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儿媳的典范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大好的日,你做什么发这么大脾气,衡儿也大了,你动不动把他屋里的人打上一顿,他面上也不好过。”齐大人换过便服,歪在炕头与妻说话。

平宁郡主披着一件豆绿掐丝云锦褙,端着一个玲珑汤茶盅碗喝着参汤,闻言沉下一张面孔:“这不长脸的东西,他外祖父做寿,他不帮着协理庶务,也可循着机缘多识得几个叔伯长辈。可他倒好,挖空了心思想这等鬼祟伎俩,哼,见人家不肯搭理他,便失魂落魄了一整天,适才送客时,他那脸色难看的,还道是讨债的呢。”

齐大人也叹息道:“你也别气了,你已把春儿打发远远的,这事也没旁的人知道;哎……到底是读书人家,人家姑娘多有分寸;这事儿便没过了罢。”

平宁郡主奇道:“那你叹什么气?”

齐大人抬眼看着顶梁上的雕花云纹,幽幽道:“你我只此一,他自小懂事听话,读书上进;他七八岁时,跟着令国公家的小公出去斗蛐蛐,回来叫你捆起来狠打一顿,晚上我去瞧他,他却撑着身在写先生给的功课。”

平宁郡主沉默不语,齐大人又道:“衡儿自小不曾让我们操心,也从没要过什么,只此一次,他不曾遂你的心意。说起来,几年前我就瞧出他对盛兄的小闺女十分上心,我那时也不点破,只想着他没见过什么姑娘,长些小孩儿的痴心思也有的,便过几年就好了。哎,可如今,我瞧着他是真喜欢那姑娘……”

平宁郡主脸色变了几变,扯动嘴角笑道:“都说严父慈母,咱家倒是掉了个个,我是狠心的娘,你是慈悲的爹;可你愿意叫儿讨个五官的庶女做儿媳妇?”

齐大人不言语了,平宁郡主侧眼窥下丈夫的脸色,见他垂着眼睑,便又缓缓道:“你那侄虽说病弱,可如今到底还是好端端的,我也不能为了自己儿能继爵位便咒着他早死,可这样一来,咱们就得为衡哥儿将来着想呀!我早去宫里探过口风了,圣上还是意属王爷,唯独忧愁王无嗣。如今六王妃的举动也是宫里看着的,圣上什么也没说,这不就是默许了么?那嘉成县主我瞧着模样脾气都还不错,这般好的亲事哪里去找。”

齐大人再次叹气,论口才他从来不是这郡主老婆的对手:“只盼衡儿也能转过弯儿来。”

平宁郡主看着丈夫慈善的面容,想起适才儿跪在自己跟前哭着苦苦哀求的模样,也有些心软,夫妻俩对坐一会儿,只闻得平宁郡主用汤匙搅动盅碗清脆的瓷器碰撞声,过了一会儿,平宁郡主面色松动,缓和下口气道:“我也心疼儿,若……他真喜欢,不如待县主过门后,咱们去求了来给衡哥儿做个偏房吧?不过是个庶女,也当得了……”

话还没说完,齐大人似是被口水呛着了,咳嗽起来,他连连摆手道:“别别别,你切莫动这个心思!……盛兄自己不说,他家大哥儿眼瞅着是有前程的,才在圣上面前奏对了两次,却已叫圣上褒奖了一回。盛兄是个有心计的,你瞧瞧他为一儿一女结的亲事,一边搭上了权爵,一边搭上了清流,他岂肯随意将女儿许人做妾?以后在官场上还见我不见?且他便与我提过,他家小闺女自小是养在老身边的,他家老是个什么人你比我更清楚。”

平宁郡主犹自不服气:“不过是个庶女,有什么了不得?”

齐大人白了妻一眼:“我再说一句罢,你这几日别被人捧了几句就飘飘然了,若盛兄真打算叫女儿与人做妾,又何必非衡哥儿不可,京城里,藩地上,有多少王公贵胄,他若真能舍下老脸送出女儿,没准还能混个侧妃!”

