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何走向结局--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4章 善建者不拔(0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生命如何走向结局

做到能够“以身观身”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何走向衰老,如何走向死亡,看得很清楚。所以由自己个人以身来观身,发现了生命修养的原则,然后再观另外的人,观天下的人。天下人真可悲,因为天下人多数都把生命无尽的功能急速地消耗,莫名其妙地去做无谓的牺牲,无谓的消耗。所以,人要能够真正“以身观身”,接触生活的实际,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源。

“以家观家”,要了解家之道,如何可以齐家,要观察自己家庭本身兴衰之道,洞察先机;再观察社会上每一个家庭,每家人的道德行为,就会发现都有必然的因果律。

同样的道理,“以乡现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有大智慧的人,对天下国家的未来,究竟怎么样变,不需要迷信去问什么鬼神,只要用智慧去观察,“以天下观天下”就很清楚了。

另外是道家老子之后的庄子,也讲过一句话,“藏舟于壑”,船本来在河海中航行,以为把它藏在山谷,这条船便永远保存住了。但藏在山谷还是靠不住,因为“有力者负之而走”,有一个巨大的力量,可以把船搬走。他说最好的是“藏天下于天下”,就等于说把虚空藏在虚空里,就永远不会被人偷走了。但是把天下、把地球藏在虚空,你认为藏得很好,假使地球是由一个造物主造出来的,仍是“有力者负之而走”,说明这个地球始终有另外一股力量转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它固定不动。比方说,你把钞票藏在铁柜里头,好像藏得很好了,抢匪连铁柜都一起搬走了。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这样,你把一个东西藏得极好,另外有一个不可知的力量,在你藏好后,整个地拿走。

这个力量是什么?是生命的本源。所以我们现在讲到“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事情观察天下。才能够懂天下;以家庭来看家庭,也才能够懂得家庭;以生命来研究生命,才能真懂得自己真正的生命。老子讲到这里,又说“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怎么会明白天下的道理,何以知道一切所以然呢?他说我没有其他的巧妙,只有一句话“以此”,“以此”就是用这个,用什么呢?就是前面所说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统统观察清楚以后,真正的生命自己才会有把握。能够做到的人,都怕建立一个东西,因为能建就会坏,把握住一个东西,抱住一个东西就会失掉,这都是人生通常的情况。

可是人很可悲,总希望有一个东西可以抱住不掉,建立起来不会毁坏,可是找不到这么一个东西。这是什么?老子没有直接讲出来,不过刚才已经提过什么是无为之道,就是不建。不建立就不怕拆掉,不把握它,它永远站在这里。他又反过来告诉我们,这个又不建立,又不把握而永远存在的,到底在哪里?是在你生命本身本就具备的,只是你找不到。怎么样去找它呢?“以身观身,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你的生命的本位,就具备了无比的功能,无上的道;道不是向外求,而是在于你本身。这就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怎么晓得天下有这么一个必然的道理呢?就是用本身看本身这个方法,就找出来这个真理了。

本身观察这个本身,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我们仔细一想,却发现真的很了不起。有很多修道、学佛、打坐、做工夫的人,试问到底在那里干什么?都没有返转来找自己;如果向自己里头去找,禅宗所讲的豁然而大悟,就完全贯通了。老子也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下章接着再发挥以身观身的道理。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有相”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