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21章 孔德之容(02)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

研究历史文化,需要了解当时不同地区的文字风格的趋势。楚辞,以及词赋等华贵美丽的文学作品,出于南方。后代思想的发展,老庄、禅宗皆在南方,尤其长江流域一带最为盛行。这一点,年轻一代的后起之秀,在研究中国文化,重新整理中国文学、哲学时,有必要加以特别注意。一般来说,北方民风,温柔敦厚,朴实无华。方方正正,顶天立地的仁道文化,往往由北向南发展。而思想高明、空灵优雅的文化,则诞生于南方之地。这几乎成了一个定律。我常以此观念,研究欧洲历史,美国历史也一样。欧美方面,北部出来的人物,或文化思想,就与南方不同,北部的人们,行为笃厚,气质浑厚。南方出来的人物,像卡特就很有问题。这很奇怪,只由于东、南、西、北地区方向的差别,冥冥中影响山川人物以及文化的异同问题,和《易经》象数的法则又大有关系。

老子又说,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换言之,在毫无边际、活活泼泼的一片光明境里,就有这么一个境界。“象”者,境界也。“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而且在这个光明的境界里,似乎确有这么一个东西。等于佛家所说:“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在空空洞洞里边,又非真的空空洞洞。这个“其中有物”,既非唯心,亦非唯物,而是心物一元的那个东西。修道人可以到达这种莫可名状,光明无际,“荒兮其未央哉”的灵活自在,若虚若实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这个东西,老子不想再加上一个名词去解释,恐怕以词害意,只好简单地用“象”、用“物”来表达它。在佛学中,也常说“不可思议”,或“不可说”来结束其词,个中况味,只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主宰”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亲自”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