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格达活佛.

31

最后一批红军离开甘孜后的第二天下午,格达去给白玛曲珍家里留下的女红军伤病员看病。他给一个在床上的病员把了脉后走到室外,观察了病人的尿样,对白玛曲珍说:

“病人主要是肝郁不舒,胃部胀满,四肢无力,再服上一些药,病自然就会痊愈。”说罢,他让益西群批从裹褡里取出一些丸药,包在一张黄色纸里,递给白玛曲珍。

正在这时,委靡不振的向巴泽仁畏畏缩缩地走了进来。白玛曲珍一眼瞧见他,不问青红皂白,便一边推着他往外走,一面气愤地说:“走走走!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志玛央宗也跟上来埋怨他说:“啊啧!你不是地老鼠吧,这几天你都钻到哪个洞里去了,那天在甘孜欢送红军时让我和阿佳曲珍好找!”

“我……”向巴泽仁急于申辩,但一时又难以启齿。

“你好像还很受委屈似的!”白玛曲珍说:“该来的时候不见你的影子,不该来的时候你倒是出来了。哼!”

她俩正在有一句没一句地责怪向巴泽仁的时候,格达急急地走了出来。看见这一情形,轻轻地拉着向巴泽仁便朝大门外走去。俩个姑娘估计仁波切要好好地教训一下向巴泽仁,也就悻悻地踅了回去。

格达和向巴泽仁一同走到大门外,沿着那条栽有白杨树的小道边走边谈。

“出了什么事?你知道吗?”格达说:“几天不见你的影子,让大家多替你担心啊!”

向巴泽仁感到在仁波切面前应当无话不说。于是,他把这几天外出寻找江安娜姆的经过原原本本地道了出来。

原来,数天前,当他同江安娜姆商量好双双去报名参加红军后,立即回到家里去征求阿爸阿妈的意见。阿爸阿妈开初也持反对态度,但经过他以红军来到甘孜后如何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的大量事实,说明红军是受苦人自己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举世无双,这次不参军跟着红军北上,今后就会后悔一辈子。他阿爸阿妈最终不得不点头认可。于是,第二天早晨,他就兴冲冲地来到江安娜姆家,准备邀约她一块去报名。谁知,江安娜姆一家三口人去楼空!他发疯似的在附近四处寻找,都没有任何足迹。据邻居老阿爸分析,有可能是江安娜姆的阿爸阿妈带着她往昌都方向去了。因为她阿爸的家乡就在昌都。但从甘孜去昌都方向的路有好几条,究竟从哪条路去追赶呢?最后决定只能从多数去西藏经商或朝佛的人走的那条大道。他没做任何物质上的准备,也没有告诉自己的阿爸阿妈就匆匆上路了。

从朱倭出发,经过绒巴岔、玉隆,马不停蹄,日夜兼程,饿了便沿途乞讨,两天后来到马尼干戈。开始他想哪怕追到天边也一定要把她追到,如果她不愿意同他返回甘孜,他就跟着她像佛珠的珠子那样永远地连在一起。因为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他不能没有她。可是经过两天两夜的风雨兼程,都毫无结果。一个在马尼干戈驿站养马的老阿爸告诉他,百灵鸟飞过也会留下影子,而老人却根本没有见到过江安娜姆一家,如果这样盲目地追下去,可能追到自己的头发花白,恐怕也难以追到。因此,他像一只被倒尽了xx子的牛皮口袋那样一下就瘪了下来。只得骑着马心灰意懒地往回走。当他走在回程的路上。热晕了的头脑冷静下来后,他才想到,就在他准备邀约江安娜姆去报名参军的第二天,正是甘孜红军总部撤离的日子,他是应当带着村里那支小有名气的牦牛舞队去甘孜欢送红军的,可是他没能做到……

“我知道自己错了!”说到这里,向巴泽仁深深地叹了口气。“但是,我还有弥补的机会,红军留下那么多伤病员,我可以去尽一分心意照顾他们!”

“照顾红军伤病员当然也是可以的,不过你为了一个姑娘就不顾一切的作法,首先是你们村里的人会怎么看你?他们都说牦牛舞队没能去参加欢送红军的表演,给村里人丢了脸,对不起父老乡亲,更对不起红军!”

“啊呀!”向巴泽仁痛苦地说:“昨天我一回到村里就已经看到了人们的冷眼。这能怨谁啊!只能怨自己不争气!”

