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老子他说(上下)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老子他说(上下)
查询
3回 老之学的道家学术,它的内容又如
何
?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
3回 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
何
必再多著述。”这的确是一则名言
4回 一定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凡是对任
何
一样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
4回 。好舒服啊!”朱元璋对他无可奈
何
。但朱元璋每次遇有困难,他都会
5回 追溯得更光辉一些。正如世界上任
何
民族,如果在人群社会中有了事功
5回 肯乱认祖宗,而自己当了皇帝,又
何
必认朱熹为祖先,因为打消了原有
6回 常微妙,进退应对之间很难处理,
何
况自己还没有即位,所以立即下跪
6回 私。如果是公事,则请你当众说,
何
必退一步说?”宋昌确实是一位好
6回 边远的蛮荒烟瘴之地,汉高祖亦奈
何
他不得,派了一位亦道亦儒的能员
7回 ,而是你的那位大妈——吕后,如
何
如
何
不对,才逼我做的。”
8回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
何
自著五千文。
8回 就是名气。仔细研究起来,不管任
何
一种名,如果太高了,不符实际,
10回 批评,都受不了,向曾国藩进言,
何
不推翻清朝,进兵到北京,把天下
12回 现象与必定的法则。使我们知道如
何
做事、处世,如
何
在人世间作一辈
12回 世界的自处之道。最后告诉我们如
何
修道——修道是后世的观念,老子
13回 身的这些说法,不管最后的结论如
何
,但有一事实,他的生死是“不知
14回 能说到理事通达,也就差不多了,
何
必固执成见,追究不休呢!你千万
15回 是从本无中而生出万有万类。无中
何
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问题。以
15回 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
何
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
15回 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
何
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
17回
真善美的价值定论
何
在?
18回
何
须思想千年事,谁见杨花入汉宫。
19回 是唯心论,神与心的关系,究竟如
何
?神与心是一或二?亦成为后世佛
20回 位先圣——老子的哲学大道理,如
何
被历世的大国手——帝王们用到大
22回 都操在奸党的手里,因此他无可奈
何
潸然含泪而身离祖国,远游他方。
22回 国的诸侯,为了争地称霸,不惜任
何
代价来网罗天下才能的智士。凡是
23回 准吗?或以才能作标准呢?无论如
何
,结果都会被坏人所利用,有了正
23回 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
何
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
24回 个个都是好人,人人都差不多,又
何
必特地请一些贤人来治世呢!好比
24回 不管如
何
说,各家的思想,都有专长。尤其
24回 贤,使民不争”。此处之贤,是指
何
种贤人而说?真正所标榜的贤人,
24回 又贤到
何
种程度?很难有标准。不论孔孟学
24回 庄言论,各家所指的圣贤,要到达
何
种标准?那很难确定。所以,属于
26回 是盗的行为,这种定义比世界上任
何
一种法律更为严密。所谓“与取”
26回
何
以知其然耶?彼窃钩者诛,窃国者
27回 去历史上皇帝们的自称)不接受任
何
名贵稀奇的奉献,要地方官们通知
27回 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
何
如?其议所以振贷之。
27回 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
何
以住天下子孙孝养其亲哉!具为令
28回 姑且不说老祖宗黄帝如
何
发明指南针、指南车,或者更早的
28回 老祖宗们在天文和数学方面,又如
何
一马当先地居于世界科学史上的先
30回 后世,修道学神仙的,都在修炼如
何
虚心,如
何
实腹,如
何
弱志,如
何
31回 在反对神仙佛道,但是遇到无可奈
何
之处,在潜在的意识里,
何
尝不憧
31回 常碰到有些倾心修道的人来问,如
何
气住丹田等等问题。我总是反问,
32回 战诗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
何
计乐樵苏。劝君寞话封侯事,一将
34回 皇帝”的迷信大师宋徽宗的北狩,
何
尝不是宋真宗的前因所误。
41回 对李泌说:“今战必胜,攻必取,
何
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李泌就说:
42回 流涕。上亦泣曰:“事已如此,奈
何
?”对曰:“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
42回 密,回到内宫,不要使左右知道如
何
处理此事。一面又安慰太子勿气馁
42回 人的好恶倾向,与经世学术,又有
何
妨?善用谋略来拨乱反正、安邦定
43回 仁义,揭示上古圣君贤相,要人如
何
体认天心仁爱,如
何
以仁心仁术来
43回 有”,灭而称“无”,平等齐观,
何
尝有分别,有偏爱呢?只是人有人
43回 誉为“当今圣人”,不知“圣”从
何
来?“明”从
何
起?恐怕老子重生
44回 者如此,西式民主的真实内容,又
何
尝不如此?举世滔滔,无可奈
何
。
