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名著
中国文学
外国名著
影视作品
水浒传
道德经
易经
礼记
老子他说
学习字词典
我的日志
字号++
字号--
老子他说(上下)
关键词
排除词组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老子他说(上下)
查询
5回 地愿为连理枝”的唐明皇,他们年
轻
时代,初期开创基业所用的都是道
6回 才宣布即位当皇帝,这时年纪还很
轻
,政事还是很难为。第一,他的同
7回 看这赵佗,好伶俐的口齿,这么
轻
轻
一拨,把一件诛灭九族的叛逆弥天
7回 三宝之一的奉行。然后,又尽量减
轻
刑罚,更改法律与社会制度,财经
7回 上减
轻
税赋,种种改变,宽大到极点。历
8回 ,帝王谋略学,那在他不过是一件
轻
而易举的小事而已。换言之,一个
16回 往往与“元”字混用互见,很多年
轻
人大为困惑。其实,“玄”字是正
16回 字,便把已出函谷关以外的老子,
轻
轻
一扯,向西方的唯物思想去归队
23回 得进用,亦尝举在延之事业而权其
轻
重,酌其是非,每谓异日必当奋然
24回 结果几遭身首异处之祸。好在他年
轻
时帮忙过危难中的郭子仪,因此后
27回 然资源的利用以外,一向都用重农
轻
商的政策,既不重视工业,当然蔑
28回 来,实在也很困难。因此,也不敢
轻
信一般的定论,贸然地认为自西洋
28回 ,地球也是一样,它有生机,不可
轻
易毁伤它。不然,对人类的生存,
28回 有“天材地宝”的矿藏,也决不肯
轻
易去挖掘。即使挖掘,也要祭告天
28回 ,在道家的观念来讲,是万万不敢
轻
易多用的。因为那是地球自身营卫
28回 现在是科技的时代,决不肯冒昧地
轻
信旧说。但是,我们不要不了解。
29回 境界。乃至朱熹的“十年浮海一身
轻
,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
29回 化的结合,汇成中国文化的主流,
轻
视物欲的发展,偏重乐天知命而安
30回 讲到这里,且让我们
轻
松一下,先来看看一些通人达士的
32回 此对于军机兵略,深知利害,不敢
轻
举妄动。从好的方面来讲,天性比
37回 谣传,只带了几个必要的家僮,很
轻
松地去赴会。他对部将们说:“我
38回 个长官也是李白的朋友,因此就从
轻
处置,平安无事。等到后来安禄山
39回 见所摒弃,在一部中唐变乱史上,
轻
轻
带过,实在不太公平。其实,古
42回 可惜在一般史书所载的偏见评语,
轻
轻
一笔带过,还稍加
轻
视的色调,
42回 谋略,而好谈神仙怪诞,故为世所
轻
。”其实,查通正史,李泌从来没
43回 活命。天地并不一定厚待于人类而
轻
薄了万物,只是人类予智自雄,自
56回 就是说明真是天纵睿知的人,决不
轻
用自己的知能来处理天下大事,再
58回 在,老眼还不太过昏花。当然在年
轻
的时候,也没有现代青年的近视水
59回 叫!儿了一听,吓得不敢大叫,便
轻
轻
地说:爸爸,你也是第几名考取
60回
天下由来
轻
两臂
60回 诗僧栯堂禅师,便说出“天下由来
轻
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的隽语了
60回 “
轻
两臂”的故事,见于《庄子·杂篇
60回 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
轻
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
轻
60回 式民主选举的民意代表们,大都是
轻
举两臂:拜托!拜托!力竭声嘶地
60回 下,爱以身为天下”、“天下由来
轻
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的幽然情
62回 。”意思在此。一个人能够把宇宙
轻
轻
松松掌握在股掌之间,万有的千
62回 把任何事情看得太简单,不敢掉以
轻
心;而且对待每一个人,都当作比
63回 上面几句话一路下来,一直写得很
轻
松自然,假使我们只从文字表面去
63回 世界为“浊世”。例如形容一个年
轻
人很英俊潇洒,就说他是“翩翩浊
63回 公子也”,相当现在穿牛仔裤的年
轻
小伙子,长发披头,眼睛乌溜溜,
64回 比方年
轻
人谈恋爱,应该懂得恋爱的哲学。
67回 “为什么不住儿子家养老?”他很
轻
松回答说:“我这一生注定命苦,
67回 才是宗教家、哲学家。尤其有些年
轻
人学佛学道,刚看了一点佛学,就
70回 常佩服苏秦,这么一个书生,年纪
轻
轻
出来,竟使国际间二十几年不发
73回 会遗忘,还算容易,但要社会把你
轻
易地忘掉,那可不简单。“人怕出
76回 “寓言”一词做代表。结果现在年
