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旧五代史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旧五代史
查询
3回 道二教对御谈论,宣旨罢之。命
阁
门使以香合赐宰臣佛寺行香。驾幸
3回 其期,乃允所奏。宰臣请每月初入
阁
,望日延英听政,永为常式。山南
4回 学士称贺,文武百官拜表于 东上
阁
门。己巳,奉迁太庙四室神主赴西
6回 二月丙辰朔,帝御文明殿,群臣入
阁
。以蔡州顺化军指挥使王存俨权知
6回 中书令刘隐薨,辍朝三日,百僚诣
阁
门奉慰。
6回 九月辛巳朔,帝御文明殿,群臣入
阁
,刑法待制官各奏事。己丑,宴群
6回 军门。甲寅,将以其夕幸魏县,命
阁
门使李郁报宰臣,兼敕内外。是夜
7回 日、八日朝参,丞相、文武并诣上
阁
门进名奉慰。丁亥,以彗星谪 见
10回 ,具名衔闻奏。应面赐章服,仍令
阁
门使取本官状 申中书门下,受敕
15回 曰:太保韩建,每月旦、十五日入
阁
称贺,即令赴朝 参,余时弗入见
15回 ,闻外喧,大 恐。德昭驰至,扣
阁
曰:“逆贼刘季述伏诛矣,请上皇
15回 赐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图形凌烟
阁
,俱留京师。锡赉宴赏之厚,恩
24回 殷一日朝罢,过崇政院,使敬翔直
阁
,翔问之 曰:“月犯房次星,其
25回 谟,与同列晨集廨舍,因 戏升郡
阁
,踞谟之座,谟亦不敢诘。
32回 官。宰相豆卢革、赵光允、韦说诣
阁
门待罪,诏释之。
32回 、继峣并检校司徒,皆冲幼,未出
阁
。突厥、 渤海国皆遣使贡方物。
36回 为赵德钧。乙 酉,诏百官朔望入
阁
,赐廊下食。自乱离已前,常参官
36回 经费不足,无每日之赐,至是遇入
阁
即赐之。《五代会 要》:明宗初
36回 事,请罢之。惟每月朔望日 合入
阁
赐食。至是宣旨,朔望入
阁
外,仍
36回 班,于正门引入对见。”时百僚入
阁
班退后, 却引对朝贡蕃客,御史
37回 笏者。己亥,帝御文明殿,百官入
阁
, 月望如月朔之仪,从新例也。
37回 曹琮上疏,内一件:“百僚朔望入
阁
,及五日 内殿起居,请许三署寺
38回 三年五月诏: 文武两班,每遇入
阁
赐食,从前御史台官及诸朝官皆在
38回 行坐不齐,难于肃整。今后每遇入
阁
赐 食,北省官亦宜于敷政门外东
38回 加检校司徒。御史台奏:“每遇入
阁
,旧例只一员侍御 史在龙墀边祗
39回 以仓部郎中何泽为吏部郎中,奖伏
阁
谏巡幸鄴都 也。丁亥,天德军节
42回 节度使安崇阮弃城 归阙,待罪于
阁
门,诏释之。时董璋寇峡内诸州,
42回 对若有封事,许非时上表,朔望入
阁
, 待制候对,一依旧制。”乙亥
42回 部侍郎,以凤州节度使孙岳充西面
阁
道使。 壬子,郓州奏,黄河暴涨
43回 录已下官,乞许墨制补 授。帝遣
阁
门使刘政恩充西川宣谕使。乙巳,
44回 军百姓拥隔,未 遂赴任。”帝遣
阁
门使苏继颜赍诏促彝超赴任。癸丑
45回 壬申朔,帝御广寿殿视朝,百僚诣
阁
门奉慰。时议者云,月首 以朝服
45回 群臣赴西宫临。癸卯,御文明殿入
阁
