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汉书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汉书
查询
5回 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
之心
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
7回 又加法于士卒,二者并行,非仁圣
之心
。朕闵众庶陷害,欲刷耻改行,复
9回 凶灾,而吏徭事使不得葬,伤孝子
之心
,朕甚怜之。自今,诸有大父母、
9回 ,发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
之心
,今或罹文法,拘执囹圄,不终天
10回 ,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
之心
,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
10回 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
之心
。布告天下,令明知之。”又罢先
11回 及故陵勿徒吏民,令天下毋有动摇
之心
。”立城阳孝王子俚为王。
26回 之情,为制丧祭之礼;有尊尊敬上
之心
,为制朝觐之礼。哀有哭踊之节,
26回 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
之心
,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周监
27回 也。圣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
之心
,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
27回 ,发齿堕落,血气既衰,亦无逆乱
之心
,今或罗于文法,执于囹圄,不得
28回 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
之心
,而令籴至于甚贵者也。是故善平
31回 违先帝之制,改神祇旧位,失天地
之心
,以妨继嗣之福。春秋六十,未见
33回 、陈、郑亦皆外附于楚,亡尊周室
之心
。后三年,景王崩,王室乱,故天
34回 ,亢衡于晋,有炕阳之节,失臣下
之心
。晋献伐之,问于卜偃曰:“吾其
35回 舒以为方有宣公之丧,君臣无悲哀
之心
,而炕阳,作丘甲。刘向以为时公
35回 为时夫人有淫齐之行,而桓有妒媢
之心
,夫人将杀,其象见也。桓不觉寤
35回 下。又三家已强,皆贱公行,慢侮
之心
生。董仲舒以为季孙宿任政,阴气
35回 合也。二世不恤天下,万民有怨畔
之心
。是岁,陈胜起,天下畔,赵高作
37回 ,鲁又成宋乱,易许田,亡事天子
之心
;楚僭称王。后郑岠王师,射桓王
37回 侯果相率而城周,宋中几亡尊天子
之心
,而不衰城。刘向以为,时吴灭徐
41回 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
之心
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
42回 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
之心
。长史欣恐,还走,不敢出故道。
42回 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荒
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42回 ,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
之心
,自心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
47回 之,则贤人退而善政还。夫执狐疑
之心
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
47回 行也。今以陛下明知,诚深思天地
之心
,迹察两观之诛,览“否”、“泰
47回 ,秉心有常,发愤悃愊,信有忧国
之心
。以不能阿尊事贵,孤特寡助,抑
47回 说愚夫之目,隆一时之观,违贤知
之心
,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52回 良谢项羽。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
之心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
54回 摇荡,农夫释耒,红女下机,天下
之心
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
58回 美女,招致妖丽;父同产亦有耻辱
之心
。案事者乃验问恶言,何故猥自发
59回 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
之心
,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
59回 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
之心
,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
59回 臣无乃握重权,大官而有徒隶亡耻
之心
乎?夫望夷之事,二世见当以重法
60回 故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
之心
。”繇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
60回 左。发之不顺,行者深恐,有背畔
之心
。凡民守战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计
60回 。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
之心
;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
60回 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
