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无欲无名--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37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02)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天为 无欲 无名

我们懂了这个道理,就晓得为什么能做到“万物将自化”了。换句话说,真做到了无为,许多不想要的偏偏会来。天地间的事情怪得很,你不要的,它偏要来;你要的却跑掉了,这在佛学上说得最具体。

佛是从另一个眼光看的,说人生有八苦,像“求不得苦”,你所希望的,永远达不到目的。“爱别离苦”,你所爱的,想抓得牢牢的,它偏要跑掉。其实,你看通了人生的道理,只要抓住了无为,真放下了,你不要的它偏来;你所希望的,它也归到无为里去了。那个就是万物的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人能够守住这个道,万物将自化,进入你这个境界,也就是说,万物万事都进入你的境界了。“化而欲作”,如果在这个清净无为之中,想起作用,就要晓得“用”的道理,也就是我们经常引用禅宗临济祖师的一句话,“吹毛用了急须磨”,就像一把利刀或利剑,拿出来用过,不管是裁纸或者是剖金削玉,只要用过,马上都要再磨,保持它的锋利。所以,在用的时候,如果要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镇之以无名之朴”,就要永远保持原始的状态。用久了之后,现象也变了,那就完了。

老子接着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什么叫“无名之朴”呢?就是自己没欲望,无欲无依。所以,佛家叫做“空”,无所求,没有任何的欲望,无所依,一切都空了,不成佛也就成佛了。如果佛坐在那里,真觉得自己成佛了,心里念着“我成佛了,我要度众生”,那他多累啊!佛没有这个念头,他是念空。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不欲以静”这四个字很妙,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完全无欲,自然静定,则“天下将自定”,所以“不欲”,没有欲望自然静。第二种解释是如何做到“不欲”,那就必须先做到静,才能真做到“无欲”。老庄的文章,就像禅宗的话头一样,八面玲珑,这面能说得通,那面也能通,都是一样的道理。

反正要做到“不欲以静”的话,先是自己能够清净无为,那么“天下将自定”。做人做事创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直急急忙忙,天天发疯一样,执意非要成功不可,对不起,到了最后算总账的时候,恰恰是不成功。这也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做事情能够勤劳,一念万年,细水长流,无所求,不求成果,亦不放弃努力,最后一定是成功的。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来处” 本节查询“有相”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之心”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