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老子他说(上下)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老子他说(上下)
查询
14回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
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15回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
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15回 关于宇宙
万物
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上
15回 假定宇宙
万物
确是从本无中而生出万有万类。无
15回 经说到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
万物
万有的来源。因此,他跟着就说:
16回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
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17回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18回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18回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19回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19回 从人类的经验来讲,天地
万物
的从有还无,是很自然的事实。但
19回 是要说到
万物
的有,是从无中出生,实在是一件
19回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
万物
所以塞也。
19回 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
万物
所以通也。
20回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20回
万物
本虚,万法本无,得虚无之窍者,
21回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21回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21回 引而申之,老子又说:“
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21回 。”比如这个天地间的
万物
,它们都不辞劳瘁地在造作。但造
21回 字,便是占住的意思。正因为天地
万物
如此这般,不自占为己有的在作为
22回 有。这是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
万物
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
26回 盗机”。《阴符经》说:“天地,
万物
之盗。
万物
,人之盗。人,
万物
之
26回 偷太阳的光,偷土壤的功能,侵害
万物
的生命给自己当饭吃,把动物的肉
26回 还认为理所当然,这都是占了天地
万物
的便宜,便是盗机。所以说修道的
26回 华之机,也是如此,所以说“人,
万物
之盗”。但“天地,
万物
之盗”,
26回 然是偷取天地精华,天地也是偷了
万物
和我们的生命,才显现出天地存在
26回 生物来披毛遮羞,然后夸耀自己为
万物
之灵,有的是衣冠礼仪,岂非是大
29回 序卦传》便说:“有天地,然后有
万物
。有
万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35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35回 提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作为“用道而不为道所用
35回 它便如生生不已,永无休止,能生
万物
的那个想象中的宗主功能一样,就
35回 之子”的“谁”,才是创造大帝与
万物
的根本功能,也姑且强名之叫它是
36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37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38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39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40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41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42回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42回 明本章“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43回 天地不仁,以
万物
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3回 ”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
之宗。”都以似异实同,体同用异
43回 是直截了当地说:“天地不仁,以
万物
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3回 “仁”,换言之,也就是爱护人或
万物
的仁慈、仁爱等爱心的表相。
43回 道老子所提出正面的哲学。天地生
万物
,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生了
43回
万物
是很自然的事,死杀
万物
,也是很自然的事。天地既不以生
43回 出
万物
为作好事,同时也不以死杀
万物
为作坏事。天地既生了长养万类的
43回
万物
,同时,也生了看来似乎相反的毒
43回 杀万类的
万物
。生长了补药,也生长了毒药。补
43回 天地并不一定厚待于人类而轻薄了
万物
,只是人类予智自雄,自认为天地
43回 是为了人们而生长
万物
人,自称为
万物
之灵。其实,人们随时随地,都在
43回 伤害残杀
万物
。假如
万物
有灵,一定会说人是
万物
的最大毒
43回 害。其实,天地无心而平等生发
万物
,
万物
亦无法自主而还归于天地。
43回 所以说:“天地不仁,以
万物
为刍狗。”这是说天地并没有自己
43回 立定一个仁爱
万物
的主观的天心而生
万物
。只是自然
43回 归于还灭。假如从天地的立场,视
万物
与人类平等,都是自然的,偶然的
43回 务求平实,才说出“天地不仁,以
万物
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4回 天地不仁,以
万物
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4回 为了重申“天地不仁,以
万物
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5回 天地不仁,以
万物
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5回 任负化育,便直接指出天地间万事
万物
的生灭变化,既不是谁所主宰,也
45回 不是天地的有心制作。
万物
的造化生灭,都是乘虚而来,还虚
45回 其实,这个天地的
万物
,都在永远不息的动态中循环旋转
45回 “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万事
万物
,动必有咎。在动的作为里,所谓
45回 然而天地与
万物
,毕竟都在动态中生生不已地活着
46回 穷,不如守中”的法则,说明天地
万物
与人我生命的作用,常在于一动一
46回 来、根元的“元”字。元,等于是
万物
的初始根元,是极其微妙的第一因
46回 洞虚无而生妙有的功能,便是天地
万物
生命源泉的根本,取一个代名词,
46回 ”虽然中空无物,但却是孕育天地
万物
生命的窟宅,绵绵不绝,若存若亡
47回 且可以了解“用之不勤”也是天地
万物
自然的法则。
48回 由“天地不仁,以
万物
为刍狗”,到“多言数穷,不如守
48回 “用之不勤”,便进而说明天地与
万物
的生命所以自然而长生的道理。因
48回 能长久存在,那是因为它生育长养
万物
,并不为自己的需要而生,因此说
48回 自生”。那么,天地既然好心而生
万物
,何必既生出来,又要消灭了它?
