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是什么--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0章 出生入死(01)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生死是什么

这第五十章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引申。

“出生入死”,出来就叫做生,进去就叫做死,在文字解释“出生入死”,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用之于兵法,打仗时在敌人的阵地里进进出出,称做“出生入死”。文字很清楚,道理就是中国远古的哲学源流对于生死的看法,对生死的一种观念。所谓生死问题,在其他的宗教,包括佛教在内,或为重大的问题;但在我们中国文化中,自上古几千年以前所流传下来的观念,对生死不看成问题。所以尧、舜跟大禹王都认为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做客人寄住的,像住旅馆一样,所以在文学上有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名句,都是来自这种思想。人生下来是寄住在这世间,死掉就是回去了。所以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

由这个古老观念流传下来,孔子在《易经》上也提到这类的话。《周易》的《系传》上说:“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只要观察宇宙物理自然的变化,了解了白天同夜里的道理,那就了解了生死。白天生活在这里,也像花开的时候一样;死了没有什么可怕,只是回去了,如夜里休息,应该睡觉一样。睡醒了如花开又清醒,所以孔子在《易经》上又说“明乎昼夜之道而知”。我们可以连起他的上文,给他加两个字,“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

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出生”就是通乎昼夜之道,可以说就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同样的道理。“出”就是生,“入”进去了,等于演话剧一样,从后台到了前台,就看到有几个人在那里演起戏来,等他演完了这一幕进去了,台上还是空空的。其实人并没有死,不过是进去了而已,人生境界就是如此。

老子非常简单地说明了“出生入死”,就是在一进一出之间,也是一增一减、一来一去,所以没有什么严重。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异端” 本节查询“'”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不离”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