“已经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重要的是今后。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首先是转移、保护、治疗红军伤病员,其次是红军离开甘孜北上后,那些仇恨我们的人就会卷土重来,斗争会更加复杂、尖锐。希望你同大家一起,一如既往地做好红军交给我们的工作,让伤病员留得安心,撤离甘孜的红军走得放心!”

“我会尽力去做的,绝不会使仁波切和所有父老乡亲失望。”

他俩正说着话,天空逐渐阴沉起来。格达让向巴泽仁回到白玛曲珍的院子里去把志玛央宗她们叫出来,严肃地对他们说:“看来气候要变了。我们即将面临严峻的形势。但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认真保护好红军伤病员,保护好拥护红军和积极支持博巴政府工作的乡亲。”

白玛曲珍坚决地说:“仁波切,请你放心吧,我们已根据博巴政府的安排布置,开始了疏散和保护红军伤病员的工作。”

格达说:“只要气候一变,敌人就会像蝎子一样从洞里爬出来伤人,我们一定要注意啊!……”

傍晚。变幻莫测的天空突然乌云翻滚,肆虐的狂风,卷起漫天尘土、沙砾。地里正在扬花、灌浆的青稞、小麦,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接着一阵冰雹砸来,把青稞、小麦打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

格桑丹增、志玛央宗父女站在地边,看着被冰雹砸坏的庄稼,痛心疾首。

志玛央宗安慰道:“阿爸,不要悲伤,去年天旱,连种子都未收回来,我们的日子同样熬过来了,现在……”

格桑丹增闷闷地说:“可是现在,红军已经走了,国民党、土司、头人会卷土重来,他们张开恶狼一般的血盆大口吃人,可不管你百姓是死是活。”

格桑丹增正说着,村道上忽然驰来一队民团队员。近了,他们才看清冲在那队人马前面的是旺扎。他们正向附近的一个村子冲去。

格桑丹增皱起眉头,预感到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他对志玛央宗说:“快走!”

父女俩急急地朝村里走去。

这时,格达和益西群批正骑马向另一个村子走去。他们刚走进村子,立即感到气氛异常,从一幢幢楼房的窗户里,投来无数双担惊受怕的目光。他俩不顾一切地奔到一座楼房前。男主人曲扎开门迎着他们。

“仁波切,辛苦了。”

他俩随着主人走进大门。格达急切地问道:“伤病员们都没事吧?”

曲扎点点头,领着他们走进一间掩蔽的屋子。里面住着四五个红军伤病员。格达逐一查看了伤病员的病情。并让益西群批给他们逐一发了丸药。

格达同伤病员握手告别时说:“请大家安心养伤,只有把伤养好了,才能早日去追赶部队。”

曲扎送格达和益西群批走出房屋。格达叮嘱说:“我代表博巴政府再一次感谢你对红军伤病员的关心和照顾。请你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养好伤,把他们的生活调剂得更好一些,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安全。”

“放心吧,仁波切,只要有我吃的,也就有他们吃的,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千方百计地保护好他们。”

32

白玛曲珍背着一牛皮口袋粮食在村道上吃力地走着。她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美丽的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当她加快步伐回到自己家门前时,看见院子的大门敞开着,大吃一惊。她甩掉牛皮口袋,不顾一切地扑进院子。冲进红军伤病员住的屋里,室内空无一人,卡垫和几件简单的家具被翻得乱七八糟,很显然,刚才遭到一场浩劫。她突然一阵昏眩。但她立即清醒过来,转身就跑出大门。

白玛曲珍在村道上奔跑着,从一幢楼房里传来一个阿妈压低嗓子的呼叫声:“白玛曲珍!”

从另一座楼房里,又传来一个姑娘的声音:“阿佳曲珍!”

白玛曲珍什么也没有听见,继续朝前奔去。当她快要走到志玛央宗家大门前,随着院里几声牧羊犬沉闷的叫声,从大门里走出几个国民党兵来。他们正押着格桑丹增。

白玛曲珍放慢脚步,吃惊地迎着格桑丹增:“格桑叔叔!”

格桑丹增停住脚,异常平静地对她说:“曲珍姑娘,你这么着急干什么,是不是放牧的羊群被人赶跑了。还是……?”说罢,给她递了递眼色。

国民党士兵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们。

白玛曲珍醒悟过来,说:“是啊!今天我赶着羊群上山放牧,遇到一群狼,羊群丢失了……”

格桑丹增安慰她说。“别着急,只要没被狼群吃掉,丢失的羊群一定能找回来的!”