48回 明是由他力而生,也不明显地说为
万物
而不得已不生。只是套上“是以圣
48回 表达,便可说天地能长且久而生长
万物
,在人们的眼光中,只从
万物
个体
48回 长生的本位来说,生生死死,只是
万物
表层形相的变相。其实,
万物
与天
48回 本来便是一个整体、同体的生命,
万物
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天地
49回 上善若水,水善利
万物
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9回 水,具有滋养
万物
生命的德性。它能使
万物
得它的利
49回 益,而不与
万物
争利。例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
49回 心善渊”;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
万物
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
55回 洗炼,必须达到法天法地而“曲成
万物
而不遗”的纯粹无疵,才能返还本
56回 纵神武睿知,或生而能言,或知周
万物
,哪里有一个无知的人而能完成爱
56回 会自然开阖。到此程度,自然智周
万物
,神通天地,明达古今,超凡入圣
62回 且,“妙”的境界勉强来说,万事
万物
皆能恰到好处,不会有不良的作用
62回 解。更进一步具体地说,即是一切
万物
皆可以随心所欲,把握在手中。道
62回 、恭敬地管理自己。胸襟气度包罗
万物
,人格宽容博大,能够原谅一切,
65回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
65回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
65回 “
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作”是形容
65回 词,宇宙
万物
,山河大地,无时无刻不在变动,
65回 头,自然死亡,这也是合理的。“
万物
并作”都在创造变化,活活泼泼朝
65回 路走去。因此,庄子解释天地万事
万物
说:“方生方死”。刚刚出生落地
65回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不死?“
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复”是回头
65回 “
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有志向道的人
66回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
66回 复命曰常。”我们看看,天地间的
万物
,生长最快的是什么?——草。“
66回 种普普通通的草,也用来形容宇宙
万物
的生生不息。死了一批,又生一批
66回 老子说,一切
万物
那么多彩多姿,“各复归其根”,
66回 虚空就是我们的泥土,这就是人与
万物
不同之处。植物的根栽在泥土中,
66回 住的。你别刻意去计较,整个宇宙
万物
,本来都属于你嘛!人家问我,怎
66回 。王者,旺也,望也,助也。一切
万物
皆欣欣向荣,活活泼泼,彼此得助
66回 ,就符合天地自然法则。天地生长
万物
,日月照临
万物
,公平无差,并不
67回 观念。“形而上者之谓道”,是说
万物
尚未生长以前,名之为道。“形而
67回 ,无偏无私的大情,譬如天地生育
万物
,平等无差,不求回报。
67回 相来界定它。“有生于无”,宇宙
万物
就从这“清虚空灵”的“无”中建
80回 ,孔子在《系辞传》上也说“曲成
万物
而不遗”。因为我们老祖宗早就晓
80回 切断拉开,硬叫它直,所以说宇宙
万物
,都是曲线的,故曰“曲成
万物
”
89回 加造作,因此,当起用因应在万事
万物
时,亦须效法天地自然的规律,“
90回 ,道体在形而上的自然,道用却在
万物
万事,平常日用之间。因此,他的
95回 要跟大地学习很难。且看大地驮载
万物
,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我们生命的
95回 地竟无怨言,不但生生不息滋长了
万物
,而且还承载了一切
万物
的罪过。
97回 十六章所说:“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
98回 则。我们生命立足点的大地,负载
万物
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
98回 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
万物
付予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
102回 那是有次序的,要先救了人,再救
万物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102回 慢地扩大范围,把人都救了,再救
万物
,而且要做到没有弃物,这是程序
108回 们懂得人生,亦可懂得一切。天下
万物
的运行,有一个法则是无法改变的
110回 说上天发动了杀机,便要摧残人类
万物
,或刮台风,或下暴雨,日、月、
111回 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
万物
之盗,
万物
人之盗,人
万物
之盗,
111回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生
万物