44回 徒问於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
何
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
45回 虚灵常住,不落在有无、虚实的任
何
一面,自然可以不致屈曲一边,了
45回 瑕囗”的意旨相符。否则,老子又
何
须多言自著五千文呢!譬如风箱,
46回 沿流不止问如
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46回 处,不增不减,不迎不拒而不着任
何
阻力或助力,一派纯真似的,那么
46回 的锋刃快利,无以复加,但无论如
何
,一涉动用,必有些微的磨损,即
46回 非本相,
何
况久用、勤用、常用、多用,那当
47回 之不勤”,“谷神”便自然不死。
何
况死也只是一番大休大息的作用,
47回 生。“谷神”本来就是不死的,又
何
必要你忙忙碌碌守护它,才能使此
47回 那么神不如人,守此“谷神”,又
何
足可贵!这大概都是急于自求长生
48回 。那么,天地既然好心而生万物,
何
必既生出来,又要消灭了它?弄得
48回 耐烦。如果掉一句古文的口语,“
何
天地之不惮烦也?”
49回 私而实无私的妙用,进而刻画出如
何
才合于“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
49回 ,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
何
去
何
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
49回 如
何
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50回 奴”。其实,有财而能“守”,谈
何
容易!“守”的学问,大矣哉!因
50回 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
何
也?”
50回 伐不善,自古至今,未有改之。君
何
疑焉?
50回 (齐桓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
何
失?
51回 深宫之中,长养于太监宫女之手,
何
尝备知人间社会的种种。因此,在
51回 杀他的女儿长平公主,叹曰:“汝
何
故生我家!”
51回 春雷漫说惊坯户,皎日
何
曾入覆盆。
51回 百年世事兼身事,樽酒
何
人与细论。
51回 兴衰成败的哲学观点,却是“樽酒
何
人与细论”的感慨,除非与老子细
51回 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又
何
必入山修道然后才能解脱自在呢?
52回 占有中妄图占有。妄想违反自然,
何
其可悲!
53回 圆寂于西番任所。由此可见无论如
何
高明的人物,毕生能完全合于“功
53回 ,与王有因缘,如不能用,则奈业
何
!”及元帝失败,齐宣帝封他为太
53回 不是绝人
何
大甚,人情更薄是秋云。
53回 草木余年能遂养,大夫
何
必受秦封。
53回 慧持入定今
何
在,老树枯禅不记年。
54回 后世的丹道家,便有种种方法,如
何
来炼气,如
何
来养神。甚至把神譬
56回 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
何
。
57回 ,却是空无一物,既不偏向支持任
何
一根支柱,也不做任
何
一根支柱的
59回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
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
59回 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
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59回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
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59回 说,这是古今中外一律的世间相,
何
足为奇。我们幼年的课外读物《昔
59回 ,便有:“有酒有肉皆兄弟,患难
何
曾见一人?”“贫居闹市无人问,
59回 。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
何
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
59回 。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
何
怨乎!
59回 去了。这是世态的当然道理,“君
何
见之晚也”,你怎么到现在才知道
60回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
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
60回 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
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60回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
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60回 们劝告别人的话,如“身外之物,
何
足挂齿”。对于得意而受到的荣宠
60回 ,便说出“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
何
苦重连城”的隽语了!
60回 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
患”的基本哲学。再进而说明外王
60回 天下”、“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
何
苦重连城”的幽然情怀了!
