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要加修道要减--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48章 为学日益(0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要加 修道要减

这一章分开来研究,与上经二十章和二十九章都有连带关系。二十章告诉我们,学问之道就是“绝学无忧”,一切都放弃,把所有的知识、所有的观念等等都放下,丢得干干净净,进入无为之道的境界。理由就在这一章里,说得很清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刚才四十七章提到,这一种修养,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修道的人,光是能知天下事太不够了,要超越一切形而下的境界,必须先要做到清净无为。

“为学日益”,什么叫学问?学问是靠知识、读书、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就是做学问。人为的学问是有为法,是有为之道,要慢慢累积增加起来,不是一步登天。

“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修道的人,经常笑自己,一方面有欲望学道,一方面又不肯放弃读书,爱读书就是最大的欲望。

清朝有名的历史学家,也是诗人的赵翼,讲作诗作文章的道理,他说“穷而后工”,如果希望诗文做得好,必须是经历过苦难倒霉。环境越穷,文章诗词越好,千古的文人,好的文学家都是倒霉人。这并不是运气的关系,而是人到了功名富贵没有,人际关系也淡薄,复杂的事情就少了,坐在那里也没有别的事情做,专想那些尖酸刻薄的辞句,诗文当然就会好。等到得志以后,一切情绪境界改变,文章也写不出来了。就算偶尔有个意境来,刚提笔要写,部属又来请示,他喊了一声报告,又把那个意境赶跑了。所以,文章学问,的确是“穷而后工”,这是中国千古的名言。

清人赵翼,吹牛说自己诗文好,留下了两句诗:“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这是引用《孟子》的典故,说熊掌与鱼二者不可得兼的意思,两样好菜不能同时来。赵翼借用《孟子》这两句话,描写自己又想学问文章好,又喜欢钱多官位大。结果,他说自己一辈子,文章也没有写好,官也没有做大,钱也没有赚够,一辈子不上不下,悬在半空之中。这是他的客气话,实际上,他的学问非常了不起,在三百年的文化历史中,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总之,求学问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愈加愈多,知识也愈加愈多;修道是把所有的知识学问,以及一切心中所有的,慢慢地减少。所以学问是加法,修道是减法;做学问是吃补药,修道是泻药,什么都要空掉,这两者相反。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后连空也把它空掉,空到一无所有;然后无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文字很简单,意义也很简单,一说就明白了。问题是,做起来很难!如何能够把自己损之又损,放弃了又放弃,放到了一无所有之处,才能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有的境界!

一般学道的人,都是求有,自己实际上都在加。本来道理上知道是空,而在做工夫的方法上,自己都是在加。有的人学佛学道,有一个功利目的的思想;对世间的事情失意了,失败了,或者看不惯了,或者自己不合适了,就跑来修道。心中想,也许这方面可以超越,学会了比别人好,学会了可以解脱生死,可以跑到太空去玩……这种思想都是功利主义的思想,是“为学日益”的思想和动机,与“为道日损”完全背道而驰,也就是修道不可能成功的。

老子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但是普通一个人,能够具备这两种能力,两种智慧,两种勇气,所谓智勇双全,就太难了。普通的人,叫他做学问,才用功读了一个礼拜的书,便觉得很累,就停下来去玩了,为学不能日益。去修道做工夫的话,放不下,刚打坐几天,又觉得一天到晚坐着,淡而无味,浪费时间,也要跑出去玩玩,所以“为道日损”也做不到。因此,一般人多半都在为学未益、为道未损的情况下,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就那样过了一生。这就是我们读了《老子》以后,自己应该反省的地方。

前面说修道与做学问是两个分别不同的方法,下面再说道的作用。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有相”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这般”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