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哲学的另一面观点--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31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03)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军事哲学的另一面观点

大地杀机一来,虽然是那么可怕,但是,人若发动了杀机,比天灾地变还更可怕。“人发杀机,天地反覆”,人若有发动战争的心态,那太可怕了,天地都要为之变色。但是人的杀机起了以后,发动的战争是不是一定不好呢?那又不尽然,因为革命以后,才有真正好的建设,这是军事哲学另外一面的说法。

比如佛家讲的劫运到了,在劫难逃,但是一个劫运过去,好的就会兴旺起来;所以,“天人合发,万化定基”,一个新的局面,才能开始。就像一个人生了重病,或得了癌症,非开刀不可,开刀一定上麻醉药,上手术台,是生是死并不一定,就看运气如何。如果一刀下去能起死回生,就是“天人合发,万化定基”,重新开始一个新生命了。

《阴符经》上又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宣,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生万物,新的生出来,又要老化死去,绝不会让它常留不走,这是天地万物之道。“道”即“盗”,修道之道,亦即偷盗之盗。修道的人,在那里打坐,以为不会或不是偷盗,殊不知正是在偷盗天地日月之精华。为什么我们静坐一阵,会觉得精神更好呢?因为静坐把天地日月的精华盗取到我们自己身上来了。“天地万物之盗”,天地偷盗了万物之精华,而构成了天地的精神。“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人更可恶,大至声光日月,小至青菜萝卜,人都要偷来给自己,使自己生活得更好,是万物之盗。天地偷万物,人偷天地;天也偷,地也偷,人也偷,真是天地之间一大偷。“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地、人这三个大强盗,每个都得到满足以后,天下就太平了。

“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道家主张“吞吐万物”,把天地的精华归于自己,但是时间要把握得好,身体百骸才会健康长寿。只不过这天地的精华、生命的根本又在哪里呢?首先就要把“机”找到,找到了“机”,只要“机”一动就好了,也就万化安而天下太平了。这是唯心的,不是唯物的。

《阴符经》又告诉我们:“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其盗机也”这个“机”,是唯心的,与佛家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一样,是心识的作用。“天下莫能见,莫能知”,既不能见到,也不可能知道。“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修道不能乱修,真懂得修道的君子,能把握住这个“机”,就可以健康长寿。如果不懂修道的小人,“机”把握不住,修得不好,反而会慢慢地死亡,这是《阴符经》上讲生杀的道理。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二三”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