轻
人不懂,以为寓言就是文学家凭空
76回 者的精神迷幻状态。因此,有些年
轻
人拼命吃强力胶,以为是享受,结
77回 江流域一带最为盛行。这一点,年
轻
一代的后起之秀,在研究中国文化
79回 这里,据我所了解,目前有一些年
轻
人,喜欢学打坐,各式各样的方式
82回 搜到酿酒的工具,必须要加处罚,
轻
则罚金,重则坐牢。虽然刘备的命
83回 少君”。窦家这个小兄弟更惨,年
轻
的时候,被骗子骗走,把他卖掉,
84回 此泰美,吾将何以履之。夫美下而
轻
上,妨义之本也。
84回 的鞋子呢!那怎么办!“夫美下而
轻
上,妨义之本也”。这句话,就同
84回 人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美上而
轻
下”也是不合理的,这不是道德的
86回 其对一个领导的人来讲,千万不要
轻
易犯了这个错误,即如一个公司的
88回 ,这一点先要认识清楚。有许多年
轻
人说:“我一辈子要做学问,修持
88回 尽其词,要自己去细心体会,不要
轻
忽视之。
90回 后,愿勿以晋为图(告诉他,切莫
轻
易南下用兵图谋东晋)。鲜卑、西
97回 h1>《老子他说》26章 重为
轻
根(01)
97回 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而
97回 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
轻
天下?
轻
则失本,躁则失君。
97回 人法地的引申说明,即所谓“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而
97回 重和
轻
,静和躁,都是相对两种现象。重
97回 和
轻
,是物理现象的相对。静和躁,是
97回 失去重心的作用,都是飘浮自在,
轻
便悠游的。我们人生的肉体生命,
97回 要呢?难道说,重到极点,才能“
轻
举”吗?其实,从道家仙道修养的
97回 以强调地说它没有错。因为“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才能作为下一句
97回 重是
轻
的根源。静是躁的主宰。“辎”字
97回 ,不妨让我先说一个笑话。我在年
轻
的时候,出门走路,总喜欢手上抓
98回 h1>《老子他说》26章 重为
轻
根(02)
98回 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而
98回 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
轻
天下?
轻
则失本,躁则失君。
98回 感叹说:“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
轻
天下。
轻
则失本,躁则失君。”所
98回 谓“身
轻
天下”的语意,是说他们不能自知
98回 不顾丧身失命的后果。因此,不但
轻
轻
易易失去了天下,同时也戕杀了
98回 自己,这就是触犯“
轻
则失本,躁则失君”的大病。
99回 h1>《老子他说》26章 重为
轻
根(03)
99回 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而
99回 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
轻
天下?
轻
则失本,躁则失君。
99回 讲到身
轻
天下的说明,我们且看善于承继老
99回 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
轻
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
轻
99回 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
轻
重矣!
99回 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
轻
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因此而引
99回 谈利益天下国家的大业,正是失其
轻
重权衡之处,所谓“
轻
则失本,躁
99回 天下由来
轻
两臂,世间何故重连城。
100回 h1>《老子他说》26章 重为
轻
根(04)
100回 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而
100回 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
轻
天下?
