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泪洒长城 --神话.

经过半月的寻找,庞副将带着孟姜女终于在长城一处找到了关于范喜良的线索,庞副将在当地的花名册上发现了范喜良的名字。就在孟姜女暗自激动之际,当地负责的军官却告诉他们范喜良在三个月前已经病死了。

孟姜女听后,有如晴天霹雳,虽然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个噩耗成真时,她仍旧难以承受,她只觉得大脑一阵晕眩。庞副将见孟姜女摇摇晃晃就要摔倒,急忙伸手扶住了她,安慰道:“你没事吧,事已至此,姑娘还当保重身体啊。”

孟姜女缓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但是内心的悲伤却仍旧难以抑止,她只觉得全身无力,仿佛要飘起来似的。她忍着夺眶而出的眼泪,对当地军官说道:“将军,我想看看他的墓地。”

“好,你跟我来吧。”

军官带着孟姜女来到了长城边的一棵小树前。军官指着小树说道:“姑娘,修长城的死了,都会埋在自己修的长城下,范喜良就埋在这里,这棵小树就是记号。”

孟姜女深情地望着那棵小树,就像是在望着自己的丈夫,眼里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簌簌地落下来。她扶着城墙慢慢地坐下来,解开身上的小包袱,取出一块褪了色的红盖头。“夫君,这是我们成亲那天,我戴的红盖头,谁能想到那天你还没来得及揭开我的盖头就被抓走了。十年了,我一直带着它,想着见到你,一定要戴上它让你亲手揭下来。”

孟姜女为自己戴上了红盖头,她竭力想忍住眼泪,但是眼泪却无休止地奔涌而出,她哭得肝肠寸断,身体不断地抽搐着。

“夫君,我们夫妻对拜吧。”孟姜女一边哭着,一边朝着小树拜去。

众人都看得眼睛发酸,喉咙哽塞,这时一阵风刮来,小树被吹得低下了头,树枝将红盖头挑了起来。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们都在想是不是范喜良的魂魄显灵了,孟姜女此时已经泪流满面,她抚摸着长城的砖石,说道:“夫君,你真的揭下了我的盖头,你一定能看到我的样子,听到我的声音!如果推倒这长城可以让你复活,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这么做,夫君,你回答我啊……”

当夜,长城周围下起了瓢泼大雨,仿佛苍天也被孟姜女感动得落泪了。就在这时,工棚外面突然传来了“轰隆”一声巨响,大家都被这声巨响吓住了,有一个胆大的民伕出去一看,顿时在外面喊了起来:“长城塌了!长城塌了!”

就在民伕乱作一团的时候,黑暗处一群穿着蓑衣、手持锄头的人偷偷地离开了,为首的正是“陇西三煞”。地煞见大功告成,从怀中拿出一只信鸽放飞,信鸽冒着大雨飞进了黑暗的夜色中……

赵高接到了陇西三煞的飞鸽传书,看完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邪恶的笑容,他的奸计终于得逞了。

其实,这次长城的坍塌,正是赵高让陇西三煞带着忠义馆的人去破坏的,他处心积虑地想出了这个破坏计划,想以此陷害负责长城修建工程的蒙恬。

接到了消息后,赵高立刻急匆匆地去向秦皇报告去了。此时秦皇正在批阅奏章,赵高悄悄走到秦皇身边,说道:“陛下,臣有事要启奏……”

秦皇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赵高,说道:“你有事,说吧。”

赵高左右看了一下,悄声说道:“是,陛下。臣刚刚接到密报,蒙恬监造长城,偷工减料,造出了‘豆腐渣’工程。”

“豆腐渣工程?”秦皇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十分不解。

“噢,回陛下,就是质量不过关的工程。前夜大雨,长城居然崩塌了一段!”

“什么,你是说长城塌了!”

“回禀陛下,没错。”

“这不可能,负责修建长城的可是本朝大将蒙恬,蒙恬一家三代名将,他是寡人倚重信任的人,这不可能!”

“如果不是,那一场雨,怎么就能冲塌了长城?”

