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宅门.

白宅二闸东花园花厅。

一溜条案,十几个孩子:景怡、景琦、景武、景陆、景双、景泗等都在伏案作画写字,雅萍来回走动,俨然一位监考官。

雅萍:"今天是二奶奶四十大寿!都给我好好写,等会儿二奶奶要看你们的真本事,谁学得好,重重有赏。先不许落款儿啊!"

景怡在画一幅牡丹,景琦在扇面上写百寿字。

东花园内小山坡。

山坡上绿荫遮映,繁花盛开,白文氏与太医院的申大人、魏大人等男女贺客一行十几人缓缓走下山坡。颖轩默默跟在后面。

申大人:"今年也是太后老佛爷的六十大寿,皇上和荣大人正筹划着给老佛爷庆寿呢,听说要普天同庆啊!"

魏大人:"瞧着吧,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端一开,老佛爷还有心思过生日?"

白文氏:"你说老佛爷都这岁数了,一天到晚得操多少心?"

魏大人:"都一样,二奶奶,你也不少操心呐!"

白文氏:"那可不一样,家里这点儿破事儿跟朝廷大事怎么比?"

"叫他们操心去吧,只要不打到北京城,咱们该怎么乐还怎么乐,你们说是不是!"申大人说罢,众忙附和。

白文氏:"走,到花厅去歇会儿,看看孩子们都画了些个什么。"

众人向山坡下走去。

东花园花厅。

雅萍一个个地看着,走到景琦前停住了,奇怪地左看右看:"你写的这是什么?"

"百寿字"

"这都是寿字么?"

"是!"

"能把一个字写出这么多花样儿来?"

"别捣乱!"景琦全神贯注地写着。

花厅门口,雅萍的丫头苦杏焦急地向她招手,雅萍诧异,过去问:"大老远的你跑来干什么?"

景琦写完最后一个字抬起了头,见她们焦急议论什么后都匆匆离去,也放下笔追了出去。

花厅外廊子。

雅萍和苦杏匆匆向前走,景琦叫住了苦杏,两人嘀嘀咕咕说着什么,然后一拐弯离去。

白文氏、申大人、魏大人等从旁门走了进来。胡总管忙迎上来。

胡总管:"小爷们都写完了,都那儿等着领赏呢!"

白文氏:"写得好才有赏,写不好一人赏一个脖儿拐!"大家都笑了。

东花园花厅。

孩子们靠边儿站了一会儿,白文氏等人走进,俯身在条案上边走边看,贺客们不时发出议论。

条桌上有字有画:寿字、福字、牡丹花、寿山石、对联……

孩子们都有些紧张,白文氏对桌前的贺客:"请申老先生给评一评,咱们这儿就属您的学问高了。"

申大人笑了:"那我就倚老卖老不客气了。"

颖轩:"请您给孩子点评,大才小用了。"

申大人走到一幅牡丹前:"要说画儿,这幅牡丹一品最好。"继又走到景琦书写的扇面前:"要说字,当属这幅百寿字了。"

白文氏回头问孩子:"状元出来了,牡丹是谁画的?"

景怡:"是我。"

白文氏:"这个寿字扇面儿呢?"

孩子们无人应,互相看着。景怡道:"那是景琦写的。"

白文氏:"景琦呢?"

一丫头忙回道:"一写完就跑出去了。"

白文氏:"不懂规矩就知道贪玩儿,胡总管,快赏,一个人都有一份儿,景怡和景琦重赏!"

一丫头端着盘子掀开红布,上摆着精致的笔筒,笔架,镇尺,湖笔、砚墨等。

申大人、颖轩等人仍在研究孩子们的书画,申大人拿着景琦写的扇面儿欣赏。问:"这孩子多大了?"

颖轩:"十四。"

申大人:"老师是谁?"

颖轩:"季宗布。"

申大人点点头:"知道知道,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听说要进军机了。"

颖轩:"我这孩子顽皮得很,只有他教得了。"

申大人:"不过这孩子的字聪明有余,笔力不足,可以临一临魏碑。"

白文氏:"姑奶奶哪儿去了,不是她一直在这儿看着吗?"

胡总管:"听说叫关家的丫头叫走了。"

"关家的丫头?什么事儿?"白文氏很诧异。银花忙把她拉到一边低声道:"关家大爷新娶的大奶奶生了个儿子,香伶抱了一下,这位大奶奶急了,说香伶是雅萍姑奶奶的女儿,不吉利,把香伶打了一顿,还关起来不给饭吃!"

