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名位比不上坐进此道--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62章 道者万物之奥(02)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财富名位比不上坐进此道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老子说一个国家虽有财富,有稀奇古怪的珍宝,所谓价值连城的“拱璧”以及“驷马”。古代的战争靠马匹,“驷马”是最好的良驹战马武器等,也是皇帝的交通工具,但仍不如“道”的重要。佛经上说,转轮圣王有天生最好的良马,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中国周朝的历史故事。周穆王的千里马日行三万里,大家看到故宫博物院的《八骏图》,就是八匹马,历代都有“八骏”。除了周穆王以外,唐太宗因为以战功得天下,有良马无数。所谓千里马,是仿造历史上的“八骏”,也是纪念为他立战功而殉身的良马。

唐人有诗说:“八骏日行三万里”,以赞叹周穆王有这样好的交通工具。佛经上记载转轮圣王的马比飞机还要快,但另外也有一句诗幽默地说:“穆王何事不重来”,意思是说周穆王已经死了,八匹马也带不走,你周穆王马跑得那么快,现在为何不再骑到这个世界上来看看呢?

人的生命就是如此,当时的生命结束了,你再也不会回来了。要想再回到这个世界,还要再找一个妈妈,多麻烦!所以“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年轻人喜欢学诗,诗的学问很深,读一次毫无道理,细读、精读后,懂了它的意思,才发觉这首诗原来那么挖苦,那么幽默。不但挖苦带幽默,并且说明了生死的哲学,人死了就不会再回到这世界来了。也许他又来了,可是,我们没有看见。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是领导人的哲学,商店老板也是一样,每天总要有一点很短的时间,自己能够真正冷静下来,清净无为,不是思考问题,思考都不思考,绝对宁静。这短暂的静定,引发自己智慧的灵光,才能去处理要紧的事情;国家领袖则是处理天下大事,天天这样进步就行了。所以老子说有财富和国宝都“不如坐进此道”,不如每天坐而修养道德。当然,“坐进此道”也许是叫我们打坐,不过老子从来没有提打坐的话,“坐”是宁静下来,住于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人为什么对“道”看得那么重、那么珍贵?“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为什么不说要求得就可以得,要免罪就可以免?许多年轻同学所谓求道的,都犯这两重错误,以有所求之心求清净无为之果,这是背道而驰。如果有求就有得的,那是邪道,而道是要自己心中一无所求,清净无为到极点,因为道就在清净无为中。所以佛家的《金刚经》教人无所求,无所住,就是这个道理。如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样,求财就得财,要命就得命吗?人家不一定把命给你。尤其是道,认为财与命还是“有为法”,不是无为之道。换一句话说,道不是向外面求来的啊!是一个人自己内在本来的,道是要从自己里头找出来的,如想向外求就错了。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有相”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