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与愚--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65章 古之善为道者(01)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一章与上面一章一样,都是上经第十五章的发挥。不过到了这一章就碰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一段研究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人,素来认为老庄之道与儒家哲学思想是为帝王们铺路,走的是“愚民政策”,希望老百姓没有知识,越笨越好。所谓“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文字表面上是说上古以来善于运用政治哲学道理的人,不是要老百姓智慧高,而是希望他们智慧低;好像老子就明白地这样讲。

智与愚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他说社会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一般人知识太多了,如以提高知识来治国,那是“国之贼”,是错误的;不用智慧来治国,才是国家之福。照这一段文字解释,很明确就是这样讲的。但是,大家忘记老子还说过“大智若愚”这句话,愚并不一定是愚笨。尤其古书上讲到愚,往往不用“愚”字,因为愚有诚实、朴素的意思。所以,上古古典的书籍,“愚”字不太当“笨”字解,而是老子思想所主张的朴实、厚朴。

朴实并不是笨,因为一个笨人并不一定不朴实,但笨人会捣乱,会调皮,自以为聪明,便自作聪明。这些人大处愚笨,使小聪明,所以笨人做的事情,常会把人气坏了。现代一些犯罪的青少年,就是如此。那并不是朴实,朴实与“愚”与“诚恳”两个字往往一起用。“愚钝”有同等的意思,是非常纯朴诚实的意思,所以老子曾讲到“大智若愚”。后面第七十一章,老子有几句话,下面先引用来解释“智”与“愚”的问题。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他说真正智慧高到了极点,就是“不知”,不是真的不知,是好像不知,好像没有智慧;也就是以前提到过的半罐水响叮当,满罐子水就不响了。智慧到了最高时,似乎是“不知”。“不知知,病”,一般人就犯这个毛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以为学问很好,智慧很高,“不知强以为知”,根本不懂而以为自己真的懂了,这是一个大毛病。“知不知”,智慧到了最高处,一切事情都知道了,心情反而很平淡,等于普通一个不知的人一样,这是最上智的人。我们引用了这两句话先来说明,现在回过来再看这一章,就明了老子所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的道理了。

我们的文化,过去有一个阶段,文盲太多,乡下没有几个人读书,斗大的字难认识一担。如果问他读过书没有,他说是跟孔夫子师母学的,孔夫子没有教过他,这是以前没有上过学的笑话。那个时候,满地都是文盲,所以必须要普及知识,普及到几十年以后的今天,真正高度知识教育没有完成,只是增强了一般国民的普遍知识。但是政治思想也是半通不通的,好像什么都接受。我们几十年来,看过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虚无主义、自由主义……一大堆刊物的小本子偷偷塞过来,许多人都偷着看,大家是生活在这样的混乱时代,这样的痛苦之中。这也使我们想到老子的话“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了。

老子这个感想也是从历史经验中得来,我们要注意的是,老庄与孔孟,都出生在历史变乱的时代,他们连续经历了一两百年的变乱,比我们现在变乱的痛苦还要大。其实,真正春秋战国的战乱有四百年之久,什么人都忍受不了。再看世界各国文化历史,各种思想的发展普及和蓬勃,都是在极变乱、极痛苦的时代。

我们中国文化诸子百家的思想,各家学术著作发达的时候,都在春秋战国这个阶段。因为变乱痛苦的社会促使了哲学思考,要追寻宇宙人生的奥秘,为什么上天生了人?人为什么那么残酷?那么捣乱?那么痛苦?追寻究竟的道理,各家有各家的见解,就形成了学术思想的发达昌明。在文化史上,我国那个时代是光辉灿烂的时代,百家争鸣,各家的思想正的、反的,乱七八糟的思想都有,目的都是救国救民,乃至救天下,每一种思想都构成了一种学术。

可是,站在历史的观点上看,这个惨痛的时代,许多人生命血汗的牺牲,才刺激了人的头脑,产生各家的学术与思想。这个代价太大了,是许多活生生的生命换来的。由于老庄、孔孟都生在这么一个时代,所以读他们的书,首先要真正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晓得这是一本在痛苦中诞生的书,不像是我们坐在冷气房间,连只苍蝇蚊子也没有,一尘不染的舒适时代。因此,老子才告诉我们“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社会、国家、天下之所以混乱,就是意见太多。知识越普及,意见就越多,因而形成社会世界的混乱。

“以智治国国之贼”这句话,是讲领导人思想的道德,当社会思想很乱的时候,唯一的办法是不玩弄聪明,要非常诚实。我常说,几十年来的历史教育下,结果是人人玩聪明、动脑筋、玩手段,一个比一个厉害。年轻一代比老的一代更聪明,更厉害,也更麻烦,都到达登峰造极之势。将来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诚实的人,因为大家都狡猾,老实人反倒受欢迎了。所以老子才讲,“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存”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