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老子他说(上下).

《老子他说》09章 持而盈之(0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由“上善若水”到“不争故无尤”的用世无诤三昧,引而申之,说明天道自然的法则,因而引用在人生处世的哲学艺术上,便构成本章一连串“劝世文”式的老子格言。

首先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遭来无限的苦果。还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于现实,便是最好的解脱自在。

(二)告诫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还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总之,这种观念的重点,在于一个“持”字的诀窍。能不能持盈而保泰,那就要看当事人的智慧了。如果从第二层次来讲,老子这句话,是对当时在位的诸侯和权臣大夫们有所感而发的金玉良言。

因此便有“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等三联引申的说法。

“揣”,是比喻很突出,很尖锐的东西。“(木兑)”,原本是梁上加楹的意思。用在这里,引申发挥,则和锐利的“锐”相通。一个人如果已经把握有锋锐的利器,但却仍然不满于现状,反要在锋刃上更加一重锐利,俗谚所谓“矢上加尖”,那么原有的锋刃就很难保了。这是形容一个人对聪明、权势、财富等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隐遁退让,已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最后终归不能长保而自取毁灭。

例如财富到了金玉满堂的程度,不能透彻了解陶朱公(范蠡)三聚三散的哲学艺术,最后,要想守住已有的利益而不可得。人们常会讥笑某种程度的有钱人是“守财奴”。其实,有财而能“守”,谈何容易!“守”的学问,大矣哉!因此古人便有“创业难,守成不易”,“为君难,为臣不易”等永垂千古的名训。

等而下之,一个人在既有的富而且贵的环境中,却不知富与贵的本身,便是招来后祸的因素。如果持富而骄,因贵而做,那便是自己对自己过不去,终会自招恶果,后患无穷。

讲到这里,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历史故事,可以反证老子这些名言的真实性。现在只随便提出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以及一般所知道的资料,稍作启发。

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

在我们的历史经验上,有关历代帝王创业与灭亡的兴衰成败史,悉心详读,完全是一套因果报应的记录。因此,守成之君,必须要“朝乾夕惕”,随时戒慎恐惧,记取《老子》本章所说的道理,才能长保基业,坐稳江山。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经对历史的怀疑,提出问题来问管仲:

昔者三王者,既弑其君。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

对曰(管仲说):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汤放桀,以定禹功也。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武王代纣,以定汤功也。且善之伐不善,自古至今,未有改之。君何疑焉?

公(齐桓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

对日(管仲说):计得地与宝(只打算拥有国土与财富宝物的现有大业),而不计失(并不考虑将来失去的必然祸害)。诸侯计得财委(对于各地方的诸侯,只要求他输纳财物或奉献封地),而不计失(但不考虑地方诸侯怨愤反感的失策后果)。百姓计见亲(对于一般人民,只满足于目前臣服拥护的虚荣亲切),而不计见弃(并不考虑他们不是衷心悦服,将来会被大家所反对扬弃的悲惨下场)。

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古之隳国家,殒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

这里管仲所说的“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的意义,就是指只见日前的小利,而不计后果的大恶。也就是董仲舒《春秋繁露》所指的“春秋二百四十年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细恶不绝之所致也”。“细恶”,是指小小的过错,小过不慎,终酿大祸,甚至于亡家亡国。

历代创业继统的皇王帝霸,如果不深明老子所说传统道家的哲学,到头来,便有如刘宋末代的十三岁小儿皇帝来顺帝,与明思宗两人一样的悲惨下场,至死不明为什么遭遇有如此惨痛的前因与后果。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有相”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这般”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