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宰相大名范质,太原王溥,早朝未退,闻变,质下殿执溥
加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官。仁浦,汲郡人也
吴越王俶遣使来贺登极。南唐主复遣使来
铁骑左厢都指挥使王彦升,夜抵宰相王溥私第,溥惊悸
甲申,立琅邪郡夫人王氏为皇后。后,华池人,彰德节度
丙子,辽主从弟赵王喜衮谋反,词连其父鲁呼及详衮韩
辽主弟太平王谙萨噶,太宗第二子也,世宗时,
戊申,太仆少卿王承哲坐举官失实,责授殿中丞。
监修王溥等上《唐会要》一百卷,诏藏史
遣使赐吴越王战马、橐驼。
辽主释赵王喜衮于狱。喜衮雄伟,善骑射,性
壬寅,诏:“先代帝王陵寝,令所属州府遣近户守视;前
乙丑,诏司天少监洛阳王处讷等重核《钦天历》。先是《钦
乙亥,辽司天王白、李正等进历。先是晋天福中,
时石守信、王审琦皆帝故人,各典禁卫。普数言
丙申,命枢密承旨方城王仁赡使江南,贺南唐主新立。 <
辽诸王多坐事系狱,辽主以御史大夫萧护
蜀主以秦王玄喆为皇太子,令起居、前导者皆
丙子,权知贡举单父王著奏进士马适等合格者十五人。
己巳,赠兄光济为邕王,弟光赞为夔王;追册会稽郡夫人
癸巳,蔡河务纲官王训等四人,坐以糠土杂军粮,磔于
壬申,修武成王庙。
是岁,迁周郑王于房州。
辛卯,王处讷上新定建隆应天历,帝制序,
己未,凤翔节度使王景卒,赠太傅,谥元靖。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
丁酉,命王仁赡权知荆南军府事。先是帝命典
监修国史王溥上新修《梁、后唐、晋、汉、周
安国节度使王全斌与洺州防御使郭进、赵州刺史
丁卯,幸武成王庙,遂幸新池,观习水战。
北汉宿卫殿直行首王隐、刘昭、赵峦等谋叛,事觉,被
龙捷左厢都指挥使王继勋,皇后母弟也,挟势骄倨,多
高丽国王王昭遣使时赞等入贡,涉海,值大风
丁未,吴越王遣其子惟濬入贡,助南郊。
甲申,皇后王氏崩。翰林医官王守愚,坐进药不
龙捷军校王明诣阙献阵图,请讨幽州。帝嘉之
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再表求退,戊子,以
己亥,以枢密承旨王仁赡为左卫大将军,充枢密副使。
蜀主闻有北师,命王昭远为西南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
十二月,辛酉,王全斌等攻拔乾渠渡万仞、燕子等寨
王全斌以蜀人断栈,大军不得进,议
春,正月,蜀主闻王昭远等败,甚惧,乃益募兵守剑门
乙酉,王全斌等次魏城,伊审征以蜀主降表
辛卯,王全斌至升仙桥,蜀主备亡国之礼,
初,王全斌虑蜀降兵为乱,徙置成都夹城
权知贡举王祐言进士合格者六人,诸科合格者
王全斌破贼帅全师雄于灌口寨,擒其
王全斌言破贼帅吕翰,克雅州。 <
癸亥,诏诸郡立古帝王陵庙,置户有差。
康延泽既城普州,王可僚复合数州兵来攻,延泽击走之
蜀臣民诣阙讼王全斌、王仁赡、崔彦进等破蜀时诸不法事,
初,王仁赡历诋诸将,独曰:“清谦畏谨
庚子,定难节度使西平王李彝兴卒,追封夏王,以其子行军
权知贡举王祐擢进士合格者十人。陶谷子邴,
丙午,北汉乌王寨使胡遇等来降。
丙子,吴越王俶遣其子建武节度使惟濬来朝贡,
是月,辽南院大王塔尔为兵马总管,统诸道兵授北汉
辽太平王谙萨噶,久预国政,遂谋乱。时司
是月,进封太平王谙萨噶为齐王,改封喜衮为宋王,
癸未,以右补阙大名王明为荆湖转运使,以用兵于岭南也
时辽南院大王耶律色珍率援师屯于太原城下,刘
戊戌,辽右千牛卫将军王甲以丰州来降,即命其子廷美为丰
太子太傅王溥,迁太子太师。
初,丁德裕、王珏、张玙同领兵屯西川,德裕颇自
右赞善大夫王昭文,以监大盈仓,其子与仓吏为
己酉,以忠正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武节度使。审琦镇寿春凡
辛亥,以处士酸枣王昭素为国子博士,致仕。昭素少笃
南唐主遣其弟吉王从谦来朝贡。
以王明为秘书少监,领韶州刺史、广南
庚午,太子洗马王元吉弃市,坐知英州月馀多受赃私
丙申,吴越王俶遣其子镇海、镇东节度使惟濬来
戊申,辽齐王谙萨噶薨。三月,庚申朔,追册为
是月,高丽王王昭卒,子佃立。
辽封皇后之祖为韩王,并赠其伯父官,皇后用事故也。
试朝臣死王事者子陆坦等,赐进士出身。 <
草泽王德方上修河利害,辛卯,赐德方同
壬申,诏晋王光义班宰相上。
辽喜衮自改封宋王,得志而骄,辽主召之,不时至,
先是吴越王俶遣元帅府判官黄夷简入贡,帝谓
丁酉,以吴越王俶为升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
戊子,吴越王俶遣使修贡,谢招抚制置之命也。
吴越王俶率兵围常州。
辛未,吴越王俶败江南兵于常州北境。
丁卯,以知制诰王祐权知贡举,知制诰扈蒙、左补阙
壬寅,遣中使王继恩领兵数千人赴江南。
乙巳,王明败江南兵于江州。
甲申,吴越王俶言江阴、宁远军及沿江诸寨皆降
丁酉,王明破江南兵于武昌。
庚辰,王明言败江南兵于湖口。
户部员外郎知制诰王祐判门下省,与判吏部流内铨侯陟
丁卯,吴越王俶请以长春节朝觐,许之。
己未,吴越国王俶及其子镇海、镇东节度使惟浚等
庚午,命吴越王俶剑履上殿,诏书不名。辛未,以
以王全斌为武宁节度,谓之曰:“朕以
帝以晋王所居,地势高仰,水不能及,六月
武宁节度使王全斌卒。余斌轻财重士,不求显赫
辽南京留守秦王高勋,怙宠而骄。尝以南京郊内多
八月,乙未朔,吴越国王进射火箭军士。
甲寅,晋王即皇帝位,群臣谒见万岁殿之东楹
丁卯,诏齐王廷美、武功郡王德昭位在宰相上。
吴越国王俶遣其子温州刺史惟演来修贡,驾
己卯,吴越国王妃孙氏薨,诏给事中程羽为吊祭使
己亥,吴越王俶以山陵有期,遣使来修赙礼。
初,右监门卫率府副率王继勋分司西京,强市民家子女以备
吴越王俶入朝,先遣其子惟濬来贡。壬辰
丁巳。吴越王遣使乞呼名,不允。
辛己,高丽国王佃遣其子元辅来贡,贺登极。 <
以吴越王俶将至,癸酉,命四方馆使梁迥往
己酉,吴越王俶入见于崇德殿,宠赉甚厚,即日
初,吴越王俶将入朝,尽辇其府实而行,俞
丙辰,诏两浙发淮海王俶缌麻以上亲及所管官吏悉归阙,
辽东京留守平王隆先,聪明博学,其在东京,薄赋
庚申,车驾幸武功郡王德昭邸,遂幸齐王邸。赐齐王银万
辽南京留守燕王韩匡嗣入权枢密使,辽主命其子德
庚子,幸齐王邸。
初,阁门祗候浚仪王侁使灵州、通远军,还,言主帅所
帝初即位,谓齐王廷美曰:“太原我必取之。”至是
丙戌,辽命北院大王耶律希达、伊实王萨哈等以兵戍燕
辽北院大王耶律希达,统军使萧托古,伊实王
辽南院大王耶律色珍患南军之锐,以希达新败
初,武功郡王德昭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
丙午,辽南京留守燕王韩匡嗣与耶律沙、耶律休格南伐,
乙亥,齐王廷美进封秦王,宰相薛居正加司空,沈伦加左仆
辽宋王喜衮复谋反,囚于祖州。
壬寅,辽北院大王休格御宋师于瓦桥东,守将张师突
丙午,以秦王廷美为东京留守;宣徽北院使王仁
辽以秦王朝匡嗣为西南面招讨使。
壬子,秦王廷美乞班赵普下,从之。
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王仁赡,掌邦计几十年,恣下吏为奸
壬子,赐秦王廷美西京甲第一区。
己卯,诏秦王廷美男女并发遣往西京,就廷美安
赵普以秦王廷美谪居西洛非便,教知开封府李
癸丑,权知高丽国王治遣使来贡方物,且言其兄伷殁,
辛未,辽南面招讨使秦王韩匡嗣卒。匡嗣先以丧师获罪,太
甲戌,辽荆王道隐卒,辍朝三日,追封晋王。道
己巳,诸王及皇子府初置谘议、翊善、侍讲等
己亥,以王显为枢密使,柴禹锡为宣徽南院使
丁卯,王彦超以太子大师致仕。右千牛卫上
癸酉,辽主与诸王分朋击鞠。
丁酉,辽以吴王稍为上京留守,行临潢尹事。 <
戊戌,改诸王名,俱进封有差。
甲寅,诏自今宰相班亲王上,李昉、宋琪等固辞,帝不许,
长春之宴,枢密使王显等侍侧,见帝衣敝袴,数视之。
十二月,丁亥,淮海国王钱俶,三上表乞解兵马大元帅、国
癸未,以涪陵王子德恭、德隆为刺史,婿韩崇业为
盐铁使王明请开江南盐禁,让岁卖盐五十三
十二月,庚辰,淮海国王钱俶徙封汉南国王。
青州人王从善应《五经》举,年始俞冠,
十一月,甲戌,辽命吴王稍领秦王韩匡嗣丧葬事。
司门员外郎王延范与秘书丞陆坦、戎城县主簿田
丙子,宫苑使王继恩自易州驰骑至,帝始闻曹彬等
甲午,诏改陈王元祐为元僖,韩王元休为元侃,冀
八月,丁酉朔,以王沔、张宏并为枢密副使。
左拾遗真定王化基抗疏自荐,帝览之,谓宰相曰
甲辰,以陈王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户部郎中张
李继迁乞婚于辽,辽以王子帐节度使耶律襄女封义成公主归
二月,丙申,以汉南国王钱俶为武胜军节度使,徙封南阳国
安守忠及李继迁战于王亭,败绩。
己酉,水部员外郎、诸王府侍讲邢昺献《分门礼选》二十卷
丙寅,以大理评事钜野王禹偁为右拾遗,华阳罗处约为著作
开封尹陈王元僖进封许王,韩王元侃进封襄王,冀王元份进
钱俶改封邓王。
辽南京副部署奚王寿宁怙权,挝无罪人李浩至死,有
戊寅,武胜节度使邓王钱俶卒,辍视朝七日,追封秦国王
右正言直史馆王禹偁奏曰:“备边之策,在外任其
九月,戊子,以知制诰王化基权御史中丞。帝尝召至便殿,
大理寺丞王济为刑部详覆官,屡上封事。帝一
初,王沔与张齐贤同掌枢务,颇不协。齐
癸卯,王显罢。甲辰,以枢密副使张逊知枢
初,王沔罢政归私第,会中书小吏旧罪发
乙丑,加高丽国王王治检校太师,以高丽遣使入贡也。
初,黄州团练副使王禹偁量移解州,因左司谏吕文仲巡
虞部员外郎、知制诰王旦,赵昌言婿也。昌言既参政,旦
左正言、直昭文馆王禹偁言:“臣淳化二年任商州团练
王每有过失,坦未尝不尽言规正,宫
三月,甲寅,诏王继恩:“戒前军所至,贼党敢抗王
赵保忠闻王师来讨保吉,乃先携其母及妻子、
壬寅,王继恩言破贼于研口寨,北过青强岭
己酉,王继恩言破贼五千众于柳池驿,峡路
于巳,王继恩至成都,引师攻其城,即拔之
王师之讨李继迁也,府州观察使折御
王继恩之克剑州也,西京作坊使马知
庚戌,高丽国王治以辽师侵掠其境,遣使来乞师。
以剑南西川招安使王继恩为宣政使、顺州防御使。继恩
王小波、李顺之初作乱也,朝议欲遣
乙丑,崇仪副使河南王得一求解官,优诏许之。得一以方
壬申,以襄王元侃为开封尹,改封寿王。帝谓寿
王继恩御军无政,其下恃功暴横,张
翰林学士王禹偁兼知审官院及通进、银台、封
壬辰,以开封尹寿王元侃为皇太子,改名恒,大赦天下
召王继恩还,以峰州团练使上官正、右
辽放进士王用极等二人。
三月,壬寅,高丽国王王治请婚于辽,辽许以东京留守萧恒
是月,辽奚王耶律寿宁、东京留守萧恒德等,以
改封弟元份壅王,元杰兗王,元亻屋封彭城郡王,
进封交趾郡王黎桓为南平王。
监察御史王济上疏陈十事,其目曰:择左右,
是月,高丽国王王治卒,从子诵立。诵遣兵校徐远来
初,刑部郎中、知杨州王禹偁准诏上疏言五事,其一曰:“
壬申,昭宣使王延德上《太宗皇帝南宫事迹》三卷
癸酉,始令诸王府记室、翊善、侍读等官分兼南北
甲子,诏葺历代帝王陵庙。
辽遣使册王诵为高丽国王。
辽进封皇弟恒王隆庆为梁国王,南京留守;郑王隆
甲寅,知制诰王禹偁,坐修《太祖实录》以意轻重
秦悼王旅葬涪陵,闰月,诏择汝、邓间地
己丑,以横海军节度使王显为枢密使。
癸亥,判大理寺王钦若上言:“本寺案牍简少,请罢
辽主如南京,以皇弟梁王隆庆为先锋,率师南伐。
枢密都承旨开封王继英,以契丹大入,请北巡,帝纳
辽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色珍从太后南伐,癸卯,卒于
王均自汉州引众攻绵州,不能克,直
乙巳,王均复入成都。
二月,辛亥,翰林学士王旦等三人权知贡举。
癸亥,枢密使王显罢。以周莹为宣徽南院使,王继
丁卯,王均开益州城,伪为遁状,雷有终与
丙辰,王均自升仙桥分路来袭官军,雷有终
王均自升仙桥之败,撤桥塞门。雷有
王均多为药矢射官军,中者必死。雷
冬,十月,王均自成都趋富顺监,所过胁军民断
丙寅,以翰林学士王钦若、知制诰梁颢分为川、峡安抚
辛卯,参知政事王化基罢为工部22回 以同知枢密院事王旦为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枢密直
乙未,翰林学士王钦若使西川还,对于崇政殿;即日
十一月,丙子,王显奏前军与契丹战,大破之,戮二
甲午,以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环庆路部署
初,王均叛,朝廷调施、黔、高、溪州蛮
己丑,以王汉忠为邠宁、环庆路都部署,李允
己酉,以王超为永兴军驻泊都部署,石普副之
丙午,以王显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乙亥,以王超为定州路驻泊行营都部署,王继
己亥,保静节度使王汉忠,坐西讨违诏无功,责左屯卫
壬戌,辽大林砦使王昭敏等来降。
“臣又闻先王垂训,重德教而轻刑罚。今法令之
