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尊德之贵不是乡愿--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1章 道生之(02)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在这一章,老子回过来说明“以其无死地”,而能够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远存在的道理。同时这章的说明,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发挥。

道之尊,德之贵,不是乡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老子指出“道”与“德”的重要。当在老子的时代,对“道德”两个字的观念,并不是我们后世现代的观念。现代一般人以为,对人对事温笨笨的态度就是道德;其实那个样子不是道德,而是乡愿,是很坏的行为。道德是对善恶是非有正确的认定,而且有所作为,不是一般人所讲的中庸。一般所认定的中庸,开不是真正的中庸含义,那只是乡愿的马虎、含糊、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孔子说,“乡愿者德之贼也”,这种所谓乡愿的人,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有道德,实际上为善不能,为恶也不敢,根本谈不上道德。一个乡愿之人,在乡巴佬眼里看起来,是个滥好人,如此而已。可叹的是,后世道德的观念,差不多都属于乡愿的范围。

把“道”当成道德,也是错误的;“道德”的真正解释,在老子的学说就是四个字,也可以说是六个字,那就是“道生之,德畜之”。所谓“道”给人生命,给人安全,是生生不已。“德”能够养育万物,养育众生,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是尊重它的体,“贵德”是注重它的用。这是老子指出来的体与用的重要。

他又强调:“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他说这个“道”为什么那么可尊呢?“尊”者尊重也,高也。这个“道”是那么高远,那么伟大,那么了不起!“德”是由“道”发出来的用,又是那样的宝贵。这一切是谁做主的?上帝吗?菩萨吗?还是阿拉吗?到底哪个做主?“夫莫之命”,其中生命的根源,不可说不可明!不能用人世间功利思想的看法解释。那是自己本身的一个力量,是至善“而常自”的。

千万要注意,所谓“自”,不是近一百年来所谓自科学的那个“自”,现代自科学的“自”,只是借用了老子的“自”名词,而叫做“自科学”。在老子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自科学”这些名词。老子的“自”,是他所创的一个名词,含义就是:本身当如此,也是必如此,不需要另加解释的,就叫做“自”。所以他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没有另外一个人做主,没有另外一个力量,没有谁的命令,是“道”本身有如此的功能。

最近查询记录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