。以前右仆射、权知河南府 事卢
45回 。集贤院上言:“准敕书修创凌烟
阁
,寻奉诏问
阁
高下等级。 谨按凌
45回 烟
阁
,都长安时在西内三清殿侧,画像
45回 皆北面,
阁
有中隔,隔内面北写功高 宰辅,
45回 人数不少,都洛后 废职。今将起
阁
,望先定佐命功臣人数,请下翰林
46回 在致齐内。诸私忌日,遇大朝会入
阁
宣召,皆赴朝参。今祔庙事大,忌
46回 尼惠明大师幼澄举哀行服,群臣诣
阁
门奉 慰。帝起兵之始,重吉、幼
47回 成二年七月敕,每月首、十五日入
阁
,罢 五日起居。臣以为中旬排仗
47回 ,有劳圣躬,请只以月首入
阁
,五日起居依旧。又准天 成三年
47回 事紧慢,不限隔日,及当日便可于
阁
门祗候,具榜子奏 闻。请面敷扬
47回 继英为右卫上将军。己卯,以西上
阁
门使、行少府少监兼通事舍人 苏
48回 三月庚子,中书门下奏:“准
阁
门分析内外官辞见谢规例:诸州判
48回 城修奉寝宫上谥焉。己巳,以西上
阁
门副使、少府监兼通事舍人刘颀为
60回 分,不欲因人,专遣使乎,直诣铃
阁
。古者兵交两地,使在其间, 致
60回 命,点系洛师,于今十年,方忝纶
阁
,此岂躁于进取者耶!旧史不详,
60回 史。循,咸通中登进士第,累历台
阁
。昭宗朝,再至礼部
61回 光二年十月,蜀主率众数万,由剑
阁
将出兴、凤,以游秦州;至兴州,
62回 中,令洞开其门。仁矩惶骇,走入
阁
中,良久引出。璋 坐,立仁矩于
68回 三年九月卒。赠右仆射。所著《凤
阁
词书》十卷、《克家志》五卷,并
69回 数日,未成。会宪以公事 获谪,
阁
门待罪,上怒,戒有司速治行宫之
69回 久矣,余受命西征,已奏还公 黄
阁
。”宪报曰:“庖人之代尸祝,所
70回 严与先锋使康延孝将兵五千,先驱
阁
道, 或驰以词说,或威以兵锋,
71回 伶人用事,凡请托于贯者,其书盈
阁
,一无所 报,皆以示郭崇韬,因
76回 节度使。诏国朝文物制度、起居入
阁
, 宜依唐明宗朝事例施行。镇州
76回 。自唐末乱离,常食渐废,仍于入
阁
起居日赐食。每入
阁
礼毕,
阁
门
76回 ,谓之谢食。至伪主清泰年中,入
阁
礼毕,更差中使至正衙门 口宣赐
76回 臣恐因循,渐 失根本。起今后入
阁
赐食,望不差中使口宣,准唐明宗
76回 史台奏:“文武百官,每月朔望入
阁
礼毕,赐廊下食。 在京时只于庙
76回 于文明殿前 廊下赐食,今未审入
阁
日权于正衙门内两廊下排比赐食,
76回 9%a6">尚书
,东上
阁
门使李守贞为右 龙武将军充职。
76回 省方, 暂居梁苑,臣观衙城内斋
阁
牌额,一如明宗行幸之时,无都号
76回 长春宫,岐州立九成 宫。宫中殿
阁
,皆题署牌额,以类皇居。请准故
76回 城门权挂一宫门牌额, 则其余斋
阁
并可取便为名。”敕:行阙宜以大
77回 刘颀卒,赠太子宾客。壬戌,东上
阁
门使、前司农卿苏继颜 改鸿胪卿
78回 《唐六典》、前后《会要》、《礼
阁
新仪》、《大中统类》、律令格式
78回 p> 闰七月庚午朔,百官不入
阁
,雨沾服故也。壬申,以中书侍郎
78回 p> 十二月丁酉朔,百官不入
阁
,大雪故也。己亥,故皇子重英妻
79回 承旨宜改为承宣;御史台、三司、
阁