“蒙恬是国家栋梁,此事不可草率,待明日上朝,寡人要亲自问个清楚。”秦皇难以置信地说道。

长城倒塌之后,庞副将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于是连夜赶回了蒙恬的军营,蒙恬听了庞副将的汇报之后,心下极为诧异,负责督造长城的都是他的得力干将,绝不敢偷工减料,这件事其中必有蹊跷。蒙恬为了将此事调查清楚,骑着自己的汗血宝马,连夜赶往了长城倒塌的发生之地。

庞副将被蒙恬留下来负责军营中的大小事务,庞副将思前想后,觉得要解决此事,他们还需要一个人的帮忙,那就是易小川。

庞副将快马赶到行宫,来找小川商量对策。小川听后,当下吃惊地叫出来:“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大人,你说怎么办?”庞副将焦急地问道。

“我看这事不太好办,长城怎么会突然就塌了呢,这样一来,蒙恬怕是要遭殃啊!”

“是啊,所以末将请易大人快想办法帮帮蒙将军。天一亮,消息就会传到咸阳,到那个时候就晚了!”

“这……”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他们只有一个办法:请玉漱向秦皇求情,才有机会拖延时间查到证据,力挽狂澜。

两人立刻去求见玉漱,向她讲明了情况,玉漱答应立刻进宫去见秦皇,为蒙恬说情。小川和庞副将这才放下一颗心。

奶妈躲在角落中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立刻报告了王后。王后思索片刻,吩咐奶妈如此这般。

小月忙着给玉漱梳妆穿戴,忽然奶妈带着几个女仆进来,把小月抓住带走了,只留下奶妈盯着玉漱。玉漱吃惊不已,她冲出门,打开门却看到王后站在门口。

王后把玉漱逼回屋里,她让玉漱待在行宫,保持中立,不要干涉大秦朝廷的斗争。

玉漱着急了,这关系到几百人的性命,还有救过她的蒙恬。

王后淡淡一笑,就是因为蒙恬,所以不让她去。蒙恬是大秦的栋梁之臣,行军打仗,战无不胜。她一心要除掉此人,既然玉漱下不了手,这次正好借别人的手除掉他。

玉漱依然坚持要离开,王后拔出刀子顶在自己脖子上。

王后让玉漱想清楚:对大秦有利的事情,对图安就是有害,只要玉漱敢出这个门,她就自刎。

玉漱往前一步,王后的刀子就刺入脖子一分,鲜血流了下来。

玉漱跪倒在地上,恳求母亲停手。

小川和庞副将在外面等候,怎么也等不到玉漱出来。再去求见,却被图安侍从挡住。

庞副将急了,大叫玉漱皇妃,但是无人应答。小川知道出了问题,必须另想办法。小川陷入思索,庞副将急得走来走去,天就要亮了,这可如是好!

微熹的晨光渐渐照进了小川的房间,小川坐在案牍前冥想苦思,而庞副将则愁容满面地在房间中走来走去。庞副将见外面天色将亮,着急地说道:“天就快亮了,易大人,我们到底该如是好?”

小川依然在闭目苦思,没有应答。

“蒙将军一定是遭人暗算,老天一定有眼的,那些安息在长城下的忠魂一定是能见证的!”

“老天?忠魂?”小川的眼睛一下睁开了,“等一下,我想到了!”此时,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神话故事——《孟姜女哭长城》进入了易小川的脑海中。他急忙向庞副将问道:“那孟姜女可是找到了她的丈夫范喜良?”

“大人怎么突然问及此事,唉,孟姑娘命苦啊,她丈夫范喜良已经在三个月前死了,孟姑娘在城墙边上哭得那个伤心啊……”

“蒙将军有救了!我们现在快去举贤堂。”小川立刻拉着庞副将赶往举贤堂。

小川来到举贤堂时,项羽正在院内练功,他尚不知道长城坍塌之事,见小川匆忙而来,急忙问道:“小川,此时来访,有什么急事?”

“大哥,趁天未大亮,我要请你发动举贤堂的人手,帮我在咸阳城散布一个消息,一定要让路人皆知。”

小川说完就对项羽和庞副将说起了他的计划,项羽和庞副将听完,立刻开始分头行动。

天已大亮,蒙恬带着众士兵前来长城勘察,蒙恬此时虽是心急如焚,但是他仍旧保持着一贯的沉着冷静。就在蒙恬和众人向长城走去的时候,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蒙恬等人循声而去,在坍塌的长城前,众人见孟姜女跪在城墙边为丈夫哭泣。许多民伕和士兵都在一旁看着,纷纷为之感动不已。

蒙恬不由得心中一酸,上前问道:“孟姜女,你为在此哭泣?”

“大人,我终于找到了夫君,他就埋在这冰冷的石头下。我日夜在此跪求老天开眼,让我可以找到他的尸骨,带回家乡。”孟姜女哭诉道。

人群中突然有人叫道:“怪不得长城突然塌了,原来是老天被孟姜女感动,要把她丈夫还给她!”

