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柔不是阴谋--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前言(11)


阴柔不是阴谋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的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的研究路线。作这方向研究的人,各有各的心得,各有自己的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的一类。

第二类:就是把《老子》,单纯地归到个人修养,做工夫,所谓修神仙的丹道上去。这一类自几千年前,直到现在,自成一个系统。

第三类:是把《老子》归到谋略学的主流,而且习惯上,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观念:认为老子的谋略学是阴谋,是阴谋之术。于是,一说到老庄,就联想到谋略;一说到谋略,就联想到老子学说是很阴险的学问,是搞阴谋的。

这种观念,错误得很严重。

老子是主张用阴、用柔。但是,不要忘记,他和我们固有的文化,远古的源流——阴阳五行与《易经》诸子等系统,是同一个来源的。阴与阳,是一体的两面,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的不同而已,无论用阴用阳,都要活用。换言之,要用活的,不用死的。所谓用阴柔,即不用刚强,不是勉强而为。一件事物的成就,是顺势而来的。因此亦可以说,他是用顺道,不是用相反的逆道。过去以文字表达意义的方法,常用“阴”字来表达“顺道”,例如《周易》的“坤”卦,代表“阴”的“顺道”。因此后世的人,误以为老庄的阴柔之学,就是阴谋之学;学老庄的人,用老庄之学的人都是阴谋家。

从历史上看,大家都熟悉的汉史,如道家出身的人物——陈平,他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汉高祖刘邦有六次关系到成败的决策,都是采用陈平的主意而获致成功的。但是历史记载,陈平自己说:“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其无后乎?”足见道家是最忌讳阴谋的。因此,他断定自己将没有后代,至少后代的富贵不会久,后来果然如此,据汉代史书记载,陈平的后人,到他孙子这一代,所谓功名富贵,一切而斩,就此断了,后来他的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要求续封而不可得。

从此一史实可以说明,道家并不专主阴谋,误会道家是阴谋家,尤其是误会老庄思想是阴谋之学,是一种最大的错误观念。这是今日研究老庄,必先了解的。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有相”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正坐”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