辽奚王府五帐六节度献七金山、土河川地
乙亥,参知政事王钦若上言:“桂州通判、太常博士
五月,辛卯,定州部署王超言辽师出境。
帝闻王继忠战死,丁酉,赠大同军节度使
癸丑,太保兼中书令兗王元杰薨,追封安王,谥文惠。 <
丙戌,高丽国王诵遣其户部侍郎李宣古来贡,且言
甲子,静戎军王能奏:“于军城东新河之北开田,
戊辰,辽以皇弟楚王隆祐为西南面招讨使。
王继忠既见任于辽,从容进说曰:“
辛酉,以河阳三城节度王显知天雄军府兼驻泊都部署。 <
以知枢密院事王继英为枢密使,同知枢密院事冯拯
庚戌,辽命皇弟楚王隆祐留守京师。
辛未,北面都部署王超等引大军屯唐河,树营栅以备寇
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密请帝幸金陵;佥
初,王继忠在契丹,乘间为辽人言和好之
王超言辽师引众沿葫芦河而东,诏诸
乙未,诏王超等率兵赴行在,命知永兴军府向
先是王继忠得帝手诏,即具奏附石普以闻
丁未,以雍王元份为东京留守。
先是诏王超等率兵赴行在,逾月不至。辽师
帝前赐王继忠诏许遣使,继忠复具奏附石普
辽主复遣王继忠见利用,具言:“南北通和,
雍王元份暴得疾,诏参知政事王旦权东
甲寅,王钦若自天雄军来朝。
王超上章待罪,帝悯其劳旧,弗责。
己巳,参知政事王钦若加阶邑、实封,又赐袭衣、锦
以将作监丞王曾为著作郎、直史馆,赐绯。旧制
工部侍郎、参知政事王钦若,素与寇准不协,还自天雄,
八月,戍寅,雍王元份薨。
丁卯,令资政殿学士王钦若、知制诰杨亿修历代君臣事迹
辛已,以王钦若为兵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
丁亥,枢密使王继英卒。
丙午,命王钦若、陈尧叟同修《时政记》,每
南平王黎桓卒,诸子争立,攻战连月,有
庚寅,以殿中丞王旭同判吏部南曹。旭,旦之弟也。
是月,沙州郭煌王曹寿遗人进大食国马及美玉于辽,
十二月,辛卯,以宰臣王旦为朝拜诸陵大礼使。
宰相王旦言:“诸路各置转运使,复遣官
先是帝谓王旦曰:“开广言路,治国所先,而
汀州黥卒王捷,自言于南康遇道人,姓赵氏,
庚申,知枢密院王钦若以五星聚东井,庆云见,奉表
辽以西平王李德明母薨,遣使吊祭,旋命起复
癸丑,帝谓王旦等曰:“前诏群臣言事,除机密
初,王钦若既以城下之盟毁寇准,帝自是
辛巳,雨雪,帝谓王旦等曰:“瑞雪盈尺,来岁麦苗应
十二月,乙未,手札赐王钦若曰:“编修君臣事迹者,各置
壬午,宰相王旦等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州县
壬戌,王钦若言泰山下醴泉出,锡山苍龙见
丙寅,命王旦、冯拯、赵安仁等分撰玉牒、玉
己酉,王钦若来朝,献芝草八千本。
戊申,帝斋于穆清殿。王钦若等献紫芝草三万八千馀本。
甲申,命王旦摄太尉,奉上太祖、太宗谥册。
御史中丞王嗣宗言:“翰林学士杨亿、知制诰
先是瑞应沓至,知制诰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
戊寅,诏封玄圣文宣王庙配享先儒鲁史左丘明等十九人爵
御史中丞王嗣宗,言许州积水害民田,盖惠民
御史中丞、权判吏部铨王嗣宗轻险好进,深底冯拯之短,而
丁酉,帝谓王旦等曰:“自北鄙修好,疆埸不耸
丙戌,安定郡王惟吉薨。魏王德昭之子,好学善属
先是,高丽国王王治之妃皇甫氏,有外族金致阳,出
王诵有疾,密召给事中蔡忠顺,谕以
乙酉,辽使册西平王李德明为夏国王。旋遗枢密直学士
辛卯,王询遣使上表请朝,辽主命群臣议,
加号西岳金天王曰顺圣金天王,遣鸿胪少卿裴庄祭
乙亥,幸顺正王庙,宴从官父老于霈泽惠民楼。又
辽大丞相晋国王耶律隆运,从征高丽还,得疾,辽
辽以北院大王耶律实噜为北院枢密使,封韩王。
刑部郎中王济卒。临终自草遗表,大率以进贤
乙卯,辽北院枢密使韩王实噜卒。丙辰,以南院大王华格为
诏任中正、陈彭年、王曾详定。中正等上言:“详垂所述
丁亥,辽皇弟楚王隆祐徙封齐王,留守东京。
夏,四月,庚子,高丽王询遣蔡忠顺奉表于辽,请称臣如旧
王嗣宗知镇州,与枢密直学士、给事
丙辰,知制诰王曾判大理寺。判寺旧用郎官,帝欲
己未,高丽王询遣刑部侍郎田供之奉表于辽,称
是月,辽皇弟齐国王隆祐卒,辍朝五日,赠守太师,谥
初,翰林学士李宗谔与王旦善,旦欲引宗谔参知政事,尝以
闰月,丁卯,命王旦为躬谢太庙大礼使,向敏中为礼
壬申,改谥玄圣文宣王为至圣文宣王。
庚辰,辽赐皇弟秦晋国王隆庆铁券。
荣王元俨尝侍宴,颇多言。又尝请石保
壬申,枢密使王钦若等上《新编修君臣事迹》一千
甲子,辽北院大王耶律世良为北院枢密使,以宰臣刘
舒王元偁薨,帝临哭,赠太尉、中书令
及王怀信等上平蛮功,枢密院仪行赏,
驿召知镇州王嗣宗、鄜延都部署曹利用赴阙。
甲辰,以同州观察使王嗣宗、内客省使曹利用并为检校太
戊申,王旦至自充州,言:“河北转运使李
先是翰林学士王曾、知制诰钱惟演,受敕于武成王
帝尝观书龙图阁,得王禹偁章奏,嗟美切直,因访其后。
王旦之为景灵宫朝修使也,竦实掌其
丁卯,权知高丽国事王询遣奏告使尹证古及女真将军大千
丙寅,以楚王元佐为天策上将军、兴元牧,赐剑
荣王元俨宫火,延烧内藏左藏库、朝元
庚辰,王钦若上准诏编修后妃事迹七十卷,
时翰林学士王曾亦领银台司,宰相议令迥代曾。
乙巳,王饮若上《圣祖事迹》十二卷,帝制
时王将受经,命中书择方正有学术者为
丁亥,监修国史王旦等上《两朝国史》一百二十卷,
王继忠既见执于辽,荐擢汉人行宫都
乙巳,邠宁环庆部署王守斌言夏州蕃骑千五百来寇庆州,
乙丑,以王旦为恭上宝册南郊恭谢大礼使。
曾、知白、彭年等与王旦同在中书,尝乘间谓旦曰:“曾
己卯,王钦若表上《翊圣保德真君传》三卷
丙寅,命宰相王旦为兗州太极观奉上册宝使。 <
三月,戊午,以枢密使王钦若为会灵观使。会灵初置使,命
夏,四月,庚午,王旦至自兗州,言:“曹、济、徐、
通判益州,召还,时王曙沼蜀,或言其政苛暴,因对,帝
辛卯,辽封秦晋国王隆庆少子色嘉努为长沙郡王。 <
以漆水郡王耶律制心权知诸行宫都部署事。制
庚子,太保、平章事王旦以疾求退。旦柄用凡十八年,为
王旦以病坚求罢相,甲寅,召对滋福
戊辰,以寿春郡王友张士逊、崔遵度并为升王府谘议
丁卯,命宰臣王钦若管句修祥源观事。
甲辰,立升王受益为太子,改名祯,大赦天下。
加彭王元俨太傅,进封通王。
甲寅,楚王元佐加兴元牧,徐国、邠国、宿国
丙辰,辽以东平郡王萧巴雅尔为都统,殿前都点检萧库
参知政事张知白与宰相王钦若论议多相失,因称疾辞位,丙
甲午,左仆射、平章事王钦若罢为太子太保。
乙巳,辽以广平郡王宗业为中京留守,大定尹耶律制心
辛亥,高丽王王询遣使如辽,请贡方物,辽主命纳
高丽王询表请称籓纳贡,辽主许之。 <
太子太保王钦若自杭州来朝,令入赴内殿起居
壬辰,以太子太保王钦若为资政殿大学士,仍今日赴资
丁巳,辽以漆水郡王耶律制心为南京留守、析津尹、兵
辽皇子梁王宗真,幼聪明,长而魁伟,豁达大
允恭既下狱,王曾欲因山陵事并去谓,而未得间,
秋,七月,辛未,王曾加中书侍郎、平章事,吕夷简为
戊辰,以李沆、王旦、李继隆配享真宗庙庭。
十二月,辛丑,高丽王询卒,其子钦遣使告于辽,辽主即
监察御史鞠讠永嫉王钦若阿倚,数睥睨其短,钦若心忌
癸卯,王钦若等上《真宗实录》一百五十卷
辽南院大王耶律制心卒。制心守上京,多惠政
壬辰,遣殿中侍御史王硕、内殿承制硃绪点检山场所积茶
辛亥,王钦若封冀国公,曹利用改封鲁国公
庚午,以宰臣王钦若为译经使。唐译经使以宰相明
王钦若既兼译经使,始赴传法院,感
庚戌,玉清昭应宫使王曾请下三馆校《道藏》,从之。帝
癸亥,楚王元佐薨,追封齐王,谥恭宪;后改
乙酉,监修国史王曾言:“唐史官吴兢,于《实录》
二月,辛未,同知礼院王皞言:“谥者,行之表也。近日臣
秋,七月,辽以南院大王耶律迪里为上京留守。
乙亥,河决澶州王楚埽。
初,王氏据福州时,有田千馀顷,谓之官
辽魏王耶律色轸之孙妇指斥乘舆,其夫为
辽以耶律求翰为北院大王。
始,王曾荐夷简可相,久不用。士逊将免
乙卯,始命御史中丞王曙兼理检使。
辛卯,南平王李公蕴卒。其子德政遣人来告,以
甲寅,王曾罢。始,太后受册,将御天安殿
时辽主驻黑岭,副留守王道平逾城走告变,即征诸道兵以时
丁未,定难节度使西平王赵德明遣使来,献马七十匹,乞赐
癸亥,以盐铁副使赵州王鬷为天章阁待制。
定难节度使、西平王赵德明,凡娶三姓:卫慕氏,生元
辛卯,进封孟王元俨为荆王。
是月,辽册元昊为夏国王。
时有飞语传荆王元俨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者,即捕得
己卯,徙判天雄军王曾判河南府。始,陈尧咨与曾有隙
参知政事王随言:“淮南积盐一千五百万石,
庚午,以王曾为吏部39回 前日诏语戾乎?”后数日,枢密使王曾入对,又奏引纳陈氏为不可,帝
帝未有储嗣,取汝南郡王允让子宗实入宫中,皇后拊鞠之,
以枢密使王曾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辽枢密使萧朴进封魏王,旋卒,赠齐王。
初,诸王邸散居都城,过从有禁,非朝谒从
是月,辽主如王子城。
夏,四月,辽以潞王查噶为南府宰相,崇德宫使耶律玛
丁卯,以同知枢密院事王德用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承旨、
辽以秦王萧孝穆为北院枢密使,徙封吴王。
以知枢密院事王随、户部侍郎知郑州陈尧佐并为平
知制诰王举正,以宰相陈尧佐之婿,引故事
三月,戊戌朔,宰臣王随罢为彰信节度使、同平章事,陈
遵勖昷藉力学,王旦器之。天圣末,尝奏事殿中,帝
庚戌,都官员外郎王素为侍御史,中丞孔道辅荐之。素
知枢密院事王德用,状貌雄毅,面黑,而颈以下
戊戌,辽命皇子梁王召僧论佛法。辽主重佛教,僧有正
壬寅,以参知政事王鬷知枢密院,翰林学士、知制诰宋
己巳,降侍御史王素为都官员外郎、知鄂州。初,孔
己丑,以入内副都知王守忠为陕西都钤辖。富弼言:“唐
戊寅,知枢密院事王鬷、陈执中、同知枢密院事张观并
河东都转运使王沿又言:“访闻延州有金明败卒二
庚子,重修《祖宗王牒》成。即而修玉牒所言:“请自
癸酉,诏夏守赟、王守忠进屯鄜州。时大军驻河中逾三
以国子监直讲林瑀、王洙并为天章阁侍讲。
甲午,赐泾原驻泊都监王珪名马二匹,黄金三十两,裹创绢
乙未,徙知随州王德用知曹州。德用道过许州,梅询
自先大王薨,今皇帝遣使厚吊赙之礼,听大
“大王果以爱民为意,言当时之举,徒由
乙丑,追封皇长子为褒王,赐名昉。
以翰林学士王举正参知政事。既入谢,帝曰:“
王尧臣建言:“泾原路熟户万四百七
癸卯,命翰林学士王尧臣、聂冠卿、知制诰郭稹看定三
以鄜延都监王信为本路钤辖兼两路都巡检使。信
麟州都监王凯,全斌曾孙也,数破贼有功。贼
癸酉,降并代副部署王元、钤辖康德舆、杨怀志等官。先
己丑,翰林学士王尧臣等上新修《崇文总目》六十卷
知保州王果,先购得辽人南伐谕稿以闻,且
甲午,徙知澶州王德用为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 <
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王德用入朝奏事,命为宣徽南院使,
己酉,以鄜延钤辖王信为本路部署,鄜延都监狄青为泾
甲寅,以翰林学士王尧臣为泾原路安抚使,内侍副都知
泾原安抚使王尧臣言备御之策,凡五事:“其一
戊子,诏录将校死王事而无子孙者亲属。
丙申,王尧臣又言:“韩琦、范仲淹、庞籍
癸酉,命王拱辰、田况与三司同议减放州县科
丁亥,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以太常丞阮逸为武学教授。
虎翼卒王伦叛于沂州。
辽耶律罕班再为北院大王,入朝。辽主从容谓曰:“卿守边
御史中丞王拱辰请用朔望日退御后殿,召执政
丙子,参知政事王举正罢为礼部侍郎、知许州。初,
是月,获王伦。
辛丑,辽燕国王洪基,加45回 ,知北南院枢密使事,进封燕赵国王。
赐知谏院王素三品服,余靖、欧阳修、蔡襄王
丙戌,命王洙、余靖、孙甫、欧阳修同编修《
乙亥,荆王元俨薨。元俨性谨约寡欲,喜儒学
戊申,遣入内供奉官王昭明往宜州,召募勇敢人入洞捕击
壬子,判国子监王拱辰等言:“首善当自京师。今国
是月,辽南院大王果实,奏党项等部叛降夏国。未几
庚戌,以天章阁待制王素知渭州。
先是知定州王果率兵趋保州,攻城甚急,会有诏
先是傅永吉以诛王论故骤迁,得入见,帝面奖之,永
己卯,准布大王率诸酋长朝于辽。
壬寅,翰林学士王尧臣等言:“礼官议改上章献皇后
戊子,王尧臣罢三司使,为翰林学士承旨兼
丙子,徙知定州王德基知雄州兼沿边安抚使。初,守
秋,七月,三司使王拱辰言:“太祖时兵十二万,太宗
辽豳王遂格卒。
癸丑,高丽国王钦卒,子徽嗣。
知谏院王贽言:“臣僚章疏内,有事合更张
是日,贝州宣毅卒王则据城反。则本涿州人,岁饥,流
高阳关都部署王信闻贝州乱,亟领本部兵傅城下。
戊申,加恩百官,王贻永封遂国公,夏竦英国公,章得
王则之以贝州反也,深州卒庞旦,与
丙寅,磔王则于都市。
甲申,辽南院大王耶律罕班卒,年五十五。罕班平居
辽封皇子和啰噶为越王,阿伦为许王。赐太弟重元金券。
