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闲厩使、阁门祗候陈从信为左卫将军,充枢密
初,阁门祗候浚仪王侁使灵州、通远军,
己卯,以东上阁门使开封王显为宣徽南院使,弭德
五月,辛酉,置秘阁于崇文院,分三馆书万馀卷实其中
甲寅,始命增修秘阁。
八月,壬戌朔,秘阁成。秘书监李至上言:“愿比玉堂
己未,幸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宴饮。既罢
庚寅,阁门奏:“每月朔望,群臣赴万岁殿
令秘书省正字邵焕于秘阁读书,从其请也。秘阁读书自焕始
诏:“购馆阁逸书,每卷给千钱;及三百卷者,
三月,丁酉,直祕阁黄夷简等上校勘新写御书,凡二万
己酉,初置龙图阁待制,以都官郎中杜镐、右正言戚
戊戌,幸龙图阁,阅太宗御书,观诸阁图画,近臣
置龙图阁直学士,以杜镐为右谏议大夫,充
丙寅,召宰相至龙图阁观道像,又观崇和殿瑞物凡四百馀
甲寅,召近臣观书龙图阁,帝阅《元和国计簿》,三司使丁
龙图阁待制孙奭,由经术进,守道自处,
龙图阁待制张知白上言:“唐李峤尝云:
辛丑,国子监新修御书阁,有赤光上烛,长丈许,直史馆高
龙图阁待制孙奭上疏言:“陛下封泰山,
兵部郎中、龙图阁待制孙奭,自言父年八十二,家居
帝尝观书龙图阁,得王禹偁章奏,嗟美切直,因访
知永兴军、龙图阁直学士陈尧咨,好以气凌人,转运
甲申,命龙图阁待制查道知虢州。将行,帝御龙图
戊戌,天章阁成。庚子,奉安御集、御书于天章
以龙图阁直学士鲁宗道权判流内铨。宗道在
是月,以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刘煜知河南府。
癸未,命龙图阁待制燕肃、直史馆康孝基同议蠲减
辛亥,以左司谏、龙图阁待制孔道辅知郓州,坐纠察刑狱不
壬寅,置天章阁待制,位龙图阁待制之下,命鞠讠
春,正月,戊寅,罢馆阁侍书。
以太常博士、秘阁校理范仲淹为右司谏。仲淹初闻遗
以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吴遵路为开封府推官。
以龙图阁待制孔道辅为石谏议在夫,权御史
壬午,命龙图阁待制燕肃、集贤校理李照、直史馆
天章阁待制孙祖德言:“伪铜,法所禁,
癸丑,置迩英、延义二阁,写《40回 崇政殿之西,北向。是日,御延义阁,召辅臣观盛度进读《唐书》,贾
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刘随卒,擢待制未旬日也。随
丙戌,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范仲淹,落职知
己未,贬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尹洙为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
三月,甲戌朔,置天章阁侍讲,以贾昌朝、王宗道、赵希言
丙申,内出庄惠太后阁金千馀两,市庄园、邸舍以给万寿
丁卯,御迩英阁读《唐书》。以后读真宗所撰《正
庚寅,以龙图阁学士张逸为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甲戌,召龙图阁直学士、知兗州孔道辅为御史中丞
知越州范仲淹复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始用韩琦言也。
命大理寺丞、秘阁校理石延年往河东路同计置催促粮
以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郑戬为谏议大夫
辛酉,降知杭州、天章阁待制司马池知虢州。池性朴易,剸
丙戌,天章阁侍讲林瑀,落职通判饶州。先是瑀
乙未,以天章阁待制明镐知并州兼河东经略安抚沿
己酉,以馆阁校勘蔡襄为秘书丞、知谏院。初,
辛未,降天章阁待制、权知凤翔府滕宗谅知虢州,
丁巳,诏天章阁侍读曾公亮删定审官、三班院、流
丁卯,以天章阁侍讲杨安国为直龙图阁,崇政殿说
庚戌,以天章阁待制王素知渭州。
甲戌,以秘阁校理孙甫知邓州。
庚戌,御迩英阁,进读《三朝经武圣略》,出阵图
三月,戊午,御迩英阁,讲《诗·匪风篇》曰“谁能烹鱼
己亥,赐天章阁待制兼侍讲曾公亮三品服。故事,
初置天章阁直学士,位在龙图阁直学士之下。
