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精之至--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5章 含「德」之厚(02)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婴儿的精之至

“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的骨头是柔软的,筋也是软绵绵的,什么是“握固”?在佛教密宗叫做手印,道家叫做掐诀。婴儿的手握拳,把大拇指捏在掌心,叫做“握固”。道家有的人打坐就是这个样子,把大拇指提起来,所谓学“握固”。婴儿生下来手就是这样握着,好像要抓一个东西。为什么那么抓?详细研究起来,问题就大了,可以写一本专论,探讨人的生理医理。

婴儿生下来就“握固”,手总是那么握,一旦到年老临死的时候,便放开了,表示对这个世界抓不住了。那个时候,“善抱者不脱”,不善抱的就脱了,知道抓不住了。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有的版本用“朘”),婴儿没有男女的欲念,也没有男女的性别观念,生理的机能是自然发展,而“精之至也”,精是自然出生的。很多学佛、学道、学打坐的人,拼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生命上有限的精虫卵脏之精,虽然也叫做精,但并不是炼精化气的精。许多人做错了工夫,一望而知,这些人不管他学佛学道,理解都不对。从表面上看,不是一脸黑气,就是看得见红光,或者是红中带乌,乌中发亮,亮中发黑。这种情形非常严重,是一种大病相。实际上,这种修行都是在玩弄,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在身体里有形的精虫卵脏上做工夫,再加上用气脉搬来搬去,结果没有不出毛病的。这不是“道”,这也不是工夫。

什么是精?这一章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也说到要炼精化气、心理、生理的修养等等,首先要看你能不能做到这个婴儿境界。婴儿没有是非心、没有善恶心,不管你喂他什么,他分别不出来香与臭。你说他没有思想,没有感受,其实他知道,只是没有分别的观念,就是佛家常说的“无分别心”,这就是说明婴儿境界的状况。

有人或者说,自己现在空空洞洞,没有分别心。问他是真的吗?他说:“是呀!我现在没有分别心。”这其中早已分别了。分别个什么呢?分别一个“没有分别心”,那也就是分别心了。这是很逻辑的事,可是大家不知道,真到了无分别心,是浑然一体的。老子的话说得很清楚,到了这个境界,才真正是所谓精充满了,这是精神之精。至于什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都不谈了,都在精之内,可以祛病延年,长生不死了。只不过,我们人就是太过聪明,做不到如婴儿的境界。

在五十四章中,老子提出来“以身观身”的修身之道,后世演变为道家的修神仙、长生不老、祛病延年的方法。换句话说,这种修仙的方法,是从这个原理发展出来的。刚才讲到什么是本身的精,也就是精神之精的状况;下面是讲气,人的生命包括了精气神,这三个要分开来研究。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存”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