国民党士兵推搡着格桑丹增吼叫道:“快走,少啰嗦!”格桑丹增声音凝重地对白玛曲珍说:“我走了,也许再也回不来,请你转告乡亲们,红军迟早会回来的,天下永远是我们穷苦百姓的。”

白玛曲珍看着被押走的格桑丹增,两行泪珠立即滚落下来。

正在这时,从村道的另一头奔来一队民团队员。远远望去,一眼就能看出为首的是土匪头子旺扎。

志玛央宗从大门里伸出手来,一把将白玛曲珍拉了进去。她的心砰砰直跳,俩人紧紧拥在一起,目送着被押走的格桑丹增远去。看着旺扎领着几个民团队员冲过去,两个姑娘都流出了悲愤的眼泪。

不久,她俩手拉着手来到一间十分隐蔽的屋子。白玛曲珍立即同一个女红军伤病员拥抱在一起,志玛央宗和其他几个女红军伤病员则围在一旁。

女红军甲讲述着当时的情形:“当时,我们正在屋里焦急地等着你们回来,忽然,志玛央宗和她阿爸就跑来告诉我们赶快转移,于是,我们就跟着他们父女俩转移到这里来了。”她用目光在周围的人中搜寻着什么,接着说:“咦!格桑叔叔呢?”

大家顿时把目光投向志玛央宗。志玛央宗沉默了一会,才咬咬牙说:“今天下午,我同阿爸在地里看被冰雹砸毁了的庄稼,突然看见一队骑马的国民党兵朝河西村冲去,想起格达仁波切说过,红军一走,国民党军队和民团又会从地狱里冒出来害人,就赶快去白玛曲珍家把你们带到我们家去,谁知还没进家门就被一个不三不四的男人盯上了。我们大家刚进屋还未安顿下来,大门外就响起了拍打大门的声音。阿爸从楼上看去,大门外已拥挤着七八个国民党兵,知道情况不妙。于是,阿爸当机立断,叫我把红军伤病员暂时藏进地窖里。待我把伤病员藏好后,出去一看,阿爸他……刚被抓走……”

大家不由惊愕地“啊”了一声。

第二天上午,天空阴云密布,大地一片灰暗。格达和益西群批骑马向甘孜县城疾驰而去。

他俩刚来到城边的一座高墙下面,看见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具被国民党枪杀的红军伤病员、苏维埃博巴八政府工作人员和为红军带路、当翻译、支援过红军的积极分子。

而在那高墙上,还醒目地挂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一队国民党士兵荷枪实弹看守在那里。他们在旁边不远的有利地形处,还架了一挺机枪,如临大敌。

人们走过那里,有的连头都不敢抬,但也有大胆的群众站在那里向遇难者默哀。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阿妈,左手摇着转经筒,右手捻着佛珠,嘴里念着嘛呢,站在那里为遇难者祈祷。

格达迅速跳下马,不顾一切地向遇难者扑去,当他在遇难者中发现了还瞪着眼睛的格桑丹增的遗体时,悲痛万分。他久久地抚着遗体,木然地把格桑丹增的眼睛合上,好一阵才慢慢地抬起头来。当他看清挂在高墙上的人头时,又是一惊。他双手合十,大声说:“赵主席、格桑丹增啊,我来迟了,对不起你们,对不起大家!”

一个国民党士兵用枪托推着格达:“去去去!喇嘛不好好在寺庙里念经,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益西群批扑过去一把推开枪托,愤怒地说:“干什么?试问:要是你的亲人被害死在这里,你连来看也不看一眼吗?”

国民党士兵恼羞成怒,举枪威胁道:“你不想活了是不是?”

益西群批逼近枪口说:“用枪威胁一个赤手空拳的人可算不上什么英雄!”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又有几个国民党士兵蜂拥而至,企图驱散人群。那个白发苍苍的老阿妈差点被推倒,手疾眼快的益西群批把她扶起来。国民党士兵的恶行,又一次激起众怒。在场的十几个汉子纷纷拔出腰刀。

群众怒吼起来:“杀死他们!”“杀死这些吃人的魔鬼!”

国民党士兵退开去,枪上膛,那挺机枪也对准了人群,双方对峙,剑拔弩张。

眼看一场厮杀就要发生,吃亏的当然是无辜的群众。果然随着“镗”地一声枪响,一个举刀冲向国民党士兵的汉子应声倒地。格达挺身而出,把群众挡在身后,面对枪口,满腔义愤地:“不要开枪!不要开枪!有什么事我格达找你们的长官去!”

