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就是地方自治--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80章 小邦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就是地方自治

许多写政治哲学论文的人,常提到老子“小国寡民”之治,认为老子反对大国之治。可是我们中国是大国,如果要实行道家的政治观念,是否要把大国划分成小国呢?关于这一点,大家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春秋战国时所谓的国家,不是现在国的观念;那时的“国”,是个地方政治单位的名词,直到三国时代都是如此。到了唐太宗时代封地区领导人时,对他儿子还引用“诸侯治国”的制度,派他儿子到一地区去管理。所以,“小国寡民”这个“国”,是“地区”的意思。不要看到一个“国”字,就拿现在国家观念来读《老子》,那就不对了。

我们了解这些以后,就知道“小国寡民”就是地方自治,进一步主张要一个国家天下太平,必须国民道德充沛,人人能够自发自动,国民道德才能提升,然后才能讲自由自主,达到天下太平。这样解释“小国寡民”,才可能是老子的原意。

目前世界上只有瑞士这个国家,勉强可以称得上“小国寡民”,另外还有一个国家,全国只有三个警察,实际上那不是国家,那是他自己号称为国家而已。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大家虽有最好的物质文明,但是重视的更是精神文化,并不太重视物质方面的文明。“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大家对生命看得很重,所以不冒死,而愿意过着平安的居家生活,不离开生长与生活的环境太远“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然有良好的交通工具,并不去乘坐;以现代生活来说,虽有高速快车,没有要事,也不去乘坐。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宁可让大家过原始纯朴自在的生活,安安稳稳,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舒服,社会安定,人与人之间道德相处。“邻国相望,鸡犬相闻,老死不相来。”曾有过山居经验的人就知道,邻居住在对面山顶,欲相见握手,还要走三天的路;但早晨起来站在门口,彼此都可以看到,打手势招呼一下,意思说你去砍柴吗?我也要去挑水了。

我以前过边疆的生活,吃了油腻的东西,洗脸时,怕风大,就把沾油的手在脸上抹一抹,衣服上擦一擦,大家一身臭得差不多!但久而不闻其臭;又在地上睡睡,我觉得那个日子过得很好。开始不习惯,后来觉得天下昏昏,就在此地了此一生,也是最进步真实的生活了。现在有些人,家里地毯铺得厚厚的,做半天的工,工资已经够用了,下半天绝不愿意出来工作,也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些落后地区,邮差被狗咬是第一新闻,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事情;世界大战,你们去打你们的仗,与我毫不相干。

我们有一个学者去那个地区演讲,就告诉他们:“天下最危险的,恐怕就是你们的国家。”但是他们听了,以为这个人说的是疯话。所以,最落后的地区和物质文明发达富庶的国家,都是同样符合老子这几句话的道理,只不过境界是两样而已。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来自”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为之”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