胡总管:"这也太不像话了。"

白文氏:"你快去看看,把姑奶奶接回来。她去有什么用?弄不好又犯病了,孩子的事儿明儿我去说。"

白宅上房院卧室。

白周氏搂着雅萍直落泪,雅萍像孩子一样靠在老太太怀里抽抽搭搭哭诉:"他们不叫我……进门儿。"

白周氏:"二奶奶,你去把香伶接过来吧,那么小的孩子,哪儿禁得住他们这么揉搓。"

胡总管:"甭说接回来,连个面儿都不让见,孩子姓关,咱们做不了主啊!"

白文氏:"接不过来也得去跟他们论论理!"

胡总管:"他要讲理,就不会跟孩子过不去了,我接姑奶奶的时候,正坐大门口儿那儿哭呢!"

白文氏:"苦杏呢?不是她接的你吗?"

雅萍:"一到了大门口儿,苦杏和景琦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白文氏:"这个景琦,光跟着捣乱,等回来再跟他算账!"

银花撩帘儿进了屋:"二奶奶,关家大爷来了。"

白文氏奇怪地:"他来干什么?我正要找他呢,他倒上门儿来了。"

白毛敞厅。

关少沂:"请您还是把香伶交出来。"

白文氏:"真是大白天说梦话,我正要去府上要人呢,你反倒上我这儿要人来了。"

"香伶就在府上。"

"谁说的?"

"我们家有人看见了。"

"要是不在我这儿呢?"

"我绝不再登白家的门儿!可要是在这儿呢?"

"你把孩子领走,绝没二话!"

"那好!还是问问你们家的景琦吧!"

白文氏莫名其妙:"问景琦?"回头对秉宽:"去!叫景琦来!"

秉宽站在厅外心神不安地:"二奶奶,您请来一下。"

关少沂冷眼看着白文氏和秉宽,白文氏知道出了事儿,疑惑地走到秉宽前:"出了什么事儿?"

秉宽:"景琦他……在花房呢!"

"去叫他来呀!"

秉宽为难地压低了声音:"您还是去看看吧!"

白文氏感到不妙,急忙走向后厅。

白毛花房。

白文氏掀开草帘子刚进花房就愣住了——香怜侧身躺在躺椅上,景琦正在给她肩膀上、背上抹药。乳钵里是景琦配制的草药。

白文氏惊讶,秉宽担心,共同注视着景琦。正在白泥炉上煮药的苦杏忙站了起来。

"花洞里不能生明火,快搬出去!"白文氏说着,秉宽忙上前搬炉子。白文氏走到景琦前:"香伶怎么会在这儿?"

景琦:"我把她接回来的!"

白文氏:"偷着弄回来的吧?"

景琦:"我和苦杏从后门背出来的,妈,您看呐!"

香伶肩、背、腰、腿上全是伤痕。

"秉宽!快去叫二爷来看看!"白文氏很是难受,吩咐着又说:"你怎么也不言语一声?关家来要人了!"

香伶哀怨地:"舅妈,我不走!"

景琦看着白文氏:"反正我也不叫她走!"

白文氏为难地望着她,终于下了决心,转身向花房外走去。

白宅敞厅。

白文氏质问:"这孩子犯了什么错儿了?"

关少沂反问:"先说在不在你这儿?"

白文氏:"在!"

关少沂:"那好,把人交出来!"

白文氏固执地:"这孩子犯什么错儿了?"

关少沂:"你管不着,这是我们家的事!她是我女儿!"

"你还知道她是你女儿,打成了那个样儿!告诉你,她也是我的外甥女儿!"

"你刚才说了,只要人在这儿,你就得让我领走!"

"我是说了。可这孩子的伤得治,你现在不能领走!"

关少沂大怒,拍桌而起:"岂有此理!"

白文氏反而不动声色:"你跟谁拍桌子,啊?!你们也算书香门第,往死里折磨一个孩子,圣人的书一句没记到心上,都吃到肠子里边去了!"

关少沂冷笑道:"你们家好,把我儿子活活摔死,这算什么门第!"