癸亥,赐王贻水、李用和笏头金带。故事,非
先是燕赵国王洪基有疾,辽主亲诣其帐视之。壬
卫士王安,与其党相恶,阴置刃衣箧中,
壬子,命翰林学士承旨王尧臣、入内都知王守忠、右司谏陈
癸巳,辽以皇子燕赵国王洪基领北南枢密院。
闰月,乙卯,辽汉王特布为中京留守。
丁亥,辽北府宰相赵王萧孝友出为东京留守。
庚戌,辽韩国王萧惠请老,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
丁巳,从翰林学士承旨王尧臣等议,雅乐名《大安》。 <
己巳,知制诰宋城王洙、直集贤院郾城掌禹锡上《皇祐
乙未,以知制诰王洙为辽太后生辰使。至靴淀,辽使
御史中丞王举正言“陛下滥赏尧佐,乞即黜臣
丙子,改太子太师王溥谥文献为文康,司空致仕章得象
教坊官王世昌,自陈年老,乞监永济仓门。
王尧臣、王守忠、陈旭等,校庆历、皇祐总四
癸未,命御史中丞王举正与三司同详定冗费。
丁亥,以太子太师致仕王德用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
时将相王姓者数人,而闾阎妇女小儿皆号德
辽以南院大王潞王札拉为南院枢密使,进封越国王;
戊戌,辽以郑王虚烈为北府宰相,以契丹行宫都部
命知制诰王洙修纂地理书。
戊午,翰林学士承旨王拱辰言:“奉诏详定大乐,比臣至
癸亥,御史中丞王举正罢为观文殿学士、知通进、银
准布大王率诸部长献马驼于辽。
先是张方平言王畿赋敛之重,于是诏开封府诸县两
丁酉,诏:“前代帝王後,尝仕本朝官八品以下,其祖父
先是盐铁判官王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
以殿中丞王安石为群牧判官。安石力辞召试,
丙寅,翰林学士王洙上《54回 枢密副使王尧臣,务裁抑侥幸,于是有镂匿名
辛巳,以三司使王拱辰为回谢使,德州刺史李珣副之
庚子,翰林学士王洙、直集贤院掌禹锡上《皇祐方域
丙戌,迩英阁王洙讲《周官》典瑞含玉,帝曰:“
皇子燕赵国王洪基,奉遗诏即位柩前,哀恸不听
己巳,交趾来告其王李德政卒。诏赠侍中、南越王,以
知开封府王素尝夜叩宫门,求见执政白事。彦
辛卯,以翰林学士王洙为翰林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出
知制诰吴奎言:“王者以社稷为本,宗庙为重。社稷必
初,李照斥王朴乐音高,乃作新乐,下其声。太
辽魏国王萧惠卒,年七十四,后之父也。遗
十一月,辛巳,王德用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侍中,
辽主之为燕赵国王也,兴宗以左中丞萧惟信资性沉毅
辽以韩王萧阿喇为北院枢密使,徙王陈,与
三月,辛巳,辽以楚国王尼噜古为武定军节度使。
辛未,辽以魏国王扎拉为特里衮、同知枢密院事。
己未,参知政事王尧臣卒,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
辛亥,南院枢密使楚王萧革复为北院枢密使。
初,王禹偁奏:“天下僧尼,日增月益,
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王安石累除馆职,并辞不受,中书门
以太子中允王陶、大理评事赵彦若、国子博士傅
庚子,汝南郡王允让薨。王性至孝,母楚国太夫人
己酉,以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
癸未,辽以随王耶律仁先复为北院大王。先是仁先
癸丑,右正言王陶言:“汉光武出猎夜还,上东门
庚午,以右正言王陶知卫州。时台谏共言陈旭不当为
辛亥,辽杀东京留守陈王萧阿喇。阿喇以例来朝,辽主访群
辽以楚王尼噜古知南院枢密使事。
丁亥,权御史中臣王畴言:“比年中外臣僚,或因较量
癸巳,以诸王宫侍讲、屯田员外郎、编校书籍长
是月,右正言王陶上疏曰:“去岁亲发德音,稽唐
丁丑,琦召翰林学士王珪,令草诏,珪曰:“此大事也,
甲午,命知制诰王安石同句当三班院。先是安石纠察
判吏部南曹王端言:“公卿子弟襁褓得官,未尝
翰林学士王珪上言:“圣体已安,皇太后乞罢
以右司谏王陶为户部员外郎、直史馆,充皇子
庚申,翰林学士王珪奏:“谨按《曾子问》曰:‘贱
八月,庚辰,王珪议上大行皇帝谥曰神文圣武明孝
壬戌,以皇子位伴读王陶为淮阳郡王府翊善,皇子位说书
乙亥,淮阳王顼出阁。王辞两宫,悲泣不自胜,太后亦泣,
庚辰,命翰林学士王珪、贾黯、范镇撰《仁宗实录》,
帝名曙,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
翰林学士王珪等议:“唐代宗即位,用礼仪使
御史中丞王畴以为珪等议遗真宗不得配,公辅
丁丑,权御史中丞王畴上疏,请车驾行幸以安人心。于
御史中丞王畴上疏曰:“今陛下南向负扆以临
己丑,以御史中丞王畴为翰林学士。召枢密直学士、史
戊午,以淮阳郡王府翊善王陶为颍王府翊善,赐金紫
颍王性谦虚,眷礼宫僚;遇维尤厚,每
王昭明等既至,召蕃部酋领,称诏犒
始,朝廷遣王无忌赍诏责夏国主谅祚,谅祚迁延
以编排中书诸房文字王广渊直集贤院。帝在籓邸,广渊因
癸卯,枢密副使王畴卒。帝临奠,赐白金二千两,赠
丁巳,翰林学士王珪等奏:“准诏详定礼院及同知礼
辛巳,翰林学士王珪奏:“权御史中丞贾黯,前以学
初,议崇奉濮安懿王典礼,翰林学士王珪等相顾莫敢先
于是珪等议:“濮王于仁宗为史,于皇帝宜称皇伯而不
初,议崇濮安懿王,史馆修撰、同知谏院蔡抗引礼为
甲午,复以王安石为工部郎中、知制诰,母丧除
是日,诏避濮安懿王名下一字,置濮安懿王园令一人,
乙巳,颍王府翊善邵亢奏:“皇子颍王,天质
初,命王珪等举官,已除孙昌龄及郭源明,
乙未,颍王府翊善、同修起居注邵亢,以知制
以度支郎中王稷臣直集贤院,充颍王府翊善,令
丁丑,以屯田员外郎王克臣子孝庄为右屯卫将军、驸马都
嘉祐初,王安石名始盛,欧阳修亦善之,劝洵
己巳,归徐国公主于王氏,皇后及皇子颍王、东阳郡王送
戊寅,以王陶为群牧使。
昌王颢、乐安郡王頵乞解官行服,诏两制与太常礼院
御史中丞王陶言:“臣奉诏别举台官,缘有才
工部郎中、知制诰王安石既除丧,诏令赴阙。安石屡引
初,王陶事琦甚瑾,琦深器之。东宫始建
辛卯,徙封昌王颢为岐王,乐安郡王頵为高密郡王。
戊戌,召知江宁府王安石为翰林学士。
乙巳,诏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安石素与韩绛、韩
庚申,吕公著、王安石等言:“故事,侍讲者皆赐坐
赐布衣王安国进士及第。安国,安石弟也,
先是王安石讲《66回 辽遣使册李秉常为夏国王。
庚子,以翰林学士王安石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王安石既用事,尝因争变法,怒目谓
壬辰,帝问王安石:“制置条例如何?”安石曰
辽晋王耶律仁先,前以耶律伊逊之谮,出
丙戌,王安石乞辞位;帝封还其奏,令视事
王安石以为古之取士皆本于学,请兴
王安石以公著兄公弼不附己,乃白用
先是王安石争谋杀自首之律,逾年不决,
初,王安石既与叶惠卿议定,出示苏辙曰
王安石独奏事,帝问曰:“程颢言不
王安石称疾,求分司,翰林学士司马
帝欲大用司马光,访之王安石,安石曰:“光外托劘上之名
壬午,王安石出视事,诏以韩琦奏付条例司
帝谓王安石曰:“陈荐言:‘外人云,今
戬上疏论王安石变法非是,乞罢条例司及追还
王珪等言:“入閤者,乃唐只日紫宸
戊寅,诏修武成王庙。
王安石议分审官为东、西院,东主文
陆佃尝受经于王安石,至是庆举入京师,王安石问
知开封府刘庠不肯屈事王安石,安石欲见之,或以语庠,庠
王安石常欲置其党一二人于经筵,以
时王安石言:“先王以农为兵,今欲公私财用不匮,为
丁卯,以韩绛、王安石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翰林学
庚辰,命王安石提举编修三司令式。时天下以
壬辰,王安石请鬻天下广惠仓田,为河北东
壬申,进封高密郡王頵为嘉王。
己卯,以前旌德县尉王雱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雱,
己未,安定郡王从式卒。
先是河溢卫州王供,时新堤凡六埽而决者二,下属
自王韶倡为缘边市易之说,王安石善之
壬午,辽晋王耶律仁先卒,遣命家人薄葬。仁先
辛卯,王安石以王韶书进呈;韶言已拓地千二百里,
王安石始建此议,文彦博、吴充以为
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引兵城渭源堡,破蒙罗角,遂城
甲辰,王韶破玛尔晋于巩令城,降其部落二
帝以固议问王安石,安石曰:“为祖立别庙,自
王韶复河州,获玛尔戬妻子。
自王安石用事,锐意开边,知邕州萧注
王雱言:“今天下甲胄弓弩以千万计
初,王韶既复河州,会降羌叛,韶回军击
甲子,辽南院大王耶律哈哩济致仕。哈哩济尝为辽兴
癸丑,帝问王安石:“纳免行钱如何?或云提汤
河州之被围也。王韶自京师还,至兴平,闻之,乃与
王韶还熙州,以兵循西山,绕山踏白
丙戌,王安石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大名
丁酉,诏王韶发玛尔戬及其家赴阙。进韶观文
吕惠卿得君怙权,虑王安石复进,乃援郊祀赦例,荐安石
以知熙州王韶为枢密副使。
王安石率同列上疏言:“晋武帝五年
王安礼应诏上疏曰:“人事失于下,
王安石称疾不出,帝遣使慰勉之。丙
王安石复撰《诗·关雎解义》以进。
六月,己丑,绵州都监王庆、崔昭用、刘珪、左侍禁张义援
癸酉,辽柳城郡王萧锡默卒。
初,王安石与吕惠卿互相倾陷,遣徐禧、
丙午,王安石罢。安石之再相也,多称疾求
甲申,命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伊逊同母兄弟,世预北、南院
己亥,枢密副使王韶罢。韶与安石异,数以母老乞归
是月,河复溢卫州王供及汲县上、下埽、怀州黄沁、滑
辽以北面宰相辽西郡王萧呼哩额知北院枢密使事,以左伊
乙卯,以王安石为73回 交趾郡王李乾德上表言:“奉诏遣人送方物
王珪知帝欲伐夏,故奏乞用充为边帅
戊戌,宰臣吴充、王珪、参知政事元绛,言功臣非古,
丙辰,诏:“青州民王赟贷死,刺配邻州牢城。”
岐王颢之夫人冯氏,侍中拯之曾孙也,
庚辰,诏以濮安懿王三夫人并称王夫人,祔濮园。 <
辽定王爵之制,惟皇子仍一字王,馀并削
命王珪为山陵使。
辽耶律伊逊以改封王爵,赴阙入谢。辽主即日遣还,改
甲戌,命王珪提举修两朝国史。
丁酉,封宗晖为濮阳郡王,濮安懿王子孙皆进官一等。 <
而判太常寺王存、知礼院曾肇言:“古之祭祀,
庚子,同判太常寺王存言:“近诏秘书监刘几赴详定郊
戊申,辽以度支使王绩参知政事。
癸未,辽主为皇孙梁王延禧设旗鼓伊喇六人卫护之。 <
初,刘几、杨杰欲销王朴旧钟,意新乐成,虽不善,更无
王安石上改定《诗》、《书》、《<
以王安石为特进,改封荆国公,王拱辰
丙戌,进封岐王颢为雍王,嘉王頵为曹王,并为司空。文彦
己巳,知制诰王存言:“辽人觇中朝事颇详,而边
丁卯,辽以翰林学士王言敷参知政事,封北院宣徽使石笃
交趾郡王李乾德上表言:“昨遣使臣陶宗元
乙亥,王珪上《国朝会要》。
是日,王中正发麟州,祃祭祝辞云:“臣中
己酉,河北都转运使王居卿,乞自王供埽上添修南岸,于
是日,王中正至夏州。时夏州已降种谔,谔
癸酉,王中正至宥州,城中居民五百馀家,
辛巳,泾原节制王中正入宥州。
初,王中正在河东,奴视转运司官,凡有
丙戌,王中正奉诏引军还延州,士卒死亡者
癸亥,华阴郡王宗旦薨。
诏杭州岁修吴越王坟庙。
癸酉,官制成,以王珪为77回 ">尚书左丞,翰林学士王安礼为77回 >省关移中书,当加上字以重之。王安礼争曰:“三省皆政事所自出,
甲寅,监修国史王珪上《两朝正史》一百二十卷。是
壬辰,辽混同郡王耶律伊逊在莱州,私藏兵甲,且谋
癸巳,会稽郡王世清薨。
辽进封梁王延禧为燕国王,大赦。
先是高丽王徽殂,辽命其子三韩国公勋权知国
癸未,进封濮阳郡王宗晖为嗣濮王,封宗晟为高密郡王
辽主命知制诰王师儒、牌印郎君耶律固傅导燕王延
戊子,集禧观使王安石请以所居园屋创禅寺,乞赐名
辛卯,江夏郡王宗惠卒。
甲寅,王安礼罢。先是侍御史张汝贤弹奏王
八月,庚午,诏知泸州王光祖遣人招谕乞弟,许出降免罪补
是月,辽以王绩知南院枢密使事,邢熙年为中京
恕计不行,反谓雍王颢有凯觎心,皇太后将舍延安郡王
庚子,命宰臣王珪为山陵使。
己未,赐叔雍王颢、曹王頵赞拜不名;令中外避太皇太后父
戊午,监察御史王岩叟上疏曰:“今民之大害,不过
己丑,王岩叟言:“风闻章惇于帘前问陛下
甲辰,王岩叟奏:“自冬不雪,今涉春矣,
诏回赐高丽王鞍马、服带、器币有加。
武威郡王栋戬卒,以其养子阿里骨为河西军
癸酉,以监察御史王岩叟为左司谏。
光居政府,凡王安石、吕惠卿所建新法,刬革略尽
闰月,己丑朔,王岩叟入对,言:“祖宗遗戒不可用
丁酉,王岩叟入对,言求治不可太急,太急
三月,己未,王岩叟言:“陛下用范纯仁虽骤,何
王安石闻朝廷变其法,夷然不以为意
军器监丞王得君言:“臣僚上章与议改法,但