之心
也。
60回 ;昼战目相见,则足以相识;欢爱
之心
,足以相死。如此而劝以厚赏,威
61回 卤获,因与之,以谢天下,塞百姓
之心
。今纵不能,浑邪帅数万之众来,
61回 下,不意陛下复收之。臣常有狗马
之心
,今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
62回 冢而托葬焉。秦以熊罴之力,虎狼
之心
,蚕食诸侯,并吞海内,而不笃礼
62回 望于惠后,城阳顾于卢博,三淮南
之心
思坟墓。大王不忧,臣恐救兵之不
62回 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饰固陋
之心
,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然臣
62回 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
之心
。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
62回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
之心
,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
62回 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傲
之心
,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
62回 肩低首,累足抚衿,使有自悔不前
之心
,非社稷之利也。臣恐藩臣守职者
62回 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
之心
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
62回 腹而效愚忠,唯大王少加意念恻怛
之心
于臣乘言。
62回 得十半。不然,汉知吴之有吞天下
之心
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
63回 天下歌之,及解围反位,而无忿怒
之心
。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
63回 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
之心
也。今边竟数惊,士卒伤死,中国
65回 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
之心
,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
67回 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
之心
;造伪饰诈,趣利无耻;又好用憯
71回 免放归国,以销众邪之萌,厌海内
之心
。”
72回 徕异态,则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间適
之心
。是以晋献被纳谗之谤,申生蒙无
72回 臣无不自安之人,外戚亲属无乖刺
之心
,关东诸侯无强大之国,三垂蛮夷
72回 而耦意。臣闻玩色无厌,必生好憎
之心
;好憎
之心
生,则爱宠偏于一人;
72回 5%a6%92">嫉妒
之心
兴矣。如此,则匹妇之说,不可胜
72回 6%83%a7">恐惧
之心
,反因时信其邪辟,报睚眦怨。故
73回 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
之心
。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
75回 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
之心
,起而杀充,
75回 稷,亲其所疏,疏其所亲,有逆悖
之心
,无忠爱之义。如使古人有知,当
76回 ,禁毋敢相并。’有司疑其以虎狼
之心
,贪据百越之利,或于逆顺,不奉
78回 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邪主
之心
,历于衰世之法。故养寿命之士莫
80回 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
之心
,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
81回 使征昌邑王典丧。服斩縗,亡悲哀
之心
,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
83回 近从塞还,示弃捐不畜,使无乡从
之心
,弃前恩,立后怨,不便。议者见
84回 ,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
之心
。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
85回 不能忍武等邪!治天下者当用天下
之心
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上之
85回 平帝即位,王莽秉政,阴有篡国
之心
,乃风州郡以罪法案诛诸豪桀,及
86回 以为前因所幸而立庙,将以系海内
之心
,非为尊祖严亲也。今赖宗庙之灵
86回 不敢复。如诚非礼义之中,违祖宗
之心
,咎尽在臣衡,当受其殃,大被其
86回 ,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
之心
,至今累世赖之。单于守藩,百蛮
88回 怒赏罚,而不顾时禁,虽有尧、舜
之心
,犹不能致和。善言天者,必有效
89回 今复举延寿罪,众庶皆以臣怀不正
之心
,侵冤延寿。愿下丞相、中二千石
89回 心度之,大司马及其枝属必有畏惧
之心
。夫近臣自危,非完计也,臣敞愿
89回 视事已一月矣,五月掾张辅怀虎狼
之心
,贪污不轨,一郡之钱尽入辅家,
89回 衡安坐,不变色改容。无怵惕肃敬
之心
,骄慢不谨,皆不敬。”有诏勿治
90回 饶居不求安,食不球饱,进有忧国
之心
,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
90回 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