轻
则失本,躁则失君。
100回
超然
轻
重的历史故事
100回 帝王制度的政策来看,对于“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的理解,也有完全
100回 的一个策略。但天下事往往“重为
轻
根”,你所认为已经把握了的重点
100回 这便是重为
轻
根的最好说明。到了秦始皇统一天
100回 如何计虑周详,毕竟跳不出“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大原则的演变。即
100回 道家老子的哲学,看透了“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和“祸者福之所倚
100回 ,或志在富贵的迷梦中,始终不知
轻
重根源的关键,更不知“虽有荣观
100回 收场,基本上就犯了老子的“重为
轻
根,静为躁君,圣人终日行而不离
100回 合了老子的“燕处超然”,不以身
轻
天下的法则。杭州保俶塔的建立,
100回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而不以身
轻
天下的反面事实也很多。例如公子
100回 意的时候,他们把握成熟的时机,
轻
车简从,举手之间,就能复国正位
100回 观望的作用。因此田单反用不以身
轻
天下而振作自重,整经教武,一举
100回 然”的人臣之道;而田单却不以身
轻
天下的自重与静观;机变之智,成
101回 前面讲到万乘之主,不以身
轻
天下的重点,必须有“终日行而不
101回 青蛇是剑。一个人能在一天当中,
轻
身飞过整个的南北地区,当然是飞
101回 代各大禅院中,他的教化算是比较
轻
松幽默的一个。因俗家姓王,平常
102回 我们做人要尊重任何一个人,不要
轻
视任何一个人,这与孔子的观念完
102回 像个大笨蛋;真的大笨蛋,你不要
轻
视他,可能他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大
103回 守其雌”,我们常常讲笑话,说年
轻
人谈恋爱,千万要把这两句话记住
104回 胜利是光荣的,大家都想胜利。年
轻
人出来到社会上,都想“前途无量
104回 啊!”老宰相说:“上马去吧!年
轻
人是如此的。”真正有高度修养的
107回 ,这时只要四两拨千斤,一个指头
轻
轻
一拨,就把它拔过来了。天下事
107回 也是一样,整个天下也只要这样
轻
轻
一拨,就改变了。
108回 是这个意思。对任何一件事,不能
轻
易随便,你打出去五十斤力量,回
108回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现在的年
轻
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了解;经历
108回 正的名将,能懂得军事的,都不敢
轻
言战争。这不是因为胆小怕战,而
111回 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
轻
命。”“其盗机也”这个“机”,
111回 知道。“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
轻
命”,修道不能乱修,真懂得修道
114回 现在的年
轻
人常常落入一种幻想,光想做大事
114回 有众生度。“朴”是个小点,不要
轻
视这个小点,因为它的关系非常的
118回 我们年
轻
的时候,在旧式家庭中,偏重于儒
118回 果读《老子》,长辈们会说:“年
轻
人,怎么读这个?”当时的观念认
118回 观念认为,读了老庄的书,这个年
轻
人就会变坏了,将来出去做事,会
120回 的命脉所在,一定要掌握住,不能
轻
易给别人看见。中国历史上,都以
123回 人看出来,没有一个目标,也是很
轻
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126回 千金之子不垂堂”,九重天子是不
轻
易出现的。侯王为什么是高贵呢?
132回 坏,有善就有恶,有是就有非,有
轻
就有重,有白就有黑,有正就有反
136回 但活得长久,还能够医治别人。年
轻
人身体强壮,希望他研究重视这些
138回 堂禅师有名的诗句——“天下由来
轻
两臂,世间何故重连城”,就是由
138回 连起来那么大的土地。“天下由来
轻
两臂”,这是庄子用老子的重点加
152回 者看小说,眼睛并没看坏。现在年
轻
人眼睛是看书看坏了,因为不会“
152回 用意念把物象拉回来,近视就会减
轻
。眼光愈向前面直射,愈会伤害眼
167回 者,不以兵强天下”。于是一般很
轻
易地认定,老子是反战主义者。这
168回 当时,有几位驻日本的年
轻
外交官正好坐在我身边,他们
轻
轻
169回 路子,就是至高的奇。我常告诉年
轻
人,不要玩弄自己的聪明,不要用
169回 本原则,就是这三句话呢?因为年
轻
人将来要做事,就要“以无事取成
169回 而得助,最终才能成功。像有些年
轻
朋友,到处跑,到处钻,结果一无
171回 此而热昏了头。这一点,现代的年
轻
人体会不到,只有我们这些年纪大
173回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年
轻
人考取了功名,出去做官,在上任
177回 ,我实实在在告诉大家,我就是年
轻
时,人人所叫的那个赵四郎;如今
179回 的人是一群群的疯子。而现代的年
轻
人,跳霹雳舞,唱热门歌,看到我
180回 ,清净无为就是好的,可是许多年
轻
人,一天到晚跑寺庙,学佛打坐,
180回 是佛言佛语,这最可怕,所以不要
轻
易去碰这些人。
182回 他走路时骨节会发出声音,清脆而
轻
松。他后来被封为邺侯,曾帮助唐
182回 了天下,经常和皇帝一起玩。他年
轻
时在南岳读书,半夜听到一个和尚
182回 一位一身破烂的脏和尚,心里不免
轻
视懒残,于是说:“师父,把鼻涕
189回 世民,知道将来中国老板是这个年
轻
人,不是自己,心里很难过地走了
192回 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年
轻
人喜欢学诗,诗的学问很深,读一
192回 可以得,要免罪就可以免?许多年
轻
同学所谓求道的,都犯这两重错误
194回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
轻
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
194回 长,大家都晓得他会做菜,但他不
轻
易为人做菜。临时到他那里,他只
195回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
轻
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
195回 ,找科学超生命的力量。这样的年
轻
人,中外都有,但都犯了一个基本
196回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
轻
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
197回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
轻
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
197回 ,处理起来就很容易。我经常给年
轻
同学讲笑话,要他一个人去搬个桌
197回 。“势”不是力,譬如一个手表很
轻
很小,就是打到我们也不过是小疙
197回 最后遭遇了大困难。许多事看来太
轻
易了,事实上天下没有一件容易的
197回 筷子夹的东西掉下来了,因为我们
轻
视这个动作,觉得它很容易办到。
198回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
轻
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
198回
谁是
轻
诺寡信的人
198回 “夫
轻
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
198回 的经验累积起来,告诉我们,一个
轻
诺的人必定寡信。我经常告诫年
轻
198回 。换句话说,观察一个人,如果是
轻
诺者,此人多半寡信。
198回 重视承诺,你要求他一件事,他不
轻
易答应,只要答应就一定做到。这
198回 “重然诺”。所以为人之道,不可
轻
诺而寡信。人生在世,常想做很多
