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以道德行为得天下--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48章 为学日益(0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以道德行为得天下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说,以无事而取天下是最高的道德,就是做事业也要以之为最高道德标准。这也就是最高的政治哲学,也是最高的谋略。

中国的历史,是讲究无事取天下的,尧、舜、禹可以说是如此,禹以后商汤、文、武、周公、孔子,历代的圣王,差不多都是如此。说到孔子,虽然他没有取天下,不过他取了另一个天下,就是空的天下,所以被称为素王。素王是没有土地的皇帝,换言之,他是文化王国的帝王,在文化王国中,他号令数千年,甚至可以号令万代。这样取天下,是历史上取天下的标准,也就是以无事来取天下。

“无事”就是只要求自己行为的功德成就,道德的成就;不是以谋略,不是以手段,不是以有为的功业来取天下。所要求的,仅是自己内在的圣人之道。虽众望之所归,那是余事,不是本事;本事就是本分的事,就是学道,学习如何完成一个圣人之道。

所谓学道,学圣人之道,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打坐的修道;打坐修道是修道的一种而已。而修圣人之道,则是道德行为内外的成就。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以力量功业打下来的天下,是有事取得的天下。所以,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而言,都是有事取天下。因此,我们在历史哲学上,可以用两个观点来看,三代以上所谓的公天下,是以道德治天下,不是以战功取天下。秦汉以后必须有功在人间,尤其是战功,这也就是以武功取天下的。所以,秦汉以后取天下,就是老子所讲的有事取天下。

有事取得了天下,也是成功,当时也有了天下,但是老子为什么又说这样是“不足以取天下”呢?这就是我们中国历史哲学的特点,正如孟子所提过的“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到秦汉以后,以战功而统一国家天下的,都不是以德取人,表面上以王道做号召,实际上是霸道。“以力服人者霸”,就是以战功使人不能不服从。同样两个“服”字,意义完全不同。老子所讲的道理,加以引申,提出一个王道,就是道德政治的哲学,也就是政治道德。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为之”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