丁未,以秘阁校理张环为两浙转运使。环十年不
甲寅,幸龙图、天章阁,召近臣、宗室观太宗《游艺集》
乙未,诏:“馆阁官须亲民一任,方许入省府及转运
甲午,御迩英阁,读《政要》。
己已,以龙图阁直学士崇安刘夔为枢密直学士、知
执政庞籍言殿中丞、馆阁校勘范镇有异材,不汲汲于进取。
中立好谐谑,然练习台阁故事,不汲汲近名。初,家产岁入
是月,帝讲书迩英阁,因谓侍臣曰:“古有迁民于宽闲
丁丑,诏迩英阁讲读官当讲读者,立侍敷对,馀皆
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仲简,落职知筠州。
以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吕公弼为枢密直学士、知益
戊子,以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欧阳修知同州。
己巳,迩英阁讲《55回
“馆阁清官,岂容纤巧!而执中树恩私党
丙戌,迩英阁王洙讲《周官》典瑞含玉,帝曰:
癸卯,以龙图阁直学士张昪权御史中丞。帝尝谕执
丙午,以龙图阁直学士夏安期知延州。州东北阻山
己亥,天章阁待制兼侍读孙甫卒,特赠右谏议大
先是王洙侍迩英阁,讲《57回 烈笃于孝友,从学者数百人。天章阁待制曹颖叔知福州,荐之,授本州
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管句太学胡瑗,病不能朝,
丁丑,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蔡抗、陈
初,秘阁校理吴及言:“近年用内臣监馆阁
丙子,以天章阁待制何郯同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
戊辰,光禄卿、直秘阁、同判宗正寺赵良规言:“国家乘
十一月,乙未,命天章阁待制兼侍讲钱象先、卢士宗、右司
甲申,降右司谏、秘阁校理吴及为工部员外郎、知庐州;
丙寅,命天章阁待制张掞同详定均税。
甲午,以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唐介知荆南,从介请
辛亥,以直秘阁、判度支句院司马光、度支判官、
丁酉,诏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吕景初同详定均税。
庚申,诏三馆、秘阁校《宋》、《齐》、《梁》、《陈
丙子,诏龙图阁直学士杨畋,于三司取天下凡课利
辛丑,三馆、秘阁上所写黄本书六千四百九十六卷,
庚申,以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钱象先为右谏议大夫
以天章阁侍讲、崇文院检讨吕公著为天章阁
己酉,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兼侍讲、知谏
丁亥,秘阁上补写御鉴书籍。
先是欧阳修言:“秘阁初为太宗藏书之府,并以黄绫装潢
以秘阁校理蔡抗为广东转运使。先是岑水
丙申,幸龙图、天章阁,召辅臣、近侍、三司副使、台谏
庚子,再召群臣于天章阁观瑞物,复宴群玉殿。帝曰:“天
丙寅,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审官院韩贽兼判都水监
于是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卢士宗、天章阁待制
乙亥,淮阳王顼出阁。王辞两宫,悲泣不自胜,太后亦
以仁宗御书藏宝文阁,命翰林学士王珪撰记立石。 <
甲申,御迩英阁,谕内侍任守忠曰:“方日永,讲
丁未,命天章阁待制吕公著同修起居注,邵必编集
初,有诏以是日开迩英阁,至重阳节当罢。侍讲吕公著、司
戊子,诏免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李柬之进读,以其自
辛丑,直秘阁、同知礼院周孟阳告谢,谕閤门引
丁丑,辽以乾文阁经籍多阙,下诏求书,命儒臣校雠
以兵部员外郎、秘阁校理蔡抗兼起居舍人、充史馆修撰
以知制诰沈遘为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遘为人轻俊
以龙图阁直学士、判都水监韩贽知河南府,