癸巳,特进、荆国公王安石卒,年六十有六。
扬王颢、荆王頵并特授太尉。
己巳,幸扬王、荆王第,官其子九人。
右正言王觌言:“先帝令常平钱斛存留一半
丙午,王岩叟、硃光庭、苏辙、王觌言:“
丁亥,辽遣使诏夏国王秉常子乾顺知国事。
己酉,宗正寺丞王巩奏:“神宗玉牒,至今未修,《
甲戌,辽为燕国王延禧行再生礼,曲赦上京囚。 <
辛卯,辽以兰陵郡王萧乌纳为南院枢密使。乌纳奏请掾
壬戌,王觌言:“硃光庭讦苏轼策问,吕陶
辛未,傅尧俞、王岩叟入对,论苏轼策题不当,太皇
己丑,知澶州王令图相度河北水事。张问奏乞如前
王令图卒,以王孝先代领都水,亦请如令图议。
辽南府宰相王绩卒。
五月,壬子朔,王岩叟、傅尧俞等言:“臣等累章论
丁丑,辽秦越国王阿辇卒,寻追封秦魏国王。
庚申,王觌奏:“苏轼、程颐,向缘小忿,
丁卯,王觌奏:“苏轼长于辞华而暗于理义
扬王颢、荆王頵尝令成都府路走马承受造锦地衣
谏议大夫王觌疏言:“胡宗愈自为御史中丞,
辛亥,辽主命燕国王延禧写《80回 癸亥,汉东郡王宗瑗卒。
丁亥,辽命燕国王延禧知中丞司事,以同知南院枢密
秋,七月,戊申,荆王頵卒,谥端献。
八月,己卯,进封扬王颢为徐王。
太史局奏:“宋以火德王天下,今所造浑仪名水运,甚非吉
六月,甲辰,范纯仁、王存罢。
壬戌,辽以参知政事王言敷为枢密副使,贾士勋参知政事
辛亥,王岩叟奏事罢,留身曲谢,言于太皇
壬子,赐南平王李乾德袍带、金帛、鞍马。
甲寅,王岩叟言:“秋气已凉,陛下闲燕之
辽命燕国王延禧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北南院
是日,王岩叟奏:“臣之区区欲有所言,不
杨畏、黄庆基言:“王岩叟父子预政,交通货贿,窃弄威
丁巳,诏陕西有前代帝王陵庙处,给民五家充守陵户。 <
壬申,辽南府宰相王经卒。
戊子,辽以枢密副使王是敦兼知枢密院事,以权参知政事
辛丑,赐徐王颢剑履上殿。
戊申,辽北院大王哈鲁卒。
癸丑,诏大宁郡王以下出就外学。
己未,辽以燕国王延禧生子,肆赦,妃之族属并进级
戊子,徙封徐王颢为冀王。
诏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
己酉,诏以王安石《日录》参定《神宗实录》、
丁卯,嗣濮王宗晖卒。
是月,高丽国王运殂,遣使告于辽,辽遣萧遵列等
壬午,封高密郡王宗晟为嗣濮王。
壬申,三省具吕惠卿、王中正、宋用臣无罪状进呈,当再叙
己未,辽以南院大王特默为南院枢密使。
丁酉,都水使者王宗望言:“北流已闭,全河东还故
辽南府宰相王棠卒。棠博古,善属文,乡贡、礼
三月,己亥,嗣濮王宗晟卒,谥端孝。
壬申,封华容郡王宗愈为嗣濮王。
嗣濮王宗愈卒,谥恭宪。
九月,甲午,以安定郡王宗绰为嗣濮王。
辛巳,进封冀王颢为楚王。
癸未,辽以参知政事王师儒为枢密副使,以汉人行宫都部
庚申,辽以高丽王昱有疾,命其子颛权知国事。 <
癸未,诏封濮安懿王子未王者三人,宗楚为南阳郡王,
乙酉,嗣濮王宗绰卒,谥孝靖。
己亥,封南阳郡王宗楚为嗣濮王。
辛亥,封大宁郡王佖为申王,遂宁郡王佶为端正。
丁巳,幸申王、端王府。
癸未,诏常立罢诸王府侍讲,差监永州酒税,奉议郎赵
甲寅,令熙河立王韶庙。
丙子,诏:“王岩叟遗表并吕大防等所得恩例及举
辛酉,济阳郡王宗景,坐以立妾罔上,罢开府仪同
甲午,泾原路钤辖王文振败夏人于没烟峡。
壬辰,诏:“通州居住王觌,改送袁州;孔文仲、鲜于侁、
三月,辛酉,辽以燕国王延禧生子,迁妃父之官,仍赐官属
是春,高丽王昱殂。
戊子,嗣濮王宗楚卒,以其弟宗祐嗣。
丙戌,鄜延将王愍复宥州。
丁酉,嗣濮王宗祐卒,以其弟宗汉嗣。
戊申,知兰州王舜臣讨夏人于塞外。
丁巳,五王外第成,赐名懿亲宅。
帝幸申王府。辛未,幸端王府。甲戌,进封
甲申,幸睿成宫及莘王、简王府。
时有请以王安石《三经义》发题试举人者,右
壬辰,辽为燕国王延禧行再生礼,曲赦三百里囚。
己卯,诏许高丽国王遣士宾贡。
夏,四月,庚辰,幸莘王府。
癸巳,封永嘉郡王偲为睦王。
辛丑,左司谏王祖道言:“全河北流,淹没有户田
辖戬既降于王赡,而赡与总管王愍争功,交讼于
癸酉,辽南院大王耶律鄂嘉卒。
丁未,立顺国夫人王氏为皇后;后,开封人,德州刺史
王赡留鄯州,纵所部剽掠,羌众携贰
乙未,却永兴民王怀所献玉器。
己丑,追复文彦博、王珪、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刘
辛亥,辽主命燕国王延禧拟注大将军以下官。
是岁,辽封高丽王颙为三韩国公。放进士康秉俭等八
辽主之为燕国王也,道宗以萧乌纳有保护功,命其
壬寅,辽以宋魏国王和啰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乙巳,辽以北平郡王淳进封郑王。
辛卯,左司谏王能甫言:“曾诚家富于财,目为青
丁未,辽南院大王慎嘉努致仕。
以知岢岚军王厚权发遣河州兼洮西沿边安抚司公
戊寅,王厚言:“熙宁间,神宗以熙河边事
诏:“知河州王厚权管句熙河兰会路经略司职事。
甲戌,王厚奏:“河南、河北诸羌,以大小
诏:“追夺王珪赠谥;王仲端、王仲薿并放罢,遗表恩例减
辛酉,王厚、童贯发熙州。初,厚与贯会诸
初,湟州未克,青唐王子谿赊罗撒率众来援,过安儿峡,
诏以王厚为威州团练使,知熙州;童贯转
湟州既平,王厚奉诏措置河南生羌。其地在大河
王厚奉诏班师。甲寅,还至熙州,遣
辽燕国王达噜卒。达噜,萧德妃所生也,妃
己酉,诏:“王珪、章惇别为一籍,如元祐党。”
庚戌,王厚、童贯率大军次湟州。诸将狃于
己未,王厚等帅大军入廓州界,大首领洛施
诏:“王厚、童贯提兵出塞,曾未数月,青
庚午,王厚过湟州,沿兰州大河并夏国东南
戊申,诏以荆国公王安石配享孔子。
癸酉,以婉仪王氏为德妃。
初,蔡京使王厚招夏卓罗右厢监军仁多保忠,厚
时蔡京务开边,知桂州王祖道欲乘时徼利,乃诱王江酋杨晟
丙午,诏建古王砦为怀远军。
壬子,遣王戬报聘于辽。
八月,戊辰,以德妃王氏为淑妃。
庚午,以王江古州归顺,置提举谿洞官二员,
丙辰,高丽国王容殂,子俣遣其中书舍人金缘告哀
丙辰,蔡王似薨。
辽封耶律俨为漆水郡王,馀官进爵有差。俨恶枢密都承旨
庚申,进封京兆郡王桓为定王,蜀国公构为广平郡王。
改封赵怀德为顺义郡王、昭化军节度使、河南蕃部总领。
丙申,辽封高丽国王俣为三韩国公。
壬子,谿哥城王子臧征扑哥降,复积石军。
乙卯,以婉容王氏为贤妃。
癸酉,皇后王氏崩。后性恭俭,郑、王二妃方亢
泸州夷王募弱内附,以其地置纯、滋二州。
八月,己丑,嗣濮王宗汉卒,兄子仲增嗣。
陈瓘尝谓绍圣史官专据王安石《日录》改修神宗史,变乱是
戊寅,同知枢密院事王襄罢,知亳州。
惠卿负恩排王安石,众皆薄之,虽章惇、曾布、
癸酉,追封王安石为舒王,子雱为临川伯。仲春释奠,以兗
二月,甲申,以德妃王氏为淑妃。
辛巳,诏濮州王老志赐号安泊处士。老志,濮之临
甲申,还王珪、孙固赠谥,追复韩忠彦、曾布
戊寅,封四镇山为王。
辛卯,召王老志赴阙;丁酉,封为洞微先生。
辛丑,王老志加号观妙明真洞微先生。 <
甲辰,通判开府王景文,转奉直大夫,与知州差遣,
三月,丙子朔,以淑妃王氏为贵妃。
二月,乙巳,立定王桓为皇太子。
嗣濮王仲增薨,弟仲御嗣。
王厚与刘仲武合泾原、鄜延、环庆、
初,王育等既攻破上、下落样村及思峨州
庚申,太府寺丞王鼎奏:“《五礼新仪》既已成书,
乙卯,赐王仔昔号通妙先生。
庚辰,辽魏国王淳进封秦晋国王,为都元帅;以上
初,刘混康、虞仙姑、王老志、王仔昔,皆为帝所礼,然其
丙寅,辽命都元帅秦晋王淳,赴沿边会四路兵马防秋。 <
丙申,以御史中丞王安中为翰林学士。
丁酉,西蕃王子益麻党征降,见于紫宸殿。 <
癸丑,贵妃王氏薨。
王仔昔倨傲而戆,帝待以客礼,故遇
庚戌,以翰林学士承旨王黼为93回 事,监司、帅臣不许干预。贯更令王师中别选能吏以往。政,洮州人也
癸巳,令嘉王楷赴廷对。楷,帝第二子也。 <
戊午,知衮州王纯奏乞令学者治御注《道德经》,
丙辰,以婉容王氏为贤妃。
辽放进士王翚等百三人。
辽以皇子赵王实讷埒为西京留守。
辽主诸子,惟晋王额噜温最贤,乐道人善而矜人不能
庚戌,以王黼为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 <
辽主有四子:长曰赵王实讷埒,母赵昭容;次晋王额噜温
王黼言于帝曰:“方腊之起,由茶盐
九月,丙寅,以王黼为少傅,郑居中为少宰。庚午,
丙辰,御神霄宫,亲授王黼等元一六阳神仙秘箓及保仙秘箓
壬子,进封广平郡王构为康王。
甲戌,嗣濮王仲御薨,以其弟仲爰嗣。
壬寅,以王黼为少师。
壬午,王黼以辽耶律淳死,复命童贯、蔡攸
庚辰,金使李靖、王度喇、萨鲁谟等入见,言:“自燕
甲辰,金复遣李靖、王度喇与赵良嗣等同来。
初,王黼既专任交燕事,降旨饬童贯、蔡
庚午,王黼等上尊号曰继天兴道敷文成武睿
燕京既陷,干就奚王府自立为神圣皇帝,国号大奚,改
辛丑,命王安中作《复燕云碑》。
丙寅,幸王黼第观芝。帝由便门过梁师成家,
丁卯,王安中、谭稹加检校少傅,郭药师为
壬申,王黼子弟亲属推恩有差。
辛未,夏国王李乾顺进誓表于金。
王黼言:“顷得方士玑衡之书,足以
十一月,丙子,太傅王黼致仕。
王黼既罢,白时中、李邦彦作相,京
壬寅,金使王介儒、萨里穆尔至太原,出所赍书
硃勔放归田里。责王黼为崇信军节度使,永州安置。赐
遣使督诸路勤王兵入援。
时肃王枢及康王构居京师,帝退朝,康王入,毅然
庚辰,张邦昌从康王诣金营,自午至夜分始达。
时勤王之师踵至,日或数万人,四壁各置
初,勤王兵未集,金人气骄甚,横行诸邑,
初,师道被诏勤王,闻命即行,过姚平仲,有步骑七
李纲言于帝曰:“勤王之师渐集,兵家忌分,非节制归一
乙未,诏暴师成朋附王黼之罪,责授彰化军节度副使,遣
初,王黼尝为郓王楷阴画夺宗之计,师成力保护太子
宗望遣王汭来问举兵之故。辛丑,遣资政殿
乙巳,康王及宇文虚中、张邦昌还自金营。
丙午,以康王构为太傅、静江、奉宁军节度使。
遣王俅使金军迎肃王。
门下侍郎王孝迪罢。
命给事中王云等使金。
是月,海滨王家奴诬其主欲亡去,金主命诛其首
时诸生习用王氏之学以取科第,忽闻时言,目为
高丽国王王楷称籓于金。
癸卯,以镇西军承宣使王禀为建武军节度使,录坚守太原之
戊戌,金使杨天吉、王汭来议事,取蔡京、童贯、王黼、
甲辰,诏用蔡京、王黼、童贯所荐人。
王云遣使臣至自真定,报金人已讲和
十一月,甲子,康王构入辞,帝赐以玉带,抚慰甚厚。
康王未行,而车辂至长垣,为金人所却
王云固请康王往使。乙亥,命云副康王构再使宗
丙子,王及之同金使王汭来,言军已至西京,不复请三镇
王云、耿延禧、高世则等从康王构出
是日,康王构发长垣,至滑州:庚辰,至相州
金宗望遣杨天吉、王汭等来议割地,欲以黄河为界,帝
戊戌,殿前副都指挥使王宗濋率牙兵千馀下城,与金人战,
遣间使召诸道兵勤王。
时勤王兵不至,城中兵可用者唯卫士三万
命康王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
丁巳,遣及济王栩使金军以请成,惧,不敢行,
是日,康王开大元帅府于相州,有兵万人,分
乙亥,康王如北京。
庚寅,康王如东平府。
壬辰,金人复趣召康王,遣中书舍人张徵赍诏以行,以前
癸巳,康王次东平府。
辛丑,帝留青城。郓王楷、何、冯澥、曹辅、吴幵、莫
帝在青城,舍于亲王位,供张萧然,馈饷不继。金人持
是日,留守王时雍召百官会议所立,众欲举在军
癸酉,王时雍、梅执礼召百官、士庶、僧道
庚辰,康王如济州。
时王有众八万,屯济、濮诸州,高阳关
庚辰,王发济州。刘光世以所部来会,以光
王时雍提举成都府玉局观。言者论:
王时雍责授安化军节度副使,黄州安
时诸道勤王兵皆至行在。陕西将官王德,初隶
乙巳,诏诸路勤王兵还营,令所在人赐钱三千。 <
奉国军节度使王宗濋责授定国军节度副使,邵州安
李纲言:“王时雍等四人,与金人传导指意,议
时汉国王宗杰相继卒,后谥孝悼。宗杰、宗
丙辰,张所、王燮、傅亮辞行。
帝初立,遣勤王兵还诸道,杭兵才三百,其将得童
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裨将岳飞等所部七千人渡河
王彦及金人战于新乡县,败绩。兵溃
金人遣直史馆王枢持册使高丽。
先是群盗王再兴以兵数万,王贵万馀人往来河
丙戌,两浙制置使王渊率统制官张俊等领兵至镇江府,
朝奉郎王伦为大金通问使。
右谏议大夫王宾试御史中丞。
辛酉,御营使司都统制王渊入杭州。
同州既破,王燮军乱不能整。先是閤门祗候张
初,金以知滑州王宣善战,不敢窥其境,乃遣兵自郑
是日,两浙制置使王渊,招贼张遇降之。
鄜延经略使王庶,檄召河南、北豪杰,共起义兵
时帝初御经筵,侍讲王宾讲《101回 神宗皇帝有以成就之也。熙宁间,王安石创行新法,光每事以为非是,
信王榛倡义举兵,遣使闻于朝。
统制官杨进屯城南。王善者有众二千馀,皆山东游手之人
先是泽闻河北都统制王彦聚兵太行山,即以彦为武功大夫
戊戌,河北制置使王彦,以八字军渡河。
癸卯,通问使王伦始渡河,遂与其副硃弁至云中,
初,御营都统制王渊,在京师有所狎妓,乱后为叔近
初,王姪之溃也,其属官王泽仁以众二万
先是光世以统制官王德为先锋,与成遇于上蔡驿口桥,
先是诲与其副王贶通问至金,金人遣之,并遣祈请
