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神消耗完的时候--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5章 含「德」之厚(07)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精气神消耗完的时候

道家后世的观念,认为生命可以自己修养到长生不老,但是要吃三种药,就是道家《高上玉皇胎息经》上说的:“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每个生命都有长生不老之药,就是精、气、神,所以要知道如何养精,如何养气,如何炼神,以达到长生不老,也就是老子所讲的“以身观身”。

《老子》这一章先用婴儿来比喻,先讲养精,修养到如婴儿时,就是“精之至也”,气的修养方面,能达到婴儿般的“终日号而不嗄”,则“和之至也”。神呢?“知和曰常”,就是有一个天然的灵知之性,这个“知”不是意识的知,而是神,神是永远的、恒常的。有时候说,修道明白了就是神,是灵感的发现,神灵的发现,才叫做明白,所以说“知常曰明”。要是真正懂得保养自己,便“益生曰祥”了,就是懂得自己的生命,以及这个精气神,而能祛病延年,也就是人生的大吉祥了。

精、气、神三个部分都解说明白了,再讲反面的状况,“心使气曰强”,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现象。普通人为什么不能修到婴儿的境界?都是由于后天的心,强迫消耗自己的精、气、神,强迫自己变成表面看起来很强壮的样子,实际上是快速消耗自己的生命。强迫消耗精、气、神的结果,外表似乎精神强壮,但是老子告诉我们:“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天下万物由幼嫩变成强壮,强壮再转趋衰老,衰老以后就是死亡。这是物理自然的原则。

“物壮则老”,所以生命一到中年,精神、体能、知识到了高峰的时候,下一步就是下坡了。青年同学们长久不见,再见了面,我说:“忘记你几岁了!”他们都回答:“哦哟!三十八、四十了,马上要走下坡了。”人到了四十岁,这个生命就开始走下坡了。“不道早已”,“早已”翻译成白话,就是快要完了,用文言说来好听一点。老子要我们懂这个原理,如何使自己不要太早完蛋。

这一章连上一章,是说如何“以身观身”,“内照形躯”,把握自己生命的精气神的修养,否则”物壮则老,老则不道,不道早已”。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洪”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