庚寅,以天章阁待制吕公著、司马光为龙图阁直学
壬子,以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卢士宗知青州。士宗
命左谏仪大夫、天章阁待制兼侍讲李受赴谏院供职。 <
以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陆诜为兵部郎中、鄜延路都总
以金部员外郎、天章阁侍讲傅卞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辛丑,命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
八月,己亥,以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吕公著知蔡州。公著
丙辰,幸天章、宝文阁,命两府观翰林学士王珪所书仁宗
命天章阁待制陈荐同修撰《仁宗实录》。
以龙图阁直学士、知蔡州吕公著、龙图阁直
乙巳,宝文阁成,置学士、直学士、待制官,奉
己未,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赵抃知谏院。入
己酉,初御迩英阁,召侍臣讲读经史。讲退,独留吕
以盐铁副使吕诲为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用司马光言也。
庚辰,御迩英阁,司马史读《通鉴》至汉曹参代萧
丙辰,以馆阁校勘吕升卿、国子监直讲沈季长并
命天章阁待制韩缜如河东,割地以畀辽。辽
辛亥,以天章阁待制赵禼为安南道招讨使,嘉州防
诏太常礼院续修《礼阁新编》。
己丑,命龙图阁直学士宋敏求等详定正旦御殿仪注
丙戌,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刘庠进一官,知秦
壬子,直龙图阁、句当三班院曾巩上言曰:“宋兴
辛卯,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权管句河东都转
乙丑,以直龙图阁徐禧知制诰兼御史中丞。
癸未,以龙图阁待制赵彦若兼侍读,朝请郎傅尧俞
以天章阁待制范纯仁、中书舍人王震并为给
乙亥,帝初御迩英阁,讲《79回 甲戌,御迩英阁,侍读韩维言:“陛下仁孝发于天
辛巳,宝文阁待制、刑部侍郎蹇周辅,坐变湖南
以秘阁校理诸城赵挺之为监察御史。 <
丁未,范祖禹乞于迩英阁复张挂仁宗时王洙、蔡襄所书《无
诏直龙图阁邢恕,候服阕日落职,授承议郎、
癸丑,御迩英阁,进读《三朝宝训》。
壬寅,御迩英阁,讲《81回 丁卯,赐故龙图阁直学士孙觉家缗钱,以给丧事。
己卯,以龙图阁直学士、知亳州邓温伯为翰林学士
三月,庚申朔,御迩英阁,吕大防奏仁宗所书三十六事,请
甲子,以龙图阁待制、知郓州蔡京知永兴军,从吕
三月,甲申朔,御迩英阁,侍读顾临读《仁宗宝训》,至钞
丁亥,以程颐为直秘阁、判西京国子监。初,颐在经筵,
癸酉,龙图阁学士、兵部82回 丁亥,御迩英阁,顾临读《宝训》,至汉武籍南山
是月,宝文阁待制、知青州邢恕入觐,涕泣曰:
己亥,诏知渭州、宝文阁待制吕大忠特除宝文阁直学士、知
丁酉,诏秘阁校理刘唐老落职,监桂阳监税务。
丙申,建显谟阁,藏《神宗御集》。
丙辰,朝奉大夫充秘阁校理孔平仲,特落职,送吏部与合
诏:“秘阁校理、权知潞州欧阳棐,落职,送
戊戌,蔡京复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
丙寅,宝文阁待制、知杭州邹浩,改知越州。
戊戌,置显谟阁学士、待制官。
以蔡攸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
甲午,诏建徽猷阁,藏《哲宗御集》,置学士、直学
戊子,以张商英为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以张阁知杭州。阁思所以固宠,乃因辞日,乞自领花
丙午,以赵遹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熙州。
癸卯,诏定鼎阁于天章阁,以方士王仔昔言九鼎神器宜纳之
戊申,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蔡绦以罪勒停。
是月,宝文阁待制刘安世卒。