京城统制官张用、王善为杜充所疑,乃引兵去,犯淮宁
浙西提刑赵哲来谒,云王渊欲诛江北都巡检皇甫佐;遣问,
御营统制官王亦,将京军驻江宁,谋为变,以夜
辛未,湖州民王永从献钱五万缗以佐国用,帝不纳
戊子,召端明殿学士王孝迪为中书侍郎,资政殿学士卢益
先是王世修见硃胜非,胜非谕曰:“国家
武功大夫、忠州防御史王彦致仕。
两浙转运副使王琮言:“本路上供和买绢,岁为
贼张彦寇和州,统领官王德,声言往庐州,即日进发。行三
冯轓又说王钧甫曰:“此事若了在它人,公何
吕颐浩、张浚引勤王兵入城,都人夹道耸观,或以手加
监察御史陈戬鞫王世修于军中,具伏同苗傅等谋乱状
始,王渊识韩世忠于微时,待之绝等,至
癸亥,乔仲福、王德至衢州。
时大理少卿王衣奉诏鞫琼,琼不伏。言者又论琼
自王侄、谢亮之归,朝廷闻鄜延经略使
先是王善自淮宁分军由宿、亳而南,无驻
时金分兵攻抚州,守臣王仲山以城降,金以其子权知州事,
聿之,魏悼王后,安定郡王叔东子也。金人掠潭
时王綯与颐浩论颇同,乃累章乞免。于
辛卯,大理寺奏魔贼王宗石等款状,帝曰:“此皆愚民<
仲之未败也,王辟在房州,与仲遥为声援,至是彦
丙寅,诏神武前军统制王侄以本部万人速往吕颐浩军策应。
十二月,庚午,交趾郡王李乾德请入贡,诏却之。
端既为利、夔制置使王庶所谮,忠州防御使、知渭州吴玠
先是光世奏已遣统制官王德讨青,又奏青穷蹙,朝迁以为然
壬子,嗣濮王仲湜请合西、南外宗正为一司,以
丁巳,金房镇抚使王彦败李忠于秦郊店,忠走降刘豫。
是月,伪齐刘豫遣其将王世冲冠庐州,守臣王亨以计诱世冲
金房镇抚使王彦斩中军统制官赵横、统领官门璋
初,光与副使王侄将忠锐、神武军合万馀,以辛卯
初,仲屡为王彦所败,欲再攻金州,镇抚司副统
己亥,制授故南越王李乾德子阳焕静海军节度使、特进
己丑,给事中王叔敖守110回 闰四月,癸巳,高丽国王楷遣其110回 门祗候沈起入贡,诏秘书省校书郎王洋押伴。楷献金百两,银千两,帛
辛卯,内殿进呈王大智所造军器,帝曰:“车战可用
先是金房镇抚使王彦在金州,威声颇著,宣抚处置使
王庶责江州,未行,张浚复起庶为参
丙子,金房镇抚使王彦遣兵复金州。
壬子,右宣教郎王忠民至行在,宰相吕颐浩、签书枢
故降充宝文阁待制王觌,追复龙图阁学士。
己亥,以信安郡王孟忠厚为礼仪使,奉神御并诣温州
辛亥,嗣濮王仲湜请诸州宗室,各以行尊者一人
信安郡王孟忠厚上昭慈圣献皇后改谥册于温
荆、潭制置使王燮率水军至鼎口,与贼遇。贼乘
是月,伪齐将王彦先自毫州引兵至北寿春,扬兵淮
己未,诏:“王燮所部帅司并诸州军,并权听
时荆潭制置使王燮将水军,以前二日至下芷江口
戊寅,荆潭制置使王燮以两遇贼皆败,二将俱死,郁
丙午,金使李永寿、王翊至行在。
己酉,金使李永寿、王翊入见。宰执分立御榻左右,工部
时宣抚处置副使王似、卢法原同在阆中,乃命分陕、
是日,金李永寿、王翊辞行,赐鞍马器币及其属银帛有
甲戌,国子监丞王普上明堂典礼未正者十二事;其二
丙申,诏追王安石舒王告。
先是神武前军统制王侄,在湖北连年,不能讨贼。会岳
荆南制置司统制官王概,以所部叛于鼎州之城外,西奔
初,奉使魏良臣、王绘在镇江,被旨趋行,乃以是月丙
庚寅,诏信安郡王孟忠厚迎奉泰宁寺昭慈圣献皇后御
淮西宣抚司统制官王进薄金人于淮,降其将程师回、张
奉安濮安懿王神主于绍兴府光孝寺之法堂。 <
辛亥,权户部侍郎王俣言:“兵革未息,屯戍方兴,大
甲辰,伪齐将王威攻唐州,陷之,团练判官扈举臣
显谟阁待制、新知鄂州王庶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经略安抚
戊申,权户部侍郎王俣兼权礼部侍郎。
戊戌,右司谏王缙入对,论签书枢密院事折彦质之
湖北经略安抚使王庶,乞令澧、辰、沅、靖四州,以
丁酉,徽猷阁待制王伦、右朝请郎高公绘入辞。
金大保、领三省事晋国王宗翰薨。宗翰决策制胜,有古名将
乙酉,权户部侍郎王俣请就建康权正社稷之位,诏从之
先是徽猷阁待制王伦,奉使至归德府,豫授馆鸿庆官
乙巳,金右副元帅沈王宗弼执伪齐119回 废豫,会豫乞师不已,左副元帅鲁王昌谓之曰:“吾非不欲出兵也,顾
丙午,金人废刘豫为蜀王。
是日,金右副元帅鲁王昌复入汴京,召伪齐文武百官、军
时金晋国王宗翰已亡,全主以太师、领三省事
徽猷阁待制王伦、右朝请郎高公绘还自金。 <
丁亥,以王伦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
封大司空完颜昱为王。
己亥,制授故南平王李阳焕嗣子天祚静海军节度使、安
壬戌,命枢密副使王庶暂往沿江及淮南等处措置边防。
丙寅,王庶辞,帝戒以张浚待诸将多用术数
是月,徽猷阁直学士王伦,见金左副元帅鲁王昌于祁州。
先是徽猷阁直学士王伦既见鲁王昌,昌遣使偕伦至京师
枢密副使王庶条上淮南耕种等事,帝曰:“淮
枢密副使王庶时在合肥,上疏曰:“臣闻无故
癸酉,枢密副使王庶自淮西还行在。
初,王庶自淮上归,命宗颜以所部七千人
戊子,枢密副使王庶留身言:“臣前日在都堂,与赵
王伦言兵部侍郎司马朴,见在军前,
王伦偕金使行,赵鼎告以“上登极既
金自晋王宗翰殁后,太师宗磐日益跋扈,尝
先是徽猷阁直学士王伦既与乌陵阿思谋至金廷,金主复
戊寅,枢密副使王庶言:“间者金使之来,大臣佥议
庶奏曰:“臣切详王伦之归,以为和好可成,故地可复
甲辰,枢密副使王庶充资政殿学士、知潭州。
遂召国信计议使王伦、副使冯楫至都堂。如渊语伦曰
是月,虚恨蛮王历阶犯嘉州忠镇寨,执寨将茹大猷
是日,金右副元帅沈王宗弼始以割地诏下宿州。金主诏河
戊戌,以王伦为东京留守兼权开封府尹,郭仲
丙申,东京留守王伦始交地界。
乙亥,同签书枢密院事王伦,自京城赴金国议事。
初,右副元帅沈王宗弼既还祁州,密言于金主曰:“
金主以左副元帅鲁国王昌,属尊,有大功,释不问,出为
始,宗弼之杀诸王也,希尹与其谋。希尹子昭武大将
是日,同签书枢密院事王伦至中山府,为金人所拘。
庚子,王伦在中山,始闻宗磐等已诛,同行
金鲁王昌至燕京,愈骄肆不法,与翼王古
戊午,金都元帅越国王宗弼,杀鲁国王昌于祁州,丞其首
庚申,中书舍人王次翁试122回 中苏符充贺大金正旦使,知閤门事王公亮充副使。寻命各官其家一人。
初,金人欲得王威、赵荣,已遣还之。韩世忠遗秦
时太行义士王忠植已取石州等十一郡,闻于朝,
金中书令蜀王尼楚赫薨,年六十八,后谥武襄。
先是桧荐王次翁为御史中丞,凡可为桧地者,
金都元帅越国王宗弼入泰和县,壬子,攻顺昌府。
淮西宣抚司都统制王德复宿州。
丙午,御史中丞王次翁为参知政事。
永兴军路经略副使王俊,遣统领官辛镇与金人战于长安
甲子,复释奠文宣王为大祀,用太常博士王普请也。于
初,希尹尝为晋国王宗翰监军,为群臣所忌,而常以智
淮东宣抚司都统制王德,遇金镇国大将军韩常于含山县
辛巳,直秘阁、知泰州王奂兼通泰制置使,措置水寨乡兵
乙酉,金改封海滨王耶律延禧为豫王,昏德公赵佶为天
甲午,金卫王宗强薨。金主亲临,辍朝,如宗干
时金国都元帅越国王宗弼以书来,朝议遣光远往聘,而
乙酉,虚恨蛮王历阶诣喜州乞降。
王天性忠孝,自幼育宫闱,起居饮食
是月,金改封蜀王刘豫为曹王。
壬寅,普安郡王出閤就外第,命宗室正任已上送之
辛亥,诏齐安郡王士祇建州居住。
先是宇文虚中因王伦使还附奏:“若金人来取家属,
金复封太宗子呼鲁为王,镇陕西。
壬辰,金主诏给天水郡王子、侄、婿、天水郡公子俸。 <
参知政事王次翁充大金报谢使,德庆军节度使
太常少卿兼实录院检讨王赏权125回 戊寅,追封皇太后曾祖赠太师、惠王韦顺臣为广王,祖赠太师、德王子
庚子,命内侍王晋锡作崇政、垂拱二殿。
己巳,诏:“清河郡王张俊,咸安郡王韩世忠,平乐郡王
初,鲁国王昌既诛,其子胜花都郎君者,率其
先是金都元帅越国王宗弼,疑知亳州王彦先至南朝常泄
癸未,奉安至圣文宣王于国子监大成殿,命太师秦桧行礼
金主诏给天水郡王孙及天水郡公婿俸禄。
辛未,封普安郡王妇郭氏为咸宁郡夫人,给内中俸。
戊辰,命权户部侍郎王鈇措置两浙经界。
丙寅,右司员外郎王循友权礼部侍郎。
丁酉,太学博士王之望,请仿端拱、咸平故事,悉取
初,建康府御前都统制王德,以清河郡王张俊之侄子盖及俊
丙寅,金右丞相濮王韩企先薨。
五月,辛巳,命权吏部王循友、权户部侍郎。李朝正编类诸
初,监察御史王鎡,以上继嗣未立,请行亲祠高禖
丙申,诏:“武成王庙从祀诸将,升赵充国王于堂,降
己未,宝文阁学士王奂提举万寿观。
壬申,命起居舍人王墨卿,武经大夫、惠州刺史、閤门
辛酉,宗正寺丞王葆言:“国家设法,应女户、单丁
金平章政事亮,以胙王元有人望,欲除之。会河南军士孙
壬子,军器监王会权128回 之外,皆先太师所赐。苟有补于大王,死不敢辞。”亮曰:“主上失道
金主将谒庙,以芮王亨为右卫将军,密谕之曰:“朕以
甲午,以普安郡王第三子惇为右内率府副率。
初,东昏王之世,皇太后岁遗裴磨申后礼物臣
金主欲杀辽王舍音子孙及平章政事宗义等,元帅
丙寅,左宣教郎王孝廉,谋据成都以叛,伏诛。 <
金济南君葛王褒妃乌凌阿氏,事舅姑孝谨,治家
金主御下严厉,亲王大臣,未尝假以颜色。会磁州僧法
辛丑,敷文阁直学士王会复为130回 ,及至棘寺,得以脱免。”右正言王珉言:“李光,误国之大奸也,仲
壬午,以礼部侍郎王珉为贺大金正旦使,閤门宣赞舍人
是岁,金以西京留守葛王褒为东京留守。金主猜忌宗室,以
庚寅,南平王李天祚,遣太平州刺史李国以右武
癸卯,金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命置局,追取存亡
时乐清王十朋,首以法天、揽权为对,其略
是月,加封徐偃王曰灵惠仁慈王。
金降景宣帝为辽王。
辛巳,给事中兼侍读王师心权吏部131回 癸未,敷文阁待制王俣卒。
丁卯,工部侍郎兼侍讲王纶等言:“兴化军进士郑樵,耽嗜
始,王庶立法,义士每丁蠲家业钱二百千
先是武成王庙生芝草,武学博士硃熙载密为图
诏以唐西平王李晟配食武成王,降李勣于堂下。
戊戌,名乌江县楚霸王项籍庙曰英惠。
初,帝知普安郡王之贤,欲建为嗣,而恐显仁皇后意
诏建王府置直讲、赞读各一员,以郎官兼
甲申,礼部郎中王普言取士分科之弊,以谓:“后生
时四川安抚制置使王刚中,被旨往军前见璘计事,刚中
乙酉,诏:“刘锜、王权、李显忠、戚方各随地方措置沿
兰州汉军千户王宏,杀其刺史、安远大将军温敦乌
江淮制置使刘锜闻王权败,乃自淮阴引兵归扬州。淮甸
金州都统制王彦遣统制官任天锡、郭谌等领精兵
先是王权既屯昭关,将士犹有欲战之心。
帝召太傅和义郡王杨存中,同宰执对于内殿。帝谕以
初,王权之未败也,权礼部侍郎黄中为帝
建康府都统制王权自和州遁归。
王权自采石夜还建康,既而复如采石
甲戌,罢王权赴行在,以李显忠代之;命中书
王权及汜既败军,乃先罢权为在外宫
金州都统制王彦所遣第七将邢进复华州。
金主褒追尊其父豳王宗辅为皇帝,谥简肃,庙号睿宗,
丙午,淮东制置司统制王选等复楚州。
丁未,鄂州统制官王宣至邓州。
兴州左军统制王中正等引兵再攻治平寨,拔之。
王宣与金人再战于汝州,至暮,各分
鄂州统制官王宣自汝州班师。时金人围急,属有
鄂州左军副统制王宣自汝州以二百骑还至唐州。 <
己酉,太常少卿王普假工部侍郎、充送伴大金报登宝
金立楚王允迪为皇太子。
丁丑,金免齐国妃、韩王亨等亲属在官籍者。
甲寅,诏胡铨、王十朋并赴行在。
乙亥,王之望罢。
王十朋疏言:“臣天资愚戆,独抱孤
庚子,汤思退请以王之望充金通问使,龙大渊副之,许
浚在道,闻王之望行,上疏力辩其失曰:“自秦
金主谓侍臣曰:“秦王宗翰有功于国,何乃无嗣?”皆未
壬辰,金故卫王襄妃及其子和尚,以妖妄伏诛。
“真宗时,宰相李沆谓王旦曰:‘我死,公必为相,切勿与
太学正兴国王质上疏曰:“陛下即位以来,慨然
辛丑。以王之望参知政事,即军中拜之。 <
丙申,遣国信所通事王抃使金军,并割商、秦地,归被俘
乙亥,参知政事王之望罢。
丙子,以王抃为奉使大金通问国信所参议官,
丙申,制曰:“比遣王抃,远抵颍滨,正皇帝之称,为叔
丁卯,起居舍人王稽中言:“臣每念国朝罕有世家;
以王抃使金有劳,加五官,抃由是见知
癸卯,金西京留守寿王京,以谋反安置岚州。
王辰,淮南运判姚岳,奏蝗自淮北飞
辛亥,王大宝言:“理财宜务本抑末。农者
乙酉,立邓王愭为皇太子。大赦。
丁酉,金遣王衎等来贺会庆节,以后每岁如之。
戊午,殿中侍御史王伯庠请裁定奏荐,诏三省、台谏集
庚辰,诏两浙漕臣王炎开平江、湖、秀围田,以壅水害
辛酉,追封皇子恪为郡王,谥悼肃。
太师、致仕、和义郡王杨存中卒。
容首荐汪应辰、王十朋、林光朝等可备执政、侍从、
丙申,以江东兵马钤辖王忭为带御器械。
壬戌,秀王夫人张氏薨,帝所生母也。
癸酉,为秀王夫人成服于后苑。
辛酉,王炎言:“近来士大夫议论太拘畏。
戊辰,金进封越王永中为许王,郑王永功为随王,封
先是前知荆南府王炎奏:“荆南七县主客佃户共四万
乙巳,赐王炎出身,签书枢密院事。
戊寅,赠王悦官。
先是殿前指挥使王琪按视两淮城壁还,荐知州教授刘
甲辰,以王炎参知政事。
淮西副总管王公述讲对,帝曰:“到任应有事,
是月,金牒取俘获人,王抃议尽遣时旺馀党;陈俊卿持不可
丁巳,起复王抃知閤门事,专一措置三卫拣选官
乙丑,以晁公武、王炎不协,罢四川制置使归宣抚司。
丙午,权户部侍郎王佐言:“今之户部,即祖宗时三词
高丽王晛弟冀阳公晧,废晛自立。