60回 正在嘀咕本章的“及吾无身,吾有
何
患”的解释,明明是说修道的功夫
60回 境界,
何
苦一定要侧重下文的“贵以身为天
60回 未必能彻底进到“无我”的成就。
何
况一般笃信老子之道者,还正在偏
60回 的南宗神仙祖师张紫阳真人便有“
何
苦抛身又入身”之叹!至于说,如
60回
何
才能修到无“身”之累?那就应该
61回 我身之累而来,“及吾无身,吾有
何
患”。那么便知在现实世界中,所
61回 的形状,“无状之状”也不能用任
何
一样东西来比拟它的现象,“无物
61回 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
何
日出头时。”他的受业本师,因此
61回 ,故混而为一”的妙语,在无可奈
何
之处,便只好哑然作会心的一笑了
62回 人,再怎么样恶劣的状况,无论如
何
也不会走上绝路。一个真正有大智
62回 同一个恰到好处的格子,你无论如
何
都没有办法逾越,它本来就是一种
62回 果是智慧平常的人,反而不会把任
何
事情看得太简单,不敢掉以轻心;
62回 ”,真正礼的精神,在于自己无论
何
时
何
地,皆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
63回 文看看,还是不易搞清楚,究竟为
何
而说。读古人的书很难,首先暂且
63回 明。人的学问修养、身心状况,如
何
才能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
64回 静坐一万年,那又与庞大的人群有
何
相干?因此,还得“安以动之徐生
64回 合乎“动之徐生”,那将很好。任
何
事情,任
何
行为,能慢一步蛮好的
64回 话,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
何
保持财富?有权利如
何
保持权利?
65回 极”,要你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任
何
染污。至于空到极点是个什么样子
65回 死方生,即生即死,即死即生,又
何
必那么看不开呢?
65回 那么如
何
才能使自己不死?“万物并作,吾
66回 但是,要如
何
“归根”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求
66回 活水来,滔滔不绝,滚滚而来。如
何
加以形容,那是各人各家的主观。
66回 ,不知春去几多时”,一整个春天
何
时溜走了,都不知道,这个味道很
66回 ,本来是清虚的。“本来无一物,
何
处惹尘埃?”又
何
必对什么事都抓
67回 人是感情的动物,古人说:“无情
何
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有
67回 很难形容出道的境界。那么,道在
何
处见?——在行为上、现象上见。
67回 用,才能认识道的本来面目,和如
何
创造千变万化的宇宙事物。道体所
68回 间有了矛盾、冲突,才看得出来:
何
者孝?
何
者不孝?
68回 国家,那里到处太平安详,没有任
何
不幸之事,是人类盼望中的天国。
68回 ,不见及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
何
以哉!”人有了智慧,智慧的反面
68回 深处,那么,“欲一以穷之,舍礼
何
以哉”,要把这些人心的根本问题
70回 不觉中,变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
何
其可悲!
71回 。“素”如一张白纸,毫不染上任
何
颜色。人的思想观念要随时保持纯
72回 他说》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01)
72回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
何
?人之所畏
72回 修道成功,到达最高境界,任
何
名相、任
何
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
72回 标准。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
何
?人之所畏
72回 意见,这便是“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之处。许多青年朋友和我们谈话
72回 另外,“善之与恶,相去若
何
?”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
73回 他说》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02)
73回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
何
?人之所畏
73回 前推进的时空时,一个修道人该如
何
自处呢?“众人熙熙,如享太牢,
73回 所言,“君子不器”,不自归于任
何
典型。你说他是个道人,却又什么
74回 他说》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03)
74回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
何
?人之所畏
74回 人察察,我独闷闷”,普通人对任
何
小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
74回 后世禅宗说的“生从哪里来,死向
何
处去”的生命本来。“贵食母”意
74回 ,对朋友又是个什么态度,穿衣如
何
穿法,吃饭如
何
吃法。孔子吃饭很
75回 他说》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04)
75回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
何
?人之所畏
75回 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
何
处寻。”这又是
何
等严格的要求,
75回 的时代,在他的少年或壮年时期,
何
尝无用世之心。只是看得透彻,观
75回 痛苦,为世道而忧悲。但在无可奈
何
中,只有如老子一样,走那“我愚
75回 ,其实,正是悲天悯人,在无可奈
何
中,故作旷达而已吧!