白文氏:"关大爷!旧账不能算,旧仇不能提,就是因为老也解不开这个疙瘩,你们才对这孩子下毒手……"

关少沂强压怒火听着。

白文氏:"你娶了新奶奶,可这孩子也是你的亲骨肉。关大爷,咱们都心平气和地想想,孩子招谁惹谁了?!我不是不讲理的人,这孩子我先留下,治好了伤,一定给你送回去!"

关少沂显然和缓多了:"我把她带回去也能治伤。"

白文氏深沉地:"你把她带回去就是你们新奶奶的眼中钉,肉中刺,早晚会要了这孩子的命!仇不能越结越深,这仇也不能一代一代地传……"

关少沂低下头听着。

白文氏:"这孩子的妈已经疯了,你还想叫两代人都不得好下场吗?!"

关少沂完全被感动了,皱着眉两眼望他,痛苦地听着。

白文氏越说越难过,声泪俱下:"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是她的亲爸爸呀!……"白文氏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了。

关少沂突然站起身,低着头向厅外走去。白文氏抬起泪眼望着。

白宅花房。

颖轩正在惊讶而又有些惶恐地看着手中的一张药方。景琦蹲在地上用乳钵捣鲜草药。香伶躺在一边。

颖轩抬起头看着景琦:"这是你开的方子吗?"

景琦头也没抬:"是啊,怎么了?"

颖轩:"从哪儿抄来的吧?"

景琦斜了颖轩一眼没有回答,又低头捣药,颖轩将乳钵夺了过来仔细看着:"这哪儿成!去屋里拿再造膏"来!"

香伶:"舅!挺好的,我好多了。"

颖轩惊诧地望着景琦和香伶发愣。景琦夺过乳钵接着捣药。

苦杏端着一碗汤药走来,要递给香伶,颖轩忙阻止:"等等!"又低头看药方子。他显然有些急了,训斥道:"你居然敢用羊踯躅,还用这么大的分量?"

景琦:"这有什么?这是活血定痛的,你看看她的份就知道了。"

颖轩:"你这都是跟谁学的?"

景琦:"季先生教的!"

"不行不行!道理上是没什么错儿,可这么用药的人,一定得自己先尝药,你怎么就敢给她喝?"

颖轩夺过药碗将药泼在地上。

景琦生气而又不服地望着颖轩。颖轩道:"瞪什么眼你?你刚多大,你就敢开方子,你胆子也太大了!"

景琦:"我早喝过了,您怎么知道我没喝?"

颖轩:"那也不行!人命关天。你先开个三年五年方子,请名医看过指点,觉得你行了,你才能行医,懂不懂?!"

景琦低头不语。

颖轩:"你这儿怎么淘气胡闹我都不管,可这人命关天的事儿,我绝不许你胡来!"

景琦:"那元朝的李东垣怎么十四岁就能看病?"

颖轩:"住嘴!忘了你大爷是怎么死的了?!我看你是活腻味了。"

白宅二房北屋厅。夜。

颖轩把方子递给白文氏:"你看这孩子居然敢开方子。"

白文氏没有接:"我又看不懂。他跟谁学的?"

景琦忙接上:"季先生!"

颖轩:"这位季先生真是个能人,不显山不露水的,一肚子学问。"

白文氏:"他的医术比得上咱白家?"

颖轩:"二奶奶!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呐。景琦,你看过《叶天士医案》么?"

景琦:"季先生一篇一篇地讲过。"

颖轩拿过《医案》顺手翻开一篇,指给景琦看:"看看这个脉案,用药妥当么?"

景琦接过迅速看了一遍:"看这脉案,内有停食,表有风寒,要清要表,应该大下大汗,我要开方子就把银花换成麻黄。"

颖轩不动声色地又翻开一篇指给景琦看:"这个方子呢?"

景琦:"这个方子用的是峻补,可看这脉案应该清补才对,野辽参换上花旗参就好了。"

颖轩紧接着问:"为什么不用海藻海带?"

景琦张口就来:"这里边儿有十八反!"

颖轩目瞪口呆地望着白文氏。

白文氏担心地:"怎么,说得不对?"

颖轩转着看着景琦,深深叹了一口气:"唉!难为他这么小的年纪有这样的灵性,我不早跟你说过医药行这碗饭不能吃嘛!"

景琦:"季先生说就算不指着这个吃饭,可到了要紧的时候也能救人一命。"

颖轩无可奈何:"祖传下来的就是这个种,拗不过命啊!"