蒙恬向说话的民伕看去,发现此人竟是乔装打扮的三宝,他暗自一惊,不动声色地琢磨着。

三宝的一句话果然引起了很大反响,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众人都对三宝的说法信以为真了,三宝继续喊道:“这是天意啊!天意不可违!小人给老天爷磕头了!大家一起磕头啊!”

士兵、民伕都被感染了,纷纷拥上前来,跪倒在地,磕起头来,蒙恬看着眼前的情形,心中已经有所领悟,这时旁边一个陪同的军官向蒙恬问道:“大人,您看这怎么办?”

“这番变故,我会奏明陛下。既然是天意,我们就该恭敬对待。”蒙恬说完,走向了坍塌的长城,在长城脚下,他猛然发现了一些混乱的脚印,他顺着脚印仔细勘察着,最终发现,脚下的碎石居然是被利器凿碎,蒙恬恍然大悟,在心里说道:看来,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与此同时,咸阳城里,举贤堂的人到处散布一个消息:“昨夜孟姜女为丈夫哭倒了长城!”咸阳百姓已经熟知孟姜女的故事,听说她竟然哭倒了长城,均为她的一番痴情所感动,立刻口口相传开来。

小川还找来一帮儿童教会他们唱儿歌,在咸阳城里到处散布歌谣。

“孟姜女孟姜女,寻夫十年路千里,却闻喜良永不起;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惊天地,山河为之泣如雨……”

百官在上朝的路上都听到了儿童的歌谣,不由都纷纷停下来询问,他们听后也都为孟姜女的故事感慨不已。

朝廷之上,李斯在赵高的唆使下开始了对蒙恬的攻击。李斯步出班列,恭敬地对秦皇说道:“陛下,臣今日要弹劾蒙恬将军,他监造长城不力,徇私枉法,贪污舞弊,致使长城崩塌!”

李斯陈述的时候,赵高在一旁暗自得意,他心想,这下蒙恬这个老家伙逃不掉了。

“父皇,蒙将军也听说长城崩塌,已经去查看了,也许其中还有其他缘故,还是要勘察清楚再下定论。”扶苏不忍自己的师傅受到如此诽谤,急忙为蒙恬辩解。

“无论长城因崩塌,蒙恬身为监造,难辞其咎!”秦皇生气地说道。

李斯和赵高看着眼前的情形,心里都在窃喜,他们都在心里默默说道:蒙恬这次玩完了。就在两人得意之余,蒙恬的故交周大人步出班列对秦皇说道:“启奏陛下,臣听说这次事故乃是因为孟姜女哭倒了长城!”

秦皇一听,吃惊地说道:“你说什么?竟有此事?”

赵高一听却急得跳了起来,张口说道:“孟姜女?那是神话故事!你们简直是一派胡言!”

他还未说完,就被秦皇瞪了一眼,赵高吓得立刻退了回去。李斯这时急忙帮腔道:“赵大人说得不错,这哭倒长城,真是无稽之谈。”

“陛下,不仅是臣等,整个咸阳的百姓都传遍了,说这是天意!连无知的孩童都唱出了儿歌!”周大人坚定地说道。

众大人也纷纷附和道:“陛下,确实如此,臣等也都听说了。”

秦皇还有些将信将疑,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上殿启奏:“启奏陛下,蒙恬的副将带了百里加急文书前来觐见。”

庞副将高举着一卷竹简走上大殿,跪倒在秦皇面前:“微臣参见陛下!”

“你手里是什么?”

“陛下,孟姜女为丈夫之死哭得长城崩塌,当地的官员、将士、百姓目睹此事,联名写下这千人长卷为孟姜女请命,求陛下彰表孟姜女忠贞之情!”

庞副将话音甫落,众大臣已纷纷表示赞许,李斯和赵高则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如是好,这时扶苏走上前说道:“父皇,此事有如此多的证人,不会有假了!儿臣也表奏父皇,不如在长城边立下石碑表彰孟姜女,也让天下人知道父皇的仁慈。”

秦皇终于被说动了,点头说道:“扶苏所言极是,此事顺应天时,又兼具人和,是大好之事。扶苏,就交给你从速办理!”

“儿臣遵旨!”扶苏至此终于放下心来。

而赵高和李斯此时在一旁则恨得咬牙切齿,他们的诡计再一次失败了,他们只有伺机再找机会斗垮蒙恬等人。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有相”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圣”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