二月,癸丑,立恭王惇为皇太子。大赦。初,庄文太子
丙子,立恭王夫人李氏为皇太子妃。妃,庆远军
遣知閤门事王抃点阅荆襄军马。
庚子,以王炎为枢密使、四川宣抚使。
帝因览知州王秬赈济画一,曰:“饥岁民多遗弃
先是军人王俊,自称八厢,诈取军中钱物,配
金河决王村,南京、孟、卫州界多被其害。
二月,壬寅,金主召诸王府长吏谕之曰:“朕选汝等,正欲
乙巳,诏曰:“朕惟帝王之世,辅弼之臣,其名虽殊,而相
乙丑,金大名尹荆王文,以赃罪夺爵,降授德州防御使
乙亥,诏王炎赴都堂治事。
金冀州王琼等谋反,伏诛。
己丑,枢密使王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
是春,以王楫、李大正并为提点坑冶铸钱,于
乙亥,金主谓太子诸王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弟。自古兄
六月,丙辰朔,诏以王友直、吴挺,持身甚廉,治军有律
壬午,皇子判宁国府魏王恺徙判明州。恺在治二十年,甚有
汤邦彦言:“蒋芾、王炎,始皆言誓死效力以报君父,及
戊午,提点坑冶王楫,乞进宽乘钱以裨庆赉,帝曰:
以王楫为都大提点坑冶;其合差官,令
丙寅,金主与亲王宰执论古今兴废事,曰:“经籍之
庚寅,金沈王妃图克坦氏,以奸伏诛。妃,平章
癸亥,王淮言步军司宜相度牧马,帝曰:“
帝以张默为秀王夫人之亲,欲与一添差监当。龚茂
安南国王李天祚卒。子龙A147嗣。 <
己卯,以王淮参知政事。
己酉,诏:“文宣王从祀,去王雱画像。武成王庙,升
己未,以王淮知枢密院事,赵雄参知政事。
王希吕缴奏:“浙闽州县推排物力,
先是金曹王文学赵承先以奸被杖,除名,既而
王佐受命讨陈峒,念将校无可用者,
丙戌,帝曰:“王佐以帅臣亲入贼巢,擒捕诛剿,与
辛未,金有司奏拟赵王子实古纳人从,金主不许,谓宰相
沿海制置司参议官王日休进《九丘总要》,送秘书省看
安南国王李龙A147,加食邑封、功臣号
辛卯,魏王恺薨于明州,年三十五。恺宽慈,
乙巳,封子栋为安定郡王。
丙申,嗣濮王士輵薨。
金追贬海陵炀王为庶人。
永阳郡王居广薨,追封永王。
丁酉,金枢密使赵王永中改判大宗正事。永中自以皇子
壬子,帝谕侍从官王希吕等曰:“朕谓侍从之臣,当以
癸丑,以知枢密院王淮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甲寅,以谢
癸未,枢密都承旨王忭,予在外宫观。
五月,丙子,谕宰相王淮等曰:“朕惟监司、郡守,民之
九月,庚午,以王淮为左丞相,梁克家为右丞相。
丙子,封子彤为安定郡王。
辛卯,封伯圭为荥阳郡王。
是月,广西运判王正己上言:“陛下加惠远方,恐官
六月,丙申,王淮等言:“时方酷暑,圣躬得无烦
王淮以唐仲友故怨硃熹,欲沮其见用
癸未,宰相王淮、梁克家,知枢密院事周必大,
金主谓宰臣曰:“帝王之政,固以宽慈为德,然如梁武帝
时诸王皆从,以赵王永中留辅太子。初,太子在东宫,
王淮曰:“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观者
甲子,王淮奏小路蛮击虚恨事,帝论及恩威
金太子遣子金源郡王玛达格,奉表请金主还都。
丁亥,金主宴妃嫔、亲王、公主、文武从官于光德殿,宗室
癸巳,王淮等请汤思谦与六院差遣,帝曰:
丁卯,帝语王淮等曰:“自唐、虞而下,人君知
庚戌,帝谓王淮等曰:“闻总司籴米,皆散在诸
戊戌,金以皇子曹王永功为御史大夫。
是岁,知龙州王偁上《东都事略》。
辛卯,以福建运判王师愈职事修举,除直秘阁,再任。
甲申,金以大兴尹原王玛达格为150回 书左丞相,判大宗正事赵王永中复为枢密使。
庚寅,金御史大夫曹王永功罢,以豳王永成为御史大夫。
金图克坦克宁,以原王未正太孙之位,屡请于金主。时诸
庚申,金立右丞相原王璟为皇太孙。
甲子,王淮等上《仁宗、英宗玉牒》、《神
戊子,赐礼部进士王容等四百三十五人及第、出身。翰
癸巳,王淮等以旱求罢。不许。
王淮言:“石万等所造历,与《淳熙
庚子,王淮等上太上皇谥曰圣神武文宪孝皇
己亥,左丞相王淮罢,以左补阙薛叔似论之也。帝
壬戌,恩平郡王璩薨。帝天性友爱,赐予无算,至
“至于辅翼太子,则自王十朋、陈良翰之后,宫僚之选,号
己亥,进封平阳郡王扩为嘉王,李后所生也。
五月,甲午,以王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金主封兄珣为丰王,琮为郓王,环为瀛王。从彝为沂
丙子,金进封赵王永中为汉王,曹王永功为翼王,豳
观文殿大学士王淮卒。淮居台谏,论劾皆当;为相
丁巳,金诏诸王任外路者,许游猎五日,过此禁之
壬戌,金以知河中府事王蔚为152回 ”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编修官、嘉王府赞读。
二月,丙申,金命诸王出猎毋越本境。
金馆陶主簿王庭筠,有才名。金主尝谓张汝霖曰
秋,七月,癸丑,诏秀王诸孙并授南班。
癸酉,建秀王祠堂于临安以藏神御,如濮王故事
壬戌,潼川转运判官王溉,撙节漕计,代输井户重额钱十
丙戌,枢密使王蔺罢。时帝厉精初政,蔺亦不存形
秘书郎普城黄裳为嘉王府翊善,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
丙午,金初置王府傅尉官;名为官属,实检制之也
甲午,金改封永中为并王,永功为鲁王,永成为兗王,永升
金以王庭筠为应奉翰林文字。先是金主叹
甲子,成都路转运判官王溉以代民输激赏等捐钱三十三万缗
戊申,金瀛王瑰卒,郓王琮之同母弟也。重厚寡言,内行修
戊午,以嗣秀王伯圭为太师。
癸亥,金主遣谕诸王傅尉曰:“朕分命诸王出镇,盖欲
丙申,金东京路副使王胜进鹰,金主遣谕之曰:“民间利
嘉王府翊善黄裳,力劝帝朝重华,帝曰
布衣王孝礼言:“今年冬至,日影表当在
金判定武军节度使郑王永蹈,以谋反伏诛。
金主命有司以郑王财产分赐诸王,泽国公主财物分赐
甲子,太皇太后诏嘉王扩成服即位,尊帝为太上皇帝,皇
是日,嘉王谒告,不入监。时将禫祭,汝愚曰
先是黄裳为嘉王副翊善,上皇谕之曰:“嘉王进学
金主谓宰执曰:“应奉王诞筠,朕欲以诏诰委之,其人才亦
壬戌,诏嗣秀王伯圭赞拜不名。
壬申,封子恭为安定郡王。
癸巳,嗣濮王士歆薨,追封韶王。
丙申,窜内侍王德谦。临安府劾德谦为人求官,赃
癸酉,金亲王宣敕始用女真字。
丁酉,知绵州王沇疏请置伪学之籍,仍自今曾受伪
高丽权国事王晫奉表告于金。
金遣使册王晫为高丽国王。
壬申,金英王从宪进封瀛王。
癸未,追封岳飞为鄂王。飞先已赐谥,至是韩侂胄欲风厉
王阮有文武干略,尝知濠州,请复曹
夏镇夷郡王安全,废其主纯佑而自立。纯佑卒
吴兴郡王抦卒,追封沂王,谥靖惠。
丙戌,江州都统王大节引兵攻蔡州,不克,军大溃。
甲午,诏以宗室均为沂王抦嗣,赐名贵和。均父希瞿,太祖
夏镇夷郡王安全使桓宗母罗氏上表于金,言纯
癸酉,金判平阳府事卫王永济改武定军节度使,兼奉圣州管
丁亥,立皇子荣王严为皇太子,更名帱,寻又更名
戊子,复秦桧王爵、赠谥。当时用事者亟欲反韩侂
王楠至金,请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
五月,王楠以韩侂胄、苏师旦首至金,丁未
金主问右司郎中王维翰曰:“宋人请和,复能背盟否
庚辰,封伯柷为安定郡王。
金以皇子胙王从恪为左丞相,布萨端为右丞相,
金进封越王永功为谯王。
壬午,以工部侍郎王居安知隆兴府,督捕峒寇。
金册李遵顼为夏国王,夏人旋攻葭州。金人方有蒙古之
癸酉,安南国王李龙A147卒,子昊旵嗣;寻卒
王檝既见执,将就戮,神色不变。蒙
戊子,金以濮王守纯为殿前都点检兼侍卫亲军都指
五月,甲戌,金霍王从彝卒。
十二月,嗣秀王师揆卒。
辛未,以师禹为嗣秀王。师禹,师揆弟也。
癸未,安定郡王伯柷卒。
己卯,金立皇子遂王守礼为皇太子。
金复东海侯为卫王,谥曰绍,徙其家属及镐厉王家属
丁亥,嗣濮王不俦卒。
利州统制王逸等帅师及忠义人十万,复大散关
辽王琉格引蒙古契丹军及东夏国元帅呼
金提举榷货司王三锡请榷油,岁可入银数万。果勒
丁亥,嗣濮王不嫖卒。
己酉,以不凌为嗣濮王。
张林攻金沧州,王福以城降。
甲午,王仕信帅师发宕昌。乙未,四川宣抚
涟水忠义军统辖王珪,以入涟水非贾涉意,心怀不安
辽王耶律琉格卒。蒙古以其妻姚里氏佩
己卯,金越王永功薨,谥忠简。永功勇健绝人,
乙丑,追封史浩为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廷。 <
初,蒙古太师、国王穆呼哩由东胜州涉河,引兵而西。
癸未,金王庭玉复曹州,杀蒙古将石珪。 <
己丑,嗣秀王师禹卒,追封和王。
蒙古太师、国王穆呼哩渡河还闻喜。病笃,召其弟
癸未,嗣濮王不凌卒。
金荆王守纯,或告其谋不轨,下狱。议已
辛亥,命师嵒嗣秀王。
帝追封所生父希瓐为荣王,生母全氏为国夫人,而以弟与芮
冬,十月,乙亥,嗣秀王师嵒卒。
竑知事不成,乃遣王元春告于朝,而帅州兵讨壬,壬变
癸巳,硃著、王暨进读《高宗宝训孝德卷》终,著
丙申,以师弥嗣秀王。师弥,秀王第二子也。潘壬之变
甲戌,诏曰:“自昔帝王即政之初,首辟四门,达聪明目,
乙丑,杨石进封新安郡王。丙寅,杨谷进封永宁郡王。真德
丙申,赐礼部进士王会龙等九百九十八人及第、出身。
济王竑之死也,始欲治葬于西山寺,后
蒙古主留兵攻夏王城,自率兵渡河,攻金积石州。
金亲卫军王咬儿,酗酒,杀其孙,大理寺当以
辛亥,郑清之同王暨进读,帝曰:“朕观汉、唐以下
丙子,秘书省正字王会龙言:“圣学深造自得,本之于
甲寅,度支郎官王与权进对,论近日火灾,帝曰:“
蒙古留曹王于营,遣李蹊等还,癸卯,并力进
金卫绍王、镐厉王家属,禁锢岁久,锡默爱实上言曰
金徐州埽兵总领王佑、张兴、都统封仙等,夜烧草场
蒙古遣王檝来议夹攻金人,京湖安抚制置使
屯田郎官王定言严州岁歉,又言义仓为官吏蠹
立遂以太后、皇后、梁王、荆王及诸妃嫔,凡车三十七两,
以不擅嗣濮王。
监察御史王遂言:“史嵩之本不知兵,矜功自
蒙古主大会诸王,申严条令。郭德海尝请试天下僧
是月,权知邵武军王埜讨平建阳盗。
十二月,己卯,蒙古遣王檝来责败盟。辛卯,遣邹伸之、李
庚子,诏:“荣王府、皇后宅置教授各一员。皇后宅
乙未,太府寺簿王极言:“迩来星变屡形于天,军变
蒙古万安宫落成,诸王各治具来宴会。蒙古主手觞赐耶律
前知安丰安王瓚言:“今日备边之计,宜于新复
戊申,监察御史王极言:“二浙诸郡,雨水为沴,禾
判漳州王迈应诏上封事曰:“天与宁考之怒
蒙古安笃尔言于宗王曰:“陇西州县方平,人心犹贰。
丁酉,诸王官大小学教授王辰言:“蜀中旧例
己亥,屯田郎官王万进对。帝曰:“卿是淮人,熟知
冬,十月,蒙古宗王昆布哈围光州,史天泽先破其外城
蒙古使王檝入见,议岁币、银绢各二十万。
甲辰,监察御史王万除大理少卿,以尝论史嵩之故也
蒙古复使王檝来。檝前后凡五至,以和议未决
九月,壬戌朔,沂王夫人全氏薨,辍视朝五日。礼部、
辛未,诏沂王、荣王合遵典故袭封。寻以与芮嗣荣王,
五月,庚寅,嗣秀王师弥晋太保。
甲午,诏:“嗣荣王与芮恩数,视嗣秀王师弥。” <
甲子,诏进安丰军守臣王福二秩,庐州路钤吴仁等一秩;旌
丁巳,侍御史刘晋之、王瓚,监察御史赵伦、吕午,承史嵩
初,利州都统王夔,素残悍,号“王夜叉”,自汉
癸酉,诏王福暂屯扬州,同共措置秋防。 <
壬寅,召王伯大、赵以夫、徐鹿卿。
蒙古诸王呼必赉,图垒第四子也,思大有为
金之亡也,左右司郎中王鹗,将就戮,蒙古万户张柔见而异
权吏部侍郎王伯大入对,言史嵩之独相对,郑起
诏:“太常少卿王万,立朝謇谔,古之遗直;为郡廉
嗣沂王贵谦、嗣荣王与芮,并加少保。
二月,壬戌,金部郎官王佖,言人主论相,当取其格心,不
己酉,秘书丞王璞言杜衍封还内降事,帝曰:“朕
蒙古自太宗殂后,诸王近属,自相攻战,国内大乱。是月
诏:“京湖北路副总管王英归顺,进秩二等。”
壬戌,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李桂高进对,言淮、
秋,七月,辛亥,以王伯大为参知政事,应彳繇同知枢密
癸酉,王伯大除职予郡,以监察御史陈垓论
乙未,诏:“王畴更削官一等,正其括田扰民之罪
是月,蒙古诸王大臣,共推莽赉扣即位于库腾敖拉
嗣沂王贵谦薨。
嗣濮王善珊薨。
蒙古主会诸王于鄂诺河北,罢伊克征高丽兵,以
蒙古攻海州,守臣王国昌逆战于城下,败绩。
蒙古命诸王实喇尔伐西域。
蒙古诸王巴图遣使乞买珠银万锭,蒙古主以
壬午,以前参知政事王伯大薨,辍视朝。
蒙古主命宗王哈呼与洪福源征高丽,拔禾山、东
壬午,王元善自北归。元善凡三使蒙古,留
甲午,斩王惟忠于都市,血上流而色不变,且
枢密院言:“知利州王佐申叛臣南永忠部下官兵周德荣,
丙寅,皇子忠王禥出阁。
给事中王埜言:“国家与蒙古本无深仇,而
辛卯,签书枢密院事王埜罢。
是春,蒙古主会诸王百官于裕孟克图之地,设寡六十馀
徐清叟、王埜并夺职罢祠,仍篪执政恩数。
蒙古诸王塔齐尔等军过东平,掠民羊豕。蒙
高丽国王暾及云南诸国皆入朝于蒙古。 <
己卯,以王福为左金吾卫上将军、知和州,吉
蒙古诸王伊逊克、驸马约苏尔等请伐宋,蒙
庚子,以皇子忠王禥为遂安、镇南军节度使。
蒙古主命诸王额埒布格居守和林,阿勒达尔辅之
