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不争、不言、不召--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73章 勇于敢则杀(0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如何做到不争、不言、不召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这个“天”不是科学上天体之天,也不是宗教上的天,这个“天”在儒道二家是形而上的一个代名词,一个代号。在印度也可以叫它“如来”,反正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生长万物,不与万物争,但是宇宙万有,在它的手心里翻不过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永远不跟人争,可是人最后都是向它投降。形而上本体的功能,就有这样的厉害!万有最后还归于无,归到他那里,这就是“不争而善胜”。所以,老子一路说下来,叫我们效法上天无为之治,无为之道,才能做到不争之胜。假使做生意,能够做到不争,就可能大发财,坐在家里日进万金,那是第一等生意。可是谁有这个本事、这个智慧?普通人一生都在争,所以“不争而善胜”是第一等。

“不言而善应”,形而上的天道无形象,无声音,也不讲话。有些宗教人说,昨天自己灵感来了,是上帝对我说的;有些人打坐,听到菩萨对他讲话。如果这样的话,你要担心患了精神分裂症,因为这只是魔道而已。真正的天道是无言无声,也就是《中庸》上最后告诉我们的一句:“上天之宰无声无臭。”照佛法来讲,这是究竟本空,涅槃清净,圆满清净,所以叫做无争。虽然无言,但“不言而善应”,是有感应的。孔子在《易经系传》上经就讲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就是形容这个道理。这也就是“道”、“佛”的境界,是清净空寂,如如不动的。“感而遂通”这句话是说只要你一动,他那边就有感应,一种力量的作用就出来了。

“不召而自来”,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谓的“无主宰”。我们中国道家的《太上感应篇》,等于是国民道德须知,也是中国古代阐述人伦道德的一本书,成为中华民族人人须知的手册,至少百年来是如此。其中有一句重要的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与福是没有主宰的,也不是神祇。不是说吃了供养的猪头就保佑你,没有供养的话,鬼就找你,那是空话。“祸福无门”,鬼神也做不了你的主,上帝菩萨都做不了你的主,只有人自己的心念,所谓“惟人自召”,是你自己召的。所以我们人生一切的遭遇,严格地反省下来,痛苦、幸福、烦恼等等,都是自己召来的。天道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洪”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雅”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