三月,丁卯朔,遣徽猷阁待制宋焕奉表道君皇帝行宫。 <
直龙图阁、东道副总管、权应天府硃胜非至
宝文阁直学士赵子崧请对,略谓:“开边
直龙图阁、权应天府硃胜非,召试中书舍人
以开封尹徐秉哲充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庚戌,宗泽充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权邦彦充天章阁
颜岐充徽猷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以岐尝论
赠徽猷阁待制、知怀州霍安国延康殿学士。
向初除朝议郎、充秘阁修撰、知河南府兼西道都总管,代
唐重充天章阁直学士、知京兆府。
直秘阁刘岑,自河东还行在,帝问可守关
钱盖复龙图阁待制,充陕西总制使;右武大夫、
显谟阁学士翟汝文奏:“祖宗上供,悉有
甲辰,孟忠厚充徽猷阁待制,提举迎奉元祐皇后一行事务
直秘阁、河北西路招抚司参谋官王珪升招
直龙图阁知秀州赵叔近招杭贼陈通,降之。
徽猷阁直学士、知扬州吕颐浩试户部侍郎
壬申,直龙图阁、知秀州赵叔近罢,仍夺职。 <
初,直龙图阁、知黄州赵令{山成}奉诏修诚,
己丑,真秘阁谢贶提点京西北路兼南路刑狱公事
己亥,秘阁修撰、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
甲辰,直秘阁、知寿春府康允之奏丁进解围。帝
甲戌,徽猷阁待制、知濠州连南夫,“请令诸路
辛未,徽猷阁待制、江南等路制置发运使、提领
戊戌,徽猷阁待制、提举杭州洞霄宫晁说之告老
时知颖昌府、直宝文阁郭允迪已降金,有举人陈味道者,
直龙图阁、知杭州康允之,言给扬无斥候,
是日,以龙图阁待制、知延安府、节制六路军马王
徽猷阁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曾楙为
中书舍人林遹充徽猷阁待制,在外宫观。遹,闽县人。二
秘书少监方訚罢为秘阁修撰、知台州,其馀丞、郎、著作
起复朝散郎洪晧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105回 徽猷阁待制洪晧奉使至淮南,邀宿、泗州
龙图阁待制、陕西节制使王庶罢,徽猷阁
癸亥,徽猷阁待制洪晧奏自寿春府由东京出界,
乙丑,直龙图阁、权东京留守判官程昌自京城还
戊寅,徽猷阁待制、知庐州胡舜陟知健康府,充
十二月,戊寅,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兼渐西安抚使胡唐
己亥,徽猷阁直学士、知平江府汤东野,奏杜充
徽猷阁直学士、知庆阳府兼陕西制置使王
辛亥,朝请郎、直龙图阁、统领赤心队军马刘晏,及戚方战
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季陵复为中书舍人
初,徽猷阁待制洪皓,与右武大夫龚璹持命至
戊子,赠张舜民宝文阁直学士,程颐、任伯雨并直龙图阁
甲申,起复龙图阁待制、知兴元府、利夔路制置使王
诏天章阁祖宗神御二十四位,权于临安府院
曹成至道州,守臣直秘阁向子忞闻之,悉城中官军,得百有
前五日,直秘阁、知道州向子忞奏曹成犯道、贺二
戊子,龙图阁待制、知抚州高卫,落职,与宫观
直秘阁、主管洪州玉隆观、衍圣公孔端友
丙戌,显谟阁直学士、知兴元府王似为端明殿学
庚子,直徽猷阁凌唐佐为伪齐所杀。
壬午,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汪藻言:“自太上
丙戌,复置六部架阁库。
故降充宝文阁待制王觌,追复龙图阁学士。 <
丁未,直龙图阁、知鼎州程昌,以掩击王善、刘
乙卯,龙图阁学士、枢密都承旨章谊为大金军前
癸酉,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汪藻上所编《元符
五月,辛亥,直龙图阁、知建康府吕祉乞存旧行宫以为便
己酉,龙图阁学士、知镇江府沈与求复为吏部<
辛未,龙图阁学士、枢密都承旨章谊、给事中孙
九月,丁未朔,直徽猷阁、主管临安府洞霄宫富谟为江南西
戊辰,龙图阁学士、知静江府折彦质充川、陕、
癸亥,龙图阁直学士、新除都督府参谋官折彦质
辛未,起复秘阁修撰、知岳州程千秋移知鼎州,左
辛卯,徽猷阁待制、都督府参议官程昌知江州
辛卯,起复秘阁修撰、淮东宣抚使司参谋官陈桷言