,新的生出来,又要老化死去,绝
111回 不会让它常留不走,这是天地
万物
之道。“道”即“盗”,修道之道
111回 盗取到我们自己身上来了。“天地
万物
之盗”,天地偷盗了
万物
之精华,
111回 而构成了天地的精神。“
万物
人之盗,人
万物
之盗”,人更可恶
111回 来给自己,使自己生活得更好,是
万物
之盗。天地偷
万物
,人偷天地;天
111回 其机,万化安”,道家主张“吞吐
万物
”,把天地的精华归于自己,但是
114回 ,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
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
114回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
将自宾”,如果真懂得“朴”的应
114回 抓得住基本那一点原始的运用,“
万物
将自宾”,宾者客也,那
万物
就由
115回 到的话,那么,“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
将自宾”,
万物
就由你做主而向你
116回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
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
116回 衣养
万物
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
116回 “
万物
恃之而生而不辞”,宇宙
万物
都是它生的,宇宙
万物
的现象就是
116回 它的相,宇宙
万物
的用就是它的用。
万物
靠它而生,
116回 “衣养
万物
而不为主”,“衣养”就像佛学的
116回 ,盖覆,像穿衣服一样。它庇护着
万物
,但是它并不做
万物
的主人。虽生
116回
万物
,是自然而生;
万物
最后自然归于毁灭,回到它的本来
116回 。一切都是自然的,它并不做
万物
之主,“常无欲可名于小”,它本
116回 “
万物
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万物
116回 后也回到它那里,所以,它包容了
万物
万有,这也可以叫它为大。换一句
121回 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
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121回 ,老子接着说:“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
将自化。”做大事业的人,能够懂
121回 这个道理,并把握住这个道理,“
万物
将自化”,不但功业能够成就,进
122回 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
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122回 这个道理,就晓得为什么能做到“
万物
将自化”了。换句话说,真做到了
122回 ,它也归到无为里去了。那个就是
万物
的自化。
122回 无名之朴”,人能够守住这个道,
万物
将自化,进入你这个境界,也就是
122回 说,
万物
万事都进入你的境界了。“化而欲
125回 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
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125回 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
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
125回 “
万物
得一以生”,天地
万物
就是得道的功能,生生不息,做事
126回 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
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126回 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
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
126回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
无以生将恐灭”,前面说“谷得一
126回 宙生生不息,如果没有功能充盈,
万物
不再生,恐怕一切就灭绝了。
127回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
万物
生于有,有生于无。
127回 最后的结论告诉我们:“天下
万物
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普通人
127回 看天下
万物
,生生不息,一代代的生都是生于
132回 理,了解这个人生并不是偶然的,
万物
万事必然会变去;当你正面摆下来
133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
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3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说不定你还生五六个孩子呢!