平宁郡主想起今日见到明兰时的情景,连自己也忍不住多看两眼,这般貌混个侧妃怕也不难,想着想着忽然轻笑了一声,齐大人奇道:“怎么了?”

平宁郡主轻轻放下碗盅,笑道:“我笑你们父俩一个样,适才衡儿求到我跟前来,好话赌咒说了一箩筐,我被他夹缠不过,当时也说不如纳明兰为妾,他当时就慌了手脚,连连说不可,说明兰是个刚烈性,当着一地的碎瓷片差点就要跪下来。”

齐大人鼻里哼了一声:“那是自然,盛家老当年何等决绝。”

郡主也叹道:“说起来她家姊妹里,倒是那孩最上眼,乖巧懂事,貌出众,瞧着她乖乖顺顺孝顺祖母嫡母的模样,我也喜欢;可惜了,没缘分。”

又过了会儿,齐大人忽想起一事,转头问妻道:“如此,你便属意六王那边了,那小荣妃打算怎么办?她长兄可来探过好几次口风了。”

提起这事儿,平宁郡主直气的身发抖,腕上一对嵌宝石的凤纹金镯碰在一起叮咚作响:“呸!祖宗八代都是泥瓦匠的奴才,不过仗着年纪轻颜色好,哄的圣上开心,那一家何等粗俗不堪,也敢来肖想咱家!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如今圣上渐老了,她又没生出个一男半女,她的好日掰着手指也数的出来!”

齐大人沉吟一会儿,截声道:“如此也好,不过你不可回的绝,性将这事儿推到六王妃那儿去,你故作为难之状,叫那两家自己争去;这样既不得罪人,也可叫六王妃知道咱们不是上赶着的,好歹拿些架出来,没的将来衡儿在县主面前抬不起头来;衡儿与盛家闺女的事儿,你且捂严实了。”

平宁郡主笑道:“都听您的。”

……

那日从襄阳侯府回家后,明兰当夜便睡在了寿安堂,把齐衡的事儿原原本本说了一遍,顺带表明心迹,盛老搂着小孙女什么都没说,只长长的叹气,祖孙俩睁着眼睛躺着睡了,夜深人静,明兰半睡半醒之间,忽听老轻轻道:“你是个聪明的孩,知道前头是死胡同,便不会再走这条了。”

困倦疲惫一下涌上来,明兰觉得眼角湿湿的,把头挨在祖母胳膊上,让衣料吸走所有的软弱和犹豫,她对自己说,等这一觉醒过来,她要依旧好好生活,开开心心的。

腊月初二,王氏便请了天衣阁的师傅来给儿女们量身段,长柏眼皮也没抬一下的挑了几个乌漆抹黑的颜色,长枫照例挑出最贵最飘逸的几块料,长栋只敢捡着那不起眼的,待裁衣师傅到了姊妹处……

“这都什么时候了,连丫鬟小厮都穿上新冬衣了,咱们这会儿才做新衣裳。”墨兰随意翻检着衣料,语意若有所指。

如兰警觉性奇强,立刻道:“你又不是一年只做一回新衣裳,四季常服什么时候少了的,刚搬来京城,母亲忙了些才耽搁的。”

墨兰捂嘴轻笑道:“哟,我又没说什么,妹妹急什么;……不过呀,照我说,母亲这般劳累,何不请人协理家务,她自己轻省,又不耽误事儿,岂不更好?”

这阵王氏忙的脚不沾地,应酬拜会筹备婚事,家务不免有所疏漏,林姨娘趁机向盛紘要求分担些,盛紘觉得可行,但王氏死活不肯。

如兰知道墨兰的打算,冷笑道:“你还是少算计些罢,安生的做你的小姐,平平的母亲便谢天谢地了。”墨兰一脸担忧状:“妹妹此言差异,我不过是担忧身罢了,做儿女忧心家事,何谓‘算计’?六妹妹,你说呢?”