门、客省所有承旨,并令别定其名
80回 、张麟,员外郎麻麟、王禧,同诣
阁
门上疏,论张 彦泽罪犯,词甚恳
80回 晋祖以彦泽有军功,释其罪。涛伏
阁
抗疏,请置于法。晋祖召见谕之,
80回 一员押百官班,其转对官两员封付
阁
门使引进,本官随百僚退,不用别
81回 监送 入库交付讫,取收领文状归
阁
。每有祠祭,诸司各请礼料。至时
81回 睿为检校太保、开封尹,年幼未出
阁
,差左散骑 常侍边蔚知府事。丁
84回 六月乙丑朔,帝御崇元殿,百官入
阁
。监修国史刘昫、史官张昭远等以
85回 急矣,非大臣钳口之时。”乃叩内
阁
求见, 欲请车驾亲征,以固将士
89回 翰 林学士院,由是并内外制皆归
阁
下,命舍人直内廷,数年之间,尤
89回 入谢,遇大祠,明宗不御中兴殿,
阁
门白:“旧礼,宰相谢恩,须正
92回 词略曰:“若以道路迢遥,即鸾
阁
之台臣亦往;若以筋骸衰减,即凤
93回 珍与御史中丞王易简率三院御史诣
阁
门,连疏论张彦泽,不报。又求为
96回 令,皆有善政。高祖有天下,擢为
阁
门副使,累迁 宣徽使,官至检校
96回 于帐下,从历数镇。及即位,擢为
阁
门使,出为淄州刺史,迁澶州防御
96回 受益。受益亦以文学致身,累历台
阁
, 自
98回 意,即出外断其腰领焉。彦泽 与
阁
门使高勋不协,因乘醉至其门,害
99回 放。是日,契丹主坐崇 元殿行入
阁
之礼,契丹主以舅萧翰为宣武军节
103回 勋为开封尹,加兼中 书令,未出
阁
。甲子,诏:“诸道州府差置散从
103回 由广政殿出,至东庑下,害邠等于
阁
内,死于乱刃之下。又诛宏肇弟小
107回 士数十人自内而出,害宏肇等 于
阁
,夷其族。先是,宏肇第数有异,
107回 祖在镇,颇见信 用。乾祐中,历
阁
门使,判四方馆。未几,关西乱,
110回 城中人言,见帝营上有紫气,如楼
阁
华盖之状。《东都事略·王溥传》
111回 其子秉为阳翟簿,犯法抵罪,昭诣
阁
待罪,诏 释之,乃左授此官。壬
117回 郎王敏为司农卿。辛酉,诏每遇入
阁
日,赐百官廊下食, 从旧制也。
117回 丙午,寿州刘仁赡上表乞降,帝遣
阁
门使张 保绩入城慰抚。翌日,仁
123回 。三年夏四月,太祖御乾 元殿入
阁
,审信不赴班位,为御史所弹,诏
125回 。兵马都监乐继能密奏其事,上遣
阁
门副使武怀节驰骑会镇、 赵之兵
128回 《默记》云:周世宗于禁中作功臣
阁
, 画当时大臣如李蒨、郑仁诲之
128回 属。太祖即位,一日过功臣
阁
,风开半门,正与朴象 相对,太
131回 时人未许,今来虚白头,春台与秋
阁
,往往兴归愁,信运北阙下,不系
131回 朝,授左谏议大夫。纬以久次 纶
阁
,比望丞郎之拜,及迁谏署,觖望
132回 百姓拥隔, 未放赴任。”明宗遣
阁
门使苏继彦赍诏促之。五月,安从
135回 。”梁祖知其诈,优 答之。仍命
阁
门使王瞳、供奉官史彦璋等使于燕
136回 p> 史臣曰:昔张孟阳为《剑
阁
铭》云:“惟蜀之门,作固作镇,
137回 。”安巴坚忻然曰:“闻 西有剑
阁
,兵马从何过得?”坤曰:“川路
137回 骑,但通人行处,便能去得,视剑
阁
如平地耳。”安巴坚善汉语,谓坤
137回 。三月朔日,德光坐崇元殿,行入
阁
之礼,睹汉家仪法之盛,大悦。以
