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处世该如何--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6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元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养生处世该如何

老子这人很有意思!自己一部五千言的巨著,经常把要紧的话先漏了一些,就如武侠小说一样,露一手,点到为止,又赶快收回去了。五十五章正讲到要紧的地方,他话锋一转,在这章里自己又批评起自己来了。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高明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说话的。本来不说而又说的人,才是笨蛋,他自己骂了自己。唐代的诗人白居易,作过一首诗:

言者不如智者默 此语我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 如何自著五千文

“言者不如智者默”,爱说话的人,宣扬文化,讲经说道,都是笨蛋,同我们一样。言者已经是没有真智慧,真的智者,则缄默不言。“此话我闻于老君”,这话是老子自己讲的嘛!我也是那么听来的。“若道老君是智者”,如果说老子本身真有智慧,“如何自著五千文”,他为什么又写了这本五千字的书呢?他到底是智人还是笨人?这是白居易对他的幽默表达。

现在也不管老子是智或笨,他仁慈地告诉我们修养的方法,“塞其兑”,“兑”是卦名,兑卦代表了嘴巴,上面有缺口的。老子说修道的人第一要不多说话,要含默不言。关于说话的道理,根据历史的记载,很多成功的人物,多为“沉默寡言”型。但是沉默寡言的人,不是完全不说话,而是少话;一说话就是中心点,很扼要又中肯,这是成功人物的一个特点。至于修道的人,多半完全不说话;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修养的方法,要“塞其兑”,就是不说话。

“闭其门”,把眼睛、耳朵,凡是张开的都收拢起来。“挫其锐,解其分”,有些版本中的这个“分”字,写成为纷扰的“纷”。

“挫其锐”,真正的修道,要把思想最尖锐的地方磨炼成平和。比如有些青年人到长者那里谈道,既然是为道而往,应该说是未曾闻道,而他表示自己对于佛道已经有领悟了。他固然也非常聪明,可是他就犯了一个大忌,就是太尖锐了,聪明也是假聪明!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解其分”,这是指心里的妄念,要把分别妄想除掉。

“和其光”,把自己外露的光明收起来;“同其尘”,处世之道,不要显露特别之处,和平常人一样,很平凡,“是谓元同”,这才是修道人的榜样。“元”就是“玄”字,修道人必须要和光同尘。这一节和第五十五章都解释了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道理。这一章主要的说明,不只是修道的经验,也是做人处世的道理。

我们中国文化有个好处,也有个坏处,好处是几千年来,教导后代的,都是叫我们少说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是中国的古训名言。尤其夏天乱吃东西,都是从嘴巴吃进来的,这是“病从口入”。至于“祸从口出”,就是由讲话产生的麻烦。这个道理,看起来是要培养最高尚的修养;但是在另一方面看,也养成了一个不关心别人的民族性,不管人家的闲事,不大肯帮忙别人。尽管讲仁义之道,在“祸从口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教训下,却缺乏慈悲心、同情心。

我们的民族同其他民族相比,我们的民族虽然没有讲个人自由,可是那种自私的心态,比别的民族的个人主义还更厉害。这也就是这个教育修养所产生的流弊。老子在这一节里,告诉我们处世的道理,就是向这个路上走,尽量地不说话,为人处世,要把自己的聪明磨掉。尤其是青年人,聪明不要外露,再把思想上的纷杂去掉,最后和光同尘。

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他说这就叫“元同”。“元同”的道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谁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个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做到了最平凡处,有这样修养的人,想要特别亲近他,做不到;想跟他疏远也不可能。“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客”,也没有特别地蒙利,也没有特别受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换句话说,没有亲疏,没有利害,没有得失贵贱,永远站在真正的中庸之道,“故为天下贵”。所以修道人的作为,永远是中庸之道,既不高明也不卑下,既不骄傲也没有自卑,没有了不起,起不了,永远是中和之道。

这是这一章的结论,下面他转了一个方向,还是讲道路之用。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主宰”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古云”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