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细而明了重点--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36章 将欲歙之(02)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从微细而明了重点

我们如果懂了这个道理,便了解老子在这里所说的“是谓微明”。从微弱、渺小的地方,有智慧的人能看出大道理来,这就是从微而明。没有智慧的人,只看到眼前的现象,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对于坏的一面,由于不懂因果循环的定律,只知道埋怨运气不好,埋怨老天爷不保佑,埋怨上帝不灵验,埋怨菩萨不加被,几炷香都白烧了。

殊不知人生过程中的现象,如果检讨、反省起来,我们明天有什么事发生,从自己今天做的事情就会知道,用不着神通。自己身体的情形,对不对劲,是否会病倒,自己心里都会有数,有感受的。可惜一般人没有这个智慧,没有这个“微明”。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微明”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

由此看来,我们晓得,老子并没有教人用权谋做坏事,而是告诉我们做坏事是可怕的。可是后世读《老子》的人们,依文解义,把这句话当原则去做坏事的人,历史上也不胜枚举。像大家都知道的,刘邦派韩信出来与项羽作战的时候,韩信提个条件,派人对汉高祖说,要他出来作战很容易,只要封他为“三齐王”,而且只要下一道命令,封为“假王”,他就出来打仗了。汉高祖一听这话,火可大了,桌子一拍,两眼一瞪,破口大骂“混蛋”,可是不待下面的话骂出口,张良坐在旁边,用脚在桌子下面踢了刘邦一下,刘邦立刻会过意来,随即将下面要骂的话做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改口说道:“为什么要封假王!”于是下命令,真封韩信为“三齐王”。韩信于是就出兵了。张良踢这一脚就是告诉刘邦用“将欲废之,必固兴之”的原则。所以,最后韩信还是被刘邦收拾了。

一般人,有时候要求长官多加一点薪水或福利,长官立即批准给你,可是他心里对你不满,下一次遇到机会,他就会对付你了。这类事例很多,都是向坏的一面去学的。我们看这些故事,不免读历史而流泪,替古人担忧。从古到今,太多的人从这些地方学坏了。可是老子的本意并非如此,所以说,说法与说话、写文章一样的困难,连讲道德的文,也同样会被人引用到奸诈、权术手段上面。

日光、空气、水,对人是必需的,但是,有人利用日光杀人,也可以利用水把人淹死,更可以利用空气把人闷死;所以,这都是负面的运用。天下事善恶是非在于自己,不在于教的人。老子始终主张用柔用弱,所以说“柔弱胜刚强”。照老子这一句话的道理,我们处世做人要懂得柔软,像练武功的太极拳一样,老子的精神所在与做人的道理,也是柔能克刚;英雄虽征服了天下,但美人的温柔就能征服英雄。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主宰”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知之”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