枪口一转,又绕回明兰身上了,如兰也瞪大一双眼睛看向明兰;明兰头疼之,国演义就是这个点不好,无论那两个发生什么,总少不了她。

明兰按着阳穴,叹息道:“天衣阁货好,针线精致,是全京城首屈一指的,因生意红火,每年年底做新衣裳的都在九十月份便订下了的,咱们来京城的晚,如今能做上,已是万幸。丫鬟小厮的新衣都是针线上赶出来的,也是心细,想着大哥哥成亲,叫咱们好在新嫂嫂面前鲜亮些,这才不肯屈就了寻常针线吧。”

墨兰立刻沉下一张脸:“又不止这一件事儿,难不成事事都这般匆忙?六妹妹怎么不想想以后?”明兰微笑道:“以后?以后便有新嫂嫂了呗。”

墨兰暗咬银牙,全府都夸六姑娘是个和气的,少与人置气,可她若认真起来,自己却从来拿不住她一句话柄。

如兰听的眉开眼笑,拉着明兰的手道:“妹妹说的对,来来来,我这边料多,你来挑!”

婚期将近,海家的嫁妆流水价的抬进盛府,家具包括床桌椅屏,一色泛着好看的红光,衣料足足有几十大箱,还有各式摆设装点,还有陪嫁过来的几亩田地和不知多少家店铺,明兰只看的目瞪口呆。

“……古人说的十里红妆,便是把姑娘一辈要用的银钱衣裳都备齐了,什么恭桶脸盆,便是那寿衣都是有的;老当年便是如此。”房妈妈红光满面,说的与有荣焉。

明兰结巴道:“要这么多嫁妆呀?有这个必要么?”

房妈妈猛力点头:“姑娘做了媳妇便要矮寸,若嫁妆丰厚,便可挺直了腰杆,因她的吃喝嚼用都是自家的,可不是仰仗夫家养活的。”

明兰掰着指头算了算,道:“这些东西别说养活一个嫂嫂,便是大哥哥外加几个小妾也能一道养活了;都说海家是清流,嗯,如此看来,清流的清和清贫的清,不是同一个字呀。”

房妈妈脸皮抽搐了几下。

婚礼这种事儿未婚姑娘没什么可参与的,一不能替新郎顶酒,二不能起哄闹洞房,直到第二日,个兰才清楚瞧见新嫂嫂海氏,给老磕头之后,便去了正房给公婆见礼。

海氏身着大红锦缎金团压花的杯,下头着流云蝙蝠的挑线裙,头上一只展翅欲飞的累丝攒珠金凤,她对着盛紘王氏盈盈下拜时,腕上九节金蟠套镯一声都没有响。

明兰暗叹一声:好技术!

待她微微抬头时,明兰细细看她,只见她容长面孔,细长眉眼,不如华兰娇艳,也不如允儿漂亮,不过胜在一身高华气,用绉绉的说法是‘腹有诗书自清华’,明兰看小夫妻俩行动间,长柏对新妇颇有维护,便知哥哥对嫂嫂是满意的。

不过各花入各眼,王氏就有些不满,觉得自家儿这般貌,即便不配个月里嫦娥,也起码得是王嫱西施之流,接过媳妇敬上来的茶,王氏用很高贵的神情给了一封红包,见盛紘眼光扫来,她又褪下一只羊脂白玉镯给海氏戴上,寓意团圆圆满。

盛紘清了清嗓,嘉勉了儿儿媳几句‘举案齐眉开枝散叶’的话,明兰记得当初盛家大伯这么对长梧和允儿说时,允儿直羞的抬不起头来,可如今这位海家嫂嫂却大大方方,只脸上飞起两团淡淡的红晕,连一旁陪侍的丫鬟妈妈也都端庄规矩。

明兰微有怜意的瞥了眼王氏,她忽有一种预感:这位嫂嫂不省油。

给父母行过礼后,便是个妹妹两个弟弟给兄嫂见礼,海氏早准备好了五个精致的刻丝厚锦荷包,两个葫芦形的,石青和靛蓝,个荷花形的,银红,藕荷,以及玫紫;按着齿序明兰是倒数第二个下拜的,便没什么好挑的。

