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御史 潇洒沐春风--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8章 其政闷闷(04)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铁面御史 潇洒沐春风

另外,也是宋朝的一个人赵抃,是宋代的理学名臣,死后国家给他的滋号为“清献”,所以后世都尊称他为“赵清献”。官位高至太子少保,龙图阁大学土,一生非常清廉,有“铁面御史”的美誉。对于当时有权势或者皇帝宠幸的大臣,有不法之事者,他照样弹劾不误,对于当时的宰相也是毫不容情的。当他奉命出任知府,前往成都到任时,并不像一般的方面大员,所谓新官到任,一路的行色,威风、壮丽、阔绰;他连一匹马也买不起,只骑了一头小毛驴,带了一个年老的家仆,携一张古琴和他所喜爱的一只白鹤,姗姗地前往。当时成都大大小小官员率领了三班六房,旌旗凉伞、仪队,浩浩荡荡出城,迎接这位新长官,却迎接不到。结果,他悄然进了衙门,大家这才发现,原来就是城外茶亭歇脚喝茶的那个老头子。

他每到一个地方,民间都受他的感化,风气变成纯朴善又没有人打官司了,在他管治下,的确做到了牢狱没有犯人。

他的清高和包拯一样,是真正的清正,真正的廉洁。然而,他的作风不同,他既是儒家,又学佛家的禅宗。衙中无事,他把衙门问案的大堂改做了禅堂,他就在那里打坐。有一天,那是一个夏天,他在大堂上打坐时,忽然雷雨交加,霹雳一声,他的身体不自主地跳动了一下,于是他开悟了。就做了一个偈子:

静坐公堂虚隐几 心源不动湛如水
一声霹雳顶门开 唤起从前自家底

他明白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了。这个赵清献的故事,也说明了“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道理,他的作风就与包拯迥然不同。到了晚年告老还乡,常和乡下一些小时放牛的老朋友往来,聊聊天,谈谈道,也曾做了一首诗稿:

腰佩黄金已退藏 个中消息也寻常
世人欲识高斋老 只是柯村赵四郎

所谓“腰佩黄金”,是指做官时所用的官符印信,那是用黄铜铸造,名为“黄金印”。他的这首诗,把荣华富贵、高官显爵、权力名位都说得如此平淡,这是值得我们现在青年们效法的。他一生中,功名富贵都经历过,曾经有那么大的权力在手,可是在他的心目中,又是如此的寻常与平淡。回到故乡,仍然是一个乡下人,一点也不像一个大官。他退休后所作这首诗,也等于是他的自传,把一切功名、富贵、权力都放下来了。这些事情,如果能看清楚其中的道理,就会发现,一切功名富贵,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都平凡得很!

他说,许多人因为我做过官,经历过荣华富贵,不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希望认识我。这个住在名为“高斋”屋子里的老人,我实实在在告诉大家,我就是年轻时,人人所叫的那个赵四郎;如今的我,也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和以前的赵四郎并没有两样啊!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来处”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有相”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