之心
,非傅氏之福也。臣闻师曰:‘逆
91回 为:“民函明阳之气,有好义欲利
之心
,在教化之所助。尧在上,不能去
91回 民欲利
之心
,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也;虽
91回 桀在上,不能去民好义
之心
,而能令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
92回 战之备久废不简,夷狄皆有轻边吏
之心
,而羌首难。今以万人分屯数外,
93回 伤之。推原厥本,不祥自博,惟王
之心
,匪同于凶。已诏有司勿治王事,
94回 之人;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
之心
;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
94回 之事,留神于遵制扬功,以定群下
之心
。《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
94回 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
之心
,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
98回 之吏,虽有唐尧之大灾,民无离上
之心
。经曰:“怀保小人,惠于鳏寡。
98回 出入三年,虽执干戈守边垂,思慕
之心
常存于省闼,是以敢越郡吏之职,
98回 顺之行,加惠失志之人,怀柔怨恨
之心
。保至尊之重,秉帝王之威,朝觐
98回 敕劝耕桑,毋夺农时,以慰绥元元
之心
,防塞大奸之隙,诸夏之乱,庶几
99回 ;众庶知其易危,小失意则有离畔
之心
。前山阳亡徒苏令等从横,吏士临
99回 ,继嗣未立,宜思正万事,顺天人
之心
,以求福晁,奈何轻身肆意,不念
102回 曰:“不然。夫桀、纣荒乱,天下
之心
皆归汤、武,汤、武因天下
之心
而
103回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
之心
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
109回 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
之心
,拥有罪之臣而绝慕义之君也。假
109回 昭日月之信,抑诈谖之谋,怀附亲
之心
,便。”对奏,天子从之。遣中郎
109回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
之心
,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
109回 ,归怨于汉,因以自绝,终无北面
之心
,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
114回 仇也,而尚在小君之位,诚非皇天
之心
。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
115回 辇毂下,不当以无益之故有离寝门
之心
,诚岁余以来,所苦加侵,日日益
115回 黥、劓,相戮辱于太后前,伤慈母
之心
,以危乱国!外家宗族强,上一身
116回 以皇帝之诏称‘制’、以奉顺皇天
之心
,辅翼汉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
116回 皆谕至意。而安众侯崇乃独怀悖惑
之心
,操畔逆之虑,兴兵动众,欲危宗
117回 为初始,欲以承塞天命,克厌上帝
之心
。然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
117回 。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
之心
,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
118回 焉。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
之心
,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
最近查询记录
在《汉书》查询“之心”
在《汉书》查询“春秋”
在《汉书》查询“空”
在《汉书》查询“音”
在《汉书》查询“不可思议”
在《汉书》查询“盛”
在《汉书》查询“洪”
在《汉书》查询“道”
在《汉书》查询“轻”
在《汉书》查询“圣”
在《汉书》查询“铁”
在《汉书》查询“屈”
在《汉书》查询“文”
在《汉书》查询“阁”
在《汉书》查询“雅”
在《汉书》查询“来自”
在《汉书》查询“贫”
在《汉书》查询“字”
在《汉书》查询“祥”
在《汉书》查询“蒙”
在《汉书》查询“楼”
在《汉书》查询“国”
在《汉书》查询“不祥”
在《汉书》查询“宝”
在《汉书》查询“金”
在《汉书》查询“拜”
在《汉书》查询“刑”
在《汉书》查询“名”
在《汉书》查询“然”
在《汉书》查询“存”
在《汉书》查询“正坐”
在《汉书》查询“知之”
在《汉书》查询“问”
在《汉书》查询“田”
在《汉书》查询“劳”
在《汉书》查询“虽然”
在《汉书》查询“何”
在《汉书》查询“须”
在《汉书》查询“有地”
在《汉书》查询“不为”
在《汉书》查询“广大”
在《汉书》查询“菜”
在《汉书》查询“良”
在《汉书》查询“舍”
在《汉书》查询“温”
在《汉书》查询“鸡”
在《汉书》查询“殿”
在《汉书》查询“不及”
在《汉书》查询“为之”
在《汉书》查询“王”
在《汉书》查询“敢”
在《汉书》查询“天地”
在《汉书》查询“大”
在《汉书》查询“万物”
在《汉书》查询“死于”
在《汉书》查询“然其”
在《汉书》查询“不离”
在《汉书》查询“不就”
在《汉书》查询“安出”
在《汉书》查询“上至”
在《汉书》查询“非我”
在《汉书》查询“仰”
在《汉书》查询“俗语”
在《汉书》查询“敝”
在《汉书》查询“亡”
在《汉书》查询“传”
在《汉书》查询“门”
在《汉书》查询“芳”
在《汉书》查询“令”
在《汉书》查询“而得”
在《汉书》查询“第二”
在《汉书》查询“二三”
在《汉书》查询“有相”
在《汉书》查询“第一”
在《汉书》查询“教授”
在《汉书》查询“技”
在《汉书》查询“还可以”
在《汉书》查询“雾”
在《汉书》查询“亲自”
在《汉书》查询“长生”
在《汉书》查询“枝”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