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老子他说(上下)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老子他说(上下)
查询
7回 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
不为
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
20回 开的“起自匹夫方见异,遇非天子
不为
隆”的思想,同样都是“乾坤大半
22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2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3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4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5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6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6回 ,老子主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这两句话,可说“文从字顺
26回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
不为
大盗积者乎!
27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7回 例如老子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等等
27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近
28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8回 否受老子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的思想所影响,却很难肯定。
29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9回 名的争斗,“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是消极的避免争利的后果。名
30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1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1回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
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
32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3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3回 时也可了解一下,道家“无为而无
不为
”的精神,用之在臣道的精彩一幕
34回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5回 渊兮似万物之宗”,作为“用道而
不为
道所用”的更进一层说明。在这里
35回 始终是“冲而用之或不盈”。一切
不为
太过,太甚。此心此身,仍然保合
43回 ,广东的同胞们还喜欢吃狗肉,并
不为
怪,那是先民习俗的遗风。古人所
48回 在,那是因为它生育长养万物,并
不为
自己的需要而生,因此说它是“不
49回 ,晶莹透剔,毕竟是至净至刚,而
不为
外物所污染。孔子观水,却以它“
51回 学的历代隐士、高士们,薄帝王而
不为
,唯恐富贵来迫,于是便有“避世
53回 后又向元帝建议大举定魏的政策,
不为
所用,自称:“吾尝不希释梵天王
56回 字)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
不为
也。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
56回 点“明白四达,能无为乎!”为而
不为
,垂拱而治的德业。因此,从表面
57回 而返还无用之用的大用,无为而无
不为
的要妙。
58回 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
不为
目,故去彼取此。
59回 从十一章以来说明,人须能用物而
不为
物用,
不为
物累。但能利物,而成
62回 事要修养到从容豫逸,“无为而无
不为
”。“无为”,表面看来似没有所
83回 命且悬此两人。两人所出微,不可
不为
择师傅宾客,恐又复效吕氏也。乃
83回 有首先教育他们读书明理,“不可
不为
择师傅宾客”。唯一的补救办法,
112回 的,在《左传》里有一篇《楚庄王
不为
京观》这篇文章是说明楚庄王不允
116回 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
不为
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
116回 而
不为
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
116回 “衣养万物而
不为
主”,“衣养”就像佛学的名词“
116回 “万物归焉而
不为
主,可名为大”,万物最后也回到
121回 道常无为而无
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
121回
无为而无所
不为
的道
121回 永远是“无为”,它的用则是“无
不为
”,意思是无所不起作用,处处起
121回 并不是万事不管,“道常无为而无
不为
”这句话,正是样样都要管。这两
121回 常无为”,是讲“道”的体;“无
不为
”是讲“道”的用。宇宙万有就是
121回 “道”的用,所以它无所
不为
。到了最后归于静,归于空,所以
121回 们做人做事,就要懂得“无为而无
不为
”的道理,也就是要有先见之明。
121回 以预作了准备。这也是“无为而无
不为
”的道理。所以,道家的真正“无
121回 之治”与“无为之道”,是“无所
不为
”的。
121回 “无所
不为
”并不是乱来。所以,老子接着说
121回 能空掉了“无为”,那就可以“无
不为
”了,身体也转好了,祛病延年,
121回 说是修无为,实际上是在那里无所
不为
,样样都要。
122回 道常无为而无
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
141回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不为
而成。
141回 所以他下面的结论是,如何做到“
不为
而成”。并不是说,万事都不要做
141回 最后的结论是,如何能够修养到“
不为
而成”的境界,达到真正的清净无
141回 。接着下面第四十八章,再说明“
不为
而成”的道理。
142回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
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
142回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
不为
。”刚才四十七章提到,这一种修
143回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
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
175回 承平之世的一些世家公子也说:“
不为
无聊之事,何以度此有涯之生。”
186回 火熄就不成功,所以是。无为而无
不为
”,也就是“烹小鲜”的道理。
194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
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
195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
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
196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
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
197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
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
197回 “是以圣人终
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一个真正的圣
198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
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
207回 后来宋朝的名儒大将范仲淹就有“
不为
良相,则为良医”的名言。一个青
207回 这两个目的都是在救人,这就是“
不为
良相,则为良医”的道理。
209回 人龚定盦诗中的一句,“但开风气
不为
先”。胡适之就经常引用他这一句
209回 是“为先”的含义。如果能做到“
不为
天下先”,就能够成长一切事物,
213回 “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为
进寸而退尺”,这两句话是老子之
最近查询记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不为”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文”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传”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良”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亡”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令”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敢”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屈”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国”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鸡”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字”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道”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圣”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王”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大”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虽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问”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贫”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空”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盛”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之门”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之心”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有相”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雾”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温”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楼”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笑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二”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万物”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雅”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殿”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祥”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