士兵们一下被镇住了。……

怀着满腔悲愤的格达和益西群批骑马很快来到县政府大门前,他们下马正准备进大门时,被两个荷枪实弹的卫兵挡住了去路。

“你们找哪个?”一个凶神恶煞的卫兵厉声问道。

“你们管不着!”格达拂开挡住去路的枪杆,闯了进去。

“站住!不站住老子开枪啰!”卫兵警告说。

格达头也不回地朝院内走去。

就在这时,卢品之正在二楼客厅里与郎呷密谈着什么。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报告县长,有两个喇嘛要见你!”

“他们都是谁?”

“一个自称是白利寺的活佛,名叫格达。”

卢品之挥挥手:“让他进来吧!”

士兵走后,郎呷恶狠狠地说:“来得正好!我正想要取他的人头却找不到机会下手呢!”说着,就拔出了手枪。

卢品之急忙制止道:“要杀死他何必让你亲自动手?”

郎呷一愣说:“你不是也恨他吗?”

卢品之急忙制止道:“只是恨有什么用?要讲究一点策略。你们不是有句谚语说:‘剧毒虽然对身体有害,但懂得调配就能成为良药’么!只要他能回头……”

郎呷冷笑道:“他回头?我敢对着太阳城拉萨赌咒,他不会回头的,除非你把他的脑袋割下来!”

“但也不能鲁莽从事!如果像你这样公开杀死一个有名望的活佛,而且是在这堂堂的县府里,将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这一点,你应当比我更清楚。”

“那我……”说着,郎呷就要离开。

“你就呆在这里不更好吗?”

格达走来。显得镇静而有风度。他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已是第二次到贵府来了。第一次是你请我来的,而这一次嘛,是我送上门来……”

“活佛言重了,你这样的客人我请还请不到呢!”顿了一下,卢品之接着说:“本来今天我们打算要去贵寺拜访的,既然活佛你来了,就请坐下来慢慢地说吧!”

格达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郎呷,满不在乎地说:“你们不是说要我的人头吗?我知道作为民团副总指挥的郎呷大头人肯定是这里的常客,所以就自投罗网……”

卢品之急忙解释说:“误会、误会!说真的,我正要找你商量……”

“找我商量?卢县长今天怎么变得这么客气了?”

卢品之煞有介事地说:“是这样:为治国安邦之需要,经省府批准,决定请你出任县参议员。”

格达冷嘲热讽道:“你的话,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句谚语:‘猫头鹰亲近发笑,那是在散布凶兆并非真的高兴’。直说吧,你们打算要我干什么?”

卢品之假惺惺地说:“站在我们一边,共同对付赤匪!”

格达怒不可遏:“你们太看重我了,难道你卢品之不知道我格达是什么样的人吗?我再一次地申明:我是中华苏维埃甘孜博巴政府副主席!”

卢品之冷笑道:“那又怎么样?”

“我又能怎么样呢?现在刀把子在你们手里,要砍要杀由你!”

“那……”卢品之双手一摊说:“既然活佛要拒人于千里之外,那我也就无能为力了……”

“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格达义正词严地指出:“你们要杀我一个格达算不了什么,你们不是已经大开杀戒了嘛!一夜之间,苏维埃甘孜博巴政府的赵主席、红军伤病员和几个藏族弟兄都被你们残酷地杀害了,而且把赵主席的人头挂在那里示众,将十多个受害者暴尸郊外,派重兵把守,不准收尸安葬。你们这样做,天理能容吗?!”

卢品之额前冒出了冷汗,他搪塞道:“前一向赤匪太猖獗了。要安定民心,是要杀几个人的。”

“你们才杀几个人啊?已经被你们枪杀了十八个兄弟,你们还准备要杀多少人呢?不过我要奉劝你们,凡事不要做得太绝,否则官逼民反,这在康巴历史上也并不是没有过。正如丹巴的穷山起义,锋芒所指,正是你们这些官府衙门里的头面人物!”

“你是在警告我?”

“怎样理解那是你的事。不过我还想说一句:善恶终有报,总有一天,你们会遭到惩罚的!包括你郎呷在内,如果再不改弦易辙,继续滥杀无辜,你们的下场一定会比被杀害的兄弟们更惨!”