76回 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
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76回 明修道人出世的态度,以及道是如
何
修法。
76回 弟,这也是令人啼笑皆非,无可奈
何
的自由心证,只好由他去认定属实
77回 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
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78回 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
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79回 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
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79回 实悟了大道之后,“以阅众甫,吾
何
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是说
79回 然,看得透彻。所以老子说:“吾
何
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为什
79回 知怎么掉了,希望我能告诉他,如
何
再把那个境界找回来。我看了信,
79回 子所说的“恍惚”之处。然而,为
何
会有诸如此类的境界出现呢?因为
80回 点来讲,且有十面的看法。假若任
何
理论只是正、反、合,肯定、否定
81回 帝真发脾气了,就是奶妈也无可奈
何
,只好求救于东方朔,东方朔在汉
82回 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欲行淫,
何
以不缚?先主曰:
何
以知之?对曰
82回 曰: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不知从
何
处始。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
82回 罪,私罪只打二百下屁股就好了,
何
必杀他呢!”如果晏子是这样地为
83回 向皇后说明小时候同胞手足间,如
何
共同生活,姊弟如
何
相亲相爱,列
84回 皮者。文公喟然叹曰:封狐、文豹
何
罪哉?其皮之罪也,大夫栾枝曰:
84回 慨,大叹一声说道:“封狐、文豹
何
罪哉,其皮之罪也。”狐狸长大了
84回 晋文公是
何
等聪明的人,他因看到狐豹的皮而
84回 土被敌人占据了,那大家也完了。
何
谓“致师而战者”?“致师”,是
84回 足必履之,今车席如此泰美,吾将
何
以履之。夫美下而轻上,妨义之本
86回 牺牲都是为别人,自己不想得到任
何
一点报酬。因此,“天下莫能与之
86回 而归之”。这样一来,便是说明如
何
做到“曲则全”的真正条件,那只
87回 就过去了,不会整天吹的。无论如
何
强大的台风,到了中午,都会减弱
87回 缓慢一点。故说任
何
飘风,都不会终朝不变的,就是说
88回 ,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人,
何
必需要前知呢?万事还是不要前知
88回 子还不够,还要更进一步,懂得如
何
来享受寂寞。例如学道成佛,那都
88回 以说:“有不信焉”!真是无可奈
何
!
88回 那才是“自然”的呢!欲知后文如
何
?且听下回分解。
89回 会长粗了。我们正常的身体,在任
何
部位,长出一个瘤子,那当然是多
89回 手套还要另做。“物或恶之”,任
何
一样东西,都有自然的定形,变体
89回 但自己增加负担,而且令人讨厌。
何
况一个平常的人呢!假使你这个人
89回 已经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又
何
必一定要别人加说一句你太高明。
90回 宏说:“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
何
夺我景略(王猛字)之速也。”过
90回 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
何
险之足恃乎?”这便是苻坚的最大
90回 ,便正色地说:“汝亦如此,吾复
何
望”。苻融听到他的坚持自见与自
91回 之叹。看了这些历史的陈迹,人又
何
必把浮世的虚荣看得那么重要!
93回 于“道”这个东西,并未附以它任
何
宗教形态,或者将它专属于某一种
93回 如过客,晃眼即逝,到底它的意义
何
在?我们这个天地,佛学叫做娑婆
93回 某一件事,认为便可大吉。宇宙中
何
以人能与“道大、天大、地大”同
94回 接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法则,如
何
修道,如
何
行道。“人法地,地法
94回 心理,把眼光放在一般宗教教人如
何
行善做好事的普通伦理层面上,那
94回 ”这个“自然”的确实含义又是如
何
呢?答案很简单,“自然”二字,
94回 了偏差的注解,诬蔑了古人,这是
何
等的罪过。读什么时代的书,首先
94回 那么方能真切地了解到释迦牟尼佛
何
以会提倡“众生平等”,
何
以会呼
94回 情况差一点,那也还甘之如饴,又
何
必期待你去救度个什么?帮助个什
95回 说回来,老子说“人法地”。人如
何
效法地呢?人要跟大地学习很难。
95回 不会生成你和我,不生你和我,又
何
来这些纠扯不清的恩恩怨怨、痛苦
95回 烦恼!这个道,
何
必跟我们如此过不去呢?生了大地
95回 实,即便是在静坐禅定的工夫上如
何
了得,那还似依旧仆仆风尘,流浪
96回 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对了,又
何
必头上安头,作茧自缚呢?
96回 天地,在这个宇宙天地里,气机如
何
运行,血液如
何
流通,一切均有固
97回 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
何
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
97回 一个包袱吗?如果不是这样,老子
何
以扯谎教人要“终日行而不离辎重
98回 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
何
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
98回 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予任
何
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前
98回 。因此,他才有深深感叹说:“奈
何
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
99回 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
何
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
99回 存,老子所谓:“及吾无身,又有
何
患。”现在正因为还有此身的存在
99回 而不能自拔,因此而引出老子有奈
何
!奈
何
!奈若
何
的一叹!
