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老子他说(上下)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老子他说(上下)
查询
6回 :“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
敢
为天下先。”这是老子的三件法宝
7回 通使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
敢
为帝矣。
7回 修养,老子“慈”、“俭”、“不
敢
为天下先”三宝之一的奉行。然后
10回 吞到肚中,连撕碎丢入字纸篓都不
敢
,以期保全自己的性命。
22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3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3回 诸葛亮就是怕他们多作怪,因此不
敢
重用,此为明证。
23回 不知事中之可否,而或有所惮而不
敢
发,或有所碍而不肯行,于是托晓
23回 附和者,必取疲懦软熟,平日再不
敢
直言正色之辈,而后引为同类,谬
24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4回 得食物,管你是人或是别的什么都
敢
去碰。“人穷则诈”,人到穷的时
25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6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6回 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
敢
非,大国不
敢
诛,十二世有齐国。
26回 白,所以使干古以下的帝王们,不
敢
面对,不能卒读,也不可以让别人
27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7回 了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
敢
为天下先。”汉文帝自始至终,都
27回 为之治,以“慈”、“俭”、“不
敢
为天下先”(不要主动去生事)为
27回 的精神)所禁。”敕令内外臣民,
敢
有再犯此禁令的,便是犯法,有罪
28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8回 起来,实在也很困难。因此,也不
敢
轻信一般的定论,贸然地认为自西
28回 油,在道家的观念来讲,是万万不
敢
轻易多用的。因为那是地球自身营
29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0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0回 》词,便是从人道的本位立言,不
敢
妄想成仙学佛:“一个去学仙,一
31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2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2回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无为
32回 因此对于军机兵略,深知利害,不
敢
轻举妄动。从好的方面来讲,天性
32回 去了大半。到了宋真宗手里,既不
敢
战,又不
敢
和,进退两难,非常棘
33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4回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4回 尽管宋真宗不
敢
再用寇准,不
敢
再谈统一的大业,运用输款和谈的
34回 做到“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就要
34回 信而“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的当时,最大的顾忌,就怕
34回 一章“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被宋真
36回 战场上,沉着而有谋略,而且很勇
敢
。朝廷(政府)需要他时,一接到
37回 的大臣,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怎么
敢
来害我。假使受皇帝的密令要对付
39回 不太公平。其实,古今历史,谁又
敢
说它是绝对公平的呢?说到他的淡
41回 冯诩,入河东,隔断盗魁四将,不
敢
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
42回 泌立刻就说:“臣惟爱家族,故不
敢
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曲从,陛
42回 不言,臣罪大矣。”甚至说到“臣
敢
以宗族保太子。”中间又往返辩论
42回 以诸葛亮的高明,他在荆州,便不
敢
正面答复刘传问父子之间的问题。
43回 子重生,也只有缄口结舌,再也不
敢
另加五千言,重写续本《道德经》
44回 儒家岔路的顽固派,或明知故犯,
敢
用而不肯说的事功派所深恶痛绝,
44回 野鸡兔子不
敢
惹祸,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
53回 其实,后世的儒家是心有不甘,不
敢
完全苟同老子的观念,尤其反对修
54回 ,属于考据家的工夫学问,实在不
敢
妄加论断。
58回 墨涂鸦到打字影印的数十年来,不
敢
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所读过
59回 气,大声小叫!儿了一听,吓得不
敢
大叫,便轻轻地说:爸爸,你也是
62回 而不会把任何事情看得太简单,不
敢
掉以轻心;而且对待每一个人,都
62回 当作比自己高明,不
敢
贡高我慢。所以,老子这句话说明
62回 面八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才
敢
有所行动。这种小心翼翼的特点,
62回 如此,大概需要反复几次,最后才
敢
冲出去。“犹”这种动物也一样,
62回 切都观察清楚,知道没有危险,才
敢
出来。
72回 类转语,往往隐含着低声下气,不
敢
得罪人的顺从心理。然而,真理是
82回 大怒。缚至殿下,召左右肢解之,
敢
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
83回 者为居。两人由此为退让君子,不
敢
以尊贵骄人。
83回 有多好啊!皇亲国戚之间,还有谁
敢
欺负他,他也不欺负人。身为皇亲
85回 天赐横财,悄悄地捡了回来,既不
敢
欢笑,更不想歌唱了,心情为之大
86回 票掉了,很想把他捡起来,但又不
敢
去捡,为什么?因为有自尊心。那
92回 因此而使人认识不清,个人实在不
敢
苟同。老子在书上从头至尾所表达
100回 代同室操戈的七王造反。因此,不
敢
再信外藩,变成宫室后族的外戚操
107回 先提出来,即“曰慈、曰俭、曰不
敢
为天下先”。我们做人处世,要慈
107回 ,实际上是非常的小心谨慎。“不
敢
为天下先”,认真说来,天下万事
107回 则,是不会成功的。所以说,“不
敢
为天下先”。
108回 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
敢
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
108回 真正的名将,能懂得军事的,都不
敢
轻言战争。这不是因为胆小怕战,
108回 “善者果而已,不
敢
以取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高
113回 吾功也”,这次军事的胜利,我不
敢
居功,也算不得是我的功劳。
114回 是多余的,要开刀割掉,人类就不
敢
茹毛饮血了。社会日渐文明,可是
124回 ,乡野之人没有受过教育,他却不
敢
犯罪,行为比较朴实。所以说,人
126回 自称为“浅薄”,将来老百姓就不
敢
自称“差劲”了,因为那个称号是
148回 在《中庸》上说,“苟无其德,不
敢
作礼乐焉”,没有真正的善行,没
149回 道德,实际上为善不能,为恶也不
敢
,根本谈不上道德。一个乡愿之人
156回 持着祖阴功;对于祖先的德泽,不
敢
随便有所变动。这样的观念习俗,
159回 。赤子全身都是血色,使人感到不
敢
抱,练过拳的人更不
敢
抱,因为赤
170回 多国家,就有很多忌讳,老百姓不
敢
说心里的话,更不
敢
批评,知识高
170回 个社会,禁令愈多,人民什么都不
敢
做,不能做,于是物质上就愈贫穷
176回 包拯这张冷面孔,连他的家人都不
敢
和他说话,那真是阎王面孔。
182回 说的这个“啬”字,所以说话也不
敢
讲,而认为“开口神气散,意动火
183回 世时,一想到道德,几乎什么都不
敢
动,连口水都不
敢
乱吐,把种种约
185回 但所有的宗教,哲学与科学,都不
敢
说现有的生命可以延续不死。所有
185回 有中华民族叫的口号有如此大胆,
敢
说现在自己的生命,自己可以把握
199回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
敢
为。
200回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
敢
为。
201回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
敢
为。
202回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
敢
为。
