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生久视--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59章 治人事天(05)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什么是长生久视

“长生久视”,又是一个大问题,是几千年来讨论纷争,一个解决不了的道家问题。例如“祛病”是道家的工夫,起码少病或无病,绝对健康,“延年”是活得更长久。而道家标榜的“长生不死”,这个不死的观念有问题。死是要死,可以活得长久一点,或者活上千把年也许可能。

但正统的道家,像老子,很少说“不死”这两个字。老子曾经说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生死的机会相等,两者都是十分之三,是平等的,不生不死也是十分之三的机会,要看各人自己的修养。他并没有提出不死的道理来,他只说可以长生,活得久。但久到什么程度?后来的道家则说可以“与天地同体,日月同寿”。

世界上很多宗教,许多哲学、科学,也都追求生命的根源,但所有的宗教,哲学与科学,都不敢说现有的生命可以延续不死。所有的宗教,都劝人不怕死,早一点脱离这痛苦的人世,到那个宗教的天堂去;人要在死后,才可以得永生。

只有中国文化的道家,提出一个口号,不需要经过死亡这个阶段,现有的生命,即可“长生久视”。不管是不是能成为事实,只有中华民族叫的口号有如此大胆,敢说现在自己的生命,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生命可经由自己维持长久。所以叫做“长生不老”之道,或“长生不老”之术。

而老子的讲法,为“长生久视之道”。要注意“久视”两个字,我们的眼睛是不能久视的,每个人的眼睛也许看了一两秒钟,就要眨两三次,不能久视。真修道的人,眼睛的神光不变不退,就可以久视,乃至可以透视,这时对于维持自己的生命,就有点可能了。

根据道家的思想学说,比老子更早的黄帝所著的《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又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姑且以自然科学的物理现象来解说,一个人的心近似发电厂,而要用电时,则必须有插座,而人的眼目则等于是插座。佛家的《楞严经》所说的明心见性,其中提到“见”,由眼睛的“见”,说到理性的“见”,“见”是个实际的东西。人到夜里疲倦想睡,眼睛就先闭上,先要眼睛入睡,脑筋才能入睡,如果眼睛不先入睡,脑筋就无法人睡。人死也是眼光先落地看不见,眼神先散,瞳孔放大在先。

所谓“长生久视之道”,从来道家的解释“久视”就是内视,等于佛家修行的观想,道家叫做“内照形躯”。所以“长生久视之道”就是精神永远明亮,就是见道。久了以后,因功力到了“深根固柢”,神光返照,内脏活动,甚至血液流动的情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时,就会知道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乃至知道毛病的程度,自己克服不了,大约什么时间可以结束,到时候就丢了这个身体走了。

因此就要知道,在工夫上如何达到“久视”才能长生,能够长生,才能到达“深根固柢”,这个生命就在自己手中控制了。

至于说为人处世的“深根固柢”,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草率,不要任性,不要冲动,不妨慢半拍,慢一拍,必须要慎重。对一件事情,知道动因,就要考虑后果,就会“深根固柢”,以后才能“长生久视”,永远存在,永远看得见,才能长久。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主宰”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正坐”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死于”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