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形成--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5章 含「德」之厚(06)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意识的形成

婴儿时期也没有分别意识,婴儿的头顶囱门还在蹦蹦跳的时候,不会说话;等到囱门这个地方长满了,开始说话的时候,后天的思想意识,亦即佛学上的第六意识才开始,分别思想也就慢慢地成长。等到长成像我们这样的老头子,那就是老顽固了,因为意识愈久愈顽固。于是自己意识中充满了“我认为如何”,“我读的书”,“我的思想怎么样”……这个“我”字愈来愈大,这一点我执的成见,就变成了种子。所谓“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现在的行为思想变成未来的种子个性,而过去种子的个性,又形成自己现在个人的人生。

意识这一部分,在道家来说,是属于精的部分。在胎里的时候,肉体的成长和呼吸,就靠脐带与母亲相连,胎儿意识虽未成长,但“知”性是有的。所以现在医学的研究已经承认,中国几千年前就注重的胎教是有道理的。人的教育是应该从怀胎第一天就开始的。中国的古礼,在女性怀孕后,看的书都与一般人不同,看的颜色也不同,看的东西都不同,情绪也要平和,因为都会影响到胎儿。孕母如果心中想着害人,想要整人,那个胎儿已经在里头接受了这个教育,慢慢就形成了个性,所以胎教非常的严重。

胎儿是靠跟母亲相连的脐带呼吸,生下来“哇”一声,嘴巴张开才开始后天鼻子的呼吸。道家说打坐要达到胎息,打坐火定的人会恢复胎息。但是,胎息并不是肚子呼吸。有些修道家法门的人专门炼胎息,把肚子鼓气,那就不对了。老子所讲真的胎息是“绵绵若存”,永远像胎儿一样,有一个若存若亡,柔和、微弱的气。

那么婴儿有没有知呢?有知,但不是第六意识,这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神。所以道家的分类,有精、气、神三个部分。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主宰”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亲自”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