时宝文阁直学士连南夫论海寇之患,谓:“
是月,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杨时卒,年八十三。
丁巳,徽猷阁待制、提举建隆观兼史馆修撰兼侍
己丑,金建天开阁于约罗。
己卯,起复徽猷阁待制、都督府参议、权川陕宣抚副
辛巳,诏:“天章阁、万寿观祖宗帝后神御,见在温州
显谟阁待制、新知鄂州王庶知荆南府,兼
丙午,显谟阁直学士、知临安府梁汝嘉为巡幸随
癸丑,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兼都督行府参议
壬寅,显谟阁直学士、巡幸随军都转运使梁汝嘉
宝文阁学士、新知襄阳府刘洪道知潭州,
直徽猷阁、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司参谋官薛
癸酉,秘阁修撰、知建康府叶宗谔,率在府文
丙子,召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胡安国赴行
丁酉,徽猷阁待制王伦、右朝请郎高公绘入辞。
癸丑,赠直秘阁杨邦乂,加赠徽猷阁待制,增赐田
时方盛暑,浚一日坐东阁,参知政事张守突入,执浚手曰:
戊辰,张浚进呈显谟阁待制、知荆南府王庶复徽猷阁直学
丁亥,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张宗元落职,提
先是徽猷阁待制王伦,奉使至归德府,豫授馆
丁酉,徽猷阁待制、新知永州胡安国提举江州太
徽猷阁待制王伦、右朝请郎高公绘还自金
丁亥,以王伦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充大金国奉
丙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胡安国充宝
是月,徽猷阁直学士王伦,见金左副元帅鲁王昌
先是徽猷阁直学士王伦既见鲁王昌,昌遣使偕
辛亥,改命徽猷阁直学士王伦充馆伴使。
直秘阁、奉迎梓宫副使高公绘先归至临安
先是徽猷阁直学士王伦既与乌陵阿思谋至金廷
丙申,徽猷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王伦至行在。
龙图阁学士、提举醴泉观王伦,赐同进士
徽猷阁待制刘岑试121回 三月,丙戌、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廖刚试御史中丞。
甲子,宝文阁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胡交修试兵
初,徽猷阁待制洪晧既拘冷山,颇为陈王希尹
癸丑,显谟阁直学士赵彬为123回 分兵随之。知兴仁府李师雄,徽猷阁待制、知淮宁府李正民,皆束身归
庚寅,龙图阁直学士、知顺昌府陈规,得报敌骑
丙戌,宝文阁学士、川陕宣抚使胡世将升端明殿
辛巳,直秘阁、知泰州王奂兼通泰制置使,措
是月,徽猷阁待制洪皓,在金境求得皇太后书,
己酉,金稽古阁火。
徽猷阁待制洪皓,在燕山密奏:“敌已厌
初,奉使徽猷阁待制洪晧既至燕,金主闻其名,欲
先是徽猷阁待制洪晧在燕,先报太后归耗。帝
丙申,直秘阁、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兼川陕宣抚司
戊戌,徽猷阁待制洪晧至自金,即日引见内殿。
庚子,直龙图阁张邵自金还。入见,言:“靖康以
甲子,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权直学士院
左司谏詹大方论:“秘阁修撰、主管祐神观张邵,奉使无成
左朝奉大夫、秘阁修撰赵子偁卒。诏侍从台谏集议普
是岁,右宣教郎、直秘阁、主管佑神观硃弁卒于行在。秦桧
冬,十月,癸未,敷文阁直学士、枢密院都承旨兼侍读李若
戊子,宝文阁直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晏敦复卒
五月,己巳,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洪晧,责
己未,宝文阁学士王奂提举万寿观。
甲戌,右朝散郎、直秘阁吕摭,除名,梧州编管。
先是秦桧尝于一德格天阁下书赵鼎、李光、胡铨三人姓名。
六月,甲寅,徽猷阁待制、知台州萧振始至官。初,海
