幸。’自是邸报闻
29回 僧达,上曰:“琼之年少,自不宜
轻
造诸王。僧达贵公子,岂可以此事
30回 /a>·高昂传》:“于时鲜卑共
轻
中华朝士,唯惮服于昂。高祖每申
30回 户调散,以晋惠方之,八王之丧师
轻
于楚汉之割地,冒顿之全实过于五
31回 知其说之非,而依违其间,以为食
轻
,不为大灾水旱而已,然则食重也
32回
·吴王濞传》:上患吴会
轻
悍。’按今本《
32回 黄榆谷,清河王会勒兵攻宝。宝帅
轻
骑驰二百里,晡时至龙城。会遣骑
32回 曹公表曰:“泰山郡界旷远,旧多
轻
悍。权时之宜,可分五县为赢郡。
33回 丑,诏曰:“比者成童之岁,即挂
轻
徭;既冠之年,便当正役。悯其劳
最近查询记录
在《日知录》查询“轻”
在《日知录》查询“技”
在《日知录》查询“然”
在《日知录》查询“芳”
在《日知录》查询“不为”
在《日知录》查询“良”
在《日知录》查询“亡”
在《日知录》查询“田”
在《日知录》查询“贫”
在《日知录》查询“枝”
在《日知录》查询“令”
在《日知录》查询“国”
在《日知录》查询“空”
在《日知录》查询“雅”
在《日知录》查询“鄙”
在《日知录》查询“蒙”
在《日知录》查询“劳”
在《日知录》查询“存”
在《日知录》查询“音”
在《日知录》查询“问”
在《日知录》查询“这般”
在《日知录》查询“门”
在《日知录》查询“铁”
在《日知录》查询“圣”
在《日知录》查询“金”
在《日知录》查询“大”
在《日知录》查询“仰”
在《日知录》查询“道”
在《日知录》查询“字”
在《日知录》查询“拜”
在《日知录》查询“殿”
在《日知录》查询“盛”
在《日知录》查询“女儿”
在《日知录》查询“须”
在《日知录》查询“雾”
在《日知录》查询“吾闻”
在《日知录》查询“王”
在《日知录》查询“阁”
在《日知录》查询“为之”
在《日知录》查询“刑”
在《日知录》查询“知之”
在《日知录》查询“名”
在《日知录》查询“文”
在《日知录》查询“春秋”
在《日知录》查询“之心”
在《日知录》查询“楼”
在《日知录》查询“屈”
在《日知录》查询“第一”
在《日知录》查询“洪”
在《日知录》查询“鸡”
在《日知录》查询“董卓”
在《日知录》查询“不及”
在《日知录》查询“舍”
在《日知录》查询“不就”
在《日知录》查询“何”
在《日知录》查询“宝”
在《日知录》查询“娘”
在《日知录》查询“传”
在《日知录》查询“虽然”
在《日知录》查询“温”
在《日知录》查询“祥”
在《日知录》查询“菜”
在《日知录》查询“天地”
在《日知录》查询“死于”
在《日知录》查询“来处”
在《日知录》查询“敝”
在《日知录》查询“不祥”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