99回 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
何
故重连城。
100回 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
何
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
100回 仁者见之为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何
况又是以简朴的古文写成,难作明
100回 总之,无论任
何
政治体制,开创的时期,如
何
计虑
100回 ,早已应该知道自己的收场结果,
何
以不学范蠡一样,功成,名遂,身
100回 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
何
以殊哉!其与邻国
何
以相倾。乐生
101回 然”的自处与处世之道。那么,如
何
才能做到这种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
102回 这个“一声不响”,当然就没有任
何
毛病了。所以说,只要一开口就有
102回 的心愿,真正的大圣人,不抛弃任
何
一个人,对善人要救要度,对坏人
102回 之资。”老子叫我们做人要尊重任
何
一个人,不要轻视任
何
一个人,这
104回 禅宗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
何
处惹尘埃”,胸襟有如此的伟大,
104回 但从古至今,每人都想变龙,那又
何
苦呢?有人说:“你这个人的相很
104回 熊腰!只要人背人腰就好了。人又
何
必要像龙呢?龙是一种冷血动物,
106回 有一个共同的法则,就是世界上任
何
事物都是相对的。拿“行”来说,
108回 “其事好还”就是这个意思。对任
何
一件事,不能轻易随便,你打出去
108回 不忍看到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任
何
一个士兵,都是经过母亲十月怀胎
108回 有骄矜的心理,也不自我表扬。任
何
一个成功的人,如果带了成功的骄
108回 长寿,要健康长寿,就是要知道如
何
保养壮大,“弱者道之反也”,才
109回 物或恶之”,不要说是人害怕,任
何
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都很恐惧。
109回 时候,非用“阴谋”不可,敌人如
何
准备来打你,你准备如
何
去打敌人
109回 是修道的人,帝释天王亦不愿为,
何
况是人间的虚浮富贵。我与你父亲
110回
为
何
以丧礼纪念胜利
111回 ,是生是死并不一定,就看运气如
何
。如果一刀下去能起死回生,就是
113回 “犹有晋在,焉得定功”,
何
况晋国还没有完全失败啊!这次战
113回 大的事功呢?“所违民欲犹多,民
何
安焉”,战争打下来,违反了老百
113回 么光荣可言!“无德而强争诸侯,
何
以和众”,我们的国家没有推行仁
113回 使天下人真正崇拜与信服,大家又
何
以能和睦相处呢?
113回 人之机,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
何
以丰财”,我们这一次作战,是利
113回 “武有七德,我无一焉,
何
以示子孙”,军事思想上的七种德
113回 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
何
以为京观乎?”从这个地方,我们
114回 不对了,因为,天地是自然对待任
何
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114回 越混乱,于是就会盲从,不晓得如
何
才好。所以,老子道家的思想,认
115回 一个人能够看清楚别人,能够把任
何
人都认识清楚,就是一个很有智慧
115回 人是不想把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在任
何
一个人的身上,他是想把天下人的
115回 经常发现,也许是穷人的发现,任
何
人所住的房子,永远少了一间,穿
116回 本身没有一点欲望,对万有没有任
何
要求,因此可以随便为之定名,讲
117回 找到生命本来的这个“道”,无奈
何
,很少有人大彻大悟。因为“道”
122回 佛家叫做“空”,无所求,没有任
何
的欲望,无所依,一切都空了,不
122回 没有欲望自然静。第二种解释是如
何
做到“不欲”,那就必须先做到静
123回 觉得老子这些文章没有什么道理,
何
必啰唆!实际上,这里《老子》所
124回
德仁义礼失后该若
何
124回 步到提倡“礼”的阶段。我们要如
何
读老子的书呢?我们看人类社会,
126回 来当皇帝,谁愿意挑这个重担呢!