丁未,直秘阁、知静江府方滋,升直敷文阁、知
庚申,修天章阁神御殿成。
乙亥,宝文阁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梁扬祖
三月,庚戌,徽猷阁直学士致仕向子諲卒于临江军。
乙亥,诏建天章等六阁。
辛未,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兼实录院修撰秦
壬子,敷文阁直学士魏良臣参知政事。
甲午,以敷文阁待制沈该参知政事。
直秘阁周葵权131回 ,仍兼权知临安府;敷文阁待制、新知信州周三畏试刑部
徽猷阁直学士致仕胡寅卒于衡州。
癸未,敷文阁待制王俣卒。
戊子,追复故敷文阁直学士洪晧再复徽猷阁直学士,以
己丑,秘阁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张九成
秘阁修撰、淮南等路制置使司参议官陈
庚戌,直秘阁、知庐州、主管淮西安抚司公事龚
癸巳,敷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徐喆充馆伴大金
壬寅,以显谟阁学士虞允文同签书枢密院事。 <
诏:“馆阁储材之地,依祖宗旧法,更不立额
乙亥,架阁卫博,论用人宜录所长,弃所短,
以敷文阁直学士张震知成都府,充本路安抚
庚子,徽猷阁待制、知处州胡沂言盗马者,帝曰
除硃熹直秘阁;再辞,不许。
除硃熹直徵猷阁,以其赈济有劳也。
敷文阁学士兼侍讲李焘条上古今日食于是
是月,敷文阁直学士致仕李椿卒。
是月,敷文阁学士致仕李焘卒。
己未,诏秘阁修撰、知隆兴府程叔达除集英殿修
戊申,以敷文阁学士留正签书枢密院事。
是月,置焕章阁,藏《高宗御集》。
庚午,诏秘阁修撰、知潭州硃熹诣阙。
戊寅,内批罢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硃熹。
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硃熹,始以
建华文阁,藏《孝宗御集》。
宝谟阁直学士杨万里卒。韩侂胄用事,欲
宝谟阁待制彭龟年卒。龟年学识正大,忠
己酉,落叶适宝文阁待制。庚戌,贬许及之泉州、薛叔
丙辰,赠彭龟年宝谟阁直学士;落李沐宝文阁学士,寻贬
金中都大悲阁灾,延及民居。
癸酉,以杨简为敷文阁直学士、中大夫,提举南京鸿庆宫
诏太常寺建功臣阁,绘赵普以下二十有三人,以昭勋
乙未,以傅伯成为龙图阁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宫。先是召伯
二月,庚戌,以直宝章阁魏大有知漳州,措置招捕盗贼;起
戊寅,以焕章阁待制、知遂宁府李埴为焕章阁直学
己未,魏了翁以宝章阁待制知泸州。泸大籓,控制边面二
戊申,直宝谟阁、知婺州陈庸熙,言当举皇祐典礼
辛酉,以华文阁学士史嵩之为端明殿学士,视执政
夏,四月,癸丑,以阁门宣赞舍人兼淮西路钤王杰、阁门
丙戌,诏赠阁门宣赞舍人杨大全武节大夫、眉州
癸未,以贾似道为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知江陵
戊午,直华文阁、湖北运判兼知鄂州余晦朝辞,帝
丙寅,皇子忠王禥出阁。
甲辰,帝谕辅臣:“试阁职止两名,立为定格,非武举前名
乙酉,名理宗御制阁曰显文,置学士、侍制等官。 <
元万安阁成。
帝尝奉皇太后燕大安阁,阁中有故箧,指以问内侍李邦宁
甲申,建崇文阁于国子监。
辛酉,作延春阁后殿。
帝御大安阁,见太祖、世祖遗衣,皆以缣素木
大都立奎章阁学士院,秩正三品,以翰林学士承
奎章阁学士和塔拉、都哩默色、萨题、虞
奎章阁初开,首擢翰林应奉揭傒斯为授经
戊辰,奎章阁以纂修《经世大典》,请从翰林、
帝幸奎章阁,命取国史阅之,左右舁匮以往,
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谢病归。
壬辰,帝幸大安阁。是日,宴侍臣于奎章阁。
己未,奎章阁侍书学士致仕虞集卒。集从吴澄游
甲戌,重建穆清阁。
是月,以穆清阁成,赐工匠皮衣各一领。盖海青鹰
其略曰:“阁下乘乱起兵,首倡大顺,以奖王室
“况为阁下之将帅者,有生之心,无死之志
“阁下身犯六畏,衅隙多端,不有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