33

这天,格达同益西群批从县政府出来,根据刚才同卢品之谈判的结果,立即组织群众为被枪杀在城边的十八位烈士料理后事。并根据罹难烈士家属的意见,分别于第二天上午将烈士遗体送回各自的乡村按当地习俗进行安葬。同时,格达还亲笔为烈士所在乡村的寺庙写信,请寺庙组织本寺僧侣或派出喇嘛为罹难烈士念经祈祷。下午,格达和益西群批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骑马赶回白利寺。

仅仅一夜之间,极度悲愤的格达明显憔悴了许多。世上从未听说过的惨案,他亲眼目睹了。人世间从未见过的血腥场面,他也见到了。他仿佛去到地狱里走了一遭。他决心今生今世,一定要多做善事,让芸芸众生早日脱离苦海,一定要等到红军回来把博巴政府的事情办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惩办恶人,才能避免这样的惨案再度发生,永保康藏高原的安宁吉祥!他俩正走着,突然从驿道旁的一个村子里传来一阵犬吠和刺耳的枪声。他俩立刻策马朝那个村子驰去。

刚进村,他俩走到一条窄道口,便发现有两个红军伤病员一瘸一拐地从窄道上走来。而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地方,正有几个国民党士兵在鸣枪追赶,情况十分危急。格达见状,和益西群批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向刚到窄道的红军伤病员示意,一看,原来是红军符排长和一个战士,他急忙向符排长示意,让他们朝右面方向跑去。

益西群批催马朝窄道冲去,堵住了国民党士兵的来路。他攥紧了拳头,恨不得扑过去同他们拼个鱼死网破。但他终于控制住自己,冷静下来。

第一个追来的国民党士兵破口大骂:“好一个臭喇嘛,你他妈的挡在那里干什么?”

益西群批不慌不忙地下马双手合十,赔笑道:“多有得罪!老总们行色匆匆,不知这是去哪里?”

格达也骑马赶到,把狭窄的小道堵得水泄不通。

国民党士兵气急败坏地:“你没长眼睛吗?我们在执行公务,放跑了红军,老子要找你们算账!”

益西群批故意笑道:“咦!老总,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们面前无路可走,关我们什么事?”

这时,其他几个国民党士兵已追了上来。其中一个手提驳壳枪的头目大为光火地责问道:“喂!怎么回事?”

国民党士兵立刻回答说:“报告吴排长,这两个喇嘛不让路!”

吴排长用枪指着益西群批恶狠狠地说:“耽误了军务大事,老子毙了你……”

格达趋上前去,拂开手枪道:“我等多有得罪,请老总多多包涵!”

吴排长正想发作这时却禁不住打了个哈欠。格达见状,立即从怀中掏出两个银元塞到他手里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小意思,送给长官拿去抽两口!”

吴排长见钱眼开,向其他士兵一甩头。作了个“让路”的动作。

益西群批牵过马,待把那些国民党兵都让过后,前面的两个红军伤病员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吴排长向士兵们发号施令:“还不快追!”

益西群批向冲在最后的一个士兵幽默地说:“祝你们好运!”

“好个屁!……”那个士兵骂骂咧咧地追了过去。

格达对益西群批说:“我们转到那面去看看!”说罢,他们骑马朝另一个方向拐了过去。

不久,格达和益西群批在一个偏僻处找到了刚才被追逐的两个红军伤员。

益西群批说:“符排长,快跟我们走!”

符排长喜出望外。他说:“好啊!我们正要找你们呢!”

格达和益西群批的乘马上搭着两个红军伤员急驰而去。

吴排长带着士兵跟踪而至,望着骑马远去的格达和益西群批,恨恨地骂道:“妈的,算老子倒霉,今天回去又该挨剋了!”

站在吴排长后面的两个士兵,幸灾乐祸地偷偷笑了。

格达和益西群批把两个红军伤员带回寺庙后,让进自己拉章的起坐间里。

一个年轻扎巴走来给格达斟上酥油茶,然后再给符子忠和另一名叫唐桂生的红军伤员斟上茶。

赤乃加措住持走来给格达施礼道:“仁波切吉祥!”

格达介绍说:“这两位红军兄弟原来是甘孜博巴政府警卫连的红军,后来受伤住在赵主席家里。赵主席为保住他们一共五个红军伤病员,自己却被国民党抓去杀害了。今天他俩来白利寺途中,又被国民党兵追杀……”

住持礼貌地向两个红军伤病员致以问候。

格达沉重地说:“同赵主席一起被杀害的,还有格桑丹增阿哥和十多个红军伤病员及藏族兄弟。”

住持义愤地诅咒道:“这些屠杀生灵的魔鬼必遭恶报!”

