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春秋繁露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春秋繁露
查询
1回 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已!故
圣
者法天,贤者法
圣
,此其大数也;
1回 治乱之分也;所闻天下无二道,故
圣
人异治同理也,古今通达,故先贤
1回 ,韶者,昭也;禹之时,民乐其三
圣
相继,故夏,夏者,大也;汤之时
1回 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
圣
化,吾取之。
3回 谓得其真矣,非子路之所能见。惟
圣
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终
4回 应也。
桀纣皆
圣
王之后,骄溢妄行,侈宫室,广苑
4回 糟为邱,以酒为池,孤贫不养,杀
圣
贤而剖其心,生燔人,闻其臭,剔
5回 身随而卒。阶此而观,天命成败,
圣
人知之,有所不能救,命矣夫!<
5回 /p>
至意虽难喻,盖
圣
人者,贵除天下之患,贵除天下之
5回 p>
重政第十三 惟
圣
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终
5回 >
能说鸟兽之类者,非
圣
人所欲说也;
圣
人所欲说,在于说
5回 ,明其义之所审,勿使嫌疑,是乃
圣
人所贵而已矣;不然,传于众辞,
5回 者,君子之所甚恶也,奚以为哉!
圣
人思虑,不厌昼日,继之以夜,然
6回 ,其服反居首,武之至而不用矣。
圣
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末由也
6回 已!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
圣
人之所贵也,君子显之于服,而勇
6回 大也,微之将为着也,吉凶未形,
圣
人所独立也,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6回 必迎来而受之者,授受之义也。故
圣
人能系心于微,而致之着也。是故
6回 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
圣
,故引
6回 世子曰:“功及子孙,光辉百世,
圣
人之德,莫美于恕。”故予先言:
6回 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是以
圣
贤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君人者
6回 谓尊神也。 天积众精以自刚,
圣
人积众贤以自强;天序日月星辰以
6回 自光,
圣
人序爵禄以自明;天所以刚者,非
6回 一精之力,
圣
人所以强者,非一贤之德也。故天
6回 道务盛其精,
圣
人务众其贤;盛其精而壹其阳,众
6回 ,则比肩齐势,而无以为贵矣。故
圣
人之治国也,因天地之性情、孔窍
6回 怨;作福则君亡德,天下相贼。故
圣
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
6回 有清瘘,形有善恶,必有曲直,故
圣
人闻其声,则别其清瘘,见其形,
6回 君得载其中,此自然致力之术也,
圣
人由之,故功出于臣,名归于君也
7回 其所积也。天道积聚众精以为光;
圣
人积聚众善以为功;故日月之明,
7回 非一精之光也;
圣
人致太平,非一善之功也。明所从
7回 可为端,量势立权,因事制义。故
圣
人之为天下兴利也,其犹春气之生
7回 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故
圣
王生则称天子,崩颉则存为三王,
7回 始,穷则反本,四法之天,施符授
圣
人王法,则性命形乎先祖,大昭乎
7回 以女书姬。故天道各以其类动,非
圣
人庸能明之!
7回 ,凡百二十人,而列臣备矣。吾闻
圣
王所取,仪金天之大经,三起而成
7回 固有四选,如天之时固有四变也;
圣
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
7回 人变尽矣;尽人之变,合之天,唯
圣
人者能之,所以立王事也。何谓天
7回 其变,以为四选,是故三公之位,
圣
人之选也,三卿之位,君子之选也
7回 位也,无所疑也。儒者以汤武为至
圣
大贤也,以为全道究义尽美者,故
7回 列之尧舜,谓之
圣
王,如法则之;今足下以汤武为不
8回 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
圣
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
8回 小者,天不能足之,况人乎!故明
圣
者象天所为为制度,使诸有大奉禄
8回 嫌疑纤微,以渐寖稍长,至于大。
圣
人章其疑者,别其微者,绝其纤者
8回 ,不得嫌,以蚤防之。
圣
人之道,众堤防之类也,谓之度制
8回 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虽有
圣
人之至道,弗论,不知其义也。
8回 之所独幸也,庄王所以祷而请也,
圣
主贤君尚乐受忠臣之谏,而况受天
9回 皆趋利而不趋义也,固其所闇也,
圣
人事明义以照耀其所闇,故民不陷
9回 意,不待使之,若自然矣,故曰:
圣
人天地动、四时化者,非有他也,
9回 则尧舜之功德,此大治之道也,先
圣
传授而复也,故孔子曰:“谁能出
9回 其功,致无为而习俗大化,可谓仁
圣
矣,三王是也;春秋之义,贵信而
9回 ,则其至德,取象众名尊贵,是以
圣
人为贵也。泰伯至德之侔天地也,
9回 桓、晋文不尊周室,不能霸,三代
圣
人不则天地,不能至王,阶此而观
10回 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也。古之