139回 铄,伏恐不辨亏 阙,请其日不入
阁
。百官守司。”从之。
140回 上元,以雨水正月朔为岁首。谨诣
阁
门上进。”《玉海》:《调元历
143回 履, 具绯衣帻子。又,臣检《礼
阁
新仪》,太微宫使卯时行事。近年
143回 官参酌,诸私忌日,遇大朝会,入
阁
宣召, 尚赴朝参。今祔飨事大,
147回 共一百三卷。敕中书舍人李仁俭诣
阁
门奉进,伏请目为《大 梁新定格
149回 。邸吏辈既出,怒不自胜,相率于
阁
门求见,腾口喧诉。 明宗谓赵凤
149回 承旨宜改为承宣,御史台、三司、
阁
门、客 省所有承旨,并令别定其
151回 没,惟明内府有之,见于《文渊
阁
书目》,故《永乐大典》多载其文
最近查询记录
在《旧五代史》查询“阁”
在《旧五代史》查询“体面”
在《旧五代史》查询“须”
在《旧五代史》查询“轻”
在《旧五代史》查询“道”
在《旧五代史》查询“名”
在《旧五代史》查询“不为”
在《旧五代史》查询“存”
在《旧五代史》查询“问”
在《旧五代史》查询“舍”
在《旧五代史》查询“仰”
在《旧五代史》查询“长生”
在《旧五代史》查询“文”
在《旧五代史》查询“殿”
在《旧五代史》查询“音”
在《旧五代史》查询“有相”
在《旧五代史》查询“令”
在《旧五代史》查询“祥”
在《旧五代史》查询“金”
在《旧五代史》查询“雅”
在《旧五代史》查询“温”
在《旧五代史》查询“劳”
在《旧五代史》查询“然”
在《旧五代史》查询“为之”
在《旧五代史》查询“来自”
在《旧五代史》查询“洪”
在《旧五代史》查询“楼”
在《旧五代史》查询“国”
在《旧五代史》查询“敝”
在《旧五代史》查询“王”
在《旧五代史》查询“枝”
在《旧五代史》查询“第一”
在《旧五代史》查询“不离”
在《旧五代史》查询“有情”
在《旧五代史》查询“田”
在《旧五代史》查询“大”
在《旧五代史》查询“空”
在《旧五代史》查询“圣”
在《旧五代史》查询“广大”
在《旧五代史》查询“蒙”
在《旧五代史》查询“很可能”
在《旧五代史》查询“屈”
在《旧五代史》查询“不祥”
在《旧五代史》查询“之心”
在《旧五代史》查询“传”
在《旧五代史》查询“正坐”
在《旧五代史》查询“然其”
在《旧五代史》查询“菜”
在《旧五代史》查询“良”
在《旧五代史》查询“盛”
在《旧五代史》查询“亡”
在《旧五代史》查询“鄙”
在《旧五代史》查询“女儿”
在《旧五代史》查询“铁”
在《旧五代史》查询“贫”
在《旧五代史》查询“不及”
在《旧五代史》查询“字”
在《旧五代史》查询“亲自”
在《旧五代史》查询“宝”
在《旧五代史》查询“雾”
在《旧五代史》查询“拜”
在《旧五代史》查询“天地”
在《旧五代史》查询“第二”
在《旧五代史》查询“不就”
在《旧五代史》查询“何”
在《旧五代史》查询“虽然”
在《旧五代史》查询“有地”
在《旧五代史》查询“芳”
在《旧五代史》查询“敢”
在《旧五代史》查询“娘”
在《旧五代史》查询“之门”
在《旧五代史》查询“这般”
在《旧五代史》查询“万物”
在《旧五代史》查询“刑”
在《旧五代史》查询“鸡”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