何
况又是一个痛苦的担子。所以说,
126回 到医院,几个太太都不在身边,任
何
一个太太都认为反正另外的太太会
126回 贵又值钱,却是废物一个,没有任
何
用处。人生不要把自己变成废物,
127回 丈夫才能修道,既然是大丈夫,又
何
必修道呢?例如“弱者道之用”这
128回 远完不了。如果说他不修道嘛,任
何
修道的地方,都看得到他;若是说
129回 祖宗的文化,是有格言的,格言如
何
讲呢?不晓得是几千万年前,老祖
129回 “进道若退”,学任
何
一样东西,做任
何
一件事情,进步
130回 ,一个东西本来是好的质地,无任
何
污点,但看起来好像变质,像是假
131回 没有方隅,也没有转角的地方,任
何
一面都是虚空,当然就没有东南西
132回 贷且成。”道的功能看不见,要如
何
去了解呢?要在人世间一切的作用
132回 学老子,一定想做上士,上士要如
何
做呢?先要把中间这许多都懂了,
132回 。所以,不管是道家、佛家或者任
何
一家,都没有办法,只有透过“善
134回 ,植物也好,矿物也好,天地间任
何
一个东西,都是阴阳两股力量,“
134回 既不痛苦,也无欢乐,就要知道如
何
“冲气以为和”,怎么样达到中和
134回 不但“万物负阴而抱阳”,任
何
一个人,本身就有阴阳。以道家的
134回 什么稀奇,也不是神秘,问题是如
何
能把握冲气的发动,调和好阴阳。
135回 好,就完全错误了,世界上没有任
何
人可以面面都好,越是想做到面面
136回 是“祸福相倚”。觉得很倒霉时,
何
尝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倒
136回 如
何
去综合调整,也是做工夫要注意的
136回 也有的说,自己现在河车的运转如
何
如
何
,我说那你要转到几时为止呢
137回 。无有就是空,所以无有进入到任
何
地方,都没有间隔;没有间隔也就
137回 事,遇到难处,天天在想这件事如
何
解决,却永远解决不了,越想越糟
138回 过一般人不了解,只想到没有钱如
何
吃饭!拿这个理由来孜孜为利。古
138回 诗句——“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
何
故重连城”,就是由此来的。
138回 比的话,没有了生命,有天下又有
何
用?如果现在有人说,现在的天下
138回 看来,还是天下重要,所谓“世间
何
故重连城”,人世间为了财富,为
138回 名,忙碌一生,连命都拼进去,又
何
苦来哉?!
139回
如
何
达到无为
141回 我曾经不止一次指出,我们研究任
何
一种经典,最好的方法是以经注经
141回 阻碍了,所以他下面的结论是,如
何
做到“不为而成”。并不是说,万
141回 功,而是要真正做到无欲,没有任
何
的欲求。想修道也是有欲的,为什
141回 净之道。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如
何
能够修养到“不为而成”的境界,
142回 明白了。问题是,做起来很难!如
何
能够把自己损之又损,放弃了又放
143回 就是本分的事,就是学道,学习如
何
完成一个圣人之道。
144回 们对立。换句话说,圣人看天下任
何
一个人,甚至上帝,也都看成小孩
145回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
何
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
145回 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
何
故,以其无死地。
145回 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
”的名句,都是来自这种思想。人
146回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
何
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
146回 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
何
故,以其无死地。
146回 “夫
何
故”,他说什么理由呢?“以其生
147回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
何
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
147回 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
何
故,以其无死地。
147回 砍不进,这就叫做神仙境界。人如
何
能做得到呢?人在死去之后,跟着
147回 下面他做个结论,“夫
何
故”,为什么人有这个修养,可以
147回 成子,后来的彭祖也是他,他在任
何
一代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同汉武
148回 体和用两方面
何
时起作用呢?“物形之,势成之”
150回 天地宇宙,生了万有,都没有将任
何
一样东西收为己有。一切自然地生
150回 。天地虽生万有,并没有想占有任
何
一点东西。
150回 只帮助万物的成长,不做万物中任
何
一物的主宰,它不出主意,而让你
152回
如
何
减少生命的消耗
152回 ,一下子就干涸了。“见小”是如
何
减少耗用,“曰明”,是保养得好
153回 的生命才能活着。我们自己反省有
何
德
何
能?给社会、给国家、给别人
153回 有恐惧之心,检查自已生命的意义
何
在。
154回 来,都是眼高手低。看到别人做任
何
事都不好,好像自己做得最好,真
155回 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
何
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56回 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
何
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56回 善建”?这个我们要去研究了。任
何
的建立,没有不被破坏的。例如建
156回 久还是要毁坏的,物理世界没有任
何
东西能保持永远的,抱住的东西最
156回 要的居家之道,目的在教育后代如
何
把这个精神道德建立起来,传给后
156回 式不同而已。这里就是告诉我们如
何
修身,如
何
齐家,如
何
治国,如
何
157回 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
何
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58回 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
何
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58回
生命如
何
走向结局
158回 观身”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
何
走向衰老,如
何
走向死亡,看得很
158回 “以家观家”,要了解家之道,如
何
可以齐家,要观察自己家庭本身兴
158回 始终有另外一股力量转动,没有任
何
东西可以把它固定不动。比方说,
158回 的生命。老子讲到这里,又说“吾
何
以知天下然哉”?我怎么会明白天
158回 下的道理,
何
以知道一切所以然呢?他说我没有
158回 求,而是在于你本身。这就是“吾
何
以知天下然哉”?我怎么晓得天下
159回 ”而来的,但“以身观身”又是如
何
呢?