没过几天,明兰的预感变成了现实。

海氏闺训十分成功,恭恭敬敬的服侍王氏,晨昏定省不说,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盛紘长柏回府,一直跟在王氏身边伺候,王氏吃饭她就站着布菜,王氏喝茶她就先试冷热,王氏洗手净脸她就端盆绞帕,且始终面带微笑,丝毫没有劳苦疲累之意,非但没有半句抱怨,反而言笑晏晏,仿佛伺候王氏是件多么愉快开心的事儿。

墨兰很想挑刺几句,寻头寻脑找不出来,如兰想摆摆小姑的架,被下两下哄了回来,明兰看的心惊胆战:“做人儿媳妇的,都要这样吗?大姐姐在婆家也这样么?”

墨兰如兰立刻想到了自己,不由得惴惴的唏嘘了下。

便是一开始存心要给媳妇下马威的王氏,也全然挑不出一丝毛病来,有时候没事找茬说两句,海氏也诚心诚意的受下,还一脸感激的谢过王氏指点,表情之真诚,态之柔顺,要么就是全然发自内心,要么就是影后呀影后。

“傻孩,哪有人喜欢吃苦受罪的?不过她能做到这个份儿上,也是可以了。”盛老搂着小孙女窝在炕上笑呵呵的说话。

其实王氏很快知道厉害了,几天福气受下来,盛紘便忍不住酸了几句,虽没直说,但意思是,当年你伺候我老娘是如何如何的,如今自己当婆婆受媳妇伺候倒心安理得之类的,不止盛紘如此,连府里上了年纪的妈妈婆瞧了,都在赞叹大少奶奶之余,忍不住暗暗讥了王氏两句,风言风语多了,王氏如何不知道。

其实王氏也很心虚,她在叔叔婶婶处长到十几岁,然后没在亲娘身边待两年就嫁人了,叔婶自己没女儿,当心肝肉般待她;亲娘对她心有愧疚,也不曾严厉约束她;待她嫁进盛家之后,老也没怎么摆婆婆架,她便这么横冲直撞的活到现在。

如今有个活生生的对照典范在身边,她着实浑身难受,终于在大年十那晚,盛家人齐聚吃年夜饭,老瞧着轱辘般忙碌的海氏,对着王氏微笑着,缓缓道了一句:“你比我有福气,是个有儿媳妇命的。”

这话深意厉害,王氏立刻冷汗就下来了。

一出了年,王氏就暗示海氏不要再随身服侍了,海氏先装不明白;王氏又挨了几天,变暗示为明示,海氏抵死不从,说这样不合规矩,她不敢不孝;王氏几乎吐血,加之林姨娘推波助澜,盛紘最近来王氏处,几乎拿婆媳对比做序言了,还越比越愉快。

最后王氏发了狠,执意不许海氏老陪着她,叫她去寿安堂服侍,海氏便分出一半孝顺力给老,王氏才总算松了口气。

老自然不会苛刻孙媳,常叫海氏自去歇息,或者陪着明兰下棋读书,或者凑上房妈妈或如兰四人抹牌,连赢了海氏好几贯钱之后,明兰立刻觉得新嫂嫂又和气又大方,海氏虽然自小饱读诗书,却没有半点酸气儿,待小叔小姑都随和豁达,明理友爱。

长栋还偷偷告诉明兰,说自打海氏接手了些许家务后,香姨娘和他的日好过了许多,月例再没拖延,衣裳点心也都挑上乘的来。

“嫂嫂,你刚来时那么孝顺,不累的慌吗?还是新媳妇都得这样。”明兰装着小孩不懂事的样,试探着问海氏。

“是你大哥哥叫我那么着的。”海氏低声道,与明兰处了快两个月,知她温顺可爱,不是个搬弄的人,且又不是王氏肚皮里出来的,说话便比如兰墨兰都随意些,姑嫂颇为和睦。

“他说呀,累不了半个月,我就能过关了。”海氏淘气的眨眨眼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有情”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万物”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