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温病条辨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温病条辨
查询
2回 言之矣。亦有不因伏气,乃司天时
令
现行之气,如前列《六元正纪》所
2回 人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一节当与月
令
参看,与上条冬伤于寒互看,盖谓
2回 > 暑中有火,性急而疏泄,故
令
人自汗。火与心同气相求,故善烦
3回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
令
,风夹温也。温热者,春末夏初,
3回 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
令
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
3回 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
令
误也。
3回 疹不忌泻,若里结须微通之,不可
令
大泄,致内虚下陷,法在中焦篇。
3回 已之生气,救性命于微芒也。火能
令
人昏,水能
令
人清,神昏谵语,水
3回 景始也,盖陶氏惑于诸心入心,能
令
人烦之一语,不知麦冬无毒,载在
3回 上品,久服身轻,安能
令
人烦哉!
3回 以及诸仁诸子,莫不有心,亦皆能
令
人烦而悉去之哉?陶氏之去麦冬心
4回 服香薷饮重伤其表,暑必伤气,最
令
表虚,虽有余证,知在何经,以法
4回 附护阳实表,亦不可屡虚其表,致
令
厥脱也,观古人暑门有生脉散法,
7回 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
令
人消烁肌肉,与伏暑相似,亦温病
8回 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春秋二
令
,气候较夏冬之偏寒偏热为平和,
9回 以后,小雪以前,阳明燥金凉气司
令
。经云∶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
9回 中不便,嗌塞而咳。据此经文,燥
令
必有凉气感人,肝木受邪而为燥也
9回 肃杀,而人身干槁燥冽。故深秋燥
令
气行,人体肺金应之,肌肤亦燥,
9回 乃火
令
无权,故燥属凉,前人谓热非矣。
9回
四、燥金司
令
,头痛,身寒热,胸胁痛,甚则疝
10回 ,煮取三杯,一时服一杯,约三时
令
尽。
10回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
令
尽,不便,再作服。
10回 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
令
大泄,大泄则内陷。
10回 也。斑疹虽宜宣泄,但不可太过,
令
其内陷。斑疹虽忌升提,亦畏内陷
10回 二时后,缓缓与食,先取清者,勿
令
饱,饱则必复,复必重也。
10回 者以为根据附,必须坚壁清野,勿
令
即食。一日后,稍可食清而又清之
12回 ,日三,剧者日三夜一,得卧则勿
令
服。
12回 转筋火者,以常发于夏月,夏月火
令
,又病迅速如火也,其实乃伏阴与
12回
上二味,以绵缠槌
令
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
12回 ,太阳寒水气也,否,冬象也,冬
令
太阳寒水,得厥阴气至,风能上升
12回 甲乙经》中求之,非善针者,不可
令
针也。
13回 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能
令
人昏,故神识如蒙,此与热邪直入
13回 统治四时感冒,试问四时止一气行
令
乎?抑各司一气,且有兼气乎?况
13回 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
令
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
13回 谷之湿,脾胃困于湿也;外复受时
令
之湿,经络亦困于湿矣。倘以伤寒
13回 十、夏秋疸病,湿热气蒸,外干时
令
,内蕴水谷,必以宣通气分为要。
13回 人解云∶凡病伤寒者,当禁其食,
令
病者饿,则不至与外邪相搏而死也
13回 数十行,下者既多,肠胃空虚,必
令
病者多食,则不至肠胃尽空而死也
13回 此证乃伤水谷之酿湿,外受时
令
之风湿,中气本自不足之人,又气
13回 水五杯,先煮人参、白米、炮姜
令
浓,得二杯,后调石脂细末和匀,
15回 去滓,纳胶烊尽,再纳鸡子黄,搅
令
相得,日三服。
15回 入阿胶,上火烊化,纳鸡子黄,搅
令
相得,再冲童便,顿服之。
15回 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
令
相得,分三次服。喘加人参,自汗
15回 。虚盛者加人参;肌肉尚盛者,但
令
静,勿妄动也。
15回 猪肤(一斤,用白皮从内刮去肥,
令
如纸薄)
15回 白蜜一升,白米粉五合,熬香,和
令
相得。
15回 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
令