164回 于是自己意识中充满了“我认为如
何
”,“我读的书”,“我的思想怎
165回 ,就是精、气、神,所以要知道如
何
养精,如
何
养气,如
何
炼神,以达
165回 一点。老子要我们懂这个原理,如
何
使自己不要太早完蛋。
165回 这一章连上一章,是说如
何
“以身观身”,“内照形躯”,把
166回
养生处世该如
何
166回 若道老君是智者 如
何
自著五千文
166回 ,如果说老子本身真有智慧,“如
何
自著五千文”,他为什么又写了这
167回 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
何
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167回 一了天下。当时,张良、陈平、萧
何
都有功劳,最后陈平功劳最大;所
167回 以萧
何
死后,陈平当宰相,封了侯爵。但
167回 做事,以无事创业”。“无事”如
何
能创业?这就是真本领了。试看,
168回 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
何
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168回 只在东京游览一圈,并不觉得有任
何
特别好的地方。任
何
一个国家,能
168回 道,今天日本经济的繁荣发展是从
何
而来,那是靠抗日战争时期三千万
169回 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
何
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169回 以这三句话的道理加以发挥,“吾
何
以知其然哉?以此”。他说,我为
170回 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
何
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171回 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
何
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172回 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
何
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173回 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
何
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173回 这一段是讲领导人如
何
使人民富强安乐。
173回 ,闲居林下。当他向老师请教该如
何
把官做好时,这位老师告诉他说,
175回 世家公子也说:“不为无聊之事,
何
以度此有涯之生。”如果不找些无
176回
铁面无私 包公又若
何
178回 可能忧虑得连自己也度不了,又如
何
去度众生呢?
179回 失的感受,在于各人的观点看法如
何
。这就是哲学问题。
180回 亭老人袁焕仙先生就说过,世间任
何
魔都不可怕,只有一个魔最可怕,
181回 !”悭吝婆再也无法推辞,无可奈
何
,只好用手一比,比成一个汤碗一
183回 果的重要性。凡是说一句话,做任
何
一件事情,在做以前,先考虑将会
183回 发生如
何
的后果,并不是完全偏重于行为上
185回 因此就要知道,在工夫上如
何
达到“久视”才能长生,能够长生
185回 人处世的“深根固柢”,就是做任
何
一件事情,不要草率,不要任性,
186回 熬出来的,不是烹出来的。以前如
何
烹呢?从很早五更天亮前开始,油
186回 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境界,在遭遇任
何
烦恼问题时,在很困扰的时候,记
187回
如
何
降鬼伏魔
187回 是“道”呢?清净无为。清净无为
何
以能治天下呢?这中间产生很多问
187回 回答,就是必须要“重积德”。如
何
才能“重积德”呢?答案是“治人
191回 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
何
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
191回 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
何
,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
191回 对好人要救,对坏人更要救。要如
何
去救助坏人呢?就是教化他,使他
191回 “人之不善,
何
弃之有”,不抛弃任
何
一个不善之
191回 人,也不抛弃任
何
一位众生,这是讲“道”的重要。
192回 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
何
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
192回 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
何
,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
192回 另外也有一句诗幽默地说:“穆王
何
事不重来”,意思是说周穆王已经
192回 ,你周穆王马跑得那么快,现在为
何
不再骑到这个世界上来看看呢?