133回 从这个“道即一”衍化出来,而生
万物
的。
133回 并不是说到了三个就停止,“三生
万物
”,天地
万物
都是三个三个来的,
133回
万物
的变化有三,一般人每说这和辩证
134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
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4回
万物
的生命,“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134回 不但“
万物
负阴而抱阳”,任何一个人,本身
134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所以,生生不已。但是如果达
134回 阴阳二气之和,则不能生生不已。
万物
的本身就有阴阳,不需要向外求,
135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
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5回 。“物或损之而益”,比如秋天,
万物
凋零,只剩了一点种子,把这点种
136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
。
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6回 就是这个道理的说明,就会明了“
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道理
144回 他能代表天地之心。这个天地生成
万物
,生了补药,同时也生了毒药;生
145回 所以在文学上有李白的“夫天地者
万物
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
146回 ”,天地宇宙给予人的生命,给予
万物
生命,它生的力量比死的力量大。
148回 ,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
万物
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148回 ,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
万物
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国道家
148回 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
万物
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
148回 老子这一个道理是说明宇宙
万物
生存的“势”,由本体的功能开始
148回 书的中医所可以了解的。所以说,
万物
的形象,万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
149回 ,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
万物
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149回 “是以
万物
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老子指出
149回 全,是生生不已。“德”能够养育
万物
,养育众生,所以“
万物
莫不尊道
150回 ,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
万物
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150回 类自私把它占有了。人类自认为是
万物
之灵,猪嘛,该给我们吃的;牛嘛
150回 “长而不宰”,它只帮助
万物
的成长,不做
万物
中任何一物的主
150回 字,就是取自老子这一篇,意思是
万物
俱备,他的别号就取“元德”两字
151回 命的根本,是指来源、根源,因为
万物
都是由母体而生。
153回 的。为什么可怕?因为天地生成了
万物
,布施给我们;换句话说,人是靠
153回 天地
万物
,靠国家社会,靠大家的布施而生
155回 善抱”,前面已经提到过,“天地
万物
,负阴而抱阳”,宇宙间只有阴阳
165回 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天下
万物
由幼嫩变成强壮,强壮再转趋衰老
187回 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
万物
与我一体”。佛家叫做“空”,“
187回 空”就是描写“天地同根,
万物
一体”的境界,这也就是“道”的
191回 h1>《老子他说》62章 道者
万物
之奥(01)
191回 道者,
万物
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191回 “道者,
万物
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191回 在讲的是“道”的作用。“道”是
万物
的奥秘,天地间最高的奥秘,包容
192回 h1>《老子他说》62章 道者
万物
之奥(02)
192回 道者,
万物
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193回 h1>《老子他说》62章 道者
万物
之奥(03)
193回 道者,
万物
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199回 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
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
200回 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
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
201回 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
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
202回 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
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
202回 不断在变,时空也不断在变,天地
万物
一切人与事都是随时在变,随地在
202回 无执故无失”,因为知道宇宙万事
万物
随时都在变化,所以圣人不固执成
203回 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
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
203回 ”,就是中国文化的“变”,天地
万物
没有不变的,不是永恒固定的。所
204回 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
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
204回 “以辅
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道”的境
204回 界到达这个地方,与物理世界
万物
一样,“
万物
”是“自得天机自长
204回 理,修到了这个境界,就是“以辅
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没有加一点
210回 ,也看不到一个思想,天地的心在
万物
上面表现出来,它生生不息。
万物
210回 至于鬼神也好,都在保卫你,保卫
万物
。
224回 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生长
万物
,不与
万物
争,但是宇宙万有,在
226回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地生
万物
,同时也杀
万物
,因为结束你的时
226回 候正是爱护你。秋天到了,
万物
必定凋零,今年的草木凋零了,明
226回 ”有他的杀人哲学,他说:“大生
万物
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
228回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
228回 “
万物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233回 中心,要我们效法天地。天地生长
万物
,生生不已,只有付出,不想收回
最近查询记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万物”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二”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传”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令”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空”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雅”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楼”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大”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温”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王”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字”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亡”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圣”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良”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国”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敢”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文”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殿”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问”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贫”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道”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祥”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盛”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屈”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笑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虽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不及”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鸡”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来自”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