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瘥,
15回 ,虽经水适断,急提少阳之邪,勿
令
下陷为最。第二条伤寒发热,经水
15回 ,用药过剂,以致中焦反停寒饮,
令
胃不和,故不寐也。《素问》云∶
15回 ,不必多于芍药也;亦不必啜粥再
令
汗出,即仲景以桂枝汤小和之法是
15回 不可与俗套开胃健食之辛燥药,致
令
燥咳成痨也。
16回 钱) 五灵脂(二钱,澄去砂,炒
令
烟尽)
16回 因里水久积,非峻败不可;此因时
令
之邪,与里水新搏,其根不固,不
17回 素问》寒水司天之年,则曰阳气不
令
,湿土司天之年,则曰阳光不治自
17回 脉总督诸阳,此阳一升,则诸阳听
令
。附子补肾中真阳,通行十二经,
17回 湿发亦重,人感此而至冬日寒水司
令
,湿水同体相搏而病矣。喻氏擅改
17回 ,不明六气营运之道。如大寒,冬
令
也,厥阴气至而纸鸢起矣。四月,
17回 夏
令
也,古谓首夏犹清和,俗谓四月为
17回 麦秀寒,均谓时虽夏
令
,风木之气犹未尽灭也。他
令
仿此
17回 。至于湿土寄旺四时,虽在冬
令
,朱子谓“将大雨雪,必先微温”
17回 ,为阳弱,为前候伏气,为现行时
令
,为外感而发动内伤,为内伤而招
17回 支饮上壅胸膈,直阻肺气,不
令
下降,呼息难通,非用急法不可。
17回 八碗,煮成三碗,温服一碗,复被
令
微汗佳;不汗,服第二碗,接饮生
17回 得汗,次早服第三碗,不必复被再
令
汗。
18回 灰,俟酒尽一半,煮鳖甲于中,煮
令
泛烂如胶膝,绞取汁,纳诸药煎为
18回 渴。《刺疟篇》曰∶足少阴之疟,
令
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
21回 寒者,盖以四气之在四时,各有专
令
,故皆专病也。燥火无专
令
,故不
21回 也;秋伤于湿,指初秋而言,乃上
令
湿土之气,流行未尽。盖天之行
令
21回 ,每微于
令
之初,而盛于
令
之末;至正秋伤燥,想代远年湮,
23回 前十五日交大寒节,而厥阴风木行
令
,所以疏泄一年之阳气,以布德行
23回 初冬犹兼燥金之气,正冬则寒水本
令
,而季冬又报来春风木之气,纸鸢
23回 客气所加何气,则风亦兼其气而行
令
焉。然则五运六气非风不行,风也
33回 、连方内,必大队甘寒以监之,但
令
清热化阴不
令
化燥。
40回 。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
令
人病痉;亡血复汗,故
令
郁冒,亡
42回 产后误用风药,误用辛温刚燥,致
令
津液受伤者,并可以前七方斟酌救
50回 。次日诊其脉涩,腹痛甚拒按,仍
令
其服第三杯,又减其制,用一帖,
54回 三钱,约服一年。必须戒房事。毋
令
速速成胎方妙。盖肝热者成胎甚易
57回 知提携;七岁换食牙,知识开,不
令
与男子同席;二七十四而天癸至;
58回 苦寒,最伐生生之气也。小儿,春
令
也,东方也,木德也,其味酸甘,
63回 例)
乃风之正
令
,阳气发泄之候,君火主气之时,
63回 ,于平日预先告谕小儿之父母,勿
令
过暖汗多亡血,暗中少却无穷之病
67回 ,作肉团数枚,加蝎末少许,蒸熟
令
儿逐日食之,以全蝎末完为度,治
67回 暂运脾阳,有虫者兼与杀虫,断勿
令
再食,以新推陈,换其脏腑之性,
72回 甘温托浆药一帖,多不过二帖,务
令
浆行满足。所以然者何?愚尝见稀
最近查询记录
在《温病条辨》查询“令”
在《温病条辨》查询“舍”
在《温病条辨》查询“良”
在《温病条辨》查询“第一”
在《温病条辨》查询“问”
在《温病条辨》查询“名”
在《温病条辨》查询“不为”
在《温病条辨》查询“盛”
在《温病条辨》查询“何”
在《温病条辨》查询“然”
在《温病条辨》查询“来自”
在《温病条辨》查询“金”
在《温病条辨》查询“传”
在《温病条辨》查询“屈”
在《温病条辨》查询“不及”
在《温病条辨》查询“王”
在《温病条辨》查询“国”
在《温病条辨》查询“宝”
在《温病条辨》查询“劳”
在《温病条辨》查询“鸡”
在《温病条辨》查询“娘”
在《温病条辨》查询“字”
在《温病条辨》查询“轻”
在《温病条辨》查询“道”
在《温病条辨》查询“圣”
在《温病条辨》查询“贫”
在《温病条辨》查询“温”
在《温病条辨》查询“殿”
在《温病条辨》查询“文”
在《温病条辨》查询“长生”
在《温病条辨》查询“第二”
在《温病条辨》查询“虽然”
在《温病条辨》查询“存”
在《温病条辨》查询“敝”
在《温病条辨》查询“非我”
在《温病条辨》查询“枝”
在《温病条辨》查询“楼”
在《温病条辨》查询“之门”
在《温病条辨》查询“拜”
在《温病条辨》查询“仰”
在《温病条辨》查询“公欲”
在《温病条辨》查询“敢”
在《温病条辨》查询“亡”
在《温病条辨》查询“大”
在《温病条辨》查询“须”
在《温病条辨》查询“万物”
在《温病条辨》查询“菜”
在《温病条辨》查询“这般”
在《温病条辨》查询“音”
在《温病条辨》查询“正坐”
在《温病条辨》查询“而得”
在《温病条辨》查询“空”
在《温病条辨》查询“田”
在《温病条辨》查询“天地”
在《温病条辨》查询“之心”
在《温病条辨》查询“蒙”
在《温病条辨》查询“体面”
在《温病条辨》查询“技”
在《温病条辨》查询“死于”
在《温病条辨》查询“鄙”
在《温病条辨》查询“铁”
在《温病条辨》查询“刑”
在《温病条辨》查询“不离”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