198回 愿度一切众生,犯了一个戒,就是
轻
诺寡信,这是不可以的。
198回 ,都不可以随便,连对自己都不能
轻
诺。有些人年
轻
的时候想做大丈夫
198回 自己都救不了,随便吹大牛,就是
轻
诺。
198回 所规训的道德,一无所成。我们年
轻
人都应立志,结果,几十年都没有
198回 做到自己所立的志向,这也是
轻
诺。所以,人生要了解,天下事没
198回 圣人,因为重视天下事;他不但不
轻
视天下事,也不
轻
视天下任何人。
199回 看起来这些文字很美,常会
轻
易把它读过去,其中告诉了我们一
202回 我经常以自己的经验以及年
轻
时的感受,替青年们着想,所以劝
205回 筋、玩手段,一个比一个厉害。年
轻
一代比老的一代更聪明,更厉害,
206回 的人太多时,法网就要收紧,只需
轻
轻
一举,便入网中,并没有固定不
208回 益摆在后面。这句话要注意了,年
轻
人读到这里,不要误以为要打仗的
208回 无论什么都不与人争。我们看到年
轻
人写关于老子的文章,说老子的“
211回 很粗重的一个人。荆轲去看盖聂,
轻
视他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要找他
211回 他的修养是温和好像没有脾气,不
轻
易动怒。他有高度的智慧,有真正
213回 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
轻
敌,
轻
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
213回 诱你,故意让你每打必胜,培养你
轻
敌的骄气,对方所引用的,就是“
214回 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
轻
敌,
轻
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
214回
不战而胜
轻
敌致祸
214回 “祸莫大于
轻
敌”,这是一个原则性的说明,我
214回 子》这章最后的结论,“祸莫大于
轻
敌,
轻
敌几丧吾宝”。做人做事也
214回 要忽略每一件小事,也就是不可以
轻
敌。
214回 的环境,你的对方也是,所以不要
轻
视任何人、任何事。能够这样的话
214回 术。所以老子告诉我们“祸莫大于
轻
敌”,如果
轻
敌的话,“几丧吾宝
214回 十分注意,因为赢家赢惯了,可能
轻
敌,一张牌打错,反而输了,所以
217回 ,顽石点头”的生公。僧肇法师年
轻
时跟随鸠摩罗什做翻译工作,后来
222回 会变成糊涂的废人。当然,人们年
轻
的时候都可能犯下这种错误,自己
222回 先把道理搞清楚,再慢慢来做。年
轻
人固然不怕错,只要知错能改,但
227回 ,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
轻
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
轻
死。夫
227回 “民之
轻
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
轻
死。
228回 硬的时候,就是快要死了。人越年
轻
身体越
轻
软柔弱。
231回 不但青少年如此,我们也一样。年
轻
的时候不满现实,现在老了,照样
231回 么现实呢?不满于老年的现实,年
轻
人不满年
轻
的现实,每个时代每个
231回 怨一番,这是人的心理,尤其是年
轻
人的心理。所以,世间几乎没有一
最近查询记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传”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亡”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二”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字”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温”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文”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良”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虽然”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问”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道”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蒙”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盛”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敢”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二三”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大”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贫”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存”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不及”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何”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圣”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国”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金”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菜”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须”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楼”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阁”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空”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令”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舍”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第一”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枝”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王”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殿”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亲自”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不为”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田”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屈”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芳”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祥”
在《老子他说(上下)》查询“娘”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