蒙古遣诸王实喇尔伐西域。实喇尔以札木诺延
安南国王陈日煚传国于长子光昺,光昺遣其
丁卯,嗣秀王师弥薨。
蒙古主进攻大获山,遣王仲招守将杨大渊,大渊杀之。蒙古
太常寺博士王应麟入对,言:“淮戍方警,蜀道
甲申,帝以王坚忠节,守城拒敌,万折不回,可
九月,壬寅朔,亲王穆格自合州遣使以宪宗凶问告皇弟
己未,嗣濮王善腾薨。
蒙古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
壬寅,立忠王禥为皇太子。帝家教甚严,太子鸡
先是王文统创造交钞,以丝为本,每银五
蒙古怀孟广济渠提举王允中、大使杨端仁,凿沁河渠成,
高丽国王倎更名植,遣其世子愖奉表入朝于
戊寅,王惟忠家讼冤,诏夺谢方叔应得恩数
似道又忌王坚,出知和州。坚郁郁而卒。 <
蒙古王文统忌窦默、姚枢持异议,疑许衡
癸未,蒙古用王鹗言,立诸路提学校官,以王万庆
丁卯,以善谘嗣濮王。
蒙古宣抚副使王磐,闻李亶为乱,脱身走济南。
蒙古平章政事王文统,遣其子尧与李亶通谋,事
蒙古主命诸王哈必齐总诸道兵击李亶,复命丞
戊申,蒙古敕王鹗集廷臣商榷史事,鹗等请以先朝
蒙古以王德素充国信使,刘公谅副之,致书
三月,辛巳,王坚卒,赐谥忠壮。
乙巳,蒙古主召王鹗、姚枢赴上都。窦默、僧子聪,
癸丑,蒙古翰林承旨王鹗言:“僧子聪参密谋,定大计,
秘书郎王应麟疏论行公田之害,又言:“应
诏躬行三年丧。复济王竑元赠少师、节度使,有司讨论坟
壬戌,以端明殿学士王龠签书枢密院事。
甲寅,以王龠参知政事,留梦炎同知枢密院
壬辰,以王龠知枢密院事,知庆元军府事叶
己卯,知枢密院事王龠罢,知庆元府。
安南国王陈光昺遣使贡于蒙古,优诏答之。
权中书舍人王应麟言:“十月之雷,惟东汉数见
蒙古济南人王保和,妖言惑众,事觉,逮捕百馀
巳酉,蒙古封诸王实纳埒为河平王。
高丽国王禃遣其臣崔东秀诣蒙古,言备兵一
高丽国王禃遣其世子愖朝于蒙古。
甲寅,高丽国王禃遣使诣蒙古言:“臣已复位,今
高丽国王禃朝于蒙古。蒙古令国王特默裕举
丙申,嗣秀王与泽卒,追封临海郡王。
高丽国王禃请元讨耽罗馀寇。
元立皇子燕王珍戬为太子,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
初,蒙古兵入蜀,珏副王坚协力战守;坚还,以珏代之。自
元翰林学士王磐,尝于会议时数言:“前代用人
己亥,赐礼部进士王龙泽以下及第、出身。
丙戌,以王龠为左丞相,章鉴为右丞相,并
诏天下勤王。
时宗王托果噜方镇云南,惑于左右之言,
元主将用兵日本,问王磐以便宜,磬言:“今方伐宋,当
元兵攻池州,知州王起宗遁去。通判昌化赵卯发摄州事
中书舍人王应麟言:“图大患者必略细故,求
时方危急,征诸将勤王,多不至,惟郢州守将张世杰率兵
以王龠为左丞相兼枢密使。
右丞相章鉴为御史王应麟所劾,削官,放归田里,太皇
丁丑,知滁州王应龙以城降元。
命王龠、陈宜中并都督诸路军马。
庚子,元从王磐、窦默请,分置翰林院,专掌蒙
是月,知滁州王虎臣、知宁国府颜绍卿皆以城降元
有司议建潘屏以强王室,乙卯,诏以福王与芮为浙东安
翁应龙既诛,廖莹中、王庭除名,流之岭南,皆自杀。于是
赵淇除大理少卿。王应麟言:“昔内外以宝玉献贾似道
平江通判王矩之、都统制王邦杰,以城迎降于
癸未,进封吉王昰为益王,判福州;信王昺为广王,判泉州
驸马都尉杨镇等奉益王、广王走婺州,杨淑妃、秀王与择
于是巴延就遣宋内侍王埜入宫,收宋衮冕、圭璧、符玺及
益王、广王自嘉会门出,渡浙江而南。巴延闻
国子生博果密受学于王恂、许衡,尤为衡所推许,帝尝召
宋杨亮节居中秉权,秀王与择,自以国家亲贤,多所谏正,
宋以王积翁为福建招捕使,黄恮副之。积
庚子,命姚枢、王磐选宋三学生之有实学者留京师,
宋王积翁弃南剑,走福安,遣人纳款。
高丽国王王愖更名暙。
降将王世强为乡导,破福安。王刚中既降
甲寅,敕:“宋福王赵与芮家赀之在杭、越者,有司辇
翰林待制获鹿王思廉,尝进读《通鉴》,至唐太宗
癸卯,诸王锡里济劫北平王于阿里玛图之地,
诏皇子安西王北征,命王相商挺曰:“关中事有不便者,可
降封宋福王与芮为平原郡公。
宋都统凌震及转运判官王道夫复广州。
宋遣张应科、王用将兵取雷州,应科三战不利,用
安西王之北征也,六盘守者构乱,王相赵
李恒兵至清远,宋王道夫迎战,大败。恒遂击凌震,震
壬午,宋王道夫、凌震攻广州,与李恒复战,
会诸王于大都,以临字所俘宝玉器币分赐
辛酉,宋合州安抚使王立以城降。
阿哈玛特言王相府官赵炳云:“陕西课程,岁办
录收宋二王功,以总管张宣为沿海招讨使,
三月,癸卯,命王积翁入领省事;中书省臣以为不可
初,安西王既薨,召其相赵炳入见,因言陕西
赵炳之死也,与王府相商挺无预;会王府女奚有预郭
高丽国王暙,以民饥乞贷粮万石,许之。
时云南未知尊孔子,祀王羲之为先师。立道首建孔子庙,置
戊戌,高丽王王暙来朝,且言将益兵三万征日本。
初,帝命王恂、许衡、杨恭懿及同知太史院事
辛未,高丽国王王暙,领兵万人,水手万五千人,战
癸酉,以高丽国王王暙为中书右丞相。
先是翰林学士王磐,闻师行有期,入谏曰:“日本
少府为诸王昌图建宅于太庙南,太常丞田忠良
高丽国王请完滨海城,防日本,不允。 <
嘉议大夫、太史令王恂,居父丧哀毁,日饮勺水,帝遣
丁卯,诸王扎喇呼至自军中。时皇子北平王,
壬子,遣诸王桑阿克达尔击缅。
三月,戊寅,益都千户王著,以中书左丞相阿哈玛特蠹国害
壬午,诛王著、高和尚于市,皆醢之,并杀张
壬戌,高丽国王请自造船一百五十艘,助征日本。
是岁,用王积翁议,令阿巴齐等广开新河以通
丁卯,建都王乌蒙及金齿一十二部俱降。
王积翁久留大都,自诡能宣谕日本。
三月,丁巳,皇子北平王纳珠哈至自北边。王以至元八年建
戊申,高丽王王暙及公主,以其世子謜来朝。 <
戊子,诏镇南王托欢征占城。
辛亥,占城国王遣使奉表,乞回索多军,愿以土产
初,安图与北平王被哈都拘之,十年始得还,有谮其
是月,镇南王托欢军至安南,杀其守兵,分六道
西川赵和尚,自称宋福王子广王以诳民,民有信者;真定民
戊戌,镇南王托欢兵击陈日烜,败走之,遂入其
宗王阿济苏失律,诏巴延代总其军。
封陈益稷为安南国王,陈秀峻为辅义公。命阿尔哈雅以
孟頫,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才气英迈,神采焕发
宗王纳颜遣使征东道兵,谕栋摩特穆尔
乙酉,镇南王托欢徙镇南京。
以礼部主事王约为监察御史。约疏请建储及修史
夏,四月,宗王纳颜反,诸王诺延等皆应之。帝问
壬寅,诛御史台吏王良弼。
同知留守兼少府监事王思廉,谓留守丹津曰:“籓王反侧
时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
己巳,谪从叛诸王,赴江南诸省从军自效。谕镇南王
癸酉,诸王锡勒图部雨土七昼夜,没死羊畜。
镇南王托欢以诸军征安南,次思明州,留
壬午,命皇孙云南王额森特穆尔帅兵领大理府等处。
镇南王托欢复遣兵追陈日烜于海,不知所
庚辰,安南国王陈日烜遣其中大夫陈克用来贡方物
五月,戊子,诸王察克子库库岱叛,绰和尔执之以来
戊辰,安南国王陈日烜遣使来贡。
丁亥,安南国王陈日烜遣使来贡。
以王恽为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恽上
安南国王陈日烜遣使来贡。
丁卯,高丽国王王暙言:“臣昔宿卫京师,遭林衍之
建平贼王静照伏诛。
乙巳,禁诸王遣僧建寺扰民。
先是僧格遣实都、王巨济等理算天下钱谷,已征入数百
辛卯,封诸王特穆尔布哈为肃远王。
高丽国王王暙,乞以其子謜为世子。诏立謜为
辛亥,安南国王陈日烜,遣使上表贡方物,且谢不
戊寅,诏加高丽王王暙太保,仍锡功臣之号。
诸王明理特穆尔附哈者以叛,诏巴延讨
高丽国王王暙请改名昛,从之。
是月,王恽召至上都,入见,慰谕良久。恽
己巳,命刘国杰从诸王伊刘勒督诸军征交趾。湖广行省平
平江路总管府治中王都中,福建行省参政积翁之子也。
丙午,中书右司员外郎王约,上疏言二十二事,曰实京师,
戊寅,封皇姑高丽王王昛妃为安平公主。
诸王阿济奇部玉速福屡叛,伏诛。 <
以陨霜杀禾,赈安西王山后民米。
礼部郎中王约,请行赠谥之典以旌忠勋,付《
帝之即位也,翰林学士王恽献《守成事鉴》,列敬天、法祖
丁卯,禁诸王辄召有司官吏。
时诸王锡锡等部曲,率恣横扰民,驸马曼
丙戌,安西王傅特齐托特穆尔等复请立王相府,
乙未,诏:“诸王、驸马,非奉旨毋罪官吏。” <
癸酉,实都言晋王噶玛拉,多尔岱言伊啰勒,皆有异
辛未,安西王遣使来告贫乏,帝语之曰:“世祖
甲申,禁诸王、驸马招户。
诏:“晋王所部衣粮,粮以岁给,衣则三年赐
辛卯,诸王楚布言“汪总帅等部众贫乏”,帝
癸卯,定诸王朝会赐与之数有差。
给晋王所部屯田农器。
封缅酋为国王,仍戒饬云南等处边将,毋擅兴兵
以行徽政院副使王庆端为中书右丞。
六月,甲午,诸王额尔罕遣使乘驲祀五岳、四渎,命
八月,丁未,命诸王阿济吉,自今出猎,悉自供俱,毋
丁丑,封高丽国王王昛为“逸寿王”,以其世子謜为高
禁诸王、驸马并权豪毋夺民田,其献田者
禁诸王、公主、驸马受人呈献公私田地及
以翰林王恽、阎复、王构、赵与{票灬}、王之纲、杨文
癸未,诏:“诸王、驸马毋擅祀岳、镇、海、渎。”
禁诸王擅行令旨,其越礼开读者,并所遣
壬寅,诏:“诸王、驸马及诸近侍,自今奏事不经中
壬寅,以中书右丞王庆端为平章政事。
是岁,北边诸王都哇、彻彻图等潜师袭和尔哈图之
西北诸王将帅其议防边,咸曰:“敌往岁不
皇曾孙梁王松山,出镇云南,廷议求旧臣可为
辛卯,浙西廉访使王遇犯赃罪,托权幸规免,命御史台
缅人僧哥伦作乱,缅王之弟阿散哥也乃率其党囚王于豕牢
赐晋王所部粮七万石。
夏,四月,壬午,以晋王所部贫乏,赐以钞。
十二月,甲戌,给安西王所部军士食,令各运其家,候春调
是岁,曲阜修文宣王庙成,衍圣公孔治遣子思诚入射。
晋王噶玛喇薨。王为世祖嫡长孙,让位于帝,退居籓
己未,以诸王珍图诬告济南王,谪置刘国杰军中
甲子,建文宣王庙于京师。
禁诸王、驸马毋辄杖州、县官吏,违者罪
八月,己丑,罢护国仁王寺原设江南营田提举司。
时高丽国王王昛既复位,又罢征东行省监制,昛
辛巳,诏诸王、驸马往辽东捕海东鹘者,毋给驿
诏:“诸王、驸马所分郡邑,达噜噶齐惟用蒙
甲午,诏:“诸王、驸马进捕鹰鹞,皆有定户,自今
是月,翰林学士致仕王恽卒。恽有材干,操履端方,好学
诏诸王、驸马毋乘驿以猎。
拱卫直都指挥使王伯胜,自帝有疾,晨夕入侍;安西
营国子学于文宣王庙西。
乙酉,遣高丽国王王昛还国,仍置征东行省镇抚之。
诸王库库楚、伊克图进曰:“今罪人斯
夏,五月,乙丑,怀宁王哈尚至上都。初,哈尚闻帝崩,自
甲申,怀宁王即皇帝位。诏曰:“昔我太祖皇帝
戊午,进封高丽国王王昛为沈阳王,加太子太傅。
辛巳,加封至圣文宣王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
辛卯,发卒二千人为晋王伊苏特穆尔筑邸舍。
起王利用为太子宾客。疏言时政,曰:
时庄圣皇后及诸王呼托克托人户散入他郡,哈都齐托
辛亥,枢密院言:“诸王各用其印符乘驿,使臣旁午,驿户
丙辰,高丽国王王昛言:“陛下令臣还国,复设官行
丙子,以诸王及西番僧从驾上都,途中扰民,禁
甲申,太师淇阳王伊彻察喇请置王傅;中书省谓异姓
高丽国王王昛卒。
庚辰,以高丽国王王璋嗣高丽王。
庚寅,越王图喇有罪赐死。
禁日者、方士出入诸王、公主、近侍及诸官之门。
辛卯,皇太子、诸王,百官上尊号曰:“统天继圣钦文
以梁王在云南有风疾,命诸王娄都尔代镇
安西王阿南达既以谋逆诛,国除,其秦中
王约曰:“左卫率府,旧制有之,今
己巳,宁王库库楚,与越王图喇子喇特纳实哩
壬申,以西北诸王彻伯尔等来朝,告祀太庙,特设宴
戊申,帝率皇太子、诸王、群臣朝兴圣宫,上皇太后尊号册
壬申,晋王伊苏特穆尔言:“世祖以张特穆尔
庚午,立淮安忠武王巴延庙于杭州,仍给田供祀事。
己巳,卫王阿珠格入见。帝谕省臣曰:“朕与
九月,丙子,安南国王陈益稷入见,言:“自世祖朝来归
戊午,制诸王设王傅六员,其次设官四员。
燕京之始平也,宣抚使王楫以金枢密院为宣圣庙,春秋率诸
赐晋王伊苏特穆尔及世祖诸皇子等民户有
三月,丁酉朔,罢诸王、大臣私第营缮。
诸王托克斯哈密实以农时出猎扰民,敕
丙子,高丽国王王璋辞位,以其世子王焘为征东行省
禁诸王支属径取分地租赋以扰民。
甲辰,敕:“诸王、戚里入觐者,宜趁夏时刍牧至上
赐晋王伊苏特穆尔部钞千锭。
十二月,辛卯,禁诸王、驸马、权势之人增价鬻盐。 <
庚午,帝率诸王、百官奉玉册、玉宝,加上皇太后
敕:“诸王分地,仍以流官为达噜噶齐,各位
时位一品者,多乘间邀王爵,赠先世,或谓多尔济可援例以
丙午,增置晋王府属官。
是月,周王和实拉次延安,图古勒、尚嘉努、
乙卯,诸王托克托驻云南,扰害军民,以昂辉
戊申,达哈逊寇边,吴王多勒达等败之,赐赉有差。
以江浙行省左丞王毅为中书平章政事。
江浙行省遣王克敬往四明监倭人互市。
乙酉,敕:“诸王位下民在大都者,与民均役。”
癸未,命晋王伊苏特穆尔赈辽东贪民。
诸王布里雅敦之叛,诸王额森、实列吉及卫士多岱、巴图坐
癸酉,拘魏王阿穆尔克王傅印。
戊辰,赈晋王部贫民。
己巳,敕:“诸王、驸马、宗姻,诸事依旧制。领于