圣
人,謞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施
10回 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名则
圣
人所发天意,不可不深观也。受命
10回 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
圣
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
10回 ,则后其五,言退鹢,则先其六。
圣
人之谨于正名如此,君子于其言,
10回 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故
圣
人莫谓性善,累其名也。身之有性
10回 与性则多累而不精,自成功而无贤
圣
,此世长者之所误出也,非春秋为
10回 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谓善,此
圣
人之善也。是故孔子曰:“善人,
10回 见有常者,斯可矣。”由是观之,
圣
人之所谓善,未易当也,非善于禽
10回 于禽兽而不得名善,知之名乃取之
圣
。
圣
人之所命,天下以为正,正朝
10回 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
圣
人,
圣
人以为无王之世,不教之民,莫能
10回 及也。万民之性善于禽兽者许之,
圣
人之所谓善者弗许,吾质之命性者
10回 兽之所为,故曰性已善;吾上质于
圣
人之所为,故谓性未善,善过性,
10回
圣
人过善。春秋大元,故谨于正名,
10回 为丝,以米为饭,以性为善,此皆
圣
人所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
10回 性。正朝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
圣
人,
圣
人之所名,天下以为正。今
10回 按
圣
人言中本无性善名,而有善人吾不
10回 a>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
圣
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
10回 ,退飞,则先其六,此皆其真也。
圣
人于言,无所苟而已矣。性者,天
10回 不言,其欲赡足之意可见也。古之
圣
人见天意之厚于人也,故南面而君
11回 能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秋冬;
圣
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
11回 p> 传曰:天生之,地载之,
圣
人教之。君者,民之心也,民者,
11回 言也,犹五行欤?是故以得辞也。
圣
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
11回 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
圣
人之行,莫贵于忠,土德之谓也。
11回 毕成,十者,天数之所止也。古之
圣
人因天数之所止以为数,纪十如更
11回 知贵贱逆顺所在,则天地之情着,
圣
人之宝出矣。是故阳气以正月始出
11回 地之志,君臣之义也;阴阳之理,
圣
人之法也。阴,刑气也,阳,德气
11回 ,一而少积蓄,广而实,虚而盈。
圣
人视天而行,是故其禁而审好恶喜
12回 ,若酸咸之于味也,仅有而已矣,
圣
人之治,亦从而然;天之少阴用于
12回 也,少取以成秋,其余以归之冬;
圣
人之行阴气也,少取以立严,其余
12回 太阳资化其位,而不知所受之。故
圣
王在上位,天覆地载,风令雨施,
12回 寒居一,德教之与刑罚犹此也。故
圣
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
12回 子以人治人,慬能愿。此之谓也。
圣
人之道,同诸天地,荡诸四海,变
13回 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
圣
人副天之所行以为政,故以庆副暖
13回 ,而物以类应之而动者也,故聪明
圣
神,内视反听,言为明
圣
内视反听
13回 ,故独明
圣
者知其本心皆在此耳。故琴瑟报,
13回 南方者火也,本朝司马尚智,进贤
圣
之士,上知天文,其形兆未见,其
13回 人,内离骨肉之亲,外疏忠臣,贤
圣
旋亡,谗邪日昌,鲁上大夫季孙是
13回 ?虫,则百姓亲附,城郭充实,贤
圣
皆颉,仙人降。如人君好淫佚,妻
13回 及?虫,?虫不为,百姓叛去,贤
圣
放亡。
金者秋
14回 ,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容作
圣
。何谓也?恭作肃,言王者诚能内
14回 与臣下谋之,故事无失谋矣。容作
圣
,
圣
者,设也,王者心宽大无不容
14回 ,则
圣
能施设,事各得其宜也。
14回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
圣
人之言。”彼岂无伤害于人,如孔
14回 人事成败之真,固莫之能见也,唯
圣
人能见之,
圣
人者,见人之所不见
14回 者也,故
圣
人之言亦可畏也,奈何如废郊礼?
14回 郊礼者,人所最甚重也,废
圣
人所最甚重,而吉凶利害在于冥冥
14回 已多受其病,何从知之!故曰:问
圣
人者,问其所为,而无问其所以为
14回 问为而为之,所不为而勿为,是与
圣
人同实也,何过之有!诗云:“不
14回 骞不忘,率由旧章。”旧章者,先
圣
人之故文章也,率由各,有修从之
14回 也,此言先
圣
人之故文章者,虽不能深见而详知
14回 其美誉之功矣。今郊事天之义,此
圣
人故,故古之
圣
王,文章之最重者
14回 ,今身有子,庸不欲其有子礼也!