白文氏:"他这方子开的到底对不对呀?!"

颖轩:"岂止是对!有一味药是连我都不敢下的,都说艺高人胆大,你小子胆儿是真不小,可你有那么高的艺么?"

颖轩亲呢地不住打景琦后脑勺:"啊?有那么高的艺么?有那么高的艺么你?傻大胆儿……"

颖轩边打边笑,景琦笑了。白文氏也开心地笑了。

白宅敞厅。

季宗布和白文氏在谈话,景琦在一边静静地听着。

季宗布:"如今日本人打朝鲜打得紧,到了鸭绿江了,恭王爷复出,调我去军机,我懂洋文。李鸿章大人去日本和谈,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国运日衰,我也不好推辞,做个章京罢了,可以后就没有功夫教景琦了。"

景琦歪着脖子低着头,满脸不快。白文氏不禁道:"这是怎么话儿说的,景琦刚刚有点儿长进,全靠季先生栽培,可是您这一走……"

"我知道!"季宗布转向景琦,"景琦!我看除了我也没人管得了你,我一走你又该淘气了吧?"

景琦扭头看院子里不语。白文氏忙道:"怎么不说话呀!季先生问你呢!"

季宗布:"我又不离开京城,以后有什么要问的,还可以去找我。

我也留下儿心,以后有合适的先生我再举荐给二奶奶!"

景琦大叫:"不要!"转身走出敞厅。

白文氏喝道:"站住!怎么这么没规矩!"

季宗布忙拦住:"叫他去吧!我一走他心里别不过劲儿来。我看二奶奶理家实在是百里挑一,可管孩子,恕我冒昧,大可不必把孩子管得循规蹈矩……这孩子不会哭,自然带了一种刚性;生下来就笑,是把世情都看透了。有这两样一定能成就大业……"

白文氏:"可这孩子太个别了,哪儿见过这么不听话的孩子?!"

季宗布:"龙生九种,种种不同。天下孩子都一样不就乱了套了么,生养孩子也就没多大意思了吧?"

白文氏:"季先生的话实在是透着新鲜,我是怕……"

季宗布一笑:"用不着怕!无非是出点儿格儿,闯点儿祸!您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不是犯上作乱起家的?可一坐了天下,却教训子民要忠君爱国,这几位祖宗若都是忠君爱国之辈,他做得了皇上吗?"

白文氏:"您说这话,我可真是闻所未闻!"

"这也正是景琦肯听我几句话的原因。"季宗布起身,白文氏也忙站起。

季宗布:"我得走了。只望二奶奶听我一句话,对这孩子,顺其自然。"

白文氏:"您越这么说,我这心里反而越没底。"

季宗布笑了:"无为而治。您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白宅大门口。

景琦孤零零一个人坐在门旁的小石狮子上,颖轩、白文氏送季宗布走出大门。

景琦摆着身子,两眼望着地下。

季宗布走出大门望着景琦道:"我走啦!"景琦仍两眼望着他没有理睬。

白文氏与颖轩无奈地互相看了一眼:"这孩子!……"

季宗布笑了笑走下台阶,上了马车:"二位请回吧!"

景琦忽然从石狮上跳下,一下子蹿到车前,扶住车辕子,低头不动了。陈三儿扬鞭的手忙停了下来。季宗布微笑着低声:"我得走了。"

白文氏和颖轩也充满留恋地望着,召唤景琦快回来,景琦仍固执地一动不动。僵持良久,季宗布想了想道:"要不就上我那儿去玩儿一天?"

景琦二话没说,一跃上了车,钻进了车里。

白文氏:"我不答应呢,你就上车了?"

景琦伸出手猛拍陈三儿的后背一掌:"快走!"陈忙挥鞭。马车启动,季宗布忙回头大叫:"放心!我晚上把他送回来。"

颖轩、白文氏依依不舍地望着马车远去。

季家书房。

季宗布带景琦走进书房,景琦完全惊呆了。只见满屋子全是书,书架上是书,靠墙高高地堆着、地上高高地摞着是书,书桌上也摆满了书;到处还挂着各种武器:刀、剑、弓、火枪、手枪、短刀、匕首……

景琦似进了迷宫,边走边贪婪地看着。

季宗布在一个书架上翻找着什么,回头见景琦正拉开一个装匕首的鲨鱼皮鞘,便道:"喜欢吗?送你吧,留着玩儿,别拿去惹祸。"

季宗布抱着一大摞画报走到景琦前,扔在地毯上。

"你自己看吧,我得出去,等我回来一块儿吃饭。"季宗布离去。

景琦拿起画报翻看,一下子便人了迷,慢慢坐到了地毯上,如饥似渴地看起来。

教堂后院。

黄春正把洗好的床单、被单晾在一条长长的绳子上。景琦在晾着的被单的掩护下,弓着腰悄悄走向黄春。

黄春正把被单拉平,景琦突然站起,吓得黄春跳起来:"哎呀!吓死我了,是你呀!"

