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百家姓.

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以祖上名为氏。据《尚友录》上指出,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为氏”而得姓。春秋时,鲁国有位才学出众的人物,叫做公孙羊孺,他的后代子孙便取祖上名中公羊二为姓,称公羊氏。

家族名人
  公羊高:战国时候的著名学者,齐国人,承继发扬孔子的儒学,为卜子夏高徒,他讲学有《春秋传》一书,也叫《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到汉初,他玄孙公羊寿,邀集了研究公羊高的学者,辑录成《春秋公羊传》。何休又作《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为天下文人学士看重,传播很广,成为儒学“十二经”之一。这十二经是:《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公羊传》是今文,盛行于汉武帝、汉宣帝之时。自王莽时,古文大盛,公
  羊传渐少人研究。到清代后期,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主张复兴今文学,借用公羊传“微言大义”来说经,议论时政,对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
  公羊寿:公羊高之玄孙。他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公羊传》的主要精神是宣扬儒家思想中拨乱反正、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要无情镇压的一面,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和“大一统”服务。《公羊传》尤为今文经学派所推崇,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它也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迁徙分布
  (缺)公羊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公羊一姓出自姬姓。根据《尚友录》上指出,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为氏”而得姓。《通志·氏族略·以为氏》也介绍,春秋时鲁公孙羊孺,颇有才学,基孙以祖父名中的两个“公羊”为氏。使公羊姓为姓氏人所知的人物是战国时人公羊高。相传他是《春秋公羊传》的作者。不过,有学者认为《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起初只是口头流传,进到西汉景帝时才由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和齐人胡母生(子都)将其“著于竹帛”面成书流传后世。依照《尚友录》的记载,公羊氏家族当时的繁衍中心是在顿丘,即今河北省清丰县西南一带。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语我来” 本节查询“可不可” 本节查询“希有” 本节查询“别传” 本节查询“异端” 本节查询“庞统”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筏喻” 本节查询“看得破” 本节查询“言语道断” 本节查询“循业” 本节查询“不说而” 本节查询“平常事” 本节查询“有情” 本节查询“主宰”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