圣
人正名,名不虚生,天子者,则天
15回 因于四时之易,郊因于新岁之初,
圣
人有以起之,其以祭,不可不亲也
15回 崇国之民方困于暴乱之君,未得被
圣
人德泽,而文王已郊矣,安在德泽
15回 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
圣
人之言。”其祭社稷、宗庙、山川
15回 ,君之灭者,何日之有哉!鲁宣违
圣
人之言,变古易常,而灾立至,
圣
15回 不慎!此三畏者,异恉而同致,故
圣
人同之,俱言其可畏也。
15回 襁褓之中,周公继文武之业,成二
圣
之功,德渐天地,泽被四海,故成
15回 舒对曰:“周公傅成王,成王遂及
圣
,功莫大于此,周公,
圣
人也,有
16回 ”故匿病者,不得良医,羞问者,
圣
人去之,以为远功而近有灾,是则
16回 类备者,故公侯以为贽。畅有似于
圣
人者,纯仁淳粹,而有知之贵也,
16回 达其臭气畅于天,其淳粹无择,与
圣
人一也,故天子以为贽,而各以事
16回 尊天,美义也,敬宗庙,大礼也,
圣
人之所谨也,不多而欲洁清,不贪
16回 祭神如神在。”重祭事如事生,故
圣
人于鬼神也,畏之而不敢欺也,信
16回 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
圣
人之所保守也,诗云:“不刚不柔
16回 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
圣
人弗为,适中而已矣。法人八尺,
17回 有百官,若心之有形体孔窍也;亲
圣
近贤,若神明皆聚于心也;上下相
17回 是者,谓之天德,行天德者,谓之
圣
人。为人主者,居至德之位,操杀
17回 以参寒暑冬夏之不失其时已,故曰
圣
人配天。
17回 ,行急皆不待时也,天之志也。而
圣
人承之以治,是故春修仁而求善,
17回 而止,书者以十为终,皆取之此。
圣
人何其贵者,起于天,至于人而毕
17回 > 天道施,地道化,人道义,
圣
人见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
17回 施之理,与万物颉徙而不自失者,
圣
人之心也。 名者,所以别物也
17回 乱、复而不厌者。万物载名而生,
圣
人因其象而命之,然而可易也,皆
最近查询记录
在《春秋繁露》查询“圣”
在《春秋繁露》查询“芳”
在《春秋繁露》查询“劳”
在《春秋繁露》查询“字”
在《春秋繁露》查询“春秋”
在《春秋繁露》查询“问”
在《春秋繁露》查询“国”
在《春秋繁露》查询“屈”
在《春秋繁露》查询“亲自”
在《春秋繁露》查询“门”
在《春秋繁露》查询“蒙”
在《春秋繁露》查询“铁”
在《春秋繁露》查询“音”
在《春秋繁露》查询“阁”
在《春秋繁露》查询“这般”
在《春秋繁露》查询“何”
在《春秋繁露》查询“文”
在《春秋繁露》查询“敢”
在《春秋繁露》查询“雾”
在《春秋繁露》查询“须”
在《春秋繁露》查询“宝”
在《春秋繁露》查询“拜”
在《春秋繁露》查询“存”
在《春秋繁露》查询“有相”
在《春秋繁露》查询“舍”
在《春秋繁露》查询“亡”
在《春秋繁露》查询“之心”
在《春秋繁露》查询“刑”
在《春秋繁露》查询“金”
在《春秋繁露》查询“不祥”
在《春秋繁露》查询“然”
在《春秋繁露》查询“为之”
在《春秋繁露》查询“有情”
在《春秋繁露》查询“空”
在《春秋繁露》查询“道”
在《春秋繁露》查询“名”
在《春秋繁露》查询“广大”
在《春秋繁露》查询“贫”
在《春秋繁露》查询“'”
在《春秋繁露》查询“知之”
在《春秋繁露》查询“而得”
在《春秋繁露》查询“仰”
在《春秋繁露》查询“大”
在《春秋繁露》查询“不为”
在《春秋繁露》查询“体面”
在《春秋繁露》查询“菜”
在《春秋繁露》查询“第一”
在《春秋繁露》查询“令”
在《春秋繁露》查询“正坐”
在《春秋繁露》查询“传”
在《春秋繁露》查询“虽然”
在《春秋繁露》查询“轻”
在《春秋繁露》查询“盛”
在《春秋繁露》查询“祥”
在《春秋繁露》查询“楼”
在《春秋繁露》查询“洪”
在《春秋繁露》查询“雅”
在《春秋繁露》查询“鄙”
在《春秋繁露》查询“鸡”
在《春秋繁露》查询“第二”
在《春秋繁露》查询“敝”
在《春秋繁露》查询“白衣”
在《春秋繁露》查询“万物”
在《春秋繁露》查询“不及”
在《春秋繁露》查询“不离”
在《春秋繁露》查询“有方”
在《春秋繁露》查询“二三”
在《春秋繁露》查询“枝”
在《春秋繁露》查询“田”
在《春秋繁露》查询“技”
在《春秋繁露》查询“良”
在《春秋繁露》查询“王”
在《春秋繁露》查询“之门”
在《春秋繁露》查询“还可以”
在《春秋繁露》查询“温”
在《春秋繁露》查询“殿”
在《春秋繁露》查询“娘”
在《春秋繁露》查询“异端”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