景琦:"你还干这个?"

黄春:"那可不是,还没洗完呐,你看!"

大木盆里泡着一大堆小孩子衣服。

"他们拿你当丫头?"

"本来就是丫头!我就知道你要来。"

"你怎么知道?"

"反正我知道。"

"你不是说请我喝咖啡吗?"

"快来!我刚给神父煮上。"二人向小屋跑去。

黄春卧室外屋。

泥炉上煮着咖啡壶,微微冒着热气。

两人一人坐在一个小板凳上,黄春倒了一杯咖啡递给景琦,起身去拿糖。景琦猛吹了几口气,急忙喝了一口:"哈——真难喝!"

黄春从里屋拿糖出来笑了:"急什么?还没放糖!"她坐到景琦身旁,给他杯里加糖搅拌后,让景琦再喝,问:"香不香?"

"嗯——不怎么样,还不如茶好喝呢。"景琦喝了一口道。

黄春:"白老爷是你三叔?"

景琦:"是啊,他待你好吗?"

黄春:"也没什么好不好,他说他替我找爸爸妈妈……你喝呀!"

"喝!待我捏着鼻子将它喝了吧!"景琦果然捏着鼻子一口气喝光了,"他呀,才不会替你找呢!"

"为什么?他跟我说了好几回了。"

"他是我三叔,我还不知道他。"

"主会帮助我找到的。"

"主是谁?"

"救苦救难的上帝。"

"那不就是观音菩萨吗!"

"不是,主是洋人!"

"那他们俩谁大?"

"当然主大!"

"不对吧?观音菩萨大!"

"主大!"

"洋人怎么会管到咱们这儿来了?观音菩萨大!"

"主大!"黄春似乎不高兴了,把头扭到一边。

景琦坏笑着看着黄春。黄春佯作不理睬。景琦道:"主大主大,春儿,让我香你一口!"黄春奇怪地回过头来:"香一口是什么?"

"你过来,我小声告诉你。"

黄春将头探过来,景琦在她脸上亲了一下。黄春不解地摸着自己的脸:"这是干什么?"

门突然开了,颖宇走进来,虎视眈眈地望着二人:"干什么呢?!"

"找春儿来玩儿。"

"我问你刚才干什么呢?"

"没干什么,喝咖啡。"

"我问你我进门儿之前你干什么呢?"

景琦不语。黄春奇怪地望着。

颖宇:"我都看见了,我看了老半天了!说!"

景琦:"我香了她一口。"

颖宇:"你个坏小子,你刚多大,你跟谁学的啊?"

景琦:"跟三叔学的,你那天不叫人香一口!"

颖宇一下子愣住了:"嘿——你怎么不学好啊你?"

景琦:"跟三叔学还不好?"

颖宇:"少废话少废话!滚滚!谁叫你上这儿来的?"

黄春:"我还上他们家玩儿过呢!"

颖宇:"你少插嘴!我说你怎么老不来,神父等着要咖啡呢,快去!"

黄春端起咖啡壶走出门去。

颖宇两眼瞪着景琦:"你个小屁孩儿,也懂得玩儿姑娘了,你也不挑挑人儿!你知道这丫头是谁吗?"

景琦:"我管她是谁呢!"

颖宇:"是咱们白家大仇人的孩子!我早晚收拾了她!"

景琦惊讶地望着颖宇:"谁是仇人?"

颖宇:"你少问,快走!以后不许你上这儿来!"

白宅二房院北屋厅。

颖轩正一篇篇地审阅景琦的大字,景琦站在一旁,白文氏端个小碗哄孩子。

白文氏:"他说是大仇人的孩子?"

景琦:"还说早晚要收拾了她!"