壬申,平章政事王毅,以亲老辞职;从之,仍赐其父
戊子,征诸王、驸马流窜者,给侍从,遣就分邑
初,太皇太后以周王和实拉少时有英气,而帝稍柔懦,
命平章政事王毅等征理在京诸仓库钱谷,亏耗者
丙寅,周王和实拉长子托欢特穆尔生。
丁未,封汪沁为云南王,往镇其地。
辛丑,晋王伊苏特穆尔遣使以地七千顷归朝廷
以廪藏不充,停诸王所部岁给。
乙丑,幸大护国仁王寺。帝师请以醮八儿监藏为土番宣
甲申,召高丽王王璋赴上都。
壬午,迁武宗子亲王图卜特穆尔于琼州。时持们德尔怀
以诸王锡济伯使者数入朝,发兵守北口及
丁亥,凤翔道士王道明,以妖言伏诛。
以国用匮竭,停诸王赏赉及皇后岁赐。
丙戌,赐淮安忠武王巴延祠祭田二十顷。
辛亥,以圆明、王道明之乱,禁僧、道度牒符弦。
丁卯,旌内黄县节妇王氏。
乙酉,诸王锡济伯数寇边,至是遣使来降,帝
八月,辛酉,晋王猎于图喇之地,特克实遣乌鲁斯告
诸王额特布哈及额森特穆尔奉皇帝玺绶
召诸王属流徙远地及还元籍者二十四人还
特克实之变,诸王迈努逃赴潜邸,愿效死力,且言于
敕会福院奉北安王纳穆罕像于高良河寺。
戊辰,追尊皇考晋王噶玛拉曰光圣仁孝皇帝,庙号显宗
丙子,命岭北守边诸王修佛事以却寇兵。
癸未,流诸王伊噜特穆尔于云南,额特布哈于海
辛丑,诸王、大臣请立皇太子。
己酉,命诸王远徙者悉还其部。召亲王图卜特穆
甲寅,敕高丽王王璋归国。璋尝请于仁宗,降御香,
泰宁王迈努卒,以其子策璘沁多尔济嗣。
亲王图卜特穆尔还,至潭州,有诏止之
丁丑,封亲王图卜特穆尔为怀王,赐金印。 <
徒封云南王旺沁为梁王,仍以其子特穆尔袭封云南王。
以鲁国大长公主女适怀王。
王克敬为两浙盐运使司,首减绍兴民
禁后妃、诸王、驸马毋通星术之士,非司天官不
辛丑,怀王图卜特穆尔出居于建康。
五月,辛酉,高丽国王王璋卒。
辛未,遣察纳使于周王和实拉。
辛丑,敕:“诸王私入京者,勿供其所用;诸部曲宿
十一月,戊申朔,周王和实拉遣使以豹来献。
壬申,诸王鄂尔多罕,以203回 酒效劳。而其兄遂尚公主,封白兰王,赐金印,给圆符;其弟子之号司
镇南王图布哈薨,遣中书平章政事柰曼岱
壬子,封诸王宽彻布哈为威顺王,镇湖广;迈努
癸酉,怀王图卜特穆尔子伊勒哲伯生。
封诸王特穆尔布哈为镇南王,镇扬州。
播州蛮宋王保来降。
乙亥,亲王额森特穆尔出镇北边。
丁卯,罢诸王分地州县长官世袭,俾如常调官,
乙丑,周王和实拉及诸王雅济格台等来贡,赐金银、钞币有
己酉,以治书侍御史王士点为参知政事。
戊戌,征宣靖王迈奴、诸王雅克布哈于山东。 <
怀王命萨哩布哈拜巴延河南行省左丞相
己酉,上都诸王们图、阿穆尔台、宗正达噜噶齐库
庚戌,怀王至汴梁,前翰林学士承旨阿尔哈雅
癸丑,上都诸王及用事臣,以兵分道犯京畿,留辽
戊午,怀王以苏苏为中书平章政事,前御史中
上都梁王旺沁、右丞相达实特穆尔、太尉布
以高昌王特穆尔布哈知枢密院事,额森特为
上都诸王额森特穆尔、辽东平章图们岱尔,
丁卯,雅克特穆尔率诸王、大臣,请早正大位以安天下,怀
壬申,怀王即皇帝位于大明殿,受诸王百官朝
清安王库布哈等将陕西兵潜由潼关南水门
上都诸王呼喇台等兵入紫荆关,将士皆溃,
湘宁王巴喇实里引兵入冀宁,杀掠吏民;
初,齐王伊噜特穆尔,东路蒙古元帅布哈特
甲辰,晋邸及辽王所辖路府州县达噜噶齐并罢免禁锢
庚戌,帝御兴圣殿,齐王伊噜特穆尔及诸王大臣奉上皇帝宝
湘宁王巴喇实尔之冀宁,还,次马邑,元
会使者自大都还,言齐王已克上都,奉宝玺来归,刻日至京
荆王伊苏布干遣使传檄至襄阳,特默格
庚寅,遣使奉迎皇兄周王和实拉于漠北。
甲申,命威顺王库春布哈还镇湖广。
先是,帝尝命王征八番,而蜀省囊嘉特拒命未平。
辽王托克托之子巴都聚党出剽掠,敕宣
丁巳,封西安王喇特纳实哩为豫王。
朔漠诸王皆劝周王南还,王遂发,诸王察阿台、沿边
雅克特穆尔议封巴延王爵,众论附之;参议中书省事策丹
辛酉,以高昌王特穆尔布哈为中书左丞相,大司农
周王遣和勒图达逊喇至京师。以巴特穆
武宁王库库图遣使来言周王启行之期。
甲子,齐王伊噜特穆尔薨。
囊嘉特乞师于镇西武靖王绰斯班,绰斯班以兵守关隘。 <
壬午,周王遗常侍博啰及特珠勒先至京师,赏
乙酉,萨题等见周王于行幄,致命辞劝进。
丙戌,周王即皇帝位于和宁之北,是为明宗。
奉元蒲城县民王显政,五世同居;卫辉安寅妻陈氏
壬辰,宣靖王迈努自大都来觐于行在。
癸丑,诸王伊噜特穆尔等至播州,招谕土官之
戊辰,云南诸王达实布哈、图沁布哈及行省平章玛
是日,帝宴诸王、大臣于行殿,雅克特穆尔、哈玛
戊午,遣豫王特纳实哩还大都。
丙申,流诸王图喇楚于海南。
辛丑,敕诸王公、官府、寺观拨赐田租;除鲁国
高丽国王王焘久病,不能朝,请命其子桢袭位
壬子,诏豫王喇特纳实哩镇云南。
乙未,改封前镇南王特穆尔布哈为宣让王。初,镇南王
丁卯,云南诸王图沁及万户布呼、阿哈等叛,攻中
廷试进士,赐特勒图、王文煜等九十七人及第、出身。 <
命彰德路岁祭羑里周文王祠。
辛未,诸王伊苏台,部七百馀人入天山县,掠
安南国王陈益稷,以天历二年卒于汉阳府。
辛酉,御史台臣请立燕王为皇太子。帝曰:“联子尚幼,非
辛亥,立燕王喇特纳达喇为皇太子,诏天下。
乙巳,镇西武靖王绰斯班、豫王喇特纳实哩及行省、
诸王齐齐克图、锡格,坐妄言不道,诏
豫王喇特纳实哩、镇西武靖王绰斯班等
丙子,海南贼王周,纠率十九洞蛮二万馀人作乱。
壬子,复命诸王呼喇春还镇云南。
戊子,万安军黎贼王奴罗等寇临水县。
集贤大学士致仕王约卒。
壬辰,太常博士王瓚言:“各处请加封神庙,滥及淫
戊子,封萨敦为荣王,腾吉斯袭父封为太平王。
封巴延为秦王。
诏秦王、右丞相巴延,荣王、左丞相萨敦
戊申,诏文济王曼济镇大名,云南王阿噜镇云南。
乙巳,以中书左丞王结参知政事。中宫命僧尼于慈福殿
前中书左丞王结卒,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忠。结
戊子,诏以世祖所赐王积翁田八十顷,还其子都中。初,
六月,丁丑,禁诸王、驸马从卫服济逊衣,系绦环。
豫王喇特纳实里买池州铜陵产银地一所
是岁,巴延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从。
十二月,巴延构陷郯王齐齐克图,请赐之死,帝未允,辄
壬辰,立曹南王阿喇罕、淮安王巴延、河南王阿珠
庚申,监察御史王士点劾集贤大学士吴直方躐进官阶
乙丑,云南王博啰来献死可伐之捷。
湖广地连江北,威顺王岁尝出猎,民病之;又起广乐园,
壬戌,诏以高丽国王布答实里之弟巴延特穆尔袭其王封
癸卯,以宗王神保克复睢宁、虹县有功,赐金带
辛丑,邓州贼王权、张椿陷澧州,龙镇卫指挥使谙
是月,徐寿辉将王善、康寿四、江二蛮等陷福安、宁
江西贼帅王善寇闽,官军守罗源县拒之。 <
知福宁州王巴延既死,贼时睹其引兵出入。及
甲子,封高丽国王托克托布哈为沈王。
初,威顺王库春布哈,以贼据湖广,夺王印,
遣亲王实勒们、四川左丞实勒布等各率兵
先是倪文俊质威顺王之子而遣人请降,求为湖广平章,
杜遵道相小明王,得宠专权,刘福通疾之,令甲士
王与敬抵嘉兴,杨鄂勒哲欲杀之,与
丙辰,奉元路判官王渊等以义兵复商州。
壬午,豫王喇特纳实哩,同知枢密院事定珠,
镇南王退驻淮安,赵君用自泗州来寇;乙
前海南、海北宣慰使王英,益都人也;性刚果,有大节,
时镇南王博啰布哈镇扬州,招降明鉴等,以
庚寅,王士诚自益都犯怀庆路,守将周全击
癸卯,王士诚陷晋宁路,总管杜赛因布哈死
甲午,陈友谅遣部将王奉国陷瑞州路。
辛巳,义兵万户王信,以滕州叛,降于毛贵。
以王宗显知宁越府。宗显,和州人,少
保布哈,高丽人,亦曰王布哈,皇后奇氏微时,与布哈同乡
戊午,吴雄锋翼元帅王遇成、孙茂先率兵攻临安县,张士
吴佥院胡大海率元帅王玉等攻绍兴,军至蒋家渡,遇张士
六月,王奉国来攻城,昼夜不息者逾旬。巴
戊申,命国王囊嘉特、中书平章政事佛嘉努、额
会阳翟王勒呼木特穆尔倡乱,骚动北边,势
是岁,阳翟王勒呼木特穆尔拥兵数十万,屯于穆
丙午,吴雄锋翼元帅王思义,克鄱阳之利阳镇,遂会邓愈
戊午,阳翟王勒呼木特穆尔伏诛。
建昌王溥,饶州吴弘,各率众来见,袁州
夏,四月,己丑,禁诸王、驸马、御史台各官占匿人民,不
吴平章邵荣及元帅王佑、胡深等兵攻处州,烧其东北门
金、复、海、盖、乾王等贼并起,西侵兴中州,阴由海道
帝以谗废高丽国王巴延特穆尔,立塔斯特穆尔为高丽
时小明王在滁州,中书设御座,以正旦行庆
戊辰,吴王退朝,谓左相国徐达等曰:“卿等
二月,乙未朔,吴王以诸将围武昌久不下,复亲往视师
王复遣友谅旧臣罗复仁入城,谕理使
三月,乙丑,吴王至建康。丙寅,封陈理为归德侯。
己巳,吴王谓中书省臣曰:“郡县官年五十以
辛未,吴王御西楼,有军士十馀人,自陈战功
乙亥,监察御史王多勒图、崔布延特穆尔谏皇太子勿
吴王退朝,与孔克仁等论前代成败,因
丙申,吴王命建忠臣祠于鄱阳湖之康郎出,祀
吴王命建忠臣祠于南昌府,祀赵德胜、
吴王闻诸功臣家僮有横肆者,乃召徐达
宗王布延特穆尔等皆称兵,与博啰特穆
己巳,吴王遣使以书与库库特穆尔,约其通好
吴王命平章汤和率兵讨江西永新诸山寨
乙酉,吴王将经理淮甸,亲阅试将士,命镇抚
吴王命平章常遇春取湖广襄阳诸郡。王
先是遇春既行,王复调江西右丞邓愈为湖广平章,领
吴王赐邓愈书曰:“汝戍襄阳,宜谨守
吴王下令:“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
甲子,吴王遣使以书与库库特穆尔曰:“曩者
冬,十月,戊子,吴王闻明玉珍取云南失利,诸将往往暴
戊戌,吴王以张士诚屡犯疆埸,欲举兵讨之,
辛丑,吴王命左相国徐达、平章常遇春、胡廷
王使谕徐达曰:“茂才言士诚以舟师
己未,王亲至茂才水寨,又遣人以手书谕达
甲戌,吴指挥副使王汉宝取馀干州,以前镇抚李旭守之
乙未,吴王以李济据濠州,名为张氏守,而观
张士诚兵寇宜兴,吴王命徐达令冯国胜围高邮,常遇春守
辛卯,吴王命按察司佥事周桢等定拟按察事宜
吴王命中书省录用诸司劾退官员,省臣
二月,庚寅,吴王令徐达自泰州进兵,取高邮、兴化
丁未,王以书谕达曰:“近大军下高邮,可
乙卯,吴王以玉辂太侈,定用木辂。
吴王尝曰:“濠州乃吾家乡,张士诚据
甲子,吴王发建康,往濠州省陵墓,命博士许
吴王至濠州,念父母始葬时,礼有未备
濠州父老经济等谒见吴王,王与之宴,谓济等曰:“吾与诸
戊寅,吴王将还建康,谒辞墓,召汪文、刘英
五月,甲申,吴王自濠州还至建康。
壬午,吴王遣使与库库特穆尔书曰:“曩者尹
丁未,吴王以淮东诸郡既平,遂议讨张士诚,
壬子,吴王命中书左丞相徐达为大将军,平章
将发,王问诸将曰:“尔等此行,用师孰先
王乃屏左右谓达、遇春曰:“吾欲遣
士诚又遣平章硃暹、王晟、同佥戴茂、吕珍、院判李茂及
乙未,吴王命硃文忠帅师攻杭州,谕之曰:“
吴廖永忠沉小明王于瓜步。小明王自居滁州,至是来
春,正月,癸巳朔,吴王始称吴元年。
戊戌,吴王谓中书省臣曰:“吾昔在军中乏粮
辛丑,吴王谓中书省臣曰:“古人祝颂其君,
甲辰,吴王遣使与库库特穆尔书,责其拘使不
乙卯,吴王闻陵子村之捷,谓都督府臣曰:“
吴王遣使陈州,以书招左丞左君弼降,
初,王立中以城降,达就令守府事,即而
壬子,吴王谕起居注詹同曰:“国史贵直笔,
吴王以天久不雨,日减膳素食,仍下令
苏州围久不下,吴王以书遗张士诚,劝以全身保族,如
癸酉,吴王命:“自今凡朝贺不用女乐。”
吴右相国李善长等劝王即皇帝位,王未许。善长等复力请
吴王以书谕沂州王宣父子曰:“尔父子数年前与吾书
吴王命参政硃亮祖讨方国珍,戒之曰:
癸未,吴王闻苏州已破,命中书平章政事胡廷
戊戌,吴王遣使以书送元宗室神保大王及赫罕
己亥,沂州王宣遣其副使权苗芳谢过于吴,吴王
辛丑,吴王命于泗州灵壁取石制磬,湖州采桐
王谕诸将曰:“江南既平,当北定中
冬,十月,甲辰朔,吴王谓中书省曰:“军中士因战而伤者
吴王遣起居注吴琳、魏观等,以币帛求
吴王敕礼官曰:“自古忠臣义士,舍生
初,王以唐、宋皆有成律断狱,惟元不仿
丙辰,吴王遣使以书遣李思齐、张良弼。便息
辛酉,吴王谓徐达等曰:“中原拢攘,人民离
甲子,吴王命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为征讨
吴王命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瑞为征南将军
吴王遣世子及次子往谒临濠诸墓,命中
吴王以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官
己巳,吴王以大军进取中原,恐托音特穆尔乘
辛未,沂州王信既得徐达书,乃遣使纳款于吴,
吴王遣使至延平,招谕平章陈友定。友
徐唐等至沂州,王宣不欲行,乃使其子信密往莒州募
庚寅,吴王遣使谕徐达等曰:“闻将军已下沂
吴王召浙江按察佥事章溢入朝,命其子
甲辰,吴《律令》成,王与诸臣复阅视之,去烦就简,减重
辛亥,吴王遣使谕徐达、常遇春曰:“屡胜之
吴王命汤和、廖永忠、吴祯率舟师自明
吴王御新宫,以群臣推戴之意祭告于上
吴王命世子及诸子名。以诸子年渐长成
辛未,吴王以山东郡县既下,命官抚辑。 <
乙亥,吴王祀天地天南郊,即皇帝位,定国号
诏淮王特穆尔布哈监国,庆通为中书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