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
谢氏曰:“饮食劳倦,自是二事,饮食得者,饥饱失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
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
恐劳而无功,反获罪也。此言无针大寒
勿刺大劳,使人气乱而神隳;慎妄呼吸,防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
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
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
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疼。更有一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
若能劳心劳力,必定愈明愈哲,譬如闭户造车
痰膈涎闷,胸中隐痛:劳宫膻中间使。
疟疾大热不退:间使百劳绝骨。
疟疾先热后寒:曲池百劳绝骨。
疟疾骨节酸痛:魄户百劳然谷。
胸中满痛:劳宫通里大陵膻中。
项脑攻疮:百劳合谷申脉强间委中。
女人血气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皆痛,头目昏
主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便血,狂言
主风劳嗜卧,肘节风痹,臂痛不举,屈伸
主风劳惊恐,吐血咳嗽,肘臂痛,嗜卧,
主膝冷不得温,风劳痹逆,狂邪,手挛缩,身瘾疹,腹
主瘿气,黄疸,劳瘵,口舌干,劳热上气,腰脊强痛
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
主风劳腰痛,泄痢,虚胀,小便难,妇人
主风劳脊急强。小便赤黄,遗溺,阴生疮
主背膊痛,虚劳肺痿,三尸走疰,项强急不得回顾
主大风汗不出,劳损不得卧,温疟寒疟,背闷气满,
主虚劳失精,男子阴器结缩,茎中痛,目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主劳疾羸瘦,体热,颈项强不可回顾,
劳宫:主痰火胸痛,小儿口疮,及鹅
太溪:主消渴,房劳,不称心意,妇人水蛊。
劳宫:在掌心,屈无名指尖尽处是。
风劳:曲泉膀胱俞(七壮)。
呕哕:百会曲泽间使劳宫商丘。
发狂:百劳间使合谷复溜(俱灸)。
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肝俞。
呕吐:曲泽通里劳宫阳陵太溪照海太冲大都隐白通谷
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失精劳症:肩井大椎膏肓脾
噫气:神门太渊少商劳宫太溪陷谷太白大敦。
噎食不下:劳宫少商太白公孙三里中魁(在中指
黄疸:百劳腕骨三里涌泉中脘膏肓大陵劳宫太
肾脏虚冷,日渐羸瘦,劳伤,阴疼凛凛,少气遗精:肾俞。
舌齿腐:承浆劳宫(各一壮)。
肘劳:天井曲池间使阳溪中渚阳谷太渊
手热:劳宫曲池曲泽内关列缺经渠太渊中冲
治虚损五劳七伤紧要灸穴:陶道一穴,灸二七
咳嗽:有风、寒、火、劳、痰、肺胀、湿。
答曰:“必是不禁房劳,不节饮食,复刺后穴,无不效也
答曰:“皆因劳役过多,热汤泡洗,血气不散,以
答曰:“皆因劳役过度,湿气流滞而冷,或因大热
答曰:“皆因产后劳役,邪风窜入经络或因辛勤太过而
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
治男妇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咳嗽
灸劳穴法(《聚英》)
《资生经》云:“久劳,其状手脚心热,盗汗,精神困顿
揉劳宫,动心中之火热,发汗用之,不
掐外劳宫,和脏腑之热气,遍身潮热,肚
温凉。右运劳宫毕,屈指向上,弹内关、阳池、
以一手掐劳宫,以一手掐193回 屈儿小指,揉儿劳宫,去风寒也。
运劳宫:
屈中指运儿劳宫也。右运凉,左运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