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处世之道四两拨千斤--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1章 道生之(0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在这一章,老子回过来说明“以其无死地”,而能够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远存在的道理。同时这章的说明,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发挥。

摄生处世之道 四两拨千斤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国道家的思想文化,把这个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在西方哲学上可以说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做神,叫做如来、真如、佛,很多的代名词。中国文化中的代名有两种,一种叫道或者叫它天,还有一个用数理的代名叫做易,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道生之”,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即所谓“德畜之”。有“道”没有“德”来保养,这个“道”就不可能修成。我们看佛家以及其他比较宗教的书,讲到“道”时,都要注重行为的道德;没有行为的道德,“道”是修不成功的。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打坐修道,除了坐而言之,坐而定之,还要起而行之。所以道德行为是修道的基础。子思在《中庸》上说,“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没有真正的善行,没有道德的成就,那个“道”是修不成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道”便是生命“生”的力量,等于有了动力能源。但是这个能源,如果没有相当的工具去好好把握它,就会被浪费掉了。要想把这个能源用得适当,就是“德畜之”。

体和用两方面何时起作用呢?“物形之,势成之”,宇宙万有的这些物质,是“道”与“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种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万物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成了“势”,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命,完成一个生命的所需。比如一颗种子,种在泥土里,这是“道生之”,但是必须要得到日光、空气、水来培养他,这就是“德畜之”。慢慢这颗种子由泥土中抽芽,开花而结果,最后我们可以吃到果实如苹果、芒果等,是为“物形之”。但是今天种下一颗种子,不是明天就得到果实,必须要有一个力量形成,那就是“势成之”。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成长,所以在其用上,“势”有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这一个道理是说明宇宙万物生存的“势”,由本体的功能开始,而培养其“德”。在人的行为方面,就是道德成长起来,才会有一个成果;这个成果的构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力量。

讲到“势”,中国文化中,讲得最好的是《孙子兵法》,主张用“势”。这个道理,可以说是由道家思想而来,也就是从老子这里发展出来的。多年前跟美国一个海军将领聊天,因为是朋友谈天说笑,他谈起《孙子兵法》来,我说现在你们西方各国的军事思想,只讲究力,不懂“势”的妙用。你们只讲有多少力,多少制造兵器的工厂,多少钢铁,多少物资原料,有几颗原子弹,都是用力来算计胜负。假如胜负真的只靠这些来决定,那么我们中国就惨了,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咸鸭蛋。中国的《孙子兵法》讲“势”,不是比力的,是所谓“四两拨千斤”。一个四两重的东西,可以把一千斤重的东西转动、推开。这就是“势”,以寡击众,一个人打垮了几百万人!

《孙子兵法》阐述“势”的道理很有意思,孙子对于“势”的形容只有一句话——“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其余什么都不讲。孙子的秘诀就是这一句话,转动一块圆的石头在“千仞之山”。古人的度量衡,七尺就等于一仞高,约等于现在的一丈高;“千仞之山”等于现在一万尺的高空山上,有一块石头,重不过五十斤,但方向不定呼呼地转。这一来,所有下面每一个地方都要发警报,人人都要准备躲起来了,因为每人都有被打中致死的可能。“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是一个“势”但等到这个石头一掉到地上,只不过五十斤重,那会有什么大力量呢?小孩子走累了,就在上面撒泡尿,用脚来踢它滚一滚,这石头一点威风也没有了。但是当这五十斤石头在半空中一转,那个势一旦形成,百千万人都要跑掉。所以孙子这么一句话,就说明“势”的道理,四两可以拨千斤。

“势成之”,生命的力量形成为“势”,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懂得修道。所以要把握住那股“势”,不管打坐、学佛、练工夫;甚至身上气脉动了的时候,只要把握住那个“势”,生命的力量就可挽回。比如中国的医学,有时候对病人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真正最高明的医生,利用病人本身生理最后一点点微细的“势”还存在的生命力量,药下去刚巧把他生命的力量调动上来,把他救了。医道到达这个程度,差不多近乎“道”了。虽然只是医学上的一种技术,却都是高度的智慧,这不是一般读了几本医书的中医所可以了解的。所以说,万物的形象,万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的形成,都与“势”有关系的。因此,把握“势”这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势”。

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台风刚刚起来时,海里、河里看到一片浮萍叶子漂在水面上,忽然浮萍摇动起来,从浮萍的底下冒出了一个水泡,立刻感到风起来了。最初只是那么一点,然后愈摇愈大,逐渐扩大成台风,可以把山岳吹垮。台风的中心也愈转愈大,台风中心是空的,叫做台风眼,里面闷极了,热极了,没有风,也没有雨,是由一个“势”形成的一股力量。

生命的功能也是这样,有些人打坐时有了内热的情形,身体内部的力量起来了,也就是台风起来的道理。学道学佛的修持工夫,如果不懂物理医理,不懂这些哲学上的道理,就没有办法进步。在修持过程中,每一个境界,每一个情况的出现,都要晓得它的道理,晓得运用那个“势”,而后成之,才可以得到长生不老的效果;否则,反而修成短命缩年,那就很冤枉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四个程序,就是物理世界由幻有而形成的原则,也就是摄生之道,同时又是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成功事业之道的一个大原则。这四个程序要发挥起来,含义非常深远,也非常之多,这要我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去了解了。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来处”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有相” 本节查询“屈”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