203回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
敢
为。
204回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
敢
为。
204回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
敢
为。”“道”的境界到达这个地方
204回 界,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
敢
为”,没有加一点人为有为的功夫
206回 本有《李陵答苏武书》,李陵说不
敢
回来,因为这些刀笔之吏弄其文墨
208回 古代皇帝自称倒霉鬼,老百姓就不
敢
称自己倒霉了。当时如果老百姓自
208回 天下莫能与之争”,世界上没有人
敢
与他争。不是不
敢
与他争,而是不
209回 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
敢
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209回 不
敢
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
209回 ,而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
敢
为天下先”。老子告诉我们三件法
209回 第三件宝是“不
敢
为天下先”,这句话的意思并非自
209回 先到。做客的时候,应该记住“不
敢
为天下先”;这句话的反面当然是
209回 “不
敢
为天下先”,是否应该为天下后呢
209回 结果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既“不
敢
为天下先”,也不可以为天下后,
209回 。所以,不要解释错了,认为“不
敢
为天下先”就应该为天下后,太后
209回 “三宝”——“曰慈、曰俭,曰不
敢
为天下先”。
209回 “不
敢
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为不
209回 只是开一个风气而已,也就是“不
敢
为天下先”的意思。先者,并不是
210回 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
敢
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210回 不
敢
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
211回 要去刺杀秦始皇,有武功的人都不
敢
来,后来总算找到荆轲,千古留名
213回 用兵有言﹕“吾不
敢
为主而为客,不
敢
进寸而退尺。”
213回 “吾不
敢
为主而为客”,这句话的意思是统
213回 ,不受环境的影响,所以说,“不
敢
为主而为客”。俗话说“知己知彼
213回 大发财的则屡见不鲜。所以,“不
敢
为主而为客”这句话,就是善于适
213回 “不
敢
进寸而退尺”,这个道理,后世发
213回 的骄气,对方所引用的,就是“不
敢
进寸而退尺”的原则。让你嘛!让
213回 “不
敢
为主而为客,不为进寸而退尺”,
214回 用兵有言﹕“吾不
敢
为主而为客,不
敢
进寸而退尺。”
214回 失丢掉。老子的三宝“慈、俭、不
敢
为天下先”,也不违反这个原则。
222回 h1>《老子他说》73章 勇于
敢
则杀(01)
222回 勇于
敢
则杀,勇于不
敢
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222回
敢
与不
敢
的勇气
222回 “勇于
敢
则杀,勇于不
敢
则活”,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举凡
222回 一刀刺过去的,这些人都是“勇于
敢
”,结果自己犯杀人之罪。所以粗
222回 断,没有道德的修养,什么事情都
敢
,那就会变成糊涂的废人。当然,
222回 这种错误,自己认为很高明,很勇
敢
,什么事情都
敢
做了再说。但是,
222回 误,没有机会改过来,所以“勇于
敢
”的结果是杀。
222回 见,当然就是我的了。如果“勇于
敢
”,说不定刑警在后面,误认你是
222回 小偷。如果“勇于不
敢
”,这个钱拿与不拿,再多考虑五
222回 结果就可能不同。可是,“勇于不
敢
”是很难做到的,有时候被人骂懦
222回 弱;若怕被人骂懦弱,而“勇于
敢
”就完了。
222回 “勇于
敢
则杀,勇于不
敢
则活”,其中“勇”是勇气,“
敢
223回 h1>《老子他说》73章 勇于
敢
则杀(02)
223回 勇于
敢
则杀,勇于不
敢
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223回 的,可见上帝不是全能。佛家也不
敢
说佛是全能的,实际上佛有三不能
224回 h1>《老子他说》73章 勇于
敢
则杀(03)
224回 勇于
敢
则杀,勇于不
敢
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225回 h1>《老子他说》73章 勇于
敢
则杀(04)
225回 勇于
敢
则杀,勇于不
敢
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226回 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
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
226回 本的生意没人做。”只要有钱赚他
敢
冒险,不怕杀头;如果不赚钱要赔
226回 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
敢
。”假使说人的心里真怕死的话,
最近查询记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敢”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传”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亡”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楼”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笑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问”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不及”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空”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文”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令”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圣”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国”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贫”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雅”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大”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殿”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盛”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道”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温”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鸡”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二”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良”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王”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字”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来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祥”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屈”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虽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雾”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亲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死于”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