192回 烦!所以“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
何
事不重来”。年轻人喜欢学诗,诗
192回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
何
,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
193回 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
何
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
193回 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
何
,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
193回
如
何
消免自己的罪过
193回 菩萨了!你想想看,有罪想免,如
何
可以免?“反求诸己”,要你自己
193回 楚告诉我们,“古之所以贵此道者
何
”,“道”之所以可贵,因为它无
195回 亮的妈妈是谁?周瑜说,“既生瑜
何
生亮”,所以诸葛亮妈妈姓“
何
”
195回 《三国演义》中的“既生瑜”、“
何
生亮”、“无事生非”,不能做到
196回 一件事情。数量多与少,都说明任
何
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也有互为因
197回 ,觉得它很容易办到。所以不论任
何
事,看得容易的话,反而困难。
197回 以人生要想成功一件事情,没有任
何
一点小事可以马虎的。
198回 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
如?可谓仁乎?”孔子答道:“博
198回 但不轻视天下事,也不轻视天下任
何
人。因此,才不会有困难,才能成
200回 放一个棋子在那里,看来是不起任
何
作用的一着闲棋,而实际上是经过
200回 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是如
何
做到呢?其中就有大学问了。
201回 联手合围才能环抱。这样的大树如
何
长大的?“生于毫末”,也是从一
202回 慢慢来,大概要等十年以后再看如
何
。当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人告
203回 凡。“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任
何
的成功不要满足,永远保持开始第
206回 或一节,认定是老子的思想。读任
何
书都要融会贯通,才能找出其中的
209回 一心”,原则都讲了,我们人生如
何
去运用去创造,如
何
去做事,在于
210回 则为佛、道、儒。不管中国文化如
何
说,在老子作此书时,佛教尚未传
212回 ,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给敌人任
何
一点机会,没有一点漏洞。比方刚
212回 。如果一动有漏洞出来,随便你如
何
高明,动辄有漏洞出来,所以静如
212回 所秉持的行为是“身先士卒”。任
何
冒险犯难的事,我自己先来,也就
212回 样的伟大。天有什么伟大呢?“天
何
言哉!天
何
言哉!”当人们希望下
214回 有看到你用的手法,还不知道是如
何
被你丢开、被你打败的,这是最高
214回 ,你的对方也是,所以不要轻视任
何
人、任
何
事。能够这样的话,你庄
215回 后的。无论多么高的宗教哲学,任
何
一种思想,最高处就是平淡。所以
216回 一个宗旨。为什么要研究老子?如
何
研究老子?这是你今天要表达的,
216回 “事有君”,任
何
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君,就是主要的
218回 为千古丹经鼻祖。书中说到自己如
何
做工夫修道,修炼长生不死,以能
219回 宗,又练气功,又搞观想,但是任
何
道理都没有清楚透彻。大家都是不
221回 刑法了。道德的政治,做到没有任
何
形象上的威严时,才是真正的威严
221回 需要列举古今中外某些大政治家如
何
玩弄这个社会。但是真正高明的政
223回 但以宗教哲学来讲,世界上没有任
何
东西是全能的,假使可以全能的话
224回
如
何
做到不争、不言、不召
225回 原则,一个标准;这个道理,在任
何
宗教哲学上都是最深刻的一个道理
226回 民不畏死,奈
何
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
226回 “民不畏死,奈
何
以死惧之。”老子说一般人并不怕
226回 ,人并不是真正的怕死,所以“奈
何
以死惧之”。从老子这句话看到春
226回 以说没有用,因为“民不畏死,奈
何
以死惧之”。
226回 帝、菩萨,这些都是形象而已。任
何
的宗教都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佛教
226回 ,那才是错误,那是不懂宗教;任
何
一种真正的宗教都是不拜偶像的。
227回 当时的政治是一副清凉剂。其实,
何
止春秋战国如此,全世界每个国家
229回 因果。我们读二十五史就知道,如
何
开国,最后就如
何
结束,对照起来
231回 现实,每个时代每个世界,没有任
何
人安于现实满于现实的。假使有人
最近查询记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敢”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国”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亡”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空”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传”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殿”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文”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楼”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大”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道”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王”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良”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屈”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盛”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问”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温”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圣”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雅”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令”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贫”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虽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字”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雾”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祥”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来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亲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死于”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