颖轩:"甭问,这是冲着武贝勒来的,一准是詹王府大格格的孩子。"

景琦:"她来过咱们家,上回唱堂会,跟着三叔来的假小子就是她。"

颖轩:"我不是叫你抄魏碑么,你怎么不听?"

景琦:"季先生说写字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看,用不着那么较劲!"

颖轩:"季先生说什么你都听,我说话只当放屁!"景琦嘿儿嘿儿笑了。

白文氏:"那俩孩子不是送走了么?"

颖轩:"我早听说老三把那俩孩子找回来了,朝着詹王府要钱呢。"

白文氏:"怎么干这缺德事儿!这仇还不够深么?老爷就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才送了命。"

颖轩:"是啊,就他那身子板儿,不生闲气能活一百岁!"

白文氏:"何苦还要结仇呢?消消停停过点日子不行么!"

景琦疑问:"妈,谁跟谁有仇呀?"

白文氏:"小孩子少问,以后不许再去教堂找她玩儿!"

景琦不平:"我跟她又没仇儿!"

白宅甬道。

白文氏与颖宇从敞厅后门走进甬道,两人争得面红耳赤。

颖宇高声地:"这是谁说的啊?谁说的?!"

白文氏:"有没有这回事吧?"

"没有!啊,我知道了,是你那宝贝儿子说的吧?"

"是他爸爸说的!有没有?"

"没有,甭诈我!"

"街面儿上没有不知道的了,你自己到处放风儿,说找到了武贝勒的孩子!"

"街上的传言你也当真?他们家的人死绝了才好呢,我还替他们找孩子?!吃饱了撑的,我没那善心!"

"老三,我也不和你较真儿,我把话说到头里,冤仇宜解不宜结,你想坑别人,最后准把自己坑进去!"

"是他们先坑的我!"

"咱们这辈儿的已然如此,底下这一辈儿不能再受累,这话我跟关家大爷也说过,你掂量着办!"

"怎么了这是,好像我干了什么坏事儿了似的!"

"是人家的孩子给人家送回去!没有这回事儿,算我白说!"

白文氏说完转身走了,颖宇干瞪眼站在那儿。

颖宇:"合着我怎么都不对!"

白宅大门口。

大门口冷冷清清,只有景琦一个人坐在门旁的小石狮子上。他的手中拿着季宗布给他的匕首,百无聊赖地玩儿着。

白宅敞厅。

敞厅里支起了一个大长条桌,上面摆满了各色面料,两个裁缝正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和丫头吵吵嚷嚷地量尺寸,雅萍跟着瞎忙。

香伶刚一上前就被景武推了出来:"你是谁家的孩子,去去去!"

"该给我量了。"香伶委屈地站在边上。

白文氏正在清点一大摞大褂儿和马褂儿,检查着质量。雷掌柜站在一边。

胡总管:"活儿挺好的。柜上每位先生一件,赵五爷多一件马褂儿。"

白文氏:"嗯!先送去吧!交给赵五爷就行了,今年冬天给每位先生做件皮袍儿吧!到瑞蚨祥去挑料子,赵五爷和你要挑最上等的。"雷掌柜忙记在簿子上。

胡总管:"谢谢二奶奶!"

孩子们乱成一团,白文氏走来把雅萍拉到一边:"我那儿有块好料子,咱俩一人做一件吧,放好多年了,跟我拿去……别吵,一个一个来!"二人走去。

白宅大门口。

景琦仍无聊地骑在小石狮上,见香伶擦着眼泪抽抽搐搭走来,忙问:"怎么了香伶,谁欺负你了?"

香伶:"景武不叫我做衣服,说我不是你们家的人。"

景琦忙跳下拦住了她:"你上哪儿去?"

"回家!"

"你回那个家干什么,这儿才是你的家呢!走!"景琦拉着香伶进了大门。

白宅敞厅。

景武正在量身,景琦一把将景武揪了出来。

景武叫着:"干什么?干什么?"

景琦:"你欺负香伶!"

景武争辩:"谁欺负她了?"

景琦用力推了一把景武:"你干吗欺负她?!"

景武:"你干吗推我?"

"我推你了,怎么着?推你了!"说着又当胸推了两把。

"你敢……"

"我就敢!怎么看?来!你推我一下试试,来呀!你敢动我一下试试!"孩子们围了一圈儿紧张地看着,景武没敢动手。

雷掌柜:"小爷们,先量衣裳好不好?"