唐桂生怒不可遏地说起来:“活佛啊,能借给我们一两支枪吗?”

格达惊愣住了:“你们……?”

唐桂生愤愤地说:“与其成为他们的刀下鬼,不如同他们拼了!”

“草原上的羊羔是斗不过恶狼的。你们就在我们寺庙暂避一时吧!住持啊,你说呢?”

住持点头说:“当然。今天我们已经把十几位红军伤病员接到寺里来了。”

“他们都安顿好了吗?”

“按照仁波切您的吩咐,一切都由祝桑大管家安排妥当。”

格达正想说什么,益西群批匆匆走进来。对格达说:“白玛曲珍家里住了一个班的国民党兵,白玛曲珍和志玛央宗都被抓起来绑在大门前的白杨树上……”

格达吃惊地:“啊!我们快看看去。”

“仁波切,您刚从甘孜回来,一路风尘,喝碗茶再去吧!”

格达端起酥油茶,大口喝下。对益西群批说:“我们走!”

时近黄昏。当格达和益西群批骑马来到白玛曲珍的家门前时,有一群乌鸦正聚集在一棵枯死的白杨树上聒噪。他们看见白玛曲珍和志玛央宗正分别被捆绑在两棵白杨树干上。俩人都被打得遍体鳞伤。在离她俩不远的地方,两个国民党兵抱着枪懒洋洋地坐在大门的门槛上,看着她俩。

格达一下马就直奔被捆绑着的两个姑娘。乍见两个被折磨的姑娘,十分难过地说:“姑娘啊,你们……”

两个士兵冲了过来。一个名叫梁富贵的士兵吼叫道:“干什么?干什么?”

益西群批满腔怒火,恨恨地说:“你们真会折腾人,对待两个柔弱的姑娘也下得了手!”

另一士兵说:“哼!这算什么,我们吴排长说了,要是到明天她们还不交出那十个女红军伤员,就要就地正法,送她们上西天,到时你们两个喇嘛就等着来为她们念经收尸吧!”

格达强压住心中的怒火,问道:“你们排长在哪里?”梁富贵比了个抽大烟的姿式:“正在屋里吞云吐雾呢!”

格达正准备朝院里走去,可是被梁富贵用枪拦住:“噢噢!不准进去!”

益西群批说:“为什么?难道这是你的家吗?”

两个士兵瞠目结舌。

格达想了想说:“也好,免得进去沾一身秽气。那么,我给她们看看病总可以吧?”说罢,他给益西群批递了个眼色。

格达走近白玛曲珍,观察了一下脸色,大声说:“曲珍姑娘,看来你主要是受了外伤,到了今天晚上疼痛就会慢慢减轻的,灾难就会像狂风一样刮过去。”

白玛曲珍轻轻地动了一下身子,心领神会地瞥了格达一眼。

格达又走近志玛央宗身旁,如是观察一阵她的受伤情况,说:“姑娘啊,你的病同曲珍姑娘差不多,只要没有伤着筋骨,很快就会全好的。”

志玛央宗似乎已经明白了格达的意思,吃力地点了点头。

梁贵富趋过身子来讨好地说:“是嘛,我们根本就没有动她们一根汗毛。吴排长也真是,怎么会跟这些娘们一般见识呢?”

益西群批讥讽地说:“说得真动听,是不是要我们给你意思意思?等着吧,我们会给的。”

格达看了看慢慢暗下来的天色,对益西群批说:“走吧,天都快黑下来,何必呆在这里看人家的白眼呢!”

益西群批牵来马,让格达先骑上,自己才飞身上马一同离去。

另一士兵急了:“噢噢,干吗就这样走了呢?”

梁富贵冲着格达主仆二人走去的背影,啐了一口:“呸!两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吴排长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厉声问道:“你们在说什么?”

梁富贵给排长立正行礼道:“报告排长,刚才有两个喇嘛要见你……”

吴排长诧异问:“什么事?”

另一士兵说:“也没什么,他们给这两个姑娘看了看病就走了。”

吴排长眨了眨布满血丝的眼睛:“嗯……?从现在起要特别给我看好这两个女人,要是把她们给我放跑了,老子要你们的命!”

两个士兵连连点头,唯唯诺诺。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主宰”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有相”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