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小鲜的道理安在--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01)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烹小鲜的道理安在

本章等于上经第十章的引申。这一章中,有老子的名言,就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及政治哲学上一句很重要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发挥起来,可引述的道理及实例很多,简单地说,“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要注意“烹”这个字,什么叫做“烹”?我们都晓得,做中国菜叫“烹调”,文火叫“烹”,大火就叫“炒”。所以炒菜的火叫“武火”,尤其炒牛肉丝、猪肝都要大火,火开得很大,东西一倒下锅,炒两三下,就要把锅提起,离开大火过一些,否则炒得老了不好吃。从前学厨师,膀子的力量是要有工夫的。尤其在大丛林里用很大的锅,一样菜要分装二十几大碗,一倒下锅,炒两下,一只手端起来炒,将整锅菜抛向空中,打一个转再落下,那种本事就是少林寺、武当派的武功都比不上;那真有本事,手法快得很,那是炒。

所谓“烹”,是文火、细火,慢慢熬炖。像现在人喜欢吃白木耳,我们现在是电器化了,一般电饭锅煮出来的白木耳,是半个钟头熬出来的,不是烹出来的。以前如何烹呢?从很早五更天亮前开始,油灯点上三四根灯草,上面放一小碗四川万县乌山的白木耳,在阴湿的地方炖,一直到天亮油烧干了,白木耳也炖好了,再放进冰糖,吃到嘴里好像没有东西,一溜就下去,咽都不要咽的,与现在的白木耳味道绝对不同。所以这叫“烹小鲜”。很多名菜都是如此烹出来的,甚至用文火烹上一天两天才好。中国老土话说:“请客三天忙,盖房子三年忙,讨个老婆一辈子忙。”精美的菜是要细心烹调的。

讲到“烹小鲜”的道理,是用文火慢慢地、小心谨慎地炖。“大鲜”就不是这样一回事了,大火烹又是另外一种做法,要猛火煎炸。小火是调理“小鲜”,这个道理就像前面所谓“治人事天,莫若啬”,一点点慢慢地烹出来。为什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呢?是告诉我们,处理大事要特别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青年们前途无量,将来如果做什么大事,不管工商界、学术界,一个大题到手的时候不能大意,要谨慎小心。但谨慎小心又不要过分,太过分用心,火又太大了,味道就不同了。如果完全不管,则火熄就不成功,所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烹小鲜”的道理。

其实我们每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境界,在遭遇任何烦恼题时,在很困扰的时候,记住老子这一句话,治大题“如烹小鲜”,冷静地思考,慢慢地清理,不要怕艰难。大部分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当题来时就被烦恼困住,一下就被打倒了。所以,要懂得“如烹小鲜”的道理。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存”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