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会做又会教--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27章 善行,无辙迹(02)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会说 会做 又会教

再说,“善言无瑕谪”,真正话说得好,毫无瑕疵,就没有一点毛病可挑剔,没有一点可责难的地方,随便哪一句话,都合乎情合乎理。但是,讨论这句话,老子似乎自打耳光,因为他写了五千言,应该说是“善言无瑕谪”,可是,后世研究老子的人,却挑出了他许多的毛病。

另外,释迦牟尼佛在讲《金刚经》的时候,否认自己曾说过话(法)。更有佛经中维摩居士与文殊菩萨的辩论,辩论到最后不说话了,这个“一声不响”,当然就没有任何毛病了。所以说,只要一开口就有毛病,因此,“善言”就是不说话。你认为不说话时没有话说吗?“无声之声,其响如雷”,在教育界久了的人,有时候对一个学生不说一句话,就是最大的处罚和鞭策,有一句话已经落于下乘了。

“善数不用筹策”,真会算数的人,不用打算盘就能算出数来。“筹”是计数用的码子,“策”是计数的工具。最聪明的人,脑子比计算机还快,数字一报,马上加、减、乘、除就算出来了。所以说,善算的人不靠工具,而用头脑。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用锁把门锁住,不算“善闭”,如果说用电锁把门关闭,使人打不开,那用电亦能打开;真正打不开的东西,是没有关楗的。什么东西使人打不开呢?虚空才打不开,因为它没有开关,能把虚空的奥秘打开才是大学问。最大的奥秘是宇宙,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打开。有一些科学家,例如爱因斯坦,想打开宇宙的奥秘,最后他来不及打开就去世了。

假使他能再活几十年,也许可以找到这个奥秘,那时也许整个人类文化也要改观。宇宙间有一个不可知的东西,也许是上帝,是超神,所以说,宇宙虚空是个大奥秘,“善闭无关楗”,虽然没有锁但永远打不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真正会打结的人,虽不用绳子捆,但永远解不开,那就是我们新文学所说的“心锁”——感情的锁。这个锁能把你捆得牢牢的,永远解不开,如果能解就成道了。所以,佛家把妄想、烦恼叫“结使”。这个“结”打得没有结的形象,也看不出中心在哪,找得出中心就解脱了,但是没有人找得出来。所以,“善结”就是没有绳子捆你,但你永远跑不掉。感情的力量多么大啊!不管你跑到哪去,跑到国外,也要打越洋电话找你。但是,想要解脱它,我们人又很难做到,能够做到的话,就是圣人的境界了。

这几句话解释什么呢?怎么才能做到呢?那就是前面说的,“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要非常闲静,超越一切物理世界,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圣人。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因此,圣人之道,永远是救世救人的心愿,真正的大圣人,不抛弃任何一个人,对善人要救要度,对坏人也要救要度,这就是圣人之道。假如说,信我的人得救,不信我的人下地狱,那就不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信我的人得救,不信我的也得救,最可怜的人也得救。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不但要救人,并且要救物,但那是有次序的,要先救了人,再救万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中国文化的次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帮助自己亲近的人,仍有余力再慢慢地扩大范围,把人都救了,再救万物,而且要做到没有弃物,这是程序问题。换言之,等于佛家的由小乘而后到达大乘,由个人的自我开始而扩大,而及于“天下为公”。

这样的行为,是谓圣人之道,老子为它取个名“是谓袭明”。“袭”是延伸的意思,在无形、无声、无色、不着痕迹的情况中,慢慢将光明延伸出来。

天地万有的本体,永远是光明的,人们把自己光明的道遮住了,变成无明就黑暗了。“袭明”引申人类光明的一面,是至真至善之迹,这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做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叫我们做人要尊重任何一个人,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这与孔子的观念完全一样。老子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我们自己觉得是不善人,就应该跟善人去学习,那么,不善人就是“善人之资”了。其实坏人也是我们的老师,换句话说,如果善人是我们的教授师,不善人就是我们的副教授师。看到人家的坏,我们不要去学他的坏,而且更要怜悯他。所以说,不善人也是“善人之资”,如果世界上没有坏人做些坏事,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坏了,那坏人岂不是好人反面的教育吗?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修养到达最高处,善恶两方面都平静下来,不思善、不思恶,因为真正善的人,他不需要人家崇拜,如果自认是善人,你看到我就要叩头,那这些善人只是“散人”罢了。“不贵其师”,他不需要你崇拜,你也不必要去崇拜他。

“不爱其资”,既然善的都看不起,那恶的更不用说了。善恶两边都清净,归到清净无为,是谓“至道”。这个时候,真正如同西方宗教的“得救”了。佛家讲“得度”,得度了什么?就是真的悟了道,得了真智慧。所以,真正大智慧的人,看起来像个大笨蛋;真的大笨蛋,你不要轻视他,可能他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大智慧人。

我经常看到一些没有受过教育、一个大字都不认识的人,有时候随便一开口,真是吓人,因为他真高明,会被他吓得冷汗直流。但必须要你自己去体会,否则还以为他是一个大笨蛋呢!真智慧不是读书来的,不从知识中来,而是自然就有的。

所以,真正的智慧,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大迷糊的人。不要认为我们读了几本书,认识了几个字,就是有智慧,这是有限公司;那些没有读过书有真智慧的人,是无限公司,就是“是谓要妙”的意思。所以做人做事与道德的修养,是最为紧要的。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正坐”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蒙”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