景琦:"先给香伶量!你再敢欺负香伶我就揍你,今儿先记你一顿打!"

景武仇恨地望着景琦。

香伶走到雷掌柜前量衣服。

景琦转身向厅外走,景武忽然赶上前用脚踹景琦,哪知景琦突然转回身一把抄住景武的脚用力一甩,景武重重地摔在地下。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眼睁睁地看着。

景琦:"早防备着你呢!背后下手,什么东西!"

景武跳起扑向景琦:"我今儿跟你没完!"

景琦忽然拔出了匕首:"我宰了你!"

孩子们像炸了窝似的乱跑乱叫:"景琦杀人啦——"

景武吓得乱跑,景琦在后追赶。景武绕着长条桌跑,景琦蹿上条桌,跃下拦住景武,上前便抓,景武忙向后退,倒在条桌上,连人带条桌一起翻倒在地上。

白文氏慌忙跑出来大叫:"景琦!"

景琦住了手,仍愤愤地望着景武。

景武坐在地上叫着:"二婶,他要宰我!"

白文氏气愤地:"到屋里来!"

白宅二房院北屋厅。

白文氏坐在椅子上逼视着景琦,颖轩在一旁漠不关心地走来走去。

白文氏:"你那刀子哪儿来的?"

景琦:"季先生给我的。"

"拿来!"

"这是季先生给我的。"

"我叫你拿来你听见没有?"

景琦十分固执:"这是季先生给我的。"

白文氏大怒,站起身回手抄起了掸把子,扬手就打,没想到景琦突然扬起手将她的胳膊架在空中。

白文氏大出意料,愣住了。颖轩也愣住了。

白文氏也不知是在问谁:"这是怎么了?"

景琦笑嘻嘻地:"妈,您打我也打不疼,也打不哭,还把您累得够呛,您往后该歇歇儿啦!"说罢将白文氏的双手放下来往身上两侧一靠,撒腿跑出了屋。

颖轩像看戏一样惊奇而又开心。

白文氏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仍愣愣地望着门外:"这孩子怎么敢……这样?"

颖轩突然笑了,笑得直咳嗽:"你还当他是……小孩子……他大了……你打不得了……"

白文氏颓然地坐到椅子上,自言自语地:"孩子大了……打不得了!"

街上。

景琦在行人不多的街上踽踽独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他在一胡同口听一卖唱女孩儿唱梅花大鼓,女孩儿边敲鼓边唱。

靠墙坐着一个老头儿弹着弦子,面前倒放着一顶破草帽儿。只有景琦一个听众,行人漠然地走过。

景琦似懂非懂地听着。当他掏出两个大子儿扔到了草帽里时,抬头才发现老头儿是瞎子。于是他又好奇地走到女孩儿面前,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也是瞎子。

景琦呆呆地看着,女孩儿仍在唱。

季宗布家门口。雨夜。

景琦走过门口,回头望望,又走了回来。望望大门又转身缓缓走到了街对面,天下着小雨。

景琦蹲在墙根儿下,抬头望着大门……

一辆马车停在了门口,季宗布一下车立刻发现了景琦,忙走过来:"这不是景琦么?等我呢?"

景琦仍低着头不语。

"跟家里闹别扭了?"

景琦没有回答,只抹了抹脸上的雨水。

"家里都不知道你上哪儿了吧?"季宗布回头对车把式道:"江四!

去白家送个信儿,就说景琦在我这儿住些日子!"江四答应着走了。

"进来吧!"景琦忙站起跟着季宗布走向大门。

自雨夜之后,景琦将季宗布家当成学堂。这位季先生的授徒方法,大概是独一无二的。既教画画儿,又教打枪,又练挥刀对打,又教铁砂拳之类武功。师徒二人都自命不凡,就连写条幅练字,也是狂放如诗仙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类。

光阴似箭,几年过去了。一日,景琦和季宗布骑马来到野外。从来总是在后面的景琦,这一回竟一路领先,季宗布高喊着紧追不舍。

看着相互有段距离了,景琦突然勒马,枣红马扬蹄直立嘶鸣,景琦回过头来大叫:"季先生,您赶不上我啦!"

随后奔来的季宗布,看着英俊强悍的景琦,这才感到这个十八岁